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设项目动态风险管理的 组织模式研究 * Study on Organization Mode of Dynamic Rick Management for Large Construction Proj ect 张辉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200032 摘要:大型建设项目动态风险管理研究集中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上,缺乏与之配套的面向项目参建各方的组织模 式。由此,根据大型建设项目参建各方风险责任,分析了风险管理组织职能和组织人员,构建了面向项目参建各方的 跨组织、跨专业的协同合作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模式,并通过度对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内容分解,进而对 项目参建各方进行任务分工和职责划分,结合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来确保职责的落实。 关键词:大型建设项目 质量安全动态风险管理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1001(2012)06—0625—03 目前,大型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风险高、国家对质量安 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受业主委托的其它咨询单位 全要求非常严格,以及风险管理市场的迫切需求与我国现 等;间接责任单位包括投资商、材料供应商、运营单位、使用 阶段没有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模式,这对矛盾严重制 单位等。对此,大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中应 约着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大型建设工程风险不 包括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由业主委托的 确定性因素多,而且随着工程的推进,风险的不确定性也是 其他咨询单位等直接责任单位,也应包括关键材料、设备供 随时变化的,因此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模式也应该“与时俱 应商、运营单位(使用单位)等间接责任单位。各参建单位根 进”,即风险管理组织模式也应该体现出管理的全面性、持 据所承担的责任在风险管理组织中也应承担相应组织职 续性、动态性。 能。 纵观国际上风险管理模式及其组织体系的发展现状及 1.1风险管理的决策 发展趋势,大家普遍将风险管理视为变化的管理(Change 项目业主作为未来建设项目的所有者和建筑市场的买 Management),也即管理一系列持续不断变化的事件的一个 方、项目总体目标的制定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项目的策 过程(动态风险管理),其更多的体现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流 划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在项目中具有天然的主导地位,决定 程上。然而对于如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项目参建各方采 着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而且项目业主与项目 取何种形式,形成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并动态进行调整, 参建各方的合同约束,也保证了项目业主的主导地位。因 国内外文献中几乎没有涉及。以下就从动态风险管理理论 此,在施工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模式中,项目业主仍然是主导 出发,来分析参建各方的管理责任与职责,并结合风险管理 者,由其负责构架风险管理体系,组织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 工作流程构建面向项目参建各方的跨组织、跨专业协同合 流程,同时作为项目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者负责项目的战 作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略决策和重大事项决策,并对项目整体的风险管理绩效进 1 风险管理组织职能分析 行考核。 1.2风险管理的监督协调 在大型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因有众多的单位参与其 我国监理单位在受业主委托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的同 中,故根据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大小,可以分为两类: 时带有第三方的色彩,这一点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 直接责任单位和间接责任单位。直接责任单位包括业主、施 得到了很明显的体现。我国建筑法规定一般建筑工程施工 必须进行强制监理,并且《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O12BAJO7BO4) (GB 50319—2000)总则中规定“监理单位应公正、、自主 作者简介:张辉(1979一),男,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作者地址: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6楼(200032)。 地开展监理工作,维护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1], 收稿日期:2012—04—12 可见,法律法规赋予监理公平公正的第三方色彩,在维护业 建筑施工第34卷第6期 l 625 主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必须维护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等参建 议形式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问题或风险管理方案进行 单位的合法权益。监理最基本的作用即监督管理建设活动, 决策。 而且《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也规定“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之 (a)矩阵式组织形式机动、灵活,可随工程项目的开发 间与建设工程合同有关的联系活动应通过监理单位进行”, 与结束进行组织或解散。由于这种组织形式是根据项目组 把监理单位定位为业主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者的角色。 织的,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各单位有专长的人都是有备而 现阶段我国监理单位主要受业主委托,一般主要参与 来。因此在小组内部能沟通融合,能把自己的工作同整体工 阶段为施工阶段,重点是质量安全的现场监督。然而这一模 作联系在一起,为解决问题而献计献策。同时矩阵式组织形 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动态管理。 式加强了不同部门或不同单位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克 由于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对象并非静止的、阶段性的, 服了相互脱节的现象。 而是连续的、动态的,每一阶段的质量安全风险因素既受上 (b)委员会式的组织形式有利于集思广益,利于集体 阶段管理结果的影响,也对下阶段产生影响。因此,对建设 审议与判断,利于沟通与协调,有利于集中工程各相关单位 项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也应是连续的过程,也应具有统 的观点,更全面、更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 的管理者。即在建设项目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模式中,监理 2.2组织人员 单位应是第三方色彩的监督者和协调者角色,对施工 2.2.1 风险管理委员会组织人员分析 单位和设计单位等参建单位予以监督检查,并协调参建单 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一般由所有相关单位工程项目负 位与业主之间的工作。 责人(项目的领导)组成,委员会则由业主方项目负责 1.3风险管理职能的执行 人担任。这样,既保证了委员会的战略性决策性质,也保证 因施工单位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是建 了委员会所做决策的有效执行。 筑实体的直接构建者,是施工阶段质量安全风险的直接责 2.2.2 风险管理小组组织人员分析 任人。