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
1-2 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 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
1-4 标出图1-4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1-5 请回答如图1-5所示电力系统中的二个问题:
T1110kV T2 1 2 3 6kV 3 1 2 D 10kV 220kV 110kV 35kV 10kV 380/220kV ~ 1 2 3 D 110kV 35kV 6kV 380/220kV 380/220kV D D D D × × × × 习题1-4图
35kV T4 T3 6kV D ~ G 10kV10kV380V 单相 习题1-5图 × L × ⑴ 发电机G、变压器T1T2T3T4、三相电动机D、单相电灯L等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⑵ 当变压器T1在+2.5%抽头处工作,T2在主抽头处工作,T3在-2.5%抽头处工作时,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6 图1-6中已标明各级电网的电压等级。试标出图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及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T4 3kV D1 习题1-6图 G T335kV 10kV T1220kV T2 110kV ~ 6kV D2 1-7 电力系统结线如图1-7所示,电网各级电压示于图中。试求: ⑴发电机G和变压器T1、T2、T3高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资料
⑵设变压器T1工作于+2.5%抽头, T2工作于主抽头,T3工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习题1-7图 ~ G 10kV T1110kV T2 35kV T3 10kV 1-8 比较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范围。
1-9 什么叫三相系统中性点位移?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为什么增加3倍?
1-10
若在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网络
2-1 一条110kV、80km的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50,水平排列,其线间距离为4m,求此输电线路在40℃时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2-2 三相双绕组变压器的型号为SSPL—63000/220,额定容量为63000kVA,额定电压为242/10.5kV,短路损耗Pk404kW,短路电压Uk%14.45,空载损耗Po93kW,空载电流Io%2.41。求该变压器归算到高压侧的参数,并作出等值电路。
2-3 已知电力网如图2-3所示:
各元件参数如下:
变压器:T1 :S=400MVA,Uk%12, 242/10.5 kV
10.5kV
T1
l1
习题2-3图
T2
115kV
l2
T2 :S=400MVA,Uk%12, 220/121 kV
线路:l1200km, x10.4/km (每回路)
l260km, x10.4/km
资料
其余参数均略去不计,取基准容量SB=1000MVA,基准电压UBUav,试作出等值电路图,并标上各元件的标么值参数。
2-4 简单电力系统结线如图2-4所示,有关参数标于图中。 试求此系统的等值电路(参数均以有名值
G 表示)。 P G=50MW 60MVA
2-5 某系统接线如图2-5所示,如果已知变压器T1归算至121kV 侧的阻抗为2.95+j48.7
cos
UG=10.5kV Xd 〞 =0.15
~ 10kV T l LGJQ-400 l=200km r0=0.8Ω/km x0=0.406Ω/km b0=2.81×10-6S/km
242/10.5kV Uk%=12.5 Pk=300kW P0=90kW I0%=2 习题2-4图
,T2归算至110kV 侧的阻抗为4.48j48.4,T3归算至35kV 侧的阻抗为
1.127j9.188,输电线路的参数已标于图中,试分别作出元件参数用有名值和标么值表
示的等值电路。
10kV 1 T1110kV T2 35kV T3 10kV ~ G 5 6 2 3 4 31.5MVA 10MVA 6.6+j8Ω 10.5+j20.8Ω 20MVA 10.5/121kV 35/11kV 110/38.5kV
习题2-5图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计算和分析
3-1 已知图3-2所示输电线路始末端电压分别为248kV、220kV,末端有功功率负荷为220MW,无功功率负荷为165 MVAR。试求始端功率因数。
3-3 单回220kV架空输电线长200km,线路每公里参数为
U1 8+j40Ω
U2 P2=220MW
Q2=165MVAR
C1 j5.5×10-4 S C2 j5.5×10-4S 习题图 3-1
r10.108/km,x10.426/km,
b12.66106S/km,线路空载运行,末端电压U2为205kV,求线路送端电压U1。
3-4 如图3-4所示,某负荷由发电厂母线经110kV单线路供电,线路长80 km,型号为
U1 L=200km 习题图 3-3
U2 S=0
~ U1 LGJ-95 80km U2 · SL
习题图 3-4
资料
LGJ—95,线间几何均距为5m,发电厂母线电压U1116kV,受端负荷SL15j10MVA,求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及受端电压U2 。
3-5 有一条110 kV输电线路如图3-5所示,由A向B输送功率。试求:
⑴ 当受端B的电压保持在110kV时,送端A的电压应是多少?并绘出向量图。
⑵ 如果输电线路多输送5MW有功功率,则A点电压如何变化? ⑶ 如果输电线路多输送5MVAR无功功率,则A点电压又如何变化?
