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放风筝》教学设计

《放风筝》教学设计

来源:爱go旅游网


《放风筝》教学设计1

活动准备

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活动目标

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

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

引导幼儿如何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放风筝》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有条理、比拟具体地记叙一项活动。

2、初步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春天来了,阳光明媚。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放风筝的文章。同学们都放过风筝,一定有体会,也一定能把作文写好。

2、明确要求。

3、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指名读文中的第一个问题,进行观察指导。

〔1〕看图回忆:你们以前放风筝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想象成自己在放风筝。〕

〔2〕指名说说第一个问题。

例:星期天上午,同学们在人民广场上放风筝。天空中摇曳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鹦鹉风筝、蜻蜓风筝、仙鹤风筝……

※指名读第2个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回忆。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回忆,弄清哪些人物在远处,哪些在近处。

※指名读第3个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回忆。

〔1〕要求观察图中的人物或回忆当时放风筝的情景,着重观察〔回忆〕人物的动作、神情。

〔2〕自由试说,再指名说。

4、自由准备口头作文。

5、指名一、两名学生口头作文——讲评。

6、自己选择一个认为有把握的环节〔三个问题之一〕写一个片段。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1、指名学生读片段,集体评议。

〔有意识选取写不同片段的同学读。〕

2、指导学生完成整篇文章。

整篇文章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写?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课文中的三个问题就可作为写作的顺序。

指名学生口头作文,口述后组织评议。

学生写草稿,教师巡回指导。

3、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作文。对照要求,特别是观察顺序是否正确。——讨论评议。

4、找周围的同学互改作文。

五、眷抄作文。

放风筝

春天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阳光明媚,天气很好。小方觉得没事做,就约小红一起去太平公园放风筝。

太平公园里人山人海,都是放风筝的人群。空中飘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金鱼型、神龙型、蝴碟型,等等。

他们拿着一只大雁型的风筝来到太平公园,这只风筝可精美了,粉红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园园的眼睛好似两颗宝石。

小方也迫不急待地登报出自己带来的风筝,右手拿着线轴,放出一米来长的线,小红双手举起风筝,小方叫了声“放〞。小红立刻就把风筝往空中抛去,小方立刻就助跑起来,一边跑一边放线。风筝像长了翅膀似的随风撑起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它时而斜着身子飞翔,时而向下俯冲……这时,这只精美的风筝引来一只美丽的小燕子,它唧唧地叫着,好似在问风筝:“你是谁?我可以和你成为好朋友吗?〞小燕子就和风筝一起飞翔着,有时它们并肩飞行,有时一前一后地飞行,好似在比上下,在比速度。

小红看着飞上天与小燕子比赛的风筝,快乐地在草地上蹦来蹦去,扎在她的辫子上的蝴蝶结仿佛也变成了两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多美的风筝世界啊!

《放风筝》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4个生字,学会其中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筝、体育场、花花绿绿、各式各样、老鹰、端端正正、稳稳当当、骨碌碌、橘红色、墨绿、斑纹、热闹、宇宙、

飘荡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

3、 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孩子们在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

难点:

根据课文的描述,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

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2、 搜集有关风筝的图片。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观看放风筝图片,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放风筝图片,欣赏。

2、 谈话:大家刚刚看见的风筝漂亮吗?春天,万物复苏,春风温暖,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你放过风筝吗?你愿意参加放风筝的活动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几个小朋友是怎样放风筝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 范读课文。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3、 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字。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2、四人小组内交流哪些字难记,哪些字难写。

4、 全班交流。重点指导:

鹰、嚷、墨等字的写法。

5、 检查读课文情况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分小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哪些问题在初读之后可以解决。

五、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并家听。

2、 熟读课文,思考:画出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新词

二、理解第一自然段内容。

1、 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

2、 高快乐兴地去干什么?〔放风筝〕

三、 学习怎样放风筝的局部

1、 出示课文插图,观察画面

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心情怎样?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自己的观察所得。

2、 图文对照,课文中哪一段描述了画面中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

〔1〕 合作学习第三自然

同桌同学按照以下步骤,合作学习。

A、 读一读,弄清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B、 画一画。,段中描写我和哥哥动作的词语。

C、 演一演,说一说。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边演边说。

〔2〕 表演复述。

A、 请出一组同学上台表演,观众评说。

举着大蜻蜓 拽着风筝 才收住脚

拿 拉 停

〔因为举含有用力向上的意思,拽有紧抓的意思,收因为在奔跑中急停下来。〕

〔3〕体会写法:通过学习这一段,请你想一想怎样才能把活动中的情景写得清楚具体?

