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手册
(三年级)
学 院:____ _______
班 级:____ _______
学 号:____ _______
姓 名:____ _______
联系方式:____ _______
任课教师:____ _______
注: 1、每位同学必须做足12学时,多了不限。
2、必选内容每个主题至少做一个,自选内容建议选做一个。 3、每位同学只需打印上交自己已做内容即可。
4、请同学们利用暑假完成实践作业,下学期开学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到政治学院。 5、高度重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计入毛中特课程学分,若实践环节不及格,直接重修,没有补考。
6、打印时,请将此页红色字体部分删除。
思政理论教学部 2013.7
大学三年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必选内容
一、“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 1、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记录表
文章标题 作者 你阅读的经典书籍 经典书籍的主题简介 书名 出版单位 学时 4 出版时间 经典书籍的主题思想对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什么理论问题?并对该理论问题给出了什么样的启示? 征文主要内容 (3000-4000字)
2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3
学 号 评阅日期 2、“我的中国梦”主题宣讲活动记录表
报告人 讲座主题 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心签章 讲座或报告会的内容简介 学 时 讲座时间 地 点 4
4
讲座或报告会对自己的启示和教育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学 号 评阅日期
5
3、“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活动演讲稿撰写表
演讲稿题目 演讲主题 简介 学时 4 演讲的主题对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什么理论问题?并对该理论问题给出了什么样的启示?
6 演讲稿主要内容 (3000-4000字)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7
学 号 评阅日期 二、“科学发展之我见”社会调查系列主题活动
1、经济建设主题调研活动记录表
调研报告名称 调研地点 调研时间 经济建设调研活动图片 粘贴处
调研方式 调研活动指导教师签章 学时 6 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心 签章 影音资料 调研所获资料目录 图片资料 其他资料 文字资料 8
调研活动的主要过程简介 你对经济建设调研活动是如何策划的?调研活动历时多长时间?一共调研了多少地方、多少人?发放了多少问卷?获得了哪些重要资料? 经济发展 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老百姓收入的来源情况、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乡村企业发展情况、群众创业情况、就业情况、处于全国或当地怎样的发展水平等等。
9
基本结论 你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调研情况的总结和调查问卷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10
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调研的结论,给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受访社区、乡村(或企业)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11
学 号 评阅日期 2、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主题调研活动记录表
调研报告名称 调研地点 调研时间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调研活动图片 粘贴处
调研方式 调研活动指导教师签章 学时 6 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心 签章 影音资料 调研所获资料目录 图片资料 其他资料 文字资料 12
调研活动的主要过程简介 你对当地民主政治建设调研活动是如何策划的?调研活动历时多长时间?一共调研了多少地方、多少人?发放了多少问卷?获得了哪些重要资料? 民主政治建设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村(社)务公开情况,群众参与的程度与积极性,社区(乡村)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情况和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等。
13
基本结论 你对当地民主政治建设调研情况总结和调查问卷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14
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调研的结论,给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受访社区、乡村(或企业)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15
学 号 评阅日期 3、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调研活动记录表
调研报告名称 调研地点 调研时间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活动图片 粘贴处
调研方式 调研活动指导教师签章 学时 6 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心 签章 影音资料 调研所获资料目录 图片资料 其他资料 文字资料 16
调研活动的主要过程简介 你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活动是如何策划的?调研活动历时多长时间?一共调研了多少地方、多少人?发放了多少问卷?获得了哪些重要资料? 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村(居)生态文明意识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企业排污与治理问题、生态补偿问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举措等。
17
基本结论 你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情况总结和调查问卷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18
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调研的结论,给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受访社区、乡村(或企业)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19
学 号 评阅日期 三、“美丽祖国任我行”参观考察系列主题活动
1、红色革命圣地参观考察活动记录表
心得体会主题 参观考察地点 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心 签章 影音资料 参观考察所获资料目录 图片资料 其他资料 红色革命圣地参观考察活动图片 粘贴处
参观考察时间 学 时 6 调研活动指导教师签章 文字资料 20
参观考察活动的文字整理和记录 你对红色革命圣地参观考察活动是如何策划的?参观考察活动历时多长时间?你所参观的红色革命圣地主要承载了哪些历史?曾经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21
你对参观红色革命圣地的感悟和体会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22
学 号 评阅日期 2、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参观考察活动记录表
心得体会主题 参观考察地点 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心 签章 影音资料 参观考察所获资料目录 图片资料 其他资料 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参观考察活动图片 粘贴处
参观考察时间 调研活动指导教师签章 学时 6 文字资料 23
参观考察活动的文字整理和记录 你对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参观考察活动是如何策划的?参观考察活动历时多长时间?你所参观的地方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突出的事迹、做法和经验?
