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诘责(jié) 眷念(juàn) 璀璨(càn) 胆怯(qù) ....B. 宽恕(shù) 污秽(huì) 和煦(xì) 迁徙(xǐ) ....C. 轩昂(xuān) 鞭挞(tà) 襁褓(qiǎng) 妖娆(ráo) ...D. 尴尬(ɡān) 执拗(ǎo) 媲美(pì) 谮害(zèn)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当地震来袭时,地动山摇,来势汹汹的海水沧海桑田般地摧毁了一切建筑物。 ....B.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C. 只有认真看待过去的错误,并且深刻反省,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
D. 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B.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C. 我县有关部门开展了以“拒绝冷漠,唤醒真爱”为主题的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教育。 D.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 现。
4.从上下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二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B.古代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其中寅为羊,未为虎。
C.兄弟长幼排行的次序为: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古代女子成年是十五,称为及笄;男子成年是二十岁,称为弱冠。 6.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探究出材料所揭示的道理。(4分)
大师的智慧
弟子问大师,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大师没有回答弟子,而是问弟子:“你能用石头扔中前面的那棵树吗?”
1
弟子捡起地上的石子,一连扔了好几次,都没有扔中。 “太远了,扔不中。”弟子说。
“但我可以扔中。”大师说。只见大师向那棵树走去,在离树二三米的地方停住,捡起 地上的一块石子向树扔去:“你看,这不是扔中了吗?” “离这么近,我也扔得中的。”弟子说。
“知道吗,我之所以扔得中,是把目标拉近了,把目标拉近到自己够得着、自己扔得 中的地方,不好高骛远,这样才能扔中目标。”大师说,“要实现人生的目标,也是 如此。”
7.综合运用:(6分)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个性,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请以“民俗与文化”为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
(1)探究中国“龙”。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辞海》)
材料二: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简直是“龙的世界”;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龙,如“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等等;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龙笛,等等;以龙为名的建筑、地名不胜枚举,如龙门、龙壁、龙亭,等等。”
材料三: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你对“龙”的认识。(至少二点)(2分)
(2)积累“民俗”诗。请写出含有中国传统节日的连续两句古诗句。(2分)
(3) 请从“春节”“清明”“中秋”“重阳”四个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了解和感悟。(60字以内)(2分) 8.名句默写(5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 (2) _,佳木秀而繁阴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 。 9.名著阅读:(5分)
这时候,我听到相当响的啸声,我晓得船上储水池盛满水了,诺第留斯号潜入大西洋水底下去了。
2
我留在我的房中。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我就这样度过这很愁闷的一天,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丢开这只神奇的诺第留斯号,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这样离开这海洋,像我喜欢说的,这样离开“我的大西洋”,并没有观察它的最深水层,并没有从它取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曾给我揭露的秘密!我的小说刚翻完第一章就从手中掉下去了,我的梦正在最美好的时候就被打断了!多少苦闷的时间就这样过去,有时看见自己跟同伴们安全逃在陆地上,有时又不顾自己的理性,希望有意外的机会,阻止尼德·兰的计划实现!我两次到客厅中去。我要看罗盘。我要看诺第留斯号的方向是不是接近或离开海岸。不,诺第留斯号总是在葡萄牙沿岸海水中行驶。它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开行。
(1)这段文字出自《 》,是一部虚构的科幻小说,主要讲述的是 的故事。作者是 。
(2)《名人传》作者是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 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2分)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10~11题。(8分)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0.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 等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 的特点。(4分)
11.请你赏析“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的妙处所在。(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16分)
邹与鲁哄
