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探析
【摘要】任务教学法强调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来帮助学习者更主动的学习和运用语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本文探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任务教学法的运用和其优越性,并指出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英语教学;学习动机
0.引言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法自传入我国以来,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在英语教学中亦可采用,即任务语言教学法,它是指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已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1.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上的实施环节
任务教学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开展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来组织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们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教学法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形式,逐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施教,使学生能在任务教学法教学方式下感觉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其语言实际的提高。任务教学法的教学就是把课堂活动的人物化,以任务为核心,计划教学步骤。设计的任务应具有挑战性,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学生需要分析,切实了解学生想做什么,会做什么,该做什么,需要设计学以致用的任务,与生活有关的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
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具有交互特点,设计任务性活动要充分考虑到互动这一特性,而且很多任务要通过同伴和小组来合作完成。从教学的角度,任务教学法活动可以为以下六类型:导入阶段、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任务后阶段、检查评价阶段和课外作业。
1.1导入阶段
导入主要是开展一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热身”活动。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在十分活跃的气氛中和轻松愉悦的感觉中进入英语学习的情景。
1.2任务前阶段
这个阶段可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帮助学生们熟悉话题,并识别新词和短语。目的在于突出人物主题、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减轻学生的认识加工负担。
1.3任务中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设计多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任务的设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在完成任务时所使用的语言来自学生自身。教师应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强调语言的流畅性。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每一项任务追捕发展,任务的完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4任务后阶段
这个阶段要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其成果。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促使学生使用严谨的语言,是学生们在接触更多的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同时,提高应变能力,锻炼听力。
1.5检查评价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本阶段要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将学生已使用过的句型系统化,他、澄清概念,概括出英语语言的规律。在这其中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更自信、更积极。学生通过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
1.6课外作业
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把课外作业改为与课堂学习任务相关的项目化作业形式,是课外作业与任务性语言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设计项目化的作业,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控制难易程度。随着学生交际能力的增强,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社会调查性项目。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可以布置一些解决问题的项目。由于这些项目化作业都与课堂学习任务及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关,因此既可以强化所学知识,可以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
2.任务教学法的优越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证其主体地位的决
定者。为了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并强化主体作用,仅靠教师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在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和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体现主体地位?
2.1明确学习目的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作用
在信息时代,英语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学生们只要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才能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2.2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善于自我挑动学习的自主性
任务教学中的任务是以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认识水平为基础的。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中完成任务并体验成功的快乐。语言在轻松的氛围汇总交流,流利度和准确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2.3学会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评价是英语教程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与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这种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
3.任务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挑战
3.1任务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两种能力
3.1.1自我发展的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更新、自我挑战及自我反思
一名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会给一个班或者一届学生深远的影响。思想保守、不求革新的教师不肯能培养出积极进取、充满自信的优秀人才。只有能够起地思考、激发行动、引导方法、指导实践、勇于自我评价和自我挑战的教师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动学生不断摸索,找到最佳学习方法。
3.1.2助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师不是万事通,不是学生知识的惟一来源,不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指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教师通过创设情景传授知识,指导学生练习,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内容、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2任务教学法对学生的挑战
学生是任务的完成者。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融会贯通,进而扩展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任务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
任务教学法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生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在任务教学法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努力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义,交换信息。这是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任务,并想方设法把这个任务完成好。这时学生们的思维过程与集中在语言形式上的机械性练习是不同的。
任务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来说,在任务教学法中学生们最多的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这就要求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交际活动,充当人物角色。在小组活动中要求学生敢于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己,在实际中创造地发挥,积极操练和使用所(下转第6页)(上接第74页)学的语言。因此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际使用,才能达到琉璃河准确的完美结合。
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利于把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结合起来。
首先,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他们需要用语言来接收、处理和传达信息;其次,他们要用语言进行某些活动,做一些事情,完成某个任务;第三,在做事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合作、交流、讨论,需要联系学生周围的人和事,需要涉及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于任务型语言教学涉及多种学习活动、多种知识与技能、多种学习方式,因而它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结语
任务教学法在我国英语课堂上的运用已经日趋成熟,它的优越性已经充分体现出来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可。任务教学法在课堂上的使用,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为了一切学生”.突出来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学会学习策略,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自主的学习者。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解存在着某些误区;有些英语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活动实际上就是语言操练;有的教师设计的任务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等等。这些都不利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不能很好地发挥它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作用。英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不断探索、总结,使这一教学模式更加规范,更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戴桂芙.刘德联.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陆效用.应用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外语界.1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