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共寻冬至之美
——读书会“节气主题”项目教学法初体验
读时间之书,品阅读之美。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 二个节气,亦是冬季第四个节气。同时,冬至也是我国的传统节 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冬至大过年的说法。这一日,为庆贺冬节, 诸人围坐一桌,或包水育交,或煮汤圆,热热闹闹,喜迎新年。为 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在冬至来临之际,读书会引入 项目教学法在拙鱼书房开展了一场特别的冬至主题探索活动。
一、了解冬至由来
本次冬至主题探索活动以《阅读四时之美》一书为指南,分 三个活动模块来进行。
第一个活动模块是了解冬至的由来。一年之中有哪二十四个 节气呢?冬至又在12月的哪一天呢?此次冬至主题探索之旅, 在\"和爸妈一起找节气\"的集体游戏中轻松开启。每一位小朋友 在日历上仔细地辨认每一个节气,并用彩笔做好标记。立春、春 分、夏至、芒种、秋分、小雪……冬至。
小朋友们完成游戏任务后,第二个环节是有关冬至节由来的 讨论。有的小朋友解释说,冬至这一天一定要吃饺子;有的小朋 友推断到,冬至节气跟太阳照射有关;还有的小朋友很兴奋地宣 布,冬至就是快过年了。骆舒窈妈妈总结完小朋友们的精彩回答 后进行了补充。通过参与游戏、集体讨论和聆听介绍三个环节, 小朋友们对冬至节气的认识更深入了一层。
二、探寻冬至之美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那么,有关冬至 的诗词名句有哪些?冬至又有哪些习俗?聆听着《阅读四时之美》 中有关冬至物候的音频,活动过渡到了第二模块一一探寻冬至之 美。依照读书小朋友们的自主选择,由两个探索小组共同合作来 完成探寻冬至之美的项目任务。
孙泽前,孙家小朋友组成了诗词探索组,与大家分享的是唐 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杜甫描写冬至的古诗。在他们流畅的诵读声 中,大家既能感受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描写的思乡之 愁以及《冬至夜怀湘灵》里抒发的浓烈思念之情,也能体会杜甫 《小至》诗中“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鼓励人们 充满希望去迎接新年的含义。值得一提的是,诗词探索组的小朋 友们在朗诵完后即兴发挥,共绘出一幅风雅别致的九九消寒图, 十分应景。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因地域不同又存在着习俗差异。在北 方人们有吃饺子的习俗,而南方常常吃汤圆,寓意年终团圆。习 俗探索组的骆舒窈小朋友首先为大家带来了冬至吃饺子的故事。 她的讲述从提问开始。“大家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吗?对了, 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流传至今的。东汉年间,有一 位名医,叫张仲景……”娓娓道来,颇有意趣。同组的陈译阳、 焦铭涵、李鑫语三位小朋友则采用现场作画来表达习俗主题。画 上一盘颜色丰富的饺子、绘制一幅富有传统特色的汤圆图、创作 开心过冬至的四联漫画,或鲜艳活泼,或典雅华丽,或构思巧妙。 他们用手中的画笔生动地展示出自己对于冬至的独特理解。
三、体验冬至习俗
读书会的第三个活动模块是体验冬至习俗。第一个体验活动 是做节气书签。因在语文课堂中已学习过制作书签的方法,小朋 友们在领到书签之后迅速完成了节气书签的构思与创作。看,他 们一个个将自己感受到的喜庆、温馨和美好全都记录在了小小书 签的方寸之间。
冬至节气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就是饺子。第二个体验活动一 一学习包饺子开始了,冬至节气活动进入了高潮。全体小朋友系 着围裙,围坐桌旁,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焦铭涵妈妈的介绍。小朋 友们认真学习包饺子的每个步骤,掌握了月亮饺子、元宝饺子和 卡通眼镜饺子三种包法。
随着包饺子活动的完成,此次冬至主题探索之旅圆满结束。 可每一位小朋友都不愿意离开,而是聚在一起聊着,说着,回味 着。有的端着饺子说,我要找到厨房,马上煮好分享给大家;有 的说,到了冬至那天一定给家里人包一次饺子;有的说,今天是 我外婆的生日,我要带一点包好的饺子送给她,这里面包含着我 对她的爱……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是如此纯真美好,令人感动又欣 慰。
诗情画意,共寻冬至之美。此次冬至主题探索活动是按照项 目教学法来构思读书会的一次新尝试,意在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知 识底蕴、学习主体意识、勇于探索精神等核心素养。希望通过节 气主题探索活动,让每一位小朋友学习到更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收获更多与家人共聚、团队合作的美 好欢乐时光。
冬至大如年,人间享团圆。期待2110班听风吟读书会更多 的精彩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