邹与鲁哄①。穆公问曰:“吾有司②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 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③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哄:即哄斗,交战。“閧”与“哄”在古代是不同的字,意义也不同,今化作“哄”。 ②
3
有司:官吏。③对:回答。
1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如之何则可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
B.壮者散而之四方者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鱼我所欲也》) ..D.斯民亲其上 ,死其长矣 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
13.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有司莫以告 .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2)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15. 文中“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实际上是一个成语“出尔反尔”,现代汉语中的“出尔反尔”是什么意思?在这个文段中它又是什么意思?请简述。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孟子这段话所表明的观点。(6分)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第16~17题(8分)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
(1)清乾隆12年至24年(公元1747年至1759年),圆明园修建西洋楼时,吸收了欧洲巴洛克的建筑形式,建成“大水法”十景,内有“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喷泉。十二兽首铜像位于“海晏堂”楼前的扇形水池中,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建于乾隆24年(1759年)的“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一处欧式园林景观。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自然成为此建筑群的景观精华。
(2)十二兽首铜像所在的喷泉池,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的蛤蜊石雕,池两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个石座。每一石座上雕刻兽首人身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被时人称为“水力钟”。这组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设计极为精巧: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它们按十二生肖顺序排列,每隔一个时辰(今天的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兽首口中就会喷水,水呈抛物线状注入池中,即子时(23时至次日1时)时分,鼠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丑时(1时至3时)时分,牛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正午12点整,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因此,人们只要看到哪个生肖头像口中喷射水柱,就可知道时间。整组喷泉,其实就是一个巨大别致的水利时钟,观赏性佳,实用性更强。
4
(3)十二兽首铜像均为人身兽首,身躯为人身着袍造型。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乾隆皇帝觉得这样有悖中国伦理道德,勒令重新设计。郎世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十二生肖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才有了这组精妙绝伦的生肖铜像。当时,还遇到一个难题,图案设计好后,郎世宁发现宫内找不到懂青铜器制作方法的工匠,他只能和众工匠查阅典籍,最终十二兽首铜像改由清廷精炼的合金铜铸成。
(4)当时正值乾隆盛世,清王朝国力强盛,制作工艺处于巅峰,这在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它所用的铜,系宫廷专门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等所用铜相同,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其次,它由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宫廷工匠精心制作,铸工精整。这些兽首雕像高50厘米,表现为写实风格造型,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都是精细錾工刻划,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兽首鼻、眼、耳等重点部位及鼻上和颈部皱褶皆表现得十分细腻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更让人称道的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而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因此铜像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稀世珍品。 16.从文中介绍看,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和价值?(4分)
17.认真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及所学历史知识,写出你的发现或思考。(4分) 材料一: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流失,目前已经回归只有5件,分别是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另外5件至今下落不明。
材料二: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一份新闻公报中曾说,即将拍卖的代表鼠和兔生肖的两尊铜质兽首,来自中国的圆明园,总估价可达2亿人民币。网上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中国网民的愤怒,有专家当即指出这“无异于打劫”。
