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标准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标准

来源:爱go旅游网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汽车保险与理赔》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五年高职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主要汽车保险类型、保险的原则、汽车保险条款、汽车承保、理赔、现场勘探的程序与方法、事故车辆损伤评定的依据。并通过分析大量的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模块按步骤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掌握汽车理赔与保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依据社会、企业要求制定,以汽车理赔与保险的工作岗位需要,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以及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于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 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 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  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主要汽车保险类型、保险的原则、汽车保险条款、汽车承保、理赔、现场勘探的程序与方法、事故车辆损伤评定的依据

(一)总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汽车保险与理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二)具体目标

1.素质教学目标

(1)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具有互助合作精神,能正确评价自我,豁达大度,积极乐观。 (3)具有理性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安全、文明生产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5)具有一定的人际交流能力和服务客户意识。 (6)具有积极进取及创新精神。 (7)具有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

1

2.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风险的含义及其类型 了解汽车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汽车理赔业务流程、现场勘探的程序与方法

了解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含义 了解事故车辆的定损原则及维修费用的评估方法 3.能力教学目标

掌握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心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权益转让原则、分摊原则。 掌握垫付与追偿、交强险的责任免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义务、交强险的赔偿处理、合同变更与中止。

掌握汽车理赔业务流程、现场勘探的程序与方法 掌握事故车辆的定损原则及维修费用的评估方法

三、内容标准

按照学习领域、工作任务或项目要素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当学习的内容和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并运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提供典型案例。

(一)必修内容和要求

1、模块(项目)一内容和要求。 2、模块(项目)二内容和要求。 … …

(二)选修内容和要求

1、模块(项目)一内容和要求。 2、模块(项目)二内容和要求。 … …

四、实施建议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与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

建议参考学时为80学时,在教学中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景。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二)考核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车型的选取要科学,体现地区行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建议根据教学内容配置相关一定数量的实训设备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学习辅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网络资源等,要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