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华南理工大学851化工原理2000—2007真题

华南理工大学851化工原理2000—2007真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一、 填空选择题

1.流体在半径为R 的圆形之管中作层流流动,则平均速度发生在距管中心 r= R。 2.在长为L(m),高为H(m)的降尘室中,颗粒的沉降速度为平速度为

,气体通过降沉室的水

,则颗粒能在降尘是分离的必要条件为 。

3.空气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稳定流动,当气体质量流量一定,气体温度升高时,Re值将 。 4.流量一定,当吸入管径增加,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将 。

5.有一板框过滤机 ,以恒压过滤一种悬浮液,滤饼为不可压缩,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过滤时间缩短一半,所得的滤液是原来滤液的 倍。

6.某水平管式换热器,管间为饱和水蒸气冷凝,若饱和水蒸气与壁温之差增加一倍时,冷凝传热速率将增加为原来的 。

A.

B.

C.

D.

7.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是 。

A.上升的气速过大会引起漏液`; B.上升的气速过小会引起液泛;

C.上升的气速过大会造成过量的液沫夹带;D.上升的气速过大会造成过量的气泡夹带; E.上升气速过大会使板效率降低。

8.在以下几个吸收过程中,那个改为化学吸收将会最显著的提高吸收速率 。 A. 水吸收氨; B.水吸收HCl气体; C. 水吸收SO2; D. 水吸收CO2 9.在精镏操作中,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越大,则表示分离该体系越 。 A. 困难; B.完全; C. 容易; D. 不完全

10.减压(真空)干燥器主要用于 的物料,但它的设备费和能量消耗费都 。 二、某常压连续干燥器,已知操作条件如下:干燥气的生产能力为200kg/h(按干燥产品计),空气的状况为:进预热器前的温度为20℃ ,相对湿度为60%,湿含量为0.01kg水/kg干空气,离开干燥气的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60%,湿含量为0.03 kg水/kg干空气,进干燥器前的温度为90℃,物料的状况:进干燥器前的温度为20℃,干基含水量为0.25kg水/kg干料 ,出干燥器式的温度为35℃,干基含水量为0.01kg/kg干料。湿物料的平均比热为cm=2.65kJ/(kg湿物料·℃) ;水汽的比热为1.01kJ/(kg水·℃),绝干空气的比热为1.88kg/(kg绝干气·℃),0℃水的汽化潜热为2500kJ/kg水。 假设干燥过程中的热损失不计,试求:

(1) 新鲜空气的消耗量m3/h; (进预热器前空气的比容为0.842m3/kg绝干气) (2) 预热器的传热QP, kJ/h;

(3) 干燥器需补充的热量QD, kJ/h。

三﹑常压填料逆流吸收塔,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混合器入塔流量V为84kmol/h,入塔气体浓度为y1为8%,吸收率η不低于98%,在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1.5x,总传质系数Ky=0.45kmol/(m2·h)。

(1) 用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求溶液出塔浓度;

(2) 若塔径为1.2m,填料有效比表面为200m2/m3,求所需填料层高度;

(3) 若V,y1,η 及x1不变,而吸收剂改为含氨0.1%的水溶液时,填料层高度有何变

化?定量计算分析。(Ky可视为不变,以上浓度均为摩尔浓度)

四﹑水由固定水位的水槽沿直径为(内径)100mm的输水管流入大气中,管路是由L=50m的水平管和倾斜管组成,水平管段在水面下h=2m,斜管段的高度H=25m,为了使得在水平段末段曲折处1-1¹面的真空度为7mH2O,安装在斜管段的插板节门的阻力系数ξ为多少?此时管中水的流量为多少m3/h?直管的摩擦系数λ=0.035,大气压压强为10mH20,忽略进口和曲折处的局部阻力损失。

五﹑常压板式精馏塔连续分离苯甲苯溶液,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塔釜间接蒸汽加热,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7,进料量为150kmol/h,组成为0.4(摩尔分率),饱和蒸汽进料q=0,操作回流比为4,塔顶苯回收率为97%,塔底甲苯的回收率为95%,求: (1) 塔顶﹑塔底产品的浓度; (2) 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3) 操作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

