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1期 2015年2月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Vo1.27 NO.1 Feb.2015 皖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王蕴瑞 (毫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毫州236800) 摘一要:皖北地区蕴含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起步较晚,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 系列问题,如何发挥皖北地区在民俗体育旅游方面的优势,深度挖掘本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 关键词:皖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5X(2015)01-0052—04 高皖北地区旅游经济整体实力,成为皖北地区旅游业现今面临的重要内容。 DOI:10.3969/j.issn.1671-055X.2015.O1.012 ’nleResearchonFolkSportsTourismDevelopmentinNorthernAnhuiArea WANG Yun—rui (Bozhou Teacher’S College,Bozhou 236800,China) AbsUact:Northern Anhui is rich in Folk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and enjoys various geographical and cul— tural characteristics.But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meets many problems because of its late starting.This pa— 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Anhui area.That is how to exert the advantages of its folk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how to develop and benefit from its folk sports tourism re— sources,and how to promot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ourism economy in Northern Anhui area by strengthen— ing propaganda. Key words:Northem Anhui area;folk sports;tourism 民俗体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体验式旅 游,它在满足游客基本的休闲、娱乐的心理同时, 又满足了游客求知、猎奇、康体等众多需求,因此 正日益成为各地旅游开发的重点内容。多年来, 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呈现出“南热北冷”的格 局,如何深度挖掘皖北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提升 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和体育产业组成部分,是指 旅游者为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体育资源文 化所吸引,以一定民俗体育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 自己的居所,前往民俗体育旅游目的地进行民俗 体育消费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其包含民俗体育 旅游资源、民俗体育旅游产品、民俗体育旅游市场 (民俗体育旅游供给者和消费者)三个要素。徐峰 (2009)认为,民俗体育旅游是指人们以观赏和参 与民俗体育活动为主要目标的旅行和暂时在异地 逗留中所进行的与民俗体育活动有关的健身、娱 乐、表演、竞技等活动形式的总称。笔者认为:民 俗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自由可支配时间内,离 皖北旅游经济总体水平,已成为近年来安徽皖北 地区旅游业界最关注的头等问题。本文以皖北地 区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为研究目标,分析皖 北地区当前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并针对主 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皖北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及分布 民俗体育旅游将民俗、体育、旅游三者有机地 开惯常居住地前往具有民俗体育旅游吸引物的旅 游目的地旅行,并由此引起的食宿行游购娱等各 环节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式旅游。国内学 术界对其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至今未有统一的 概念。其中,刘营(2009)认为民俗体育旅游作为 皖北地区位于安徽中北部,一般指淮河以北 收稿日期:2014.07.01 基金项目: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No.:ASS2014122)。 作者简介:王蕴瑞(1983.),女,安徽蒙城人,讲师,主要从事旅游文化产业研究。E:mclili@163.com 一52— 王蕴瑞:皖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毫州 五禽戏、晰扬掌、六合八法拳、高跷、鬼会、三斗、肘搁、方棋、胡集猴戏、龙灯、旱船、腰鼓 阜阳 龙灯舞、狮子舞、肘搁舞、竹马、赶犟驴、花鼓灯、临泉杂技、扁担戏 淮南 花鼓灯、龙舟、火老虎、马戏灯、六洲棋 藤牌、对马、永京拳 宿州 划龙船、高跷、旱船、抬阁、架阁、埔桥马戏、打陀螺 淮北 八抬大轿、狮子舞、龙灯、竹马、旱船、大头舞、高跷、花鼓灯 蚌埠 赛龙舟、跑驴、舞狮、淮河花鼓灯、旱船 的淮北、毫州、蚌埠、淮南、宿州、阜阳六个市。