3-6 一条额定电压为110 kV 的输电线路,采用LGJ—150导线架设,线间几何平均距离为5m,线路长度为100km,如图3-6所示。已知线路末端负荷为40j30MVA,线路首端电压为115 kV 。试求正常运行时线路末端的电压。
40+j30MVA 10+j8MVA 110kV 100km 40+j30MVA
LGJ—150 A l=100km r=0.125Ωkm x=0.4Ω/km 习题图 3-5
B 20+j10MVA 习题图 3-6
A 20+j40Ω B 20+j30Ω C
习题图 3-8
3-8 额定电压110 kV 的辐射形电网各段阻抗及负荷如图3-8所示。已知电源A的电压为121 kV ,求功率分布和各母线电压。(注:考虑功率损耗,可以不计电压降落的横分量U)。
2 3-9某变电所装设一台三绕组变压器,额定电压为110/38.5/6.6kV,其等值电路(参数归算至高压侧)和所供负荷如图3-9所示,当实际变比为110/38.5×
习题图 3-9 中 高
1 0.7+j6.5Ω 0 1.47-j1.51Ω 2.47+37.8Ω 5+j4MVA 低3 8+j6MVA
(1+0.05)/6.6kV时,低压母线为6 kV ,试计算高、中压侧的实际电压。
3-10 今有110 kV 、100km的双回线路,向区域变电所供电,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85,水平排列,线间距离为4m,变电所中装有两台31500kVA、额定电压为110/11 kV 的三相变压器,并列运行,负荷PL=40MW,cos0.8,Tmax4500h,3200h,变电所二次侧正常运行电压为10.5 kV 。
试求:⑴ 输电线路的始端功率。 ⑵ 线路及变压器中全年电能损耗。
(注:变压器实验数据:Pk =190kW Uk %=10.5, P0 =31.05kW , I0 %=0.7)
资料
3-11 某回具有串联电容器的110kV供电线路,其参数和已知条件如图3-11所示。试求结点1、4之间的电压损耗(忽略电压降落横分量)以及2、3、4各点的电压值。
1 115kV 5+j120Ω 2 -j10Ω 习题图 3-11
3 5+j20Ω 4 ·
S4=40+j30MVA
3-13 由A、B两端供电的电力网,其线路阻抗和负荷功率等如图3-13示。试求当A、B两端供电电压相等(即UA =UB)时,各段线路的输送功率是多少?(不计线路的功率损耗)
习题图 3-13
A Z1=6+j12Ω UA Z2=4+j8Ω Z3=2+j4Ω Z4=3+j6Ω B a b Ub
· · Sa=30+j15MVA Sb=20+j10MVA 3-19 一个额定电压为35 kV 的环形地方电网,电源A的电压为36 kV ,负荷的兆伏安 数、线路的公里数均示于图3-19中。导线均采用LGJ—50架设,求环形电力网的功率分布。
b 15 10+j8 LGJ-50 20 10 10+j5 c 8+j6
电源A 习题图 3-19
A 1+j2.5Ω 1 1+j3Ω 10km 10km 10km 2 5+j3MVA 3-21 如图3-21所示电力系统,已知Z12、Z23、Z31均为1+j3Ω,UA=37kV,若不计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及电压降落的横分量,求功率分布及最低点电压。
3-22 某两端供电网的电力网如
3 8+j6MVA
习题图 3-21
图3-22所示。已知母线A1 的线电压为36kV,母线A2的线电压为34kV,求电力网中的潮流分布,计算时假定两端的电压是同相位的。
115kV A
4+j8Ω a 2+j4Ω b A1 1+j2Ω 1+j2Ω A2 · S=4000+j2000kVA 习题图 3-22
2+j4Ω 114kV B
30+j15MVA 20+j10MVA 习题图 3-23
资料
3-23 如图3-23所示电力系统,ZAa Zab ZbB已知,UA =115kV,UB =114kV,求功率分布及各点电压(不计电压降落的横分量δU)。
3-29 某发电厂有一台容量为63MVA的升压变压器,额定电压为10.5/121kV,变压器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 =5200h,最大负荷为55MVA,cos=0.8,试求该台变压器的最大有功功率损耗及全年运行中的电能损耗。
3-30 环形电力网如图3-30所示,供电点F的相电压为220V,A、B、C各点的负荷分别为40A、100A、60A,功率因数均为1,若线路FA、AB、BC、CF的电阻均为0.1Ω,试计算A、B、C各点的电压是多少?若将线路AB段切开,试计算A、B、C各点电压如何变化?