24
你对参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感悟和体会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25
学 号 评阅日期 3、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参观考察活动记录表
心得体会主题 参观考察地点 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心 签章 影音资料 参观考察所获资料目录 图片资料 其他资料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参观考察活动图片 粘贴处
参观考察时间 调研活动指导教师签章 学时 6 文字资料 26
你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参观考察活动是如何策划的?参观考参观考察活动的文字整察活动历时多长时间?你所参观的地方在汶川地震中遭受的理和记录 破坏情况如何?该地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有哪些突出的事迹、做法和经验?如今该地区的发展如何?
27 你对参观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区的感悟和体会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28
学 号 评阅日期 大学三年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自选内容
一、“放飞梦想 励志青春”系列主题活动
1、青春励志影视赏析讨论记录表
影视名称 讨论时间 讨论地点 讨论小组成员 小组组长 指导老师 第一位发言人 第二位发言人 第三位发言人 第四位发言人 第五位发言人 本人发言
学时 4 讨论过程记录 29
讨论的主要观点总结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30
学 号 评阅日期 2、青春励志影视观后感撰写表
影视名称 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心签章 观影有感 影视作品主题简介 电影的主题思想对应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哪些理论?并对这些理论作出了怎样的解答? 观影时间 观影地点 学 时 4 影视作品 主要内容解读 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哪些现实问题?影视作品中哪些情节和对白让你难以忘怀?
31
影视作品的启示 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对自己的人生成长有什么帮助?对自己现实生活中哪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在影视作品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影视作品的社会意义评价 影视作品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道德建设等方面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32 学 号 评阅日期 3、青春励志经典阅读讨论记录表
阅读主题 阅读书籍(书目) 讨论时间 讨论地点 讨论小组成员 小组组长 指导老师 第一位发言人 第二位发言人 第三位发言人 讨论过程记录 第四位发言人 第五位发言人 本人发言
学时 4 33
讨论的主要观点总结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34
学 号 评阅日期 4、青春励志经典阅读读后感撰写表
阅读主题 阅读书籍(书目) 经典书籍内容简介 阅读时间 学时 4
35
阅读经典的感悟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36
学 号 评阅日期 5、青春励志歌曲记录卡
励志歌曲歌名 唱歌地点 任课教师签名 励志歌曲介绍 励志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分别是什么? 唱歌时间 学时 3 励志歌曲的启示 励志歌曲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对励志歌曲的感悟。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37
学 号 评阅日期 二、“新时代 新雷锋”系列主题活动 1、 “学雷锋 志愿支教”活动记录表
支教地点 证明人及联系方式 “学雷锋 志愿支教”活动图片 粘贴处 支教活动的影响及相关评价填写或粘贴处 (如支教学校的评价,支教学校学生的评价,媒体的报道或评价等)
支教时间 学 时 6 38
志愿支教的情况记录
39
对志愿支教活动的感悟和体会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40
学 号 评阅日期 2、“送科技下乡”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内容 “送科技下乡”活动图片 粘贴处 活动的影响及相关评价填写或粘贴处 (如服务地区村委会的评价,服务地区老百姓的评价,媒体的报道或评价等)
证明人及联系方式 学时 6 41
活动的情况记录
42
对“送科技下乡”活动的感悟和体会 学 院 评阅教师
姓 名 评阅等级 43
学 号 评阅日期 附录一 励志影视推荐
建国大业(电影)
该片以20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毛泽东主席应国民党蒋介石之邀毅然飞赴重庆,与之进行和平谈判。毛主席在重庆与民盟主席张澜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密切协商配合,共同努力推动谈判进程,使国共双方终于签订了以避免内战、在政治协商的基础上组建多党派联合政府为主要内容的《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蒋介石不愿意放弃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一方面发动内战,一方面炮制召开首届国民大会的独角戏,并对民主党派大肆迫害镇压,实际撕毁了《双十协定》。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针锋相对、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的方针。开始坚决的武装反击。众多民主党派领导人纷纷采取了与中共站在一起的立场,坚决反对和抵制蒋介石独裁行径,以实际行动与国民党决裂。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共同斗争中,身处延安、西柏坡战争前线的毛泽东、周恩来,与身在国统区和香港等地的宋庆龄、张澜、李济深等著名民主党派领袖虽然分隔远方,但心气相通,肝胆相照。他们在为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而共同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开始为如何建立一个民主的新中国而未雨绸缪、思考谋划。
194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五一宣言》,发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此后,在战场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同时,一个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民主统一战线也不断发展壮大,大批民主人士在共产党的诚恳邀请和精心安排下,历经艰险,从国统区、从香港、从国外纷纷奔赴解放区……
