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总则、术语、基本要求
1 总则
1.1 为指导和规范公司及所属各级子(分)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的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工作,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规范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单位的风险管 理成功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 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编制而成。
1.3 风险分级管控是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内 容。安全管理体系其它要素要求均是围绕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 有效预防提出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要求的深化。
1.4 本办法是指导公司各单位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 和规律,规范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过程,实现生产活动中安全风 险的自辨自控、危险危害预防、关口前移。全面推行企业安全 风险分级管控,推动事故预防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 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
2 术语和定义
2.1 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 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
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 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 程度。风险=可能性X严重性。
2.2 可接受风险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 许程度的风险。
2.3 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2.4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 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也叫危险有害因素。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 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2.5 风险点
企业生产、储运、使用过程中,风险伴随的设施、 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 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2.6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2.7 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 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 程。
2.8 风险分级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 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2.9 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 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2.10 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 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2.11 风险信息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 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 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2.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
3 基本要求
3.1组织制度保障
3.1.1 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任组长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所必要的人力、物力、 财力等资源。
3.1.2 各子(分)公司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机电、技术、消防、工会 组织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 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业 务范围内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 的制定与实施及业务范围内的公司级管控工作。
3.1.3 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是风险分级管控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牵头组织实施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工作。其他各职能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2 全员参与、分级负责
各级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 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 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 训记录。
企业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 析、评价和管控;企业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 任单位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 工作目标。
3.3 自主建设、持续改进
各级企业应建设符合本企业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并 自主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
主要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清 单、设备设施清单、评价记录或采用其它评价方法分析的记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有关记录文件,确定危险源辨识、分析、 风险评价方法及等级判定标准。
3.4 系统规范、融合深化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 合,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 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 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3.5 注重实际、强化过程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风险管控体系 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找准关键风险点, 合理确定管控层级,完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3.6 激励约束、重在落实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形成激励 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应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 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