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线2表示竖直分运动的
v-t图线
B.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 C.t1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为1∶2 D.2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
参:
AC
2.
(多选)将一个大小为1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如果已知其中的一个分力的大小为15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是( ) A. 10N B. 15N C. 30N D. 40N 参: 解:有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10N,若其中一个分为大小为15N,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应在5N≤F≤25N范围,所以可能为AB,CD错误. 故选:AB.
3. (单选)如右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 ,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为负载电阻,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电压表读数为6V,则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
V
B.若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C.若输入电压不变,负载电阻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 D.若保持负载电阻的阻值不变.输入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8倍
参:
A
4. (单选)如图所示,等腰直角区域EFG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直角边CF长度为2L。 现有一电阻为R的闭合直角梯形导线框ABCD以恒定速度水平向右匀速通过磁场。t=0时刻恰好位于图示位置(即BC与EF在一条直线上,且C与E重合),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为正,则感应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参:
C
5. (双项选择题)用细线悬挂一个金属铜环,过圆环的圆心且与环面垂直的直线上有一条形磁铁如图,当磁铁远离圆环平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圆环将向左运动 B.圆环将向右运动
C.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沿顺时针方向(从左向右看) D.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从左向右看)
参:
A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所示,某车沿水平方向高速行驶,车厢的光源发出一个闪光,闪光照到了车厢的前、后壁,则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该闪光________(填“先到达前壁”“先到达后壁”或“同时到达前后壁”),同时他观察到车厢的长度比静止时变________(填“长”或“短”)了.
参: 先到达后壁 短
7.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强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危机.核电中的U发生着裂变反应,试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U+n→Ba+Kr+______;已知U、Ba、Kr和中子的质量分别是mU、mBa、mKr、mn,该反应中一个235U裂变时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_.(已知光速为c) 参:
3n(mu-mBa-mKr-2mn)c2
8. 如图,重为G的物体,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上.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AB和BC的质量不计,A、B、C三处均用铰链连接.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杆AB所受力的大小为 2.73G ,杆BC所受力的大小为 3.73G .
参:
考点: 力矩的平衡条件;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 画出各个力,分别作出各个力的力臂,然后又力矩的平衡即可解答. 解答: 解:以A为支点,AB受到BC的支持力和两个绳子的拉力,它们的力臂如图1,设AB杆的长度为L,则: 竖直向下的拉力的力臂;L1=LBD的拉力的力臂:BC杆的作用力的力臂: 由力矩平衡得:GL1+GL2=FBC?L3 代入数据得:FBC=3.73G 同理,以B为支点,BC受到AB的拉力和两个绳子的拉力,它们的力臂如图2,则: 竖直向下的拉力的力臂:;BD的拉力的力臂:BC杆的作用力的力臂: 由力矩平衡得:GL4+GL5=FAB?L6 代入数据得:FAB=2.73G 故答案为:2.73G;3.73G 点评: 本题的解题突破口是抓住AB杆和BC杆是二力杆,分别画出AB和BC的作用力方向,再根据力矩平衡条件求解. 9. 自然界里放射性核素并非一次衰变就达到稳定,而是发生一系列连续的衰变,直到稳定的核素而终止,这就是“级联衰变”.某个钍系的级联衰变过程如图(N轴表示中子数,Z轴表示质子数),图中Pb→Bi的衰变是___衰变,从到共发生___次α衰变.