100+j80 c F IF ˊ 5 C
A IF 6 50+j40 A B
习题图 3-30
a 6 5 b 100+j60 50+j40 e f 习题图3-31
3 50+j40 4 d 40+j30 4
3-31 某电力网如图3-31所示,额定电压为10kV,电网的导线都采用LJ—35铝绞线,三角形排列,线间距离为1m,负荷的千伏安数、各段线路长度的公里数都标于图中,试求电力网在正常运行时的最大电压损耗。
3-32 环形供电网如图3-32所示,A点电压为220V,电阻r1、r2、r3、r4、r5分别为0.4Ω、0.2Ω、0.3Ω、0.5Ω、0.2Ω,负荷电流i1 =i2=16A,i3=i4=12A,试求各段电流及各点电压。
A r1 j1 j2 r5 j4 E r4
j3 D 50A 150A B
r2 C r3
F 700m C B 100A
800m A 800m D E 200m 500m 40A
习题图 3-33
60A
习题图 3-32
3-33 环形电力网如图3-33所示,由发电厂F对负荷A、B、C、D、E供电,各负荷电流的数值标于图中,AE作为环网的联络线,欲使A、E间不流电流,试求供电点F的位置应在何处?(其中线路单位长度阻抗相同,各负荷功率因数也相同)
3-34 某一发电厂A供电的220kV环形网络,线路参数、负荷的兆伏安数和自然功率分布如图3-34所示。试计算:
资料
⑴该环网的经济功率分布;
⑵实现经济功率分布后,每年节约的电能。
(计算电能损耗时,取其平均的小时,cos=0.9,可查得τ=3200小时)
40+j15 习题图 3-34
A 91.2+j22.3 60+j152Ω 16+j120Ω 168.8+j62.7 40+j120Ω 51.2+j7.3 50+j30 170+j40 33+j89Ω 1.2-j22.7 第四章 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4-1 电力网络如图4-1所示,试推导出该网络的结点电压方程,并写出节点导纳矩阵。
E1 ↑ i1 y1 y4 i4 1 y6 y5 i5 i3 y3 i6 2 i2 y2
j0.2 j0.4
j0.2
3 习题4-2图
4 -j20
1 j0.5
2 -j20
·
3 ↑ E2
·
习题 4-1图
4-2 按定义形成如图4-2所示网络的结点导纳矩阵(各支路电抗的标么值已给出)。 4-8 将具有图4-8 所示的分接头变比的变压器网络用π型等值网络表示出来。
结点 1 结点2 1:1.1 X=0.3 习题4-9图
习题4-8图
ZT 1: k *
4-9 如图4-9所示,已知k*=1.1 ZT=j0.3,求电路的π型等值图。 4-10 已知如下非线性方程
f1(x1,x2)2x1x1x210f2(x1,x2)2x2x1x210
00进行迭代求解,试用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迭代一次,再用牛顿取初值x100,x2—拉夫逊法迭代求真解。
4-11 用高斯—塞德尔法求解图4-11所示
1 0.04+j0.06 2 0.02+j0.03 3 习题4-11图
资料
系统中,在第一次迭代后,节点2的电压。
已知:节点1为平衡节点,U11.00
P2Q25.96j1.46 U31.02
假定U31.020 ,U2(0)01.00
4-15 试利用牛顿—拉夫逊法去解
f1xx12x210f2xxx11022
0x101, 作两次迭代。 x2(注:真解为x1x21.618)
01,重作习题4-15。 4-16 起始条件改成x10x24-19 有一个二结点的电力系统如图4-19所示,已知①节点电压为U11j0,②节点上发电机输出功率SG0.8j0.6,负荷功率
2 S·G 1 SL1j0.8,输电线路导纳Y=1-j4。试用潮流计算的牛顿法写出第一次迭代时的直角坐标修正方程式(电压迭代初值取1+j0)。
~ Y =1-j4 ~ SL · 习题4-19图
4-20 已知两母线系统如图4-20所示,图中参数以标么值表示。 已知:SL110j3,SL220j10, U110, PG2 =15, U2 =1 试写出:⑴ 节点①、②的节点类型; ⑵ 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
