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片剂及质量要点
普通片:外观、崩解、脆碎度、重差、溶出度 包衣片:外观(色泽、光洁度)、重差、溶出度 速释片(分散片、口崩片):分散均匀性
缓、控释片:释放度(零级、Higuchi、一级) 肠溶片 pH1.2不崩, pH6.8全崩
咀嚼片:硬度(适中)与口感(清凉感、无砂砾感) 泡腾片:枸橼酸+碳酸氢钠(发泡量,5分钟崩) 含片:崩解时限(10分钟内不全部崩解) 二、处方设计思路解析 一)普通片剂
1.性质稳定、塑性好:淀粉(玉米淀粉、预胶化淀粉)、MS(硬脂酸镁)、CMS-Na(羧甲基淀粉钠)
2.稳定差、疏水性:稳定剂(酸、抗氧剂)、乳糖、纤维素类(L-HPC、PVP、微晶纤维素) 3.难溶性药物:纤维素类崩解剂( L-HPC、PVP、PVPPXL-10、ADS)、增溶剂(K12、Tween80) 4.大剂量与小剂量:片重不一样(大少、小多) 处方配比与比例
主药
填充剂(60-80%)
崩解剂(内加,必要时5-10%) 稳定剂、矫味剂
粘合剂(淀粉浆5-20%、HPMC2-4%、CMC 2-5%、PVP 2-10%) 崩解剂 (外加,5%以内)
润滑剂:滑石粉3%、MS0.5%、预胶化淀粉PEG 设计与解决思路
脆碎度:水分、塑性(HMPC替代淀粉浆、预胶化淀粉替代部分淀粉、糖粉或乳糖
引入)、颗粒度(破碎产生新表面能)、润滑剂、压力) 崩解时限:机制(毛细管、膨胀、产气),水溶性药物增加孔隙率、难溶性药物增加
膨胀作用(崩解剂)以及增溶作用。
溶出度:一次崩解、二次溶出。增加L-HPC、表面活性剂、主药微粉化能促进二次
崩解溶出;减少易形成胶团(直链玉米淀粉、糊精等)
(二)缓、控释片剂
骨架片、膜控片、渗透泵片 骨架片
1.亲水凝胶骨架片:高粘度HMPC+主药 湿法制粒(干法制粒、直接压片)
2.溶蚀性骨架片:生物降解材料(硬脂酸、十八醇)+主药 熔融制粒(或湿法制粒) 3.不溶性骨架片:EC、丙烯酸树脂+主药 湿法制粒,骨架材料一般以粘合剂形式加入 设计与解决思路
释放度
1.偏慢:凝胶片HMPC粘度过大、制粒时间过长;压力大;不溶性片主药溶解性差(需增溶或加入致孔剂);溶蚀片压力过大
2.偏快:凝胶片粘度小、主药制粒未被骨架充分包裹;不溶性骨架片孔道多(亲水材料);压力小
3.不均匀:制粒不充分、粒度不均匀、压片塞冲、片差不好
精选范本
.
