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卷71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2. 简答题 3. 作品赏析题 4. 论述题
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厢记》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王实甫
正确答案:D 解析:《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其作者为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
2. 书法作品《祭侄文稿》出自于( ) A.欧阳询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正确答案:B 解析:《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行书法帖,号称“天下第二行书”,它也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现藏中国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3. 提出了“风格即人”的法国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卢梭 C.布封 D.雨果
正确答案:C 解析:“风格即人”是法国作家、思想家布封提出来的,强调了艺术风格与艺术家个体精神特性的联系。
4. “颜筋柳骨”指的是著名书法家( ) A.颜真卿、柳宗元 B.颜杲卿、柳宗元 C.颜杲卿、柳公权 D.颜真卿、柳公权
正确答案:D 解析:“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代的赵孟?,颜、柳占据了其中一半的席位。“颜筋柳骨”是说颜真卿、柳公权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后用作品评楷书书法的术语。
5. 话剧《屈原》的作者是( ) A.曹禺 B.夏衍 C.郭沫若 D.田汉
正确答案:C 解析:话剧《屈原》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品之一,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讲述了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
6. 《蓝色多瑙河》是一首( ) A.交响乐 B.幻想曲 C.圆舞曲 D.协奏曲
正确答案:C 解析:《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负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7. 《百鸟朝凤》通常所使用的演奏乐器是( ) A.唢呐 B.古筝 C.笛子 D.琵琶
正确答案:A 解析:《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经常会用在结婚的仪式上,经常是唢呐独奏,代表着吉祥、幸福。
8. 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属于( ) A.哥特式 B.罗马风 C.巴洛克 D.洛可可
正确答案:A
解析: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代表了哥特式建筑的最高成就。它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区塞纳河中心西岱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动工于1163年,到1345年整个工程最后完成。
9. 组雕《晨》、《暮》、《昼》、《夜》的作者是( ) A.达.芬奇 B.米开朗琪罗 C.拉斐尔 D.乔托
正确答案:B 解析:大理石雕像《晨》、《暮》、《昼》、《夜》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品,是米开朗琪罗为美第奇家族的陵墓所作,创作于1520年至1534年,现位于罗马。
10. 籍里科的油画《梅杜萨之筏》所属的绘画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正确答案:A 解析:《梅杜萨之筏》是法国画家泰奥多尔.籍里科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定格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11. 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是一部( ) A.悲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喜剧
正确答案:A 解析:《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悲剧作品之一,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起组成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12. 雕塑名作《思想者》的作者是( ) A.孔德
B.米开朗琪罗 C.毕加索 D.罗丹
正确答案:D
解析:《思想者》的创作出自于罗丹之手,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情绪。
13. 民间舞蹈象舞来自于( ) A.印度 B.斯里兰卡 C.越南 D.尼泊尔
正确答案:B
解析:象舞是斯里兰卡的民间舞蹈之一。
14. 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形成于( ) A.17世纪末 B.19世纪末 C.18世纪末 D.20世纪末
正确答案:B 解析:19世纪末,“艺术学之父”费德勒首先提出了“美学的根本问题与艺术哲学的根本问题完全不同”的新见解,在此基础上,艺术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5. 在我国,以长鼓舞闻名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满族 C.朝鲜族 D.鄂伦春族
正确答案:C
解析:长鼓舞,以边击打长鼓边舞而得名。中国流传长鼓舞的有好几个少数民族,但以朝鲜族最具代表性。长鼓舞素有朝鲜族舞坛上的一颗明珠之美称。
1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出自( ) A.《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 B.《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C.《水龙吟.咏月》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正确答案:D
解析:此句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7. 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所扮演的角色属于( ) A.生行
B.旦行 C.净行 D.丑行
正确答案:B 解析: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以表演旦角闻名。旦角指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18. 影片《手机》的导演是( ) A.陈凯歌 B.冯小刚 C.黄建新 D.张艺谋
正确答案:B
解析:电影《手机》为冯小刚的电影作品,荣获第2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塑造于约( ) A.公元前200年 B.公元前100年 C.公元200年 D.公元100年
正确答案:A
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中兵马形状的陪葬品,约塑造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秦俑的艺术价值极高,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20. 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 ) A.对比联想 B.接近联想 C.关系联想 D.类似联想
正确答案:A
解析:对比联想指由于甲、乙两件事物具有相对立的性质特征,人们感知到甲时就联想到乙。对比联想能使相反的事物性质在对比中得到突出,从而帮助审美者对善恶、美丑及其他事物性质的认识。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了对比联想的艺术手法。
简答题每小题10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21. 简述戏剧艺术的概念及分类。