材料三:2009年2月26日,佳士得拍卖公司在法国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兔首、鼠首分别以1400万欧元被神秘买家拍下,随后厦门商人蔡铭超表示,他是兽首的买家,但不能付款。他说:“付款等于成全了佳士得,是他们的帮凶。” (四)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8~20题。(8分)
“心灵鸡汤”与“心灵鸭汤”
①鸡汤性温,营养丰富,以“补虚”而著称,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可助人病体早日痊愈,且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青睐。营养不良者,病后虚弱者,刚生育的产妇,都适宜进补鸡汤。 ②正因为如此,人们把那些含有智慧、热量、催人进取的话语、段子、故事叫作“心灵鸡汤”。走进书店,这类书籍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一开始,“心灵鸡汤”还挺受欢迎,毕竟是激励人们上进、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多看看确实可以激发热情。鼓舞斗志。但看多了,也试过了,人们渐渐发现,“心灵鸡汤”里许多高明的道理,在实践中其实很难走得通,那些引为例证的成功楷模,也离自己很遥远。老喝这种“心灵鸡汤”会导致虚火上升,心头燥热,使人处于困窘状态。这个时候,
5
就需要败火、降温了。
③说到败火、降温,鸭汤有此奇效。鸭汤性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尤其是盛夏酷暑,鸭汤能补虚损、消暑滋阳,为夏日滋补佳品。民间亦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
④因而, ( 1 ) 。这种文字朴实无华,没那么大的煽动性,但重理性、远情绪,注重理性分析,不搞狂热忽悠,目的是引人走向平和、务实、恬静、豁迭、不在名利一棵树上吊死,不在成功一条道上走到黑。老庄哲学,陶渊明的田园诗,温庭筠的花间词,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汪曾祺的《受戒》,季羡林的《清塘荷韵》等都可算是“心灵鸭汤”,读这些东西,不会助你显达,但会给你一个轻松心情,使你被名利烧灼的心冷静下来。
⑤ ( 2 ) 。但励志是把双刃剑,人不能不励志,也不能升虚火。志向太高脱离现实,就会处处碰壁,自寻烦恼;志向太大能力有限,就会志大才疏,捉襟见肘。譬如,“心是鸡汤”里举的最多的那些成功范例,不是盖茨就是乔丹,不是爱迪生就是贝多芬,可这些人都是不世出的特例,是可遇而不可求,可羡而不可学的。倘著没有乔丹那身板,你就是每天练24小时,也难成“天皇巨星”; A 。
⑥而“心灵鸭汤”的特质是降温。酷暑难熬时,来一碗鸭汤可清热消暑,祛署消疲;心烦气躁时,读几篇优雅清新的文章,看几个禅意沛然的小故事,亦可静心养气,凝神舒缓。 B ;被名缰利锁缠得透不过气时,吟诵几段李叔同的佛诗、佛联;被追求成功的压力弄得如牛负重时,聆听一曲《渔舟唱晚》,或许就会使自己冷静下来,从容不迫。
⑦公允论之,“心灵鸡汤”之升温鼓劲,“心灵鸭汤”之降温放松,都不可或缺,各有其存在意义。心灰意冷时,需要来点“鸡汤”,读读《满江红》什么的,给自己打气、加油;心热气躁时,不妨喝点“鸭汤”,翻翻《莱根谭》一类,慰藉躁动的心绪,远离功利的诱惑。这就是林语堂说的那个话——“中国人得意时信孔孟,失意时信老庄,左右逢源,有张有弛,决不会为难自己。” ⑧苏东坡就是典型,就看他的代表作《赤壁怀古》,前半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其壮怀激烈,催人奋进,犹如上好的“心灵鸡汤”:后半阕“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又自我降温,进入务实之境,好比优质的“心灵鸭汤”。不夸张地说,命运多舛的苏东坡能一生潇洒,金刚不倒,就全仗这两碗汤伺候着。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2期)
18.选出对中心论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心灵鸡汤”与“心灵鸭汤”。 B.“心灵鸭汤”能给你一个轻松心情。
C.“心灵鸡汤”“心灵鸭汤”都不可或缺,各有其存在意义。
6
D.我们要多喝“心灵鸡汤”。
19.从下面四句中选出两句填入A、B两处,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少了贝多芬的天赋,即便终日泡在琴房里,也创作不出《英雄交响乐》那样的传世精品。 (2)即使没有强大的背景,王宝强也凭借自己的努力,站在了人生的高处。 (3)当一个人觉得郁郁寡欢前程无望时,不妨读读草根逆袭的故事。 (4)当一个人被升官发财的欲火烧得浑身燥热时,读读严子陵钓鱼的故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请在(1)(2)处分别补写一句话。(4分) (五)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第21~24题。(20分)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
7
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我站在旁边,……
⑩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21.在整个事件中“我”对父亲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将下表补充完整。(4分)
冷漠——( )——( )——感激 22.细读全文,完成以下题目。
(1)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
(2)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23.作者以“良心”为题有什么用意?你怎样理解第⑩段中划线的句子?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8分) 四、写作(60分)
24.请在第⑨段末尾的省略号处补写一段此时的“我”的神态和心理描写,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不超过150字。(10分)
要求:(1)与文章的情境相符;(2)运用修辞比喻的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 25.诗人对诗歌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骑手对骏马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森林对阳光
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 请以“生命中不能没有你”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卷面整洁,字迹清楚。(50分)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