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09-07-22T11:43:51.967Z 来源:《新华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供稿 作者: 邓彩琼[导读] 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基石。
【摘要】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基石。根据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能让他们在识字中得到快乐的方法,让他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乐意去识字,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直观形象,激发学习动机;利用游戏,调动识字兴趣;总结方法,鼓励自主识字;实践运用,注重生活积累;遵循规律,加强复习巩固。
【关键词】识字;兴趣;游戏;运用;规律Music literacy, music literacy——On the lower primary school literacy teaching Deng Caiqiong
【Abstract】Literacy is the basis for students to read writing, but also the whole language student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quality.According to lower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ey can choose to be happy in the literacy methods, sothat they feel happy with happy to read in order to truly improve the literacy of students. Visual image, to stimulate learning motivation;the use of games, to mobilize interest in literacy; summary of methods to encourage self-literacy; practical application, pay attention tothe accumulation of life; to follow the law, to strengthen the review of the consolidation.
【Key words】literacy; interest; game; use; law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基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在低年级就要掌握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量很大。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自制力较弱,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爱玩,遗忘快。如果总是枯燥无味地学习生字,然后机械地写、记,势必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效果呢?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根据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量体裁衣,选择能让他们在识字中得到快乐的方法,长此以往,从而自己带着快乐的心情乐意去识字,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我从平时的教学中,归纳了以下几点:
1直观形象,激发学习动机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形象记忆占优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很容易识记理解含有具体形象的字词。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运用直观手段或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观察、思考,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可以感知的具体事物,让他们觉得识字课很有趣。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图片、幻灯、实物等直观教具。如我在教学《菜园里》时,先出示各种蔬菜的图片,让学生为老师介绍一下它的名称、形状和颜色、味道等,然后再出示蔬菜的汉字进行识字,比赛谁认得快,记得准,相应的图片就属于谁。色彩鲜艳的实物图片,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理解蔬菜并记住了字词,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了学习的愿望。
2利用游戏,调动识字兴趣儿童好动,喜欢表现自己,而游戏这一活动无疑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因而很受小学低段学生的欢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以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编顺口溜……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3总结方法,鼓励自主识字学生有了识字的积极性,还需学习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有利于更快捷地识字。我结合课本语文园地的“我的发现”,以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渗透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添笔画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对一些简单的生字可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这样的自学,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自由发挥,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4实践运用,注重生活积累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我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有心人,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知识,在生活中去识字。如利用上街看到街道旁的广告牌、标语牌向旁人、向家长请教识字;看电视时听广告识字;逛超市看商标等多种渠道轻松学习生字,让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为激发学生的课外识字热情,在班上定期举行课外识字展示活动,争做识字大王等活动,让学生很自然积极地在生活中去积累识字。
5遵循规律,加强复习巩固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儿童遗忘规律进行测试发现: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只剩下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科学抓住遗忘规律进行反遗忘识字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识字教学课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我常在上新一课的前几钟,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已学的字,如同桌比赛打扑克牌式认读,小组开火车认读,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在教完一单元后采用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练习运用所学生字的机会,周期复现巩固识字效果,如摘苹果、走迷宫,用所学字词编故事,写句子等方式。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但又是一个很单调枯燥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遵循规律,科学地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自主识字的潜能并运用于实践中,才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地轻松识字,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识字的快乐而乐于去自主识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