2

六﹑有一套管换热器,饱和蒸汽走管外,其冷凝膜系数为10000W/(m·K),空气走管内,其

2

传热膜系数为50W/(m·K)。已测得空气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t1=30℃,t2=80℃,蒸汽在饱和温度下120℃冷凝为饱和水并及时排走。忽略管壁和污垢热阻﹑空气温度改变引起的物性变化和热损失(假定空气在管内流动为完全湍流)。为了强化热过程,提出如下两方案:

1. 将内管的光滑表面改为强化表面,但传热面积保持相等,经测定,空气传热膜系数

增加一倍(并维持空气进口温度﹑加热蒸汽温度及空气流量不变)。求: (1) 空气的出口温度t2¹为多少? (2) 蒸汽冷凝量增加多少? 2. 空气流量增加一倍,试问:

(1) 蒸汽冷凝量和空气出口温度是否变化,变为多少? (2) 两种方案的强化方法有何相同和不同点? 七﹑某厂研制一套填料精馏塔,用于常压连续精馏分离乙醇-水混合物,请拟出一实验方案,测定该塔的理论板当量高度HETP。 (1) 试论述实验原理;

(2) 画出实验流程简图;包括所需的实验设备,使用的测量仪表及主要的阀门和管线; (3) 列出所需的测量参数。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填空选择题

1.当管子由水平放置改为垂直放置时,而流速不变,其能量损失(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2.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恒

( ),变( ),后者是( ),变( )。

3.当吸入管径增大,其它条件不变,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将( );若流速增加,其它条件不变,则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将( )。 4.用因次分析的目的在于( )。

A. 得到各物理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 B. 得到各无因次群(准数)的确切定量关系;

C. 用无因次数群代替物理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D. 用无因次数群代替有关物理量,使实验与关联工作简化,减少实验工作量。若物

理变量个数为6,因次数为4,则无因次准数的个数为( )。

5.转桶真空过滤机的转速降为原来的1/2,则生产能力是原来的( )倍;为了提高旋风分离器的效率,应采用( )直径的旋风分离器。

6.在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设置折流板以提高( )的对流传热系数。管程流速的选取,对一般液体取( ),气体取( ),如换热器用水蒸气冷凝来加热原油,则水蒸气应在( )流动。 A.壳程; B.管程; C.壳程和管程; D.u=0.5---3m/s; E.u=5---30m/s; F.u=30---100m/s

7.图中所示双层等厚平壁稳态导热,导热系数λ1﹑λ2为定值,试问三条温度分布曲线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1) ; (2) ; (3) 。

8.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数分别为:kya=0.0002kmol/(m3•s), kxa=0.4kmol/(m3•s)。则该吸收过程为 膜阻力控制;该气体为 溶气体。

9.对相对挥发度为α=2.16的理想混合物进行平衡蒸馏(闪蒸)时,已知xF为0.5,汽化率为60%,则得气相组成为 ,液相组成为 ;若采用简单蒸馏并蒸至釜液等于闪蒸时温度,则塔顶产品组成为 闪蒸时气相组成,汽化率为 。

10.一吸湿性物料和一非吸湿性物料,具有相同的干燥面积,在相同干燥条件下进行干燥,前者的干燥速率为燥阶段

,后者的干燥速率为U B,则在恒速干燥阶段,

;降速干

;干燥器内部无补充加热的情况下,进干燥器的气体状态一定,干燥任务

一定,则气体离开干燥器的湿度H2越 ,干燥器的热效率越 。

对于为水蒸气所饱和的空气,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W,绝热饱和温度tas,露点温度td,它们之间的关系: t tW tas td。

一定湿度H的气体,总压P加大时,露点温度td 。而当气体温度t升高时,则td 。 11.当填料塔操作气速达到泛点气速时, 充满全塔空隙,此现象称为 ,这时 急剧上升。

二、(15分)用离心泵将某溶液由反应槽送往一密闭高位槽,如图示。两槽液面的高度可认为不变,高度差10m,管路总当量长度为200m(包括所有直管和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路均为φ×4.5mm钢管,已知孔板流量计系数为0.61,孔截面积与管道截面积比为0.2,U型压差计读数为R=600mm,指示液为水银,管路摩擦系数λ取为0.025,反应槽上真空表的读数为200mmHg,高位槽上压强计读数为0.5kgf/cm2(表压),泵的效率65%,试求泵的轴功率?(溶液密度近似取为1000kg/m3,水银密度为13600kg/m3。)