(三)速释片
分散片:3分钟内崩解;口崩片:60秒
口感:粉末包衣、环糊精包合、矫味剂(阿斯帕坦、谷氨酸钠) 干法制粒、直接压片
超级崩解剂:膨速王、交联PV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 防潮性包装 设计与解决思路
水分控制:环境温湿度、原料、辅料自身水分(如微晶纤维素8%水分)烘干 粒度控制:粒度均匀、最好在20-40目 普通压片设备生产的改良工艺 1.原料制粒、辅料制粒烘干 2.粒度原辅料均匀一致 3.等量稀释法
三、关键生产工艺技术要点 (一)粉粹、过筛生产工艺
原料的预处理包括粉粹和过筛。目的破坏晶型(脆碎度)、增加表面积(溶出度)、减小粒径(均匀性)。
粉粹设备:撞击式粉粹机、球磨机、气流粉粹机 筛分设备:手工筛、振动筛
球磨机:依靠圆球自筒内一定高度呈抛物线落下撞击物料,及物料、球、壁之间的研磨及滚压作用,实现粉碎。
万能磨粉机:物料受撞击和劈裂而粉粹(旋锤、钢齿)
水平圆盘式气流磨:压缩空气通过喷嘴,把压强能转换成速度能,产生高速气流,使通过加料喷射器粉碎室的粉体物料颗粒,互相激烈碰撞、摩擦及粉碎室内腔表面碰撞,从而达到超微粉碎的目的。
流化床式气流粉碎机、高效振动筛粉机 技术要点
要求上游供应商(原料)粒度符合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后续交叉粉尘污染,100目
以上(质量协议)。
特殊物料的处理:易熔化的原料用水冷式(硬脂酸)、高速气流粉粹机;贵重、超微
粉用球磨机。
筛分:手工筛,微量物料的分散(等量稀释法) 振动筛,物料除杂,颗粒分级
工序监控要点:细度(100目以上)、异物(目检无黑杂点)、重量。 (二)制粒、干燥、总混
制粒:原辅料与粘合剂混合制成一定粒径的颗粒的过程。颗粒压片成片剂,颗粒灌
装胶囊成硬胶囊剂,颗粒直接装袋成颗粒剂。 制粒目的: 消除粉末之间的空气
增加压片原料的流动性、可压性
消除相对密度差异大的原辅料分层现象 降低在压片过程中的细粉飞扬
分类
湿法制粒:物料+粘合剂—湿颗粒—干燥
精选范本
.
干法制粒:热敏物料—滚压成片—破碎制粒 一步制粒:物料流化+粘合剂雾滴—干燥—成粒
喷雾制粒:物料+粘合剂成(50-60%)溶液- 喷雾干燥 熔融制粒:物料+低熔点基质—熔融—骤冷(薄片)(40C)—制粒(不干燥)-固体分散技术
湿法制粒
1.经典法:槽型混合机+粘合剂---制软材---摇摆式颗粒机制粒---干燥(静态厢式干燥)
或(振动沸腾床)。
技术要点:
混合:干粉混合10‘,粘合剂加入10‘以上,翻滚成浪,紧握成团不黏手、两指能轻裂开。 制粒:筛网10-16目,片重0.1g以下用16目,0.3g以上用12目。尼龙筛、镀锌铁丝网。颗粒率:60%以下,颗粒结实度(手摇) 质控要点:粒度、黑点(油点)、水分(快速水分仪,紧握成团、松开即散) 2.高速湿法制粒
搅拌(低速、高速)-混合,切割(低速、高速)--制粒:快速(2-5分钟)、均匀、结实 密闭操作:真空上料、泵液、出料经管道真空入干燥器 终点控制:时间法、电流值法、经验手感法 技术要点:
粉料混合:搅拌高速,制粒:切割低速 清理锅壁:避免反复制粒、结块 分次加入、冷浆加入、出锅加入 砂状颗粒(高端辅料)、微小团块颗粒(老三样) 高质量颗粒:20-80目之间,呈正态分布 3.沸腾(流化)干燥:
过滤的热空气经底部筛网进入,与干燥物料接触,湿空气(水分)经滤袋过滤排出,整个干燥器形成一个负压,物料成沸腾状态,干燥效率高,成分不易迁移。 技术要点:
滤袋完整性、气室密封性
进风温度、物料温度、出风温度
低温干燥(冷风5分钟,低温干燥、吹冷5分钟) 终点判断:干燥时间法、水分法、出风温度法 4.一步制粒 5.喷雾制粒
1.热空气经顶部分配器螺旋状均匀进入干燥室
2.料液(物料粘合剂液)经顶部高速离心雾化器喷雾成极细雾滴,与热空气并流接
触在极短时间内干燥成品。
成品连续地由干燥塔底部和旋风分离器中输出,废气由引风机排空。 技术要点
含湿量(50-60%)甚至90%,数秒干燥 雾滴大小应均匀,否则小颗粒过度干燥变质
特别适合热不敏性物料,中药浸膏。喷雾乳糖、预胶化淀粉,颗粒球状。 6.熔融制粒
基质(十八醇熔程55-60C)与主药加热熔融成液态。
精选范本
.