正确答案:(1)戏剧艺术是指以舞台演出为表现方式,由演员扮演角色,为观众现场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样式。戏剧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基本表现手段,以舞台美术、音响、服装、化妆、道具等多种技术手段为重要构成要素。(2)戏剧按其表现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和舞剧;按其矛盾冲突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其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独幕剧。(3)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唱、念、做、打是戏曲主要的表现手段。程式化、虚拟性是戏曲的主要审美特征,体现出高度的综合性。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剧种主要有京剧、昆曲、豫剧、越剧和黄梅戏等。
22. 简述艺术鉴赏的主体能动性。
正确答案:艺术鉴赏的主体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4)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23. 简述审美理解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1)审美理解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其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2)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体现出积淀在感性中的理性,是审美判断和逻辑推理的结果。(3)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作品赏析题每小题15分。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则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综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24. 绘画作品:《伏尔加河纤夫》
正确答案:(1)列宾(1844~1930)是俄罗斯巡回画派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伏尔加河纤夫》是他的代表作。(2)作品描绘了炎热的夏天,一群衣着破烂不堪的纤夫迈着沉重而疲惫的步伐,拖着货船,在伏尔加河畔艰难前行的情景。画面中11个男人,老弱病残,或低眉顺眼以示驯服,或无可奈何地哀叹,或流露出反抗的愿望。这是被奴役者的群像,束缚在胸前与肩头的纤绳,是难以挣脱的锁链。他们拼死挣扎,步履蹒跚地拉扯着逆流而上的帆船,帆船的桅杆顶端有一个醒目的标志:俄罗斯的三色旗。正是这一群帝国的奴隶,在牵引着苦难的俄罗斯缓慢地前行。纤夫们以后的历程,将会是更为艰辛:纤夫们会跌倒,然后爬起;会昏迷,然后醒来;会绝望,然后又重新燃起希望……在这幅画的色调里,充满了贫穷、饥饿和辛酸的影子,这幅作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蕴,展示了一个古老民族挣扎、抗争的身影,直至今天,仍然富有教育意义。(3)整幅作品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相当成功。
25. 园林艺术:法国凡尔赛宫园林
正确答案:(1)凡尔赛宫是法国古典皇家园林,现位于法国巴黎西南20公里的凡尔赛城,17、18世纪是法国的王宫和行政中心。(2)凡尔赛宫所属的园林风景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翠安农宫和专门为王后修建的游乐村。从东向西又可分为3个区域,分别是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花园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1000米,中心有一对大水池,南半部是规则的绣花形花坛。小林园面积是花园的3倍,规则的道路把小林园分为12块林地,每块林地中有不同的迷宫路、水池、喷泉和亭台。小林园再向西进入大林园,中轴线长度超过2千米,最后变成一条宽大的人工河(3)凡尔赛宫的大花园完全是人工雕琢的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代表了园林艺术中的一个学派,几百年来欧洲皇家园林几乎也遵循了这种设计思想。
26. 戏曲作品:《长生殿》
正确答案:(1)《长生殿》是中国传统戏曲作品,是由清代戏剧家洪异创作的爱情悲剧。洪?字?也,号稗畦,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人。(2)就全剧的结构来看,主要沿两条线展开,一是主线,即李杨二人的爱情;一是辅线,即时局的发展。全剧情绪浓烈,热烈地歌颂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但作者并未因其真挚的感情,原谅他们给国家带来的灾难,而是在歌颂中有批判,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为这类题材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曲作品。(3)《长生殿》剪裁大胆,结构宏伟,曲词优美,历来为人称道,清代曲家赞誉《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
论述题每小题25分。
27. 论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正确答案:艺术创作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动态过程。(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包括了三个方面:①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②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③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构思的方式及运作手段有:整合、变形、移情、意蕴的凝结。艺术构思形成了艺术意象,它是艺术创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3)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艺术家在物化表现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深化作品的内涵,这包括下列四个方面:①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
出鲜明的审美倾向。②主体在物化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③艺术意蕴将在物化过程中获得提升。④艺术内涵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
28. 试论述典型和意境并加以比较。
正确答案:(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社会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是艺术典型塑造的起点,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问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鲁迅笔下的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2)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义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营造出一种深秋日暮的悲凉意境,渲染了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3)典型与意境这两个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讲,典型重再现,意境重表现;典型重写实,意境重抒情;典型重描绘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境重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叙事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以抒情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创造意境。但是,这也只是一般来说,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典型和意境经常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文艺理论中,典型论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则更强调意境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