淮 区,遍及全境的文物古迹更是以其较高文化价值 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灿烂 突显出皖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皖北博大精深 的历史文化和内涵丰厚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 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更是不乏民俗体育类旅游资 体育旅游资源,更为丰富,含有民俗元素的体育旅 源,如有着“东方芭蕾”之美誉的花鼓灯,国家级非 游项目有近百种之多,流传至今较为盛行的民俗 物质文化遗产——五禽戏等,种类多样,内涵丰 旅游项目及分布见表1。 富。 二、皖北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特色 三、皖北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一)资源丰富多样,功能性突出 皖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优越、人文 皖北地区流传至今的民俗类体育旅游项目种 旅游资源丰富,但与皖南等旅游区相比,总体上缺 类繁多,涉及范围较广,不仅涉及民间戏剧的花鼓 乏优势观光旅游资源,遗存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灯、推剧,还有展示民间舞蹈风采的旱船、狮子舞、 种类繁多、分布较散,因此在资源开发和管理上存 大头舞等,更有涉及民间武术的五禽戏、永京拳和 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涉及民间杂技的马戏,百花齐放,各放异彩。除基 (一)开发层次低,模式单一 本的观赏功能外,皖北民俗体育旅游功能性突出 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旅游实力雄厚, 使其资源更具竞争优势。毫州地区的五禽戏,又 只有经过精心地规划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提 称五禽气功,是由神医华佗根据对虎、鹿、熊、猿、 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提高旅游资源的竞 鸟五种动物的观察研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创编 争力。皖北地区民俗旅游类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的一种医疗养生健身气功,其仿生动作形象优美, 但是资源分散、开发利用层次低,规模小。像猴 有着极高的观赏性,除此以外,五禽戏悠久的历史 戏、斗鸡、马戏等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仍停留在人们 及较高的强身健体之功效更是突显其魅力。而 闲时自娱自乐的阶段;肘搁、舞龙、竹马、旱船等民 今,五禽戏已经成为毫州向外界展示旅游文化资 俗体育项目也仅在节庆、庙会之时才有展示,民俗 源的特殊风采的一张亮丽名片。 体育项目与旅游活动结合不紧密,未能深入挖掘 (二)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出资源的特色,难以达到展示其内在价值,满足旅 皖北地区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老子、庄子、曹 游者深层次需求的目的。此外,皖北地区民俗体 操、华佗、管仲、吕蒙、鲍叔牙、禹、舜、刘安、孙叔 育旅游起步较晚,开发模式较为单一,较多以民俗 敖、朱元璋、年羹尧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都来自 观赏型为主,缺乏深层次体验型的旅游产品。 于淮河流域的这片沃土之上,历史悠久的皖北地 (二)传承式微 一53—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大多是民间民俗行为,属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由 老一辈将其技艺传授给下一代,口传心授后加以 继承并适当改进和创新。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乡村里大部分的中 青年都选择远离家乡去城市打工,这一人口的流 游资源,其种类齐全,分布范围广。皖北地区丰富 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多达上百种,但很多资源散 落民间,未经过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即将面临失传 的境地。因此,深入挖掘整理资源是当地民俗体 育旅游类旅游发展是重中之重,对于挖掘整理出 的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包装,打造独具特色的 旅游线路,才能更好地推动该类旅游产业的快速 发展。部分资源本身具有一些不良因素,如斗鸡、 动,使长期以来民俗类旅游文化资源的传承模式 受到严峻的挑战,导致民俗传承的部分环节出现 中断,部分宝贵的民俗类体育旅游资源正面临失 斗蟋蟀等项目在民间多带有“”色彩,所以在 传,严重的生存问题将使得部分资源随着时间的 开发过程中,绝不可为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全盘 推移走向消亡。调查中发现,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端出,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确保资源朝着良性、 部分在校青少年人群对现代体育项目十分向往并 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主动接纳,完全没有兴趣去学习久存民间的民俗 (二)完善各领域间多元化渗透 体育。为此,皖北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正面临传承 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 式微的局面。 在体育、民俗、旅游等领域各有涉足,但各领域间 (三)知名度低,宣传力度小 的联系不紧密。