参:
β(2分) 6
10. 若测得某一物体质量m一定时,a与F的有关数据资料如表所示:
a/m·s-2 1.98 4.06 5.95 8.12 F/N 1.00 2.00 3.00 4.00 (1)根据表中数据,画出a-F图象.(3分)
(2)根据图象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为_______.(3分)
(3)若甲、乙两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按照正确步骤进行实验,处理数据后得出如图所示的a-F图象.试分析甲、乙两同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
(1)若a与F成正比,则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同时,因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研究误差产生的原因,从而减小误差,增大实验的准确性,则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可.连线时应使直线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大致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应视为错误数据,不予考虑.描点画图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a与F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
(3)图中甲在纵轴上有截距,说明绳对小车拉力为零时小车就有加速度a0,可能是平衡摩擦力过度所致.乙在横轴上有截距,可能是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答案:(1)见解析 (2)正比例关系
(3)平衡摩擦力时木板抬得过高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11. (1)用欧姆表测电阻时,两表笔短接时指针所指位置如图所示。如果不调零就去测电阻,那么被测电阻的测量值将比它的真实值偏 . (2)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并求出电阻率ρ。
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动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
①如图(1)所示电路图中,电压表应接__________点(填a或b)。
②图(2)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作图像并求出电阻值R=__________________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3)、图(4)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8.02mm,图(4)直径读数为________mm。
④由以上数据可求出ρ=_______________Ω·m。(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 (1)小 (2分)
(2)① a (2分)
②作图为过原点的直线,其中第2个点舍弃(2分) 244 (242 ~ 246均可) (2分) ③1.92 (2分) ④0.0882
12.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物体 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定律引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 。 参: 运动状态;惯性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形变;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总结出了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而引出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13. (5分)如图所示,在天花板的正下方有两点,已知,在天花板上寻找一点,在点
与、之间各连接光滑细线,让两个小球分别穿在细线上,让小球同时
从
点下滑,两球同时滑到、点,则
,所用的时间为 。
参:
解析:(等时园法)作、的中垂线,在中垂线上找一点为圆心,作一个圆,该圆与天花板切于点并过、两点,如图所示,则
,
,时间是。
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所示,荧光屏MN与x轴垂直放置,荧光屏所在位置横坐标x0=40cm,在第一象限y轴和MN
之间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二象限有半径R=10cm的圆形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0.4T,方向垂直xOy平面向外。磁场的边界和x轴相切于P点。在P点有一个粒子源,平行于坐标平面,向x轴上方各个方向发射比荷为1.0×108C./kg的带正电的粒子,已知粒子的发射速率v0=4.0×106m/s。不考虑粒子的重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
(2)若所有带电粒子均打在x轴下方的荧光屏上,求电场强度的最小值
参:
(1)
(2)
【详解】(1)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即:
,
则
;
(2)由于r=R,所以所有粒子从右半圆中平行x轴方向进入电场进入电场后,最上面的粒子刚好从Q点射出电场时,电场强度最小, 粒子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
竖直方向,
联立解得最小强度为:
;
15. 一在隧道中行驶的汽车A以的速度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
前方相距处、以
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其刹车的加速度大
小
,从此刻开始计时,若汽车A不采取刹车措施,汽车B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求:
(1)汽车A追上汽车B前,A、B两汽车间的最远距离; (2)汽车A恰好追上汽车B需要的时间.
参:
(1)16m(2)8s
(1)当A、B两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远,即
v=vB-at=vA 得t=
=3 s
此时汽车A的位移xA=vAt=12 m ;
汽车B位移xB=vBt-
at2=21 m
A、B两汽车间的最远距离Δxm=xB+x0-xA=16 m
(2)汽车B从开始减速直到静止经历的时间t1==5 s
运动的位移x′B=
=25 m
汽车A在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x′A=vAt1=20 m 此时相距Δx=x′B+x0-x′A=12 m
汽车A需要再运动的时间t2==3 s
故汽车A追上汽车B所用时间t=t1+t2=8 s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PR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长L=0. m的绝缘平板。挡板R固定在平板的右端。整个
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的匀强电场E,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宽度d=0.32 m。一个质量m=5.0×10kg、带电荷量的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板的P端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经D点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碰到挡板R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不计撤去电场对磁场的影响),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
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减速运动,停在C点,.若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10m/s2。
(1)判断电场强度的方向及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
(无需说明理由) (2)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求物体与挡板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参:
17. 如下图所示,质量
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
kg的小
球B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为多大时,使球和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拉力最小?
参:
(1)(2)(3)时F的值最小
(1)对B进行受力分析,设细绳对B的拉力为T,由平衡条件可得
(1分)
(1分)解得:
(1分),即(1分)
(2)对A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1分)
(1分)解得
(1分)
(3)对A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1分)(1分)
解得:
(1分)
令,,即 则:
(1分)
显然,当
时F有最小值,所以
时F的值最小。(1分)
18. 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折射率为n,角A等于30°。一细束光线在纸面内从O点射入棱镜,如图所示,当入射角为时,发现刚好无光线从AC面射出,光线垂直于BC面射出。求:
①透明物质的折射率n。
②光线的入射角。(结果可以用的三角函数表示)
参:
①由题意可知,光线射向AC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垂直于BC面从棱镜射出,光路图如下图。
设该透明物质的临界角为C,由几何关系可知 C=θ1=θ2=60°,sinC=1/n,
解得n=。…………………………………(1分)
②由几何关系得:r=30°……(1分)
由折射定律…………………(1分)
……………………………(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