充分搅拌、混合、包裹。 通冷却水,搅拌骤冷。
凝固点以下(低于5-10 C),快速制粒、趁热整粒。 阴凉处保存、冷透,加入润滑剂。 技术要点
基质应与主药充分熔融、崁合,特别是对于骨架缓释片,释放均匀(一般10-15分钟)。 冷媒冷却应搅拌,否则应在锅壁结块。
冷却应骤冷,形成多个胶态晶核(防止药物析出结晶)。
制粒温度要恰当:最佳40-45C,软材成团不粘手,快速摇摆机制粒,趁热手工整粒。 颗粒应在低温(15 C)冷干透,否则释放度偏快,MS应冷后加入,否则易熔化压片塞冲。 7.干法制粒
对湿热敏感药物,采用干法制粒(药物与辅料混合(脱气)压制成片、块,再粉粹
成粒压片,加入润滑剂,否则易粘附造成反复压制影响质量)。 产量小(<100kg),同比高机300-400kg(小片);对辅料选择高(粘合性、亲水性),
干法成型机理:结晶水、塑性、表面能转化
国外工艺大量应用,国内应用较少(原因:成本、产量、辅料稳定性) 大片法:这种方法实际也是干法制粒的一种,用于返工和偏差处理。 直接压片:
药物剂量大、本身晶型有良好可压性和流动性,阿司匹林、VC 药物剂量小,辅料具有良好可压性和流动性:喷雾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HPLC、L-HPC、二氧化硅、磷酸氢钙等。骨架片/国外应用多 整粒
摇摆机整粒:传统
快速整粒机:高效、快速、破碎力强、无黑点 不锈钢筛网:1.5mm-3.0mm 少量多次,密闭操作 总混
干颗粒(粉料)与外加辅料混合成质量均一的颗粒。 总混意义
颗粒率更均匀(各小批)含量更均匀(RSD<5%) 外加物料(崩解剂、润滑剂、矫味剂)均匀分散 常用设备:V型、多维(二、三)、双锥混合机
总混机理:对流、扩散、剪切 总混技术要点
微量辅料:等量递加分散后加入(K12、液状石蜡) 少量辅料:分桶加入、隔断加入、中间加入 混合时间:10-30分钟
崩解溶出敏感。总混时间(加入MS)宜短,2-5分钟。或者先用亲水性辅料与MS预混合
体积:总体积的60%-70%(预留交流空间),以药物密度0.5计算,0.5*0.6*V=允许混合量(kg)
转速:转速(验证转速)适宜,量多速低 制粒、总混质控要点
均匀性:粉料混合(+)、制粒混合( ++ )、总混( +++ )。对均匀度品种,
精选范本
.
推荐高速湿法制粒,必要时溶剂法 流动性:颗粒堆密度、水分、颗粒率
物料温度:低共熔(分开制粒、低温干燥) 出锅冷风干燥的重要性:粘冲、涩冲
黑杂点:制粒机、进风系统、整粒机、总混机、容器桶、管道 粘合剂:淀粉浆(温度、浓度冲浆法)、纤维素类(充分溶胀、搅拌分散、浓度)、
树脂或EC(24小时溶胀)
(三)压片
单冲压片机:研发、试制 旋转式低速压片机 高速压片机 特殊压片机 多层压片机
包芯片(滴丸+片层) 异形片(环型、囊型) 压片技术要点
颗粒均匀,细粉率少是压片基本条件 压力与成型: 除尘与片面外观 机速:片差、脆碎度
纤维素辅料与压片机温度(密封性) 常见压片问题解析
松片(泡片):冲头长短不一、梭斗不好、机速快、受压不够、细粉率高、颗粒过干 裂片:冲模糙、冲头卷边、压力过大、颗粒率过低或过高、水分不足或过高、颗粒
粗细不均、润滑剂过多、原料弹性强
粘冲:冲头生锈或粗糙、卷边、刻字太深凹度大、冲头受潮、RH高、水分高、共熔、
润滑不够