⑶ 导纳形式的直角坐标表示的功率方程(以误差形式ΔP、ΔQ、ΔU2表示)及相
应的修正方程。
4-21 如图4-21所示,结点①为平衡结点,给定U1(0)1j0。结点②为PQ结点,给定S21j0.8。
G1 ~ ① U1 · X=0.1 B =0.12 ·
② B =0.12 U2 G2 · SG1 S·L1 · SG2 · SL2 ~ 习题4-20图
~ 1 X=0.1 B =0.1 2 2 B =0.1 2 Sˊ2
·
习题4-21图
试写出:⑴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
资料
⑵以直角坐标表示的牛顿—拉夫逊法计算各结点电压(可取U2(0)1j0,迭代一
次即可);
⑶并列出以误差形式表示的功率方程和相应的修正方程。
4-22 如图4-22所示的简化系统,标么阻抗参数均标于图中,结点①为平衡点U1 =1.0,δ1=0°;结点②为PV结点,P2 =0.8,U2 =1.0,最大无功功率为Q2max=2;结点③为PQ结点,P3 +jQ3 =2+j1。试用牛顿法计算该系统的潮流。
1 U1=1.0 δ1=0° j0.1 2 P2=0.8 U2=1.0 Q2max=2
j0.1 3 j0.1 2+j1 习题4-22图
4-24 如图4-24所示系统,结点①为平衡结点,结点④是PV结点,结点②、③是PQ结点。已知:
· 2 0.08+j0.4 0.12+j0.5 0.1+j0.4 j0.3 3 -j29 1:1.1 4 U4=1.1 P4=0.5 U1S1.050S20.55j0.13S30.3j0.18 P40.5U41.1试求:
⑴结点导纳矩阵; ⑵系统的功率方程;
G1 1 ~ U· 1=1.05∠0°-j30 -j34 S2 S·3 习题4-24图
G4 ~ ⑶ 用牛顿法进行潮流分布(迭代一次的值)。
第五章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5-1 两台火力发电机组并列运行,额定容量均为100MW,耗量特性分别为: F1 =1+0.2PG1 +0.001PG12 (t/h) F2 =2+0.1PG2 +0.002PG22 (t/h) 当负荷为160MW时,试求:
⑴平均分配负荷时每小时耗煤多少吨?
资料
⑵最优分配负荷时每小时耗煤多少吨?
5-2 某火电厂装设两套发电设备,其耗量特性分别为: F1=2+0.2PG1 +0.001PG12 (t/h) F2=4+0.2PG2 +0.002PG22 (t/h)
两台发电机的额定容量均为200MW,而最小有功功率为PG1min=PG2min=50MW。若该电厂承担负荷为300MW,试求负荷的最优分配方案。
5-8 三台发电机组共同承担负荷,它们的耗量微增率分别为:
dF10.15PG110dFG1dF20.10PG210dFG2dF30.05PG310dFG3元/MW﹒h﹝100<PG1<200MW﹚
元/MW﹒h﹝100<PG2<300MW﹚
元/MW﹒h﹝200<PG3<500MW﹚
试求:⑴负荷为750MW时,每台发电机组所承担的负荷;
⑵负荷在400MW至1000MW范围内的耗量微增率与负荷功率的关系曲线
f(PL)。
5-10 某火电厂有两台发电机组,它们的耗量特性如下:
F1=5+0.1PG1 +0.06PG12 (t/h)
F2=6+0.2PG2 +0.01PG22 (t/h)
每台机组最大、最小出力为:100MW≥PG2≥50MW,200MW≥PG1≥10MW,当调度分配给该厂的发电任务为250MW时,试求机组间有功功率负荷分配的合理方案。若发电任务增至252MW时,全厂耗量增加多少?
5-11 假设三个发电机组的燃料—成本曲线如下:
f1(PG1)=300+8.0PG1+0.0015PG12 f2(PG2)=450+8.0PG2+0.0005PG22 f3(PG3)=700+7.5PG3+0.0010PG33
忽略线路损失与发电机极限,当总负荷PL为500MW时,试求最佳调度与总成本(元/小时)。
5-15 两台容量为60MW的发电机共同承担负荷,它们的调差系数分别为4%、3%,若
资料
空载时并联运行,其频率f 0为50Hz,试求:
⑴ 总负荷为100MW时,这两台发电机组发出的功率;
⑵ 为使总负荷为100MW时,两台机组能平均分担负荷,它们的转速应分别增减多少?