1949年9月21日,群英荟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此后九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该片结构集中在毛泽东与宋庆龄、李济深、张澜这三位后来当选为国家副主席的非中共人士的关系上,情节起伏,情感浓重,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各民主党派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结下的深厚情谊。《建国大业》在角度和题材上有出新,而在领袖的塑造上,更加人性化、生活化,充分展示出领袖的内心世界,把领袖还原成一个个普通人。
44
《建党伟业》(电影)
该片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1911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很快,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中山手中取得了大元帅之身份,北洋政府成立。同年10月,国民党成立。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袁世凯同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蔡锷等成立护国军,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之后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而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
1917年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冬,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政府派遣使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英美等国为制约红色俄国,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完全无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他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1920年3月,维经斯基来到中国,准备在远东建立共产国际支部。1921年3月,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人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1921年7月22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中国共产党”在众人齐声吟唱的《国际歌》中呼之欲出!
《钱学森》(电影)
20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钱学森因为美国兴起的反共言论而备受打击。他的尖端技术研究被迫中止,并被责令出境。钱学森心系祖国,归心似箭,而意识到钱学森的巨大价值的美方又对其归国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逮捕钱学森。最终,宣告无罪的钱学森被长期软禁在家中。钱学森写信辗转与祖国取得联系,周恩来授命用11名美国战犯飞行员换回了钱学森。
面对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等各方面的空白,钱学森带领科研人员从仿制入手,根据现有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国导弹的基础。1960年11月,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1964年10月,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钱学森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1966年10月在
45
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
该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出国、归国、报国的一生,充分体现了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钱学森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用自己一生,谱写了热爱祖国的英雄篇章。钱学森的行为和精神,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国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为伟大的祖国更加强大尽心尽力。
《郭明义》(电影)
鞍钢一位普通养路工郭明义,从部队到地方,从工厂到家庭,十六年来只图奉献,不求索取,让人从不理解到理解,由观望到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学雷锋做雷锋的故事。该片以郭明义捐款助学、帮助孤寡老人、五十六张 “精神存折”、爱岗敬业的养路工、快乐的宣传干事、口齿伶俐的英文翻译、恬淡的家庭等一系列故事为主线,表现了郭明义的平凡生活、崇高境界,是当今一个真实的活在我们身边的新世纪的雷锋。
《可爱的中国》(电影)
该片取材于革命烈士方志敏短暂却意义重大的革命生涯,以三段式的结构,用方志敏同志的《血肉》、《清贫》、《可爱的中国》三篇文章标题为基础构筑全片,通过红十军突围、被捕前后、狱中斗争等时空交叉,讲述方志敏同志伟大而感人的一生。影片以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感人肺腑的清廉行为,令人信服的高尚人格,塑造了一代伟人方志敏的光辉形象。
《北川重生》(电影)
该片主要以汶川大地震后北川救灾重建为大背景,以援建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为素材,重点塑造了2名山东干部和3名北川干部,真实反映了山东人民和北川人民在救灾和援建过程中所展示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影片通过一系列写实的情节,表现了援建者们舍小家为大家,与受灾后的北川人民同甘苦、共命运的高尚品质,更十分细腻地将视角伸向每个人物所遭受的无奈与他们鼓起勇气克服困难的历程,将一幅川鲁人民不离不弃、自强不息的宏大画卷展现在观众眼前。
《信义兄弟》(电影)
46
该片依托人物原型,根据2009年“信义兄弟”俩不拖欠农民工工钱的感人事件改编。湖北黄陂木匠出身的承包建筑商孙水林和弟弟孙东林二十年来在建筑业打拼,靠着一个“信”字逐渐事业有成。他们为自己立了一个规矩:新年不欠旧年薪。二十年来,一定要在大年三十前把工钱发到工人手里。这一年天降大雪,为给老家黄陂的工人发工钱,孙水林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开车回家,不幸遭遇车祸,一家四口人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为完成哥哥的遗愿,放弃料理丧事,东拼西凑,终于在大年三十前为农民工按时发了工钱。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该片谱写了一曲兄终弟及,接力还薪,感天动地的信义赞歌。
