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实验教学初探
叙永县震东中学 郭波
摘要:本文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自身的多年初三毕业班的教学经验,从趣味实验、补充实验、家庭实验、改进实验、替代实验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实验教学中部分实验处理,具有可操作性,是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趣味性、补充、改进、替代。
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能迅速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帮助内化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同时启迪学生思维,体验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感受科学的魅力,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化学实验改革是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线教师,在遵循实验教学探究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多年对各教材版本的实验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教材实验处理。
一、增加趣味性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九年级化学为入门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第一单元可增加一些趣味性强的实验,不一定与教材同步,也不一定要学生能懂,关键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魔捧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纸花(扇)变色等等。
二、补充教材实验
1、教材P50页,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可补充做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明显直观,便于理解溶解过程。
2、教材P61页,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探究实验,教材用的是注射器,采用加热铜丝的办法,该实验器材很多农村学校都达不到,主要是中间连接的部分,而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太多,学生搞不清楚为什么,引申问题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用白磷放锥形里用聚光镜引燃方式,由于光照和气候条件,成功也有
一定限制。我多半补充用钟罩和红磷来做该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学生易于理解和得出结论,也便于分析讲解为何不用蜡烛等的原因。
3、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教材P76页只做了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则一笔带过,但常常考试又要考,条件允许的可以补充。而且还完善了液体不加热和固体加热反应制气体的两种发生装置的对比讲解。
4、教材P78页,在探究氧气化学性质时,补充做硫燃烧,甚至可分组加做磷和镁燃烧的实验,也便于推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的结论,便于归纳氧化反应和氧化物。
三、做好家庭实验
1、水垢和茶垢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在讲碳酸钙和酸以及酸碱中和反应时,可布置学生回家用醋酸清洗实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解记忆。
2、硬水和软水鉴别实验,可布置学生回家实践,加深理解记忆。有自来水的选用自来水作硬水,软水选用冷开水。煮沸软化硬水时,注意观察水壶内壁,理解水垢形成,联系除垢原理。
3、鼓励学生回家自制酸碱指示剂。分成几组分别用不同花朵提取不同花汁,但每组要求用同一原料提取,尽量做到不被污染,过滤要彻底,保存好带回学校,指导学生课外进行酸碱显色对比。
四、改进和替代教材实验
1、教材P33,水的净化实验,可事先在黄泥水中溶解一定量的食盐,便于最后载玻片上看到固体物质。
2、教材P39页,氢气燃烧实验所用玻璃管对颜色产生影响,可在橡胶管口接大针头进行改进。实验时一般采用现场制氢气来演示燃烧现象,这里不宜太花时间讲氢气制取。在P88页讲氢气燃烧和爆炸时,讲验纯,但也不宜花时间讲氢气的制取。
3、上册P65讲过滤操作时,结合粗盐提纯,顺便把蒸发也做了,在下册第六单元P16页做重结晶提纯粗盐时,可节省不少时间。
4、教材P85,燃烧条件的探究,时间允许的话可做烧杯内热水放白磷和杯口放铜片,铜片上放白磷和红磷的实验对比,还可以用管子对热水中白磷吹气,学生更容易理解燃烧的条件。只要燃烧的条件弄懂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就解决
了。
5、教材P86讲乙炔的充分和不充分燃烧,该实验作为农村学校,多数都没条件进行,可替代成木材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燃烧,对比烟的多少。还可举例让学生对比汽车上坡和下坡时排气筒排出的烟气。
6、教材P88讲氢气爆炸实验,学生不易直观理解是怎样引起爆炸的,可补做加热试管内(管口用橡皮塞塞住)火柴头的实验,现象明显,接近学生活,易于理解爆炸的条件。
7、册教材P108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实验时教师应结合实验室氧气制取方法,对比归纳总结反应药品、反应原理、发生装置选择、收集装置选择、验满方法、检验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放手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
8、教材P108页讲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时,可加做排酒精法收集气体,完善了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与决定因素的关系。
9、教材P109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补充用二氧化碳吹肥皂泡或做阶梯蜡烛实验。
10、教材P110页讲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继续补做变浑浊又变澄清的实验,便于补充讲解溶洞的形成过程。
11、教材P119页讲测定溶液的PH值实验时,结合学生的社会、生产、生活,分发度纸,可让学生自行测试唾液、眼泪、尿液、柠檬汁、食醋、雨水、自来水、肥皂水、食盐水、糖水等熟悉的溶液,调动学生兴趣。
12、教材P133页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实验,先将生石灰研细,反应现象更明显。
13、下册教材P35页,铝粉燃烧实验前,先回忆镁燃烧,再做铝粉燃烧,最后引导学生回忆铁、铜与氧气反应,对比难易和剧烈程度,为讲金属活动性顺序打下基础。金属与酸反应实验可做镁、铝、锌、铁与酸反应,再加铜与酸作用,引导学生对比剧烈程度和能否反应,并排出顺序,最后归纳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14、下册教材P41页,钢铁的锈蚀的因素探究,这个实验的重点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验证环节,可提前一周做,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亲自动手、观察、分析并找出使铁锈蚀的主要因素。可看出学生热情高涨(看到了自己的实验成果),参与的热情非常高。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日常生
活中有哪些保护钢铁不受腐蚀的实例,根据对这些实例的探讨,总结出防止钢铁锈蚀的各种方法,并尝试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在学生的抢答中,问题不知不觉地一个个被解决了。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足以突出化学学科教学的明显特征,营造化学思维和化学创新的良好氛围。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化学实验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思考和分析有关问题,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最后归纳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五、处理好实验有关工作
1、作好实验报告填写和批改。据我所知,许多学校没有征订配套的实验报告册,学科教师可自行设计并打印,发放给学生分组填写。
2、适当布置社会实践调查和测试,并作好报告。可按学生家庭区域分组就近进行实践调查,比如水泥厂、硫铁矿厂附近。
3、处理好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合理安排时间。有的分组实验需一课时,直接在实验室进行,但有的分组实验不到半课时,这种情况可以在实验室上课,讲到相应内容时才分组进行实验,节约时间。
4、狠练操作基本功。
5、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实验意外处理。 6、强化实验观察和描述,训练归纳总结能力。 7、注重实验的开放性和探究性。 8、设计好用好微型实验。 结语:
通过多年的教材实验教学,积累了上述的一些经验,吸取了一些教训,对教材实验进行了一些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农村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效率,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成绩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