塞冲:细粉率高、润滑剂不够、冲头油垢、颗粒熔化、颗粒水分高 毛边(边缘不光亮):内模圈粗糙、中模损伤或破裂、压力过小、水分过高、润滑剂
少、润滑剂选择不当(如MS比滑石粉好)细粉过多
飞边:中模中心孔变大、中模磨损成喇叭口、水分高、颗粒吸潮、RH高、挥发油过
多
崩解缓慢:冲头长短不一、压力过大、处方设计不合理、低共熔、糊化(糊精、预
胶淀粉)、疏水性辅料过多、混合不均匀
重差不合格:冲头长短不一、颗粒流动性不好、机速过快、颗粒粗细不均、润滑剂
不够、细分太多振动分层
(四)包衣
糖包衣:传统方法,成本低,效率低(24h)。 薄膜包衣:主流方法,成本较高,效率高(4h)。 1.糖包衣:
方法:干法包衣、湿法包衣 材料:糖浆(1.28-1.32),滑石粉、明胶、糊精、碳酸钙、色素、虫白蜡 隔离层(1-2层)—粉衣层(15-18)--糖衣层(10-15)--色衣层(20) 糖包衣技术要点
精选范本
.
湿法:匀浆要充分,撒粉尽可能少;干法:匀浆均匀,撒粉要多 湿法:糖浆:滑石粉:明胶=2:1:0.04
一般产品:明胶;溶出产品:糊精、碳酸钙 水分:层层干燥、特别是粉衣层15-20分钟/层 糖衣层:微细结晶(片面细白霜为干燥标准)8分钟;色糖浆要由浓到淡(1.34-1.28),温度逐渐至室温。
停锅:最后一次糖浆匀浆后停锅、间歇翻动数次,冷硬感,停锅60分钟。 虫白蜡细度(60目),聚乙二醇
低温干燥:硅胶柜或去湿干燥机干燥12小时 质控要点
花斑:粉衣不平整、色糖浆用量不足或糖浆过浓(分布不均)、色衣时温度高未及干
燥、停锅时间短糖衣潮湿就打光(加入蜡粉过多)、未干燥(片面干处吸色糖多,湿处色糖少)、转化糖过高(煮沸太久)
打不光亮:白蜡含粘性油脂、转化糖过高(粘附蜡粉)、蜡粉过多、糖衣片太湿就打
光
裂开:为干燥,水分内浸、转化糖过少(脆)、片温过高糖衣失水、冷干温度过高 成团、双片:素片顶裂、糖浆过浓、匀浆过短即干燥 凹凸不平:糖浆过浓或锅温过高、用量不足匀浆不够、用量过多多余糖浆析出结晶、
滑石粉过多、糖浆稍微均浆即干燥
薄膜包衣
包衣溶剂:有机溶剂包衣和全水包衣 分类:胃溶包衣、肠溶包衣、缓控释包衣 包衣材料
1.HPMC(15cp-50cp):胃溶
2.肠溶:CAP(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HPMCP、聚丙烯酸树脂(罗姆公司EudragitL、S型,国产II\\III)
3.缓控释:EC、聚丙烯酸树脂RS-100 包衣材料2
增塑剂:增加塑性(柔韧性),降低弹性系数(水溶性丙二醇、聚乙二醇,脂溶性邻
苯二甲酸酯)
着色剂和遮盖剂:色锭、氧化铁、钛白粉
抗黏剂:二氧化硅、滑石粉、硬脂酸镁,降低粘度增加细度(1-3%) 包衣液设计思路:增加固含量(减少水分),降低粘度、增加膜强度、降低弹性系数
(附着力增加)
包衣工艺要点
包衣液(醇性):乙醇浓度80-85%,固含量6%;全水性:10-15%。配制应涡流搅拌
45分钟、充分溶胀
素片脆碎度<0.2%,外观(无飞边、粘冲、缺角),素片中无颗粒(10目过筛) 喷枪系统:有气枪,压缩空气5kg以上,相邻喷枪扇面相交于片床上,无重叠交叉,
雾化均匀,无堵塞、
片床温度(40-45C,全水50C),温度均匀后开始包衣
转速、流量、雾化压力、干燥温度、负压调节:干燥温度高于聚合物成膜温度、雾
化成膜与溶剂蒸发平衡
包衣3-6小时,停止包衣固化(60 C )1小时。
精选范本
.