〔要写得清楚,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要写得具体,要朱雀抓住活动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4〕指导有感情朗读。

我快乐得一边拍手一边嚷:蜻蜓赛过飞机啦!蜻蜓赛过飞机啦!〔通过朗读表现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四、 学习大蜻蜓放飞前的课文内容

1、大蜻蜓飞上天空以前,有哪些风筝?

〔1〕 观察画面说一说。

〔2〕 对照课文课文是怎么写的?

A、 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C、 具体说说在天空中飘荡的风筝有什么颜色,是什么样子的?想象说词说句。出示:

〔〕的老鹰 〔〕的鹦鹉

〔〕的仙鹤 〔〕的蜈蚣

用〔〕的〔〕在天空中飘荡。说一句话。

五、 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

二、 学习打蜻蜓放飞后的课文内容

过渡:大蜻蜓放上蓝天后,又多了些什

《放风筝》教学设计4

歌唱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2、通过符号掌握和表现歌曲中的连贯与停顿。

3、能正确地对待评价,并从同伴的表演中获取信息。

活动准备:

1、对风筝的形状、特征、玩法有一定的了解。

2、两种不同符号的条形卡纸。

3、打击乐器假设干。

活动过程:

一、 在《化蝶》的乐曲的伴奏下,做“蝴蝶飞〞进教室,每句句末做采花蜜动作,表现乐句的起止。

二、 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谁会用优美和活泼的唱法演唱歌曲。

2、全体幼儿分成两组,用唱衬词的方法,练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三、 学习唱新歌《放风筝》。

1、春天到了,一阵阵春风吹来,小朋友都到田野去玩,有的小朋友还放起了风筝,你们有没有见过风筝呀?幼儿学习新歌词,教师说出歌词后,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感受歌词优美的情绪。

3、我们来听钢琴是怎么唱歌的,钢琴唱一句我们就跟着唱一句哦,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学唱曲。

4、教师出示条形卡纸。比拟两种符号的表现方法。〔连贯与断顿〕

教师出示波浪线问:“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幼儿自由猜想。教师,这个符号在唱歌中表示连贯,就是我们要一直唱。

教师出示小三角形的卡纸,这在唱歌中会表示什么呢?

哦,这在唱歌中表示要短顿的唱。

5、倾听歌曲伴奏,体会歌曲的什么地方要连贯的唱,什么地方要短顿的唱。

6、边看教师〔幼儿〕指符号,边唱歌曲。

我们来看着图来唱歌,我来请唱歌好听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指图我们唱歌。

四、 有表情的唱歌。

1、讨论:用怎样的歌声表现风筝在天空中飘盈?

用怎样的歌声表现放风筝时的快乐?

2、根据讨论的结论,进行练习。〔优美连贯;活泼轻巧的〕

五、 轮流到教室前面进行表演,其余幼儿学做评论员,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他人的长处,正确对待同伴的评价。

六、 复习活动:打击乐《拔跟芦柴花》。

1、在教师与幼儿的指挥下,分别演奏两次,注意演奏时用适宜的力度,与同伴合作表演。

2、正确的收拾活动室,整理打击乐器。

《放风筝》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

1.诵读古诗《村居》

〔1〕师:〔出示古诗〕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大熟悉的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读读。

〔2〕师:孩子们,你们能说说这首诗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一句话:谁干什么〕

〔3〕师:诗里没有写风呀,怎么说是写风筝的呢?

师:山东潍坊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可见风筝得到大家的喜爱。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风筝》。

3.板题,读题。

师:〔板题〕我们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借用诗词为学生的文本感悟做情感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还要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学习情况。

〔1〕师:刚刚老师巡视时,发现有些生字比拟难读,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带音生字词〕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及时纠正读音〕

师:读得真准!老师都要向你学习!

/你这个词还可以读得更好些,仔细认读一下,再读读。

我们来齐读它们。

师:〔出示无音节生字词〕

这样你还得吗?〔示意学生读〕

真有你的,本领还挺大的'!