5-16 三个电力系统联合运行如图5-16所示。已知它们的单位调节功率为:
KA=200MW/Hz,KB=80MW/Hz,KC=100MW/Hz,当
系统B增加200MW负荷时,三个系统都参加一次调频,并且C系统部分机组参加二次调频增发70MW功率。求联合电力系统的频率偏移Δf。
5-17 A、B两系统并列运行,A系统负荷增大500MW时,B系统向A系统输送的交换功率为300MW,如这时将联络线切除,切除后A系统的频率为49Hz,B系统的频率为50Hz,试求:
⑴ A、B两系统的系统单位调节功率KA、KB; ⑵ A系统负荷增大750MW,联合系统的频率变化量。 5-18 如图5-18所示,将两个系统用一条联络线连接起来,A系统的容量为2000MW,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KGA*=30,负荷的单位调节功
~ A Pab 习题5-18图
A PAN N PCN C PBN B 习题5-16图
~ B 率KLA*=2,B系统的容量为1000MW,KGB*=20,KLB*=1.2。正常运行时联络线上没有交换功率,当A系统负荷增加100MW,这时AB两系统的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且A系统部分机组参加二次调频,增发50MW。试计算系统的频率偏移及联络线上的交换功率。
5-19 在如图5-19所示的A、B两机系统中,负荷为800MW时,频率为50Hz,若切除50MW负荷后,系统的频率和发电机组的出力为多少?
5-20 某系统有三台额定容量为100MW的发电机并列运行,其调差系数σ
1*=0.02, σ2*=0.06, σ3*=0.05,其运行情况为:
A ~ ΣPGN=560MW σ%=4 560MW 240MW B ~ ΣPGN=500MW σ%=5 PL=800MW KL=1.5 习题5-19图
PG1=60MW,PG2=80MW,PG3=100MW,取KL*=1.5,PLN=240MW,PGN=100MW。问:
⑴当系统负荷增加50MW时,系统的频率下降多少?
⑵如果系统的负荷增加60MW,则系统的频率下降多少?(均不计频率调整器的作用) 5-21 某电力系统各机组的调差系数σ*=0. 05,系统中最大容量的机组的额定容量为系
资料
统额定负荷的10%,该机组运行有15%的热备用容量,而负荷在额定值上的最大波动达5%时,系统的频率下降0.1Hz。(设负荷的增量与频率无关),当系统中的最大机组因故障而解列时,系统的频率下降最多为多少?
5-22 某电力系统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KL*=2,主调频厂额定容量为系统额定负荷的20%,当系统运行于额定负荷PDN=1,额定频率fN=50Hz时,主调频厂出为其额定值的50%,如负荷增加,而调频厂的频率调整器不动作,系统频率就下降0.3Hz,此时测得PD=1.1 (原来不满载的机组仍不满载)。现在频率调整器动作,使频率上升0.2 Hz,问二次调频作用增加的功率为多少?
5-23 系统A,当负荷增加250MW时,频率下降0.1Hz。系统B,当负荷增加400MW时,频率下降0.1Hz。系统A运行于49.85Hz,系统B运行于50Hz。如果用可不计损耗的联络线将两系统联系,联络线传递的功率为多少?
