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的护理常规

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的护理常规

来源:爱go旅游网
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胎儿宫内环境因素、母体情况、遗传因素。 2、症状与体征:劳累后气促、心悸、呼吸道感染。

3、辅助检查:主要有心电图检查、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电图检查。

4、心理评估。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术前1天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测身高、体重并记录。 (2)心理护理:消除患儿对医护人员及环境的陌生感、恐惧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配合。

2、术后护理

(1)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保持气管插管在正确位置,定时抽血查动脉血气,随时调节呼吸机参数,至顺利脱机拔管。

(2)保持呼吸道通畅,儿童更为重要,定时气管内吸痰及湿化,及时消除痰液。并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嗽。

(3)专人守护,直至各种引流管拔除为止。由于患儿对气管插管及其他插管的刺激耐受力差,应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防止各种管道脱出。

(4)每小时尿量及尿比重,每小时尿量不得<1毫升/千克。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速度儿童<15滴/分,成人<30滴/分,特殊用药注意浓度、剂量准确,以微量泵注入为宜。

(6)鼓励患儿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3天即可下床,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注意休息,适当的活动,2个月后鼓励患儿过正常生活。 2、适当补充营养,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 3、认真遵医嘱吃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换药、停药。 4、定期复查。 四、注意事项

1、术后注意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的征象及病情变化。

2、对于学龄房缺患儿或是中年以上患者,注意监测心功能。 3、对于上腔型的患者,注意术中上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做过成形术的小儿病例,注意发现术后是否有上腔回流受阻并持续加重的情况。

4、有肺动脉高压或已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患者,术前注意休息、吸氧、减少刺激,术后初期充分镇静,吸痰前应给纯氧,防止躁动及缺氧诱发肺高压危象。

5、术后因左向右分流消除,应注意维持心功能。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

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

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④执行输血医嘱后记录输血过程、输血种类、数量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⑤因疾病或治疗而出现某种症状时,记录患者主诉、临床表现、处置及护理措施,观察效果并记录。

4)抢救患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的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5)及时打印重病护理记录并签名。

护理记录

时间 查房 患者 地点 护理 诊断 主持人 主查人 业务□ 管理□ 教学□ 主题 床号 责任护士简述病人情况:(呈阳症状、辅助检查、特殊用药、特殊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问题:(现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护理措施: 护士长(带教老师)点评(小结): 签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