衄圈驻四嚣蠲 绚臼约卿嗣围见 国国 口汝绪华 一、充分利用规划、计划的调控作用 转变为集中统一供应“净地”和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目前,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建设用地规模模糊,土 为主。这样,城市政府既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又直接掌 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等,是致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原 握着一定量的土地储备,可根据城市发展和市场需求, 因。要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有计划地适时适量供应土地,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 和统筹协调作用,协调好各类相关规划(城市规划、交 力大大提高。 通等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的衔接。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 要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就要守住1 8亿亩耕 计划的作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实施规划的重要工 地不能少。非农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对于确需占 具,在第三会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用耕地的,要把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实现耕地的占补 编制的特殊时期,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平衡落实到位,不仅要实现耕地的总量平衡,还要保证 和城市发展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耕地质量上的占补平衡,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有效 只有将节约集约原则贯穿到规划当中,才能从源头上 途径和根本保障。 防止土地的浪费。 切实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质量管理,把补充耕地的质 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现有土地利用效率 量作为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内容,强化验收工作,确保补 节约集约用地,眼睛不能一味地向外,一搞建设就 充耕地质量与建设占用耕地质量相当。通过整理和复 想到新占土地,而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 垦,改善农村和矿区的生态环境。坚决杜绝毁林开荒、乱 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做出评 垦草场和破坏湿地等现象。要根据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方 估,把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作为今后土地 向和土地资源适宜性,因地制宜确定开发整理后土地的 开发利用的重点,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用途,使土地开发整理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全面清查,摸清底数,让闲置土地无处藏 五、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身。然后,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要把节约集约用地考 处置方面,主要对城市内影响较大,闲置时间较长的闲 核纳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使各级政府 置土地进行疏理,在分析找准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每一 及相关部门领导切实承担起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建 块地的处置方案,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闲置土地 立节约集约用地的监测,主要是做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 的处置工作。针对闲置土地成因复杂的现实情况,提出 和土地变化状况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开供地计划、结果 对不同类型的闲置土地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从处置闲 及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动态信息。对批多用少、占而不 置土地的实践来看,采取收回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强力措 用的土地,坚决依法收回,重新配置。做好年度土地变更 施,但收回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督促开工,加快建设才 调查,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全面掌握各类土地变 是目的,只有让闲置土地动起来才能达到发挥土地效益 化状况。重点监测各地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减少和违法 的作用。 用地等情况,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 三、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建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监管机制,批前要严格依照土 设用地储备制度 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用地指标体系等 通过土地储备,使政府掌握了土地的“统一收购 规定,对项目用地各项指标进行审查并提出预审意见, 权”,逐步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供应,确保土地供 项目没有达到集约用地规定的,预审不通过,不予安排 应的合法性,有助于土地供应实现由“增量为主”向“存 用地计划。批中要加强建设用地定额管理,严控新增用 量为主”的转变。建立土地储备,也是推行招标、拍卖、挂 地总量,依据省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市规定的单位面积投 牌出让等市场方式配置土地资源的现实需要。招标、拍 资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供地数量,坚决核减超指标的 卖、挂牌出让土地的先决条件是政府手中要有土地,土 用地,制止浪费土地、粗放用地行为。批后要加强日常监 地出让要集中统一。土地储备制度的出现,为其创造了 督检查,实施全程监管,督促用地单位按集约用地的规 条件,我国市、县政府供地、管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定开发利用土地。 即从多个部门分散供应“生地”和以协议出让为主,逐步 【作者单位:阿城区国土资源局) q 黑龙江国土资源20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