《惊沙》(电影)
该片讲述的是共和国开国名将秦基伟一九三七年一月,在红军西路军艰苦征战河西走廊时期,面对着马家军重兵疯狂围剿血腥屠杀,在敌众我寡,红军伤亡惨重饥寒交迫,粮弹无济的生死关头,临危受命率领指挥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浴血奋战三天三夜,最终实现临泽城突围的故事。《惊沙》是我国第一部正面反映红西路军悲壮惨烈历史和伟大英雄主义牺牲精神的影视作品。
《大太阳》(电影)
该片故事以广东归来的打工仔唐大川一家为主线展开,唐大川和妻子银杏已经年到中年,在5.12大地震中,他们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自此之后妻子银杏一直不能接受失去儿子的事实,心理的创伤让她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她在废墟上摆了卖祭品的摊床,还支起了望远镜,供游客们参观。唐大川为了照顾自己的妻子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回到四川开起了饭店,店里的服务员桃子是个寡妇,她的丈夫也在5.12地震当中不幸遇难。后来与银杏的弟弟二莽走在了一起。影片中还交织着援建工作者王师傅与银杏的好姐妹秀秀的爱情故事。她们作为灾后的特殊人群——高龄产妇,在国家对受灾地区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之下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都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成功的有了新的家庭和孩子。影片塑造出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体现了灾区人民坚强、乐观、积极的人性光辉和精神世界。
《袁隆平》(电影)
该片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之上;在布满荆棘的实验丛林中踯躅前行,呕心沥血。历经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
47
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倾其一生;历经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袁隆平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该片打破常规叙述模式,在风格样式上寻求突破;以生命交响乐贯彻始终,用写意、泼墨式的音乐元素结构全片,凸显了袁隆平院士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范。同时,该片用平民化的视角来塑造袁隆平,减少人物的神话色彩,展示出人物真实生动的人格之美,使其可敬可亲。
《高考1977》(电影)
该片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看好的接班人,更多的则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 “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就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强子的绝食、小根宝的意外弃世、陈琼的反革命父亲风波„„他们的身上凝缩着“知青”这个特殊类群所承受的历史苦难。该片的结局是喜剧的,分场革委会主任悄然打开了缺口,也在赶考的知青最需要帮助的时刻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支柱。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这成为祖国再次崛起的起点,成为社会变革的前夜,也成为一代代优秀儿女成长与成熟的起跑线。中国高考的恢复,凝聚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领袖们的重要决策,也是顺应时代的重要变革。该片在这样风云变幻的历史天空下,以潘志友等那群渴望改变命运并执着奋斗的知青们为群像,真实、朴素且深刻,富有情感地展示了曾经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人物命运。
《孟二冬》(电影)
该片根据已故的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真人真事改编。1994年,孟二冬博士毕业后,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他的一家从山东烟台搬过来,在筒子楼里安了家,他安心教学,与自己的学生水乳交融;他安心学术研究,每天都工作至深夜,每天第一个出现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他把3次分房的机会都让给了其他教师,因为他觉得自己居住的地方离图书馆近,以方便教学和查资料,离学生也近,可以随时为他们答疑解惑。
孟二冬用7年时间,呕心沥血完成了上中下3册共100多万字的优秀著作《<登科记考>
48
补正》一书,所得3万元钱稿费,全都被孟二冬换成了书。从日本讲学回来后,孟二冬去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他的品格风范让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非常敬佩。
孟二冬的嗓子出现病情,医生让他“禁声”一周,孟二冬把医嘱揣到怀里,忍着病痛的折磨,继续加班加点地为师生们授课,直到最后倒在讲台上„„
在与病魔做斗争的一年多时间里,孟二冬做了三次大手术,但是积极乐观的他还考取了驾照,并一直坚持练习书法,写的是“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2006年1月12日,孟二冬49岁生日。学生们为孟二冬在病房里筹办生日聚会,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歌;孟二冬引用《淮南子·原道训》的一句话:“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学生们眼含热泪。
2006年4月22日,孟二冬在病床上最后一次为自己的研究生审阅论文,学生读着论文,孟二冬满意地闭上眼睛,脸上还挂着微笑,安详地倒在妻子怀中„„
该片动情还原这位德才兼备的人民教师的真实人生,传神地描绘出一个精神崇高、师德高尚、品位高雅、情趣纯真,内心世界极为丰富而美好的生动形象,一个使观众感到血肉丰满、可近可亲、平凡而又伟大的真实的孟二冬。
《中国1978》(电影)
该片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拍摄。《中国1978》充分利用珍贵、翔实、权威的历史影像资料,以大气明快的风格,突出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生动性,以大事件为主线,穿插和突出描述细节故事,从人民生活、科学教育、干部路线、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等方面全面回顾了1978年这一年里中国所发生的变化。该片以今天的视角回望1978年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从这一年所发生的故事里寻找30年间这个新时期的源头,唤醒集体记忆,共同感受中国历史上这个扎扎实实的1978年。