包衣质控要点
色泽不均匀:水溶性色素迁移、增塑剂带动色素迁移、色素分布不均匀 桥接:膜材料弹性系数高、膜干燥过程中产生回缩力 边缘破碎、缺角:片芯膨胀、膜强度不够、增塑剂多 粘结:喷液流量过大来不及干燥、粘结处薄膜本身破裂
表面粗糙:喷雾干燥---包衣表面暗而粗糙,冲痕粒有粉末,这是降低雾化压力/进风
温度;桔皮样粗糙---包衣片表面光亮且粗糙,雾化压力不够,不能将包衣液分散细粒
片与片色差:转速过低、色素遮盖性不强 内包装
塑料瓶包装:PVC、PP、PE
铝塑包装:双铝、PVC、PVDC/PVC、铝袋 要点 1.密封性试验
2.密封盖设计(咀嚼片),R角(铝塑包装) 3.PVC、铝箔、瓶子厚度与防潮性 4.计数:成像法、激光计数、称重法 四、片剂生产中常见问题解析
1.水溶性药物崩解时限的解决思路 水溶性药物(如剂量大)在水中崩解以溶解方式,缓慢,对崩解剂不敏感,崩解时限不合格。 解决思路:用粘性很强的粘合剂(糊精浆20%)制粒,颗粒结实,压片后产生多种较大孔隙,药物通过毛细管作用吸水,崩解较快。 原处方 改进后处方
淀粉浆15% 20%糊精浆
崩解剂(2%CMS-Na) 无
崩解时限20分钟 5-7分钟
2.崩解时限的解决思路(低端药物)
(1)粘性强:吐温80(加入粘合剂、液状石蜡(临出锅加入) (2)难溶性药物:十二烷基硫酸钠(0.5%)、2%CMS-Na、引入亲水性润滑剂 (3)崩解剂内加:临出锅加入崩解剂短暂分散1分钟 (4)微量超级崩解剂 (5)颗粒整粒(筛头子)、压力降低 3.脆碎度解决思路
原料磨粉、破坏片状、层状晶体,增加表面积 引入亲水性黏性辅料:预胶化淀粉、L-HPC 适当颗粒水分(根据品种而定) 增加颗粒结实度、颗粒率
崩解剂内加,如微晶纤维素外加太多流动性不好 改变粘合剂:HPMC替代淀粉浆、提高浓度 增大压力,降低机速 二氧化硅的引入 4.均匀度解决思路
湿法制粒混合均匀、颗粒正态分布、总混均匀 溶剂法、等量稀释法 良好的片差和重差控制
精选范本
.
合适的片重,A值降低
排除压片设备的影响:不同设备压制同批 5.溶出度解决思路
二次崩解:亲水性高分子纤维素L-HPC、HPMC、乳糖、预胶化淀粉、PVP。 超级崩解剂的入:交联PV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 原料微粉化、超微粉
水分控制,包括内包材的防潮选择 颗粒、压力 碳酸钙的引入
疏水性辅料及润滑剂的稀释
包材的影响:包材防潮性不够、胶团形成;胶囊影响 6.释放度解决思路
释放度慢:致孔剂/崩解剂引入、增溶剂的引入(Tween80)、压力过大、包衣影响 释放度快:骨架崁合不够(制粒搅拌短)、压力不够、崩解辅料过多、缓释材料粘度
不够、塑化
释放不均匀:制粒混合不均匀(骨架溶液加入量每小批不一致)、冲头长短不一压力
不均匀、片差较大、溶出仪影响
7.霉变、黄斑
微生物超标 水分过高 污染
配伍(微粉硅胶遇水贮存期变黄) 包装破损、防潮性差
精选范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