因此,各职能部门间应加强协调 历史悠久的皖北地区大批的民俗体育旅游资 力度,划分具体权限,紧密联系,共同利用开发,打 源,除部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为世人所熟 造全新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民 悉外,大部分只在节庆、庙会偶然出现。由于缺乏 俗功能,体现其旅游价值。 合理的宣传,很少受人关注,知名度偏低,严重影 近年来,加快发展皖北地区经济已经成为安 响了该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此外,民俗体育旅 徽省重大战略性任务。《安徽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 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如皖北地区民俗体育 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201 1年一2O15年期间, 旅游资源中具有代表性的的梆子戏、泗州戏、花鼓 将重点打造安徽省内五大旅游区域,构建区域特 灯等,其间蕴含的方言表达、民俗现象有些难以为 色文化旅游带,其中,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皖北旅 外人所接受,加之没有充分的旅游宣传,严重阻碍 游带就位于其列。另外,为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 了当地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进程。 将皖北地区打造成地域特色鲜明、设施完备、竞争 (四)管理权限模糊,缺少统一规划 实力强的旅游区,安徽省还出台了《安徽省皖北 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涉及领域较多,缺少统一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规划中指出:要 管理和规划的专业部门。各地体育局、文化局、旅 根据皖北地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河湖湿地等资 游局对于此方面的资源管理都有涉足,又存在管 源富集的特点,在巩固观光的基础上,对应新型旅 理权限和责任的互相推诿,以致民俗体育旅游资 游者构建新型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业体系。通过 源在规划和管理环节上出现权限交叉,甚至出现 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区、民族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区 无人管理的局面。因此,各单位应该划定相关权 等方式,提高区域旅游总体实力。以上 限,各司其职,统一规划,从而使民俗体育旅游资 的大力支持,将为皖北地区更好地发展民俗类体 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皖北民俗体育旅游发展对策 (三)做好传承保护工作 (一)深度挖掘,合理开发 首先,提高民众对当地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 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主要以人为主体,通过人 认知,只有这样,群众才能在自觉的意识下主动传 们日常生产劳作、婚丧嫁娶、集会庙会以及人际交 承优秀的民俗体育资源,不断创造新的民俗体育 往关系等行为方式而表现出来带有体育因素的旅 旅游项目,使该类资源在社会变迁中自觉地改造, 一54一 王蕴瑞:皖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此外,要加强传承人队伍建 设,通过的主导,提高传承人的经济收 人,避免人才流失,鼓励当地青年主动认真地学习 并继承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把老一辈 艺人的精湛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最后,将民俗 体育旅游项目纳入学校教学课程,在学生中培养 传承人,以学校为媒介,教育培养民俗体育旅游方 术手段,通过网络广告、微信互动等现代化传播形 式,宣传皖北地区特色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增强旅 游吸引力,提高皖北民俗体育旅游的知名度。此 外,皖北丰富的旅游节事活动也为民俗体育旅游 项目搭建了展示平台,如淮南文化豆腐节、亳州国 际中医药博览会等,可利用好此类节事活动的机 会,通过现场民俗体育旅游项目表演展示、宣传画 面的师资及科研人员,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 传承。 (四)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册等的发放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皖北旅游知名 度。 五、结语 旅游宣传是旅游市场开发的重要手段,旅游 地形象对旅游者作出是否购买的决策有着极大的 影响。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大多表现为动态,有别于自 民俗体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除具 有较好的观赏性外,体育元素的融入使其大多具 有强身健体之功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势头下, 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势必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快 速发展。合理挖掘并开发皖北地区丰富的民俗体 育旅游资源,将大力提升皖北旅游的综合实力,推 动皖北经济的整体增长。 然旅游资源,其旅游产品的营销离不开品牌的塑 造及产品的大力宣传。可通过以皖北民俗体育旅 游资源为主题的旅游宣传片、露天广告的投放等 形式向社会进行产品推介,利用互联网高科技技 参考文献: 刘营.2009.山东省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8 徐峰.2009.贵州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与发展研究Ⅱ].贵州民族研究,(4):133—137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