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置与指导:
语文教师布置作业应当遵循《课程标准》,围绕三维目标,符合教材要求,体现年段特点,做到难易适度,数量适当,使每一道题都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各年级必须将课堂作业本和配套的补充习题结合使用,确保题量足,题型丰富。同年级课堂作业必须统一。杜绝惩罚性作业,减少机械性作业。
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作业指导,严格要求,促其养成书写格式规范,、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的习惯。对不做、少做或迟交、缺交作业的学生要及时督促、引导;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可酌情弹性处理。
二、时间与次数:
课堂作业应当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内完成,课外作业必须按以下规定时间控制: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时(1小时是各学科书面作业总量,语文学科要与数学、英语等学科老师沟通协调)。
通常,一篇课文(含单元练习)做一次综合练习(可以分课时进行,也可以集中进行);铅笔字、钢笔字随课练习,毛笔字每周至少写一次;作文(含大小作)一学期不少于14篇,小练笔因课设练。
三、本面与用具:
课堂作业封面按要求由教师逐项填写(中高年级也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填写项目:科目、年级班级、姓名、学号、编号。整个本面保持整洁,不卷角,不缺页,不涂抹。如果要求包封皮的应选用白色封皮或透明塑贴,封面填写内容居中。
作业书写端正,凡是作业中的线条均使用直尺画,文字下方的线应与本子的下线吻合;擦除错误允许用橡皮或胶带纸,不允许用涂改液或修正纸。
1小
书写作业时,一、二年级一律用铅笔,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前可用铅笔,中高年级一律用钢笔(作图、连线可用铅笔),同一个班级选用的墨水颜色必须统一(纯蓝)。
四、行款格式:
1. 每次作业开始,在第一行居中写课文题目。每题要写清题号和题目要求,题号一律写在每页左侧的序号格中,大题号写
“一、二、……”小题号写“1.2.……”
等,题目要求后加句号。两次作业间一般间隔二至三行。
2. 对不同用本、不同题型的作业,各年级组要统一格式。语文本:
a.抄写词语、默写词语每行写四个词,间隔要均匀。抄词两遍应竖向对齐。组词每行写3个。多音字组词每行写
2个,不同的读音竖向对齐,用大括号连接。
b.句子练习每句另起一行。造句的词语与所造句子之间要用省略号连接。c.积累语段或练习写段第一行需空
2个字的位置,以下顶格写。写古诗时要
按诗歌格式写,如果单写一首就居中;如果写两首可将本子一折二,左右各一首。
d.回答题先抄题,答题时要另起一行,写上作文本:
a.作文本的第一页要作目录用,第一行应写
“目录”两字,另起一行写上“答:”然后写上答句。
序号,后跟作文题目。作文批改后,老师在作文题目同一行的最后两格写上本次作文的等第。
b.学生每一篇习作须另起一页,不必跟在上一篇末。
c.习作题目要写在第一行居中,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比正题往后移两格。(应用文除外)
d.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誊写,每一段均另起一行空两格誊写。e.作文誊写时,标点符号占一格
(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并写在方格左下
)。
角(若遇行尾有标点符号,就写在行尾方格内
五、批改与订正
1.教师对学生作业必须严格要求(格式、字迹等)。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不错批漏批。力求日日清,周周清。作文一般在一周内批改好。
2.批改中应做到书写工整,字体规范,行款整齐,一律使用红色笔。3.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逐条批改,写明批改日期(一般应写在评语、等第的右下方)。有错题的要在作业后写
“订正”字样。
4.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注意培养学生先阅上次批改过的作业,有错即在作业后订正,然后做新作业的习惯。簿本订正一律抄题订正,不能割裂地订正一个字或一个词。订正的遍数由年级组根据题型确定,但要保证前后一致。
5.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采取集体评议后集体订正,也可让学生自己订正后交老师或当面指导订正。对订正过的作业要及时再批改。
6.提倡面批,提倡运用圈点批注等激励性评价手段。作业批改中要注意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和鼓励先进。严禁以作业惩罚学生,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倡个性化作业,分层作业。
7.对非书面作业也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评判,让学生及时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进行再加工。
8.批改一律采用等级制,等第为优、良、及格、不及格。
9.批改符号清晰规范美观,每题必批,不能一页一个勾,通常按题号每题一记号。全对的用“√”,错误的用“×”。毛笔佳字打“○”,硬笔佳字打“☆”。
10.作文批改要求:
a.作文批改应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多批少改的原则、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因人而异的原则。
b.批改可主要从文章内容、语言、结构、卷面四个方面进行。主要针对本次习作要求来评。
c.批改的方法有眉批、总批和面批。每篇习作要有眉批和总批。对于面批,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一次,教师应在习作后写上“面批”。
d. 每次习作批改完,等第打在题目的右方,教师在总评语的右下角写上日期。e. 作文批改符号一定要规范,不能随心所欲,要让学生能看得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