我们再来读读它们。

〔2〕读通句子。

师:我们把词语放进句子中,肯定也能读好,谁来试试!

出示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

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师:看来你真的明白了老师的要求,读得不仅准确而且很通顺。

/ 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谁来帮帮他纠正一下。 /你再读读。

师:我们齐读这两个句子。

3、开火车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师:请同学们来开火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有没有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还

要想一想课文写了孩子们做了些什么

事?

〔出示——认真听,用心想:课文中写了孩子们做了些什么事?〕

4.讨论交流,提示方法。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生本,词语教学既要强调根底的落实,立足学情落实好字音、字义、字形教学点,又要突出重点,训练到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以学生自主感悟为主,由围绕‘风筝’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方法。】

三.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放风筝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心情的句子。

2.讨论交流。

〔1〕理解分析句子:“一个人用手托着飞快地跑起来。〞

〔2〕理解分析句子:“风筝越飞越高拼命地奔跑。〞

3.齐读。

【设计意图: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当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真正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串读,引读,角色体验式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入情入境,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四.课堂练习,稳固字词。

1.出示生字,进行组词练习。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抄写字词。

【设计意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减掉繁琐的分析,留足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堂的练习。对于三年级学生,字词教学仍然是重点。在第一课时的最后环节安排生字词的稳固是较适宜的一种方式。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字词教学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板书设计:

做风筝

10. 风筝 放风筝 喊叫 奔跑 〔快活〕

〔“幸福鸟〞〕找风筝

《放风筝》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和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板书:放风筝〕听说过花儿也会放风筝吗

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1,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

3,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

刚刚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都有个问题: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请同学们快快地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谈到哪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来想像学习,全诗共有4个小节,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节:写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学生边读边想,

第二到四小节:描写了远处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画了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好,描画了一幅快乐,祥和的景象。

分小组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并讨论:花儿也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学习了本诗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盈:注意中间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结构的字。

四,作业: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表现春天的美好〕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文

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美吗想不想再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一会把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学生读文〕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谈谈自己想像中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三小节:

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

有的在半空中盘旋滑行……

让学生合理想像,补充:有的在……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四小节:

不对,不对,那不是风筝,那是——……让学生进行扩展

三,总结,练习背诵

四,作业

1,有表情地背诵全诗。

2,说说花儿还会放什么风筝

《放风筝》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花儿也会放风筝》,认识生字,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五月的季节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大家都准备怎样安排?〔大面积提问〕

2指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结合学生的答复引入课题。

3你都放过什么样式的风筝?〔大面积答复〕]

4你听说过花儿放风筝吗?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花儿放风筝是怎么一回事。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新的生字。

1、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将课文读通顺。对阅读中有困难的地方标示出来。

2、学生朗读课文,老师巡视。

3、老师出示投影片:瞧草坪尾巴蝴蝶蜻蜓绿盈盈盘旋滑行

4、同位之间互相帮助检查生字的发音。

5、学生开火车读词语。老师提要求:认真听其他同学读,思考哪些词语的意思自己不懂。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精读体会情感。

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想每一小节诗所描写的景色。

2指学生分小结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生字和词语的发音。

3在小组内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4说一说读诗歌的时候自己想象到了哪些景色?〔重点指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学生〕

5你想到的这些景色诗歌中写到了吗?有感情得读一读。

6诗歌中你喜欢哪些内容画出来,说说为什么?〔同位交流,老师巡视〕

7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互相补充,扩展思维。

8花儿为什么也会放风筝呢?他们还会放飞什么?发挥小组的力量想一想。

9指学生答复,鼓励学生续写一小节。

〔三〕学习生字,稳固根底知识。

1出示生字卡片,交流记忆方法:

瞧坪尾蝴蝶蜻蜓盈盘旋滑

2同桌间交流记忆方法,老师了解记忆有难度的生字。

3全班重点交流:盈旋瞧滑〔老师适当的进行板书标示记忆重点〕

4简单交流记忆其他的生字。

5学生独立学习生字的书写,有重点的练写:盈旋瞧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诗歌,大家也来尝试做个小作家,想一想花儿还会放飞什么?写一小节诗歌,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四、板书设计:

花儿也会放风筝——放出才翅膀的蝴蝶、长尾巴的蜻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