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侍郎:古代官名。绂(fú):李绂,人名。赀(zī):通“资”,钱财。
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⑴少时家贫( ) .
⑵无不立对( ) .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15.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13.(2分)⑴年幼⑵回答
14.(2分)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15.(3分)李绂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参考译文】侍郎李绂,天性聪慧,幼时家里贫困,没有钱财买书,就向邻居借钱,每次翻译,没有不能背诵的。李绂偶然进入城内集市,街道店铺的名字都不做声地记住。后来李绂官至翰林,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同僚从书架上所有书籍中抽取来为难李绂,李绂没有不能马上回答的,人们都感到惊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