5-24 两台100MW的机组并列运行,调速器的下降特性分别为4%和5%,负荷为150MW,两台机组的负荷如何分配?若两台机组平均带负荷,应如何办?哪台机组进行二次调频合适?(两台机组空载时并车)
第六章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
6-1 如图6-1所示,两发电厂联合向一负荷供电,设发电厂母线电压均为1.0;负荷功率SL=1.2+j0.7,其有功部分由两厂平均负担。已知:Z1=0.1+j0.4,Z2=0.04+j0.08。试按等网损微增率原则确定无功负荷是最优分配。
30Ω G1 Z1 P1+jQ1 · SL
习题6-1图
Z2 P2+jQ2 G2 20Ω j10MVAR 20Ω 20Ω j5MVAR 习题6-2图
j8MVAR j7MVAR ~ ~ 6-2 简化后的110kV等值网络如图6-2所示。图中标出各线段的电阻值及各结点无功负荷,设无功功率补偿电源总容量为17MVAR。试确定这些补偿容量的最优分布。
6-3 如图6-3所示,某降压变电所装设一台容量为20MVA、电压为110/11kV的变压器,要求变压器低压侧的偏移在大小负荷时分别不超过额定值的2.5%和7.5%,最大负荷为18MVA,最小负荷为7MVA,
资料
I 20MVA
110/11kV
i Pi+Qi
习题6-3图
变压器高压侧的电压在任何运行情况下均维持107.5kV,变压器参数为:Uk%=10.5, cos0.8,
Pk=163kW,激磁影响不计。试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
6-4 如图6-4所示,有一台降压变压器,其归算至高压侧的参数为RT=2.44Ω,XT=40Ω,在最大负荷及最小负荷时通过变
U1 31.5MVA
110±2×2.5%/6.6kV 习题6-4图
U2 · S
压器的功率分别为Smax=28+j14MVA, Smin=10+j6MVA。最大负荷时高压侧电压为113kV,而此时低压允许电压为≥6kV,最小负荷时高压侧电压为115kV,而此时低压允许电压为≤6.6kV。试选择此变压器分接头。
6-6 某水电厂通过变压器SFL1—40000/110型升压变压器与系统联接,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时高压母线的电压分别为112.09kV及115.45kV,要求最大负荷时低压母线的电压不低于10kV,最小负荷时低压母线的电压不高于11kV,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
6-7 某变电所装有二台变压器2×SFL1—10000、110/10.5如图6-7所示。10kV侧的最大负荷为15+j11.25MVA,接入补偿电容器-j11.25MVAR;最小负荷为6+j4.5MVA,电容器退出,并切除一台变压器。已知一台变压器的阻抗为Z=9.2+j127Ω,高压母线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时的电压分别为106.09kV和110.87kV。要求10kV侧母线为顺调压,试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变压器参数为110kV侧的)
6-13 如图6-13所示,有两回110kV的平行线路对某降压变电所供电,线长70km,导
AC—120 UN=110kV S
·
Smax=28+j21MVA ·
Smin=15+j10MVA
112.09~115.45kV ZT=2.1+j38.5Ω SFL1-40000
121±2×2.5%/10.5kV -j11.25 10~11kV
15+j11.25 6.0+j4.5 (b)
习题6-7图 106.09kV 2×SFL1—10000 110/10.5kV 110.87kV
SFL1—10000
~ 习题6-6图
(a) 线型号LGJ—120,变电所并联着两台31.5MVA的变压器,变比为110±4×2.5%/11kV。两回
2×31.5MVA 习题6-13图
﹦ 14.6 ,两台变压器电抗XT20.2,变电所低压折合到高压侧的电压在最大最线电抗XLmax100.5kV、U2min112kV,两回线完全对称。试求: 小负荷时分别为U2资料
⑴调相机的最小功率,从而保证变电所电压在允许的波动范围。设调相机欠激运行,其容量不超过额定容量的50%。
⑵为达到同样的调压效果,在变电所并联一个电容器,电容器的容量应为多大? 6-14 容量为10000kVA的变电所,现有负荷恰为10000kVA,其功率因数为0.8,今想由该变电所再增功率因数为0.6、功率为1000kW的负荷,为使变电所不过负荷,最小需要装置多少千乏的并联电容器?此时负荷(包括并列电容器)的功率因数是多少?(注:负荷所需要的无功都是感性的)
6-15 如图6-15所示,由电站1向用户2供电,为了使U2能维持额定电压运行 (UN=10kV),问用户处应装电力电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忽略电压降落的横分量U)
U1=10.5kV 1 U2=UN 1+j3Ω 2 PL=2000kW =0.75 Lcos QC=?
U1 1+j4Ω U2 PL QC
习题6-15图 ﹦ ﹦ 习题6-16图 6-16 设由电站1向用户2供电线路如图6-16所示,已知U1=10.5kV,PL=1000kW,cos
=0.8,若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85,则装设多少容量的并联电容器,此时用户处的电压U2
为多大?
6-18 如图6-18所示,有一区域变电所i,通过一条35kV郊区供电线向末端变电所j供电,35kV线路导线采用LGJ—50,线间几何均距Dm=2.5m , L=70km,末端变电所负荷为6.4+j4.8MVA,若区域变电所电线电压为38.5kV,末端变电所母线要求维持在31kV,当采用串联电容器进行调压,试计算:
⑴在没装串联电容时,末端变电所的电压是多少?
⑵若要求末端变电所电压≥31kV时,要装多大容量的串联电容器?当每个电容器UNC=0.6kV, QNC=50kVAR时,电容器应如何联接?
⑶能否采用并联电容器来达到同样的调压要求,你认为应装在哪里?
i
38.5kV 习题6-18图
j S=6.4+j4.8MVA
·
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