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 末 喷 涂 规 范
欧阳光明(2021.03.07)
1.目的
本文件是为了对粉末喷涂的技术规范、工艺程序、质量保证及型式试验进行阐述说明。 2.适用范围
2.1 机车内饰铝合金、普通钢及不锈钢部件的粉末喷涂。 3. 参照和应用文件
3.1 标准
NF F 16 101 铁路物质-可燃性-材料选择
NF F 31-112 铁路物质-涂鸦防护-试验程序和评估方式 NF X 70 100 燃烧试验-热解和燃烧气体分析-管炉方式 BS 3900 Part-D5 涂层检测-光泽度检测 BS 3900 Part-C5 涂层检测-厚度检测 BS 3900 Part-E6 涂层检测-附着力试验 BS 3900 Part-E2 涂层检测-划擦硬度 BS 6496-16 涂层检测-冲击试验 BS 3900 Part-E4 涂层检测-杯突试验 BS 3900 涂层检测-弯曲试验 BS 6496-15 涂层检测-盐雾试验 BS 3900 Part F-2 涂层检测-湿热试验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BS 3900 Part F-3 涂层检测-耐候性试验 3.2 内部文件
- - - -
前处理作业指导书
前处理槽液分析作业指导书 喷粉作业指导书 喷涂外观接受标准
4.规范 4.1 材料规范
4.1.1 粉末类型 热塑性或热固性粉末; 4.1.2防涂鸦 依据标准 NF F 31-112; 4.1.3 防火 依据标准 NF F 16-101; 4.1.4 颜色 依据标准 BS 4800; 4.1.5 光泽度 50%-90%+-10%; 4.1.6 厚度 装饰:50~60um 耐磨:100~120um 4.2 工艺规范
粉末喷涂工艺主要分为前处理(产品的清洗及保护膜的形成)和喷
涂(保护涂层或装饰涂层的形成)两大工序。 4.2.1 前处理工艺
金属材料不同,粉末喷涂的前处理也有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 4.2.1.1 铝合金产品的前处理要经过除油、表蚀、中和、铬化、
定铬等过程。药水槽内的槽液浓度必须专人监控,确保前处理后产品表面有一层均匀稳定的保护膜。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具体操作请参照《前处理作业指导书》和《前处理槽液分析作业指导书》。
4.2.1.2 普通钢件产品的前处理应先清洗、电镀,然后再进行与铝
件相同的前处理过程;
4.1.2.3 不锈钢产品的前处理要经过表面喷砂,然后进行除油、除尘;
4.2.2 喷涂工艺
前处理后12小时内必须喷涂。用静电喷枪喷粉,工件上粉后需进行后需固化,具体操作请参照《喷粉作业指导书》。
5.质量控制 5.1 材料控制:
5.1.1 选定合格供应商(前处理药水及粉末供应商); 5.1.2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必须具有该种产品的产品说明; 5.1.3 供应商提供产品时必须附有产品的质量合格证书;
5.1.4供应商提供产品时必须附有产品的达到相应标准的防火证
书; 5.2 制程控制
在喷涂前的表面处理及喷涂过程中均需有QC巡检及操作人员自检,严格控制不合格品不流入下一道工序。 5.2.1 前处理药水槽液浓度专人重点检测监控;
5.2.2 前处理完工产品必须从保护膜的外观与附着效果检测;
由前处理人员自检及专门QC检测;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5.2.3 喷粉前喷粉操作人员必须对前处理产品再做进一步检查,确定
是否有喷涂之后会显现出来的缺陷;
5.2.4 粉末未固化之前喷涂人员必须自检;
5.2.5 喷涂产品完工后由喷涂人员自检,及专门QC人员对喷涂层的
表面外观质量、光泽度、厚度、附着力及防涂鸦性进行检测;
5.2.5.1颜色检验:与客户提供或确认的样板进行目测比较。 5.2.5.2光泽度:所达到的光泽度必须为工程图纸上指明的光泽
度或客户技术说明上要求的光泽度。镜面光泽度按照BS 3900 Part-D5标准,用光泽度测量仪以60°角进行监测。
5.2.5.3 厚度:按照 BS 3900 Part-C5 标准,厚度根据用于各部
件的基底材料的性质进行检测,每平方米检测5个点以上。
5.2.5.4 附着力:附着力根据 BS 3900 Part-E6中的规定进行检
测,应有或1级的外观。
5.2.5.5 总体外观:依《喷涂外观接受标准》进行检测。 5.3 首检控制:批量生产前必须确认首件产品 5.3.1材料检验 确定材料合格; 5.3.2 产品制程检 所有制程合格