《我坚强的小船》(电影)
该片是全国首部表现农民工子弟生活的电影,反映了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在城市边缘的生活,刻画了都市边缘人对城市的贡献和他们的奋斗,以及他们周围城市人的生活景象。全片表达了青少年要坚守理想、扬起生命风帆的主题,是一部昂扬奋进的励志电影。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电视剧)
该剧着力讲述了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郭永怀等爱国科学家在“苏联老大哥”背信弃义、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核威胁下,抱着拳拳赤子之心从国外、从全国各地汇聚到祖国的
49
心脏,震惊世界的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就是这样的环境下开演了。该剧中各位科学家命运和感情的跌宕,从钱学森、蒋英夫妻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到钱三强、何泽慧夫妻的患难爱情,再到邓稼先、许鹿希夫妻的生离死别等等剧情,塑造了老一辈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感人的荧屏形象,绝对能够撼动观众的心魄,并给青年一代带来励志奋斗、爱国主义的教育意义。
《奠基者》(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新中国诞生后,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但结果是唯有石油没有完成计划,而此时,一些西方国家企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受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数万大军克服无路、无粮、无房以及天灾人祸等重重困难,在松辽地区展开了艰苦卓绝、历时3年的石油大会战,一举扭转我国石油的被动局面。该剧全面反映我国冲破石油封锁搞石油会战,记录了共和国最早的石油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的事迹,他为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鞠躬尽瘁、再献终生。
《雪域天路》(电视剧)
青藏铁路,是一个全面体现中国建国以来艰难而辉煌历程的工程。青藏铁路是由三代伟大领导人亲自策划指挥,由胡锦涛主席业已完成的国家号工程。更没有哪项工程,能像青藏铁路这样,能把中国的版图拉得如此紧密,把汉藏等五十六个民族,如此亲密地搂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这是一部气势宏大、内容翔实、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多年的史诗般的电视连续剧,用全景式、写实的方式记录了各个时期青藏公路到青藏铁路的具体建设历程,和藏族人民对这条铁路的殷切期盼。
该片是第一部正面反映青藏铁路建设的主旋律电视电影。虽然影片篇幅不长,但所反映的主题和题材都很大,意义也非常深远。影片将镜头对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当今世界特殊”的伟大工程,用浓缩的电影语言,第一次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其震撼和感动足见一斑。影片把更多的镜头对准影片的主人公,通过塑造人物达到反映事件、震撼人心的目的,最终赢得观众的认可,与观众产生共鸣。
《台湾1895》(电视剧)
该剧以琅桥中日之战为序幕,纵贯1884年中法之战到1894年中日战争,以台湾的兴衰沦陷过程为线索,以刘永福、刘铭传等爱国英雄为主要人物形象,真实描述了兴台、建台、保台的历史过程,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台湾沦陷的历史缘由,从而对两岸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
50
育,是一部慷慨悲壮的爱国主义作品。
《恰同学少年》(电视剧)
该剧是一部纪录写实、历史人物电视剧。该剧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表现背景,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代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一批优秀教师的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
附录二 经典书籍推荐
一、原著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至2008年出版 7、《科学发展观与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二、传记
1、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大卫·古德曼:《邓小平政治评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5、韩素音:《周恩来与他的世纪1898--1998》,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6、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三、历史
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许庆朴主编:《近现代中国社会》(上下),齐鲁书社2002年版 5、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
6、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51
7、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四、理论
1、龚育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2、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3、俞吾金:《毛泽东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俞吾金:《邓小平:在历史的天平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汪澍白:《毛泽东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 6、何显明:《超越与回归:毛泽东的心路历程》,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7、臧克家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6年版 9、朱育和、蔡乐苏主编:《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赵剑英主编:《复兴中国:中共第三代对中国现代化的新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1999年版
11、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