根据FIDIC合同及国际风险管理惯例,风险管理采用 根据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现状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近因易控”原则,即谁能最有效地防止和谁能最方便地处 特征,应建立依托监理单位的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 理风险就由谁承担风险,故施工单位是质量安全风险的主 作为执行机构,具体负责工程实施期间质量安全风险管理 要承担者同时也是风险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 的管理工作。因此,风险管理小组组长必须由监理单位总监 设计单位是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设计者,其工作成果 或风险管理负责人担任,负责统筹整个项目的风险管理工 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达到的质量,影响到建设工程施工期 作。小组成员必须包括所有直接责任单位,以保证风险管理 间质量安全风险及竣工后运营期间的质量安全,是建设工 的全面性;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应由建设工程各实施单位专 程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责任人。因此,设计单位是建设工程 业风险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按照我国当前建筑 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并且是设计阶段质量安全 业发展现状和风险管理全员参与的特征,可以采取专职和 风险管理的直接执行者。而在大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除 兼职相结合的形式。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外,也往往有其他咨询单位 2.3组织结构 受业主委托参与项目实施,如审图机构、检测机构、风险专 根据以上对组织形式和组织人员的分析,大型建设项 业监测机构等。这些咨询单位是风险管理组织中的重要参 目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如图l所示。 与者,其主要为工程业主的决策提供参考。 2风险管理组织模式分析 2.1 组织形式 尽管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受到众多单位或群体的影响, 但各个单位或群体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直接 责任单位影响最大,间接责任单位相对较小。因此在考虑质 量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时,分为以直接责任单位为主 图1 大型建设项目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体的风险管理小组(矩阵式)和以所有相关单位为主体的风 险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式)两种模式。风险管理小组作为施 该组织结构为委员会式与矩阵式结合的组织结构,但 工阶段质量安全风险管理职能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风险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组织结构形式。横向上的各风险管理职 管理职能和日常性事务;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风险管理的 能可以是正式的职能部门,也可以仅代表所执行的风险管 战略决策机构,在影响质量安全的关键节点处或定期以会 理职能,具体形式视工程实际情况而定。 626 J 2o12・6 Bl坷d 风险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动态的集体决策机构,由 业主方项目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相关单位项目负责人组 成,也可以聘请外部专家提供咨询。在工程项目关键节点时 以会议形式就风险因素识别、重大风险源分析、重大风险措 施决策等进行集体决策,形成的结论或意见交由风险管理 小组执行。 风险管理小组内部指令关系以横向指令关系为主、纵 向指令关系为辅。这是因为各相关单位项目管理目标还是 以合同约束方式为主,其最终风险管理绩效由合同约定方 式进行考核。但信息中心指令以纵向为主,因业主是以项目 全局进行风险管理,需要各相关单位及时、准确反馈信息以 作出更准确的决策。各工程直接责任单位接受风险管理小 组组长指令,负责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管理工作,并将 结果反馈给风险管理各职能部门(或执行各风险管理职能 的人员)。 信息中心主要负责风险管理过程中各相关单位的信息 交流,负责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语言及编号:负责汇总风险 管理信息并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并及时传达给 相关各方。 3职责分工及工作流程 3.1 职责分工 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我国建筑行业法律法规 并参照国际上风险管理惯例,归纳总结大型建设工程质量 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内容,并根据相应法律法规和合同内容 进行工作任务分工以形成各方管理责任,从组织和制度上 确保各方工作任务分工明确、职责义务明晰,以保证风险管 理目标的实现。首先应从目标维、时间维和过程维来对建设 项目全过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工作分解,并 根据各阶段工作内容建立职责分工表,将工作内容分解到 项目参建各方,通过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实施过程中 各方职责的落实(图2)。 图2 大型建设项目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维度 3.2工作流程 根据风险管理过程及各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将风 险管理工作流程分为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评估与预控、风 险跟踪与监测、风险预警与应急4个过程,并考虑动态循环 控制特性形成动态循环的闭环流程。风险管理总体流程的 循环性并非是建设项目全过程完成一次循环,而是多次循 环,而且在建设项目的每个阶段内风险管理总体流程都是 多次循环的过程。风险管理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循环的过 程也是项目风险水平降低的过程。风险管理流程循环过程 中,每个阶段的风险管理过程即受到上一阶段风险管理结 果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下一阶段的风险管理。如设计阶段的 设计方风险识别报告和预期风险策略,在施工阶段由设计 方转交至施工方并作为施工风险识别分析的依据,而施工 风险总结报告也作为竣工验收试运营阶段及运营阶段风险 管理的依据。因此,建设项目各阶段受上一阶段风险管理结 果的影响,风险因素的数量和发生概率不断降低,整个项目 的风险水平也相应不断降低,直至项目质量安全目标的实 现(图3)。 风 险 水 项目实施过程 图3 大型建设项目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动态工作流程 4 结语 本文针对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和项目参建各方特点,并 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和法律法规分析了质量安全风 险管理模式中项目参建各方,特别是项目业主、施工单位和 监理单位的定位,构建了跨组织、跨专业协同合作的质量安 全动态风险管理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风险管理组 织内部各职能定位、组织结构、组织形式、组织人员进行分 析,设计了动态的风险管理组织模式。最后提出了确保责任 落实的措施,为今后城市大型建设工程的动态风险管理提 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GB 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s】.北京:中国建 筑 业出版社,2000. [2】高云莉,李宏男,李平.工程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的探讨『J1.建筑 经济,2007,293(3):24—26. [3]尹贻林,张传栋.大型建设项目集成风险管理的实现模式探讨叨.建筑经 济,2006,281(3):37—40. 顼志芬,尉胜伟,徐澄.工程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模式探讨fJ1.管理工程学 报,2005年增刊:207—209. 1t1"r第34卷第6期『 I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