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化工2、14机电3、14学前教育2 班 语文 学科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便当.(dàng) 苍穹.(qióng) 宁谧.(bì) 眉黛.
(dài) B.刮痧.(shā) 撮.土(cuō) 眼睑.(liǎn) 逶.迤(wēi) C.沙砾.(lì) 悚.然(sǒng) 笨拙. (chù) 修葺.(qì) D.破绽.(zhàn) 訇.然(hōng) 驰骋.(chěng) 遒.劲(qiú)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郊狼来说,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冷炙的 。 ②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③一片被太多的鹿拖 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
A. 承诺 点破 疲乏 B. 允诺 打破 疲乏 C. 允诺 点破 疲惫 D. 承诺 打破 疲惫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间的痣一点。(比喻)
B.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上飘过一片风帆。(拟人) C.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比喻)
D. 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拟人)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________
A、不可思议 敷衍 款待 惦念 B、本末倒置 推搡 镂空 健硕
C、盘根错节 阡陌 药捻 訇然 D、自愧形秽 苍穷 皱摺 高梁 5、在下面句子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____________
小屋的光线_____富于科学的时间性,_____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虽然„„但是„„ B、只有„„才„„ C、既„„也„„ D、不但„„而且„„
6、下列各句中,比喻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A、红柳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B、他唱的歌曲韵味醇厚,像新茶,像陈酒,像大地。 C、红柳的枝叶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 D、远方的几个小岛,在海浪的摇篮中像一个个可怜的宝宝。 7、在下面句子的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应是____________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 ),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 ),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 ),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 ),从鲁迅学得批判( ),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 )。
A、 激情 精神 执著 精神 思考 刚烈 B、精神 精神 刚烈 激情 思考 执著 C、执著 激情 刚烈 精神 精神 思考 D、思考 精神 刚烈 激情 精神 执著 8、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9、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
B.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花中。
C.于是你觉悟了:原来世界不止一个,原来你有那么多种有待探索和发现的世界。 D.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10、下列词语中,不全是成语的一组是____________ A、矢志不渝 残羹冷炙 B、燃眉之急 忐忑不安
共4页,第1页
考 号 班 级 姓 名 C、冷汤剩饭 游目骋怀 D、毛骨悚然 众目睽睽 11、参照例句仿写的句子,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
青年人衰老的心说:“我的明天不过是凝结在荷叶上的露珠。” A.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飘忽即逝的白云。” B.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快要落山的夕阳。” C.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将化作春泥的花朵。” D.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即将入土的棺材。” 12、下列各句中语气最不委婉的一句是( ) A. 你这样会冷的! B. 你这样会冷吧! C. 你这样不会冷吗? D. 你不知道这样会冷吗?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1分) 1、给加点字注音:
燠.____________热 奖券.____________ 眉黛.____________ 宁谧.____________ 婀.娜._____________ 箢篼..____________ 憩._________于枝头 花蕊.___________ 绽.____________开 逶迤.._____________ 沙砾.____________ 遒.
劲____________ 2、改正下列词语中划线字为错别字,请在旁边的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凛洌( ) 竟赛( ) 惨酷( ) 尸骇( ) 仓穹(蜿埏( ) 灌概( ) 山涯( ) 训服( ) 馈烂(三、连线题(11分)
1、请把以下作家及其相应作品用线连起来。
莫言 《离太阳最近的树》 李乐薇 《好雪片片》 毕淑敏 《卖白菜》 林清玄 《像山那样思考》 奥尔多 《我的空中楼阁》
2、古诗文默写:
1、东临碣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观沧海 曹操)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 秋思)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四、诗歌阅读 ,完成下列题目。(6分)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注) 南方:指南宋朝廷。 磁针石:即指南针。作者是南宋文天祥。 1、对本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前两句交代由北向南的行程。 B.后两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C.诗中“磁针石”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鲜明生动。 D.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王朝至死不变的忠心。
2、我们学习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诗中表达爱国情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五、阅读理解 (40分)
(一)好雪片片 选段(12分)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的无法和他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 “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
共4页,第2页
) )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时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的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 奖券( )② 慎重( )③ 腋下( )④ 污秽( ) ....
2、文中写“我”以在老人那里买奖券“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为什么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3、当老人帮“我”扣扣子时,为什么“我”迟疑了一下,却没有退避?(2分)
4、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课文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3分)
⑥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
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⑦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⑧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1、第一、二段写了小屋的什么方面?第二段用的倒装语序有什么作用?(4分)
2、第三段中连用的四个比喻有什么作用?(2分)
3、第四段在文章结构上起的作用是__ _____ __________。(2分)
4、第五、六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去写树?其效果如何?(4分)
5、从观察角度分析,第七段是___ _,把小屋拟人化,如“___ _ ”一句就采用了拟人手法,第八段赋小屋以灵性,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特殊的喜爱之情。(2分)
(二)我的空中楼阁 选段(14分)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③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④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⑤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三)离太阳最近的树 片段(14分)
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是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
共4页,第3页
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惟一的绿色!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
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3分)
寥( )寂 皱褶( ) 佑护( )
2、“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用了 的修辞手法,“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用了 的修辞手法,环境的恶劣写出了红柳 ,“微笑”写出了红柳 的神态,显示了红柳 ____________。(5分) 3、为什么称红柳是“离太阳最近的树”?(3分)
售货员:真丝衬衫一向是很好的礼物。 兰兰:好主意。您能帮我包装得漂亮些吗?
售货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兰:紫色。
售货员:喜欢打个蝴蝶结吗? 兰兰:好的。
售货员:打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兰:谢谢您,非常好!再见!
售货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好! 2、根据下列内容完成写作。(4分)
李主任外出开会,办公室的张明接到人事处张处长的来电,请李主任明天下午2点接待洪发设备厂的技术员。请你代张明给李主任写一张电话留言条。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务长的那笔账合算吗?为什么?(3分) 1、
六、语言运用(共8分)
1交谈。为下面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话语。(每空1分,共4分)
兰兰非常要好的同事夏雪下星期要过生日了,兰兰想买一件礼物送给她。趁着周末,兰兰来到超市精品专柜为她挑一件生日礼物。售货员得知来意后,很热情,表示愿意帮她挑一件。于是,两人开始交谈。
售货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兰:我想挑一件生日礼物送给好朋友。
共4页,第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