5.3.3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由客户与本司共同确认; 5.4 终检控制: 产品出货前对产品外观进一步确认; 5.4.1 产品颜色 核对产品颜色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5.4.2 产品光泽度 产品光泽度符合要求;
5.4.3 产品缺陷 产品在包装、储存及搬运过程中无损伤; 5.5 设备及场地控制: 5.5.1前处理
5.5.1.1 场地控制 特定独立的车间,非有关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前处理车间,保持车间清洁通风;
5.5.1.2设备控制 保证槽液在规定工作温度下操作,休息期间
清洗槽及药水槽必须加盖保护;
5.5.2 喷涂
5.5.2.1场地控制 喷涂工作在特定的车间进行,定期清扫,保持
清洁,洒水,车间的室内工作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为60%~75%。工作环境条件符合NF F 19-141 标准。喷粉时有粉末回收装置;
5.5.2.2 设备控制 静电喷粉枪、焗炉及各辅助设备需定时保养
及校核检测;
5.5 人员技能:各工位员工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及相当的工作技
能,并定期培训,定期考核,确保员工有资格上岗工作和强烈的质量控制意识。
6. 试验
依据客户的要求,为证明产品的设计、制造、组合的合理性、安全性,对产品性能进行的测试。 6.1试验种类
6.1.1资格试验。由有资格认证的机构及人员,对产品的材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质、设计、制造、组合等所进行的合理性、安全性试验。
6.1.1.1防火、毒性试验。符合NF F 16 101标准。 6.1.1.2 防涂鸦试验。符合NF F 31-112标准。
6.1.2 型式试验。依产品的使用要求,模拟产品的使用条件所做的试验。 6.1.2.1耐酸试验。
6.1.2.2盐雾试验。符合BS 6496-15标准。 6.1.2.3湿度试验。符合BS 3900 Part F-2标准。
6.1.2.4耐候试验。符合BS 3900 Part F-3标准。测试方案、
测试程序由供应商提出,测试在供应商及客户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报告在1个月内完成,并经客户确认。
6.1.3 日常试验。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所做的例行试验。6.1.3.1厚度检测。符合BS 3900 Part-C5标准。 6.1.3.2光泽度检测。符合BS 3900 Part-D5标准。 6.1.3.3颜色检测。与客户提供或确认的样板对色。 6.1.4 系列试验。对产品性能所做的周期性试验。 6.1.4.1杯突试验。符合BS 3900 Part-E4标准。 6.1.4.2冲击试验。符合BS 6496-16标准。 6.1.4.3划刻试验。符合BS 3900 Part-E2标准。 6.1.4.4附着力试验。符合BS 3900 Part-E6标准。
6.2 试验程序。试验方案、试验大纲由供应商提出,试验在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供应商及客户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报告在1个月内完成,并经客户确认。
由卖家执行,卖家必须在买家见证下执行此试验,报告送买家存档,包括: 1. 冲击 2. 杯突 3. 划刻 4. 附着力
6.2型式试验
由卖家要任独立法人执行.报告送买家存档. 包括: 1. 耐酸 2. 盐雾 3. 湿度 4. 耐候
6.3建续试验
由卖家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并附质检报告,包括: 1. 厚度 2. 光泽 3. 颜色
6、型式试验 6.1 冲击试验 6.2 杯突式样 6.3 弯曲试验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6.4 盐雾试验 6.5 湿热试验 6.6 耐候性试验 7、可达标准 7.1 BS 6496 7.2 BS 3900 7.3 NF F 16 101 7.4 NF X 10 700 7.5 NF F 31 112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