三、(15分)油以1m/s的流速通过一管壳式换热器的管内,由300K加热到344K。377K的蒸汽在管外冷凝。管外直径和管内直径分别为48和41mm,但由于污垢,内径现减为38mm,基于此内径的管壁加上垢层热阻为0.0009m2·K/W。在同样条件下(油进出口温度和蒸汽温度不变)测得油的流速为1m/s时,基于38mm内径的油侧传热膜系数αi随油温的变化如下:

油温(K) 油侧αi

(W/m2·K)

300 74

311 80

322 97

333 114

344 120

油的比热和密度分别取为1.9KJ/kg·K和900kg/m3,蒸汽侧的热阻可忽略。

求所需的管长,根据所得的结果(如管子太长或太短),应采取什么措施使工业应用可行。 四、(15分)一填料吸收塔,填料层高度为3m,操作压强为1atm,温度为20℃。用清水吸收空气-氨混和气中的氨,混合气体的质量速度为580kg/m2·h,其中含氨6%(体积%),要求吸收率为99%,水的质量流速为770kg/m2·h。已知该塔在等温下逆流操作,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0.755X。试求: (1) 出口氨水浓度;

(2) 以气相组成表示的平均推动力; (3)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

(4) 如果KGa与气体质量速度的0.8次方成正比,试估算:当操作压强增大一倍,气体质量速度也增大一倍时,为保持原来的吸收率,在塔径和水的质量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填料层高度为多少?(空气分子量取29,氨的分子量17,水的分子量18)

五、(15分)有一二元理想溶液,在连续精馏塔中精馏。原料液组成为50%(摩尔%),饱和蒸汽进料,原料处理量为每小时100Kmol,塔顶、塔底产品量各为50Kmol/h,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33x+0.15,塔釜用间接蒸汽加热,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试求:

1) 塔顶、塔底产品组成(用摩尔分率表示); 2) 全凝器中每小时冷凝蒸汽量; 3)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4) 若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3.0,塔顶第一块板的液相默弗里板效率EML=0.6,求离开

塔顶第二块的汽相组成。

六、(8分)外半径为r1、长为L的圆管敷设一绝热层,若绝热层(绝热层外半径为r2,导热系数为λ)内壁温度为tW1,温度为tf的流体与温度为tW2的绝热层外壁相接触,绝热层外的对流传热膜系数为α,根据圆管壁的导热和对流传热计算式,试推导出稳态通过绝热层的热损失速率Q(用α、λ、r1、、r2 、L、tW1、tf表示Q)。若α、λ、r1、、L、tW1、tf均为定值,试问若绝热层加厚,即r2增加,是否热损失Q总是减少,若不是,求出热损失最大时的绝热层外半径r2?并讨论r2在何范围,Q将增加或减少。

七、(10分)一新孔板流量计拟用于测定水的流量,现需测定其流量系数C0。请说明实验原理,拟定实验流程,说明实验所需的仪表及其功能,写出数据处理的有关步骤。

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 概念题

1.用测速管测定的是( )流速,孔板流量计的测定的是( )流速;测流体流量时,随着流体流量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压差值将( ),若改用转子流量计测量,当流量增大时,转子两端压差值将( )。。

2.某厂水塔液面到水槽液面的垂直距离恒为30m,现需要将水槽水平平移到原来两倍的距离,用圆管子加长,为了维持原供水参数不变,需外加机械能为( )mmH2O。

3.在滞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 )次方成正比;在湍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 )次方成正比。

4.冷凝现象有( )和( )冷凝,工业冷凝器的设计都按( )冷凝设计;沸腾过程分为( )阶段;( )、( )沸腾和( )沸腾,工业上的沸腾装置一般是按( )沸腾设计的。 5.某离心泵从河中将水送到一敞口高位槽,旱季河水水位下降时,泵的输送流量变( ),如何调节到原流量,作图说明。

6.恒摩尔流结果基于的假设是 ; 和 。

7.稳态传质过程,若组分A通过气膜和液膜的推动力为(p-pi)>(ci-c),则气膜阻力 液膜阻力。 8.在相同温度、压力和混合物组成条件下,等分子反相扩散速率 单相扩散速率(一组分通过静止气膜的扩散速率)。其原因是 。

9.为保证测定干燥介质湿球温度的正确性,测定时应满足 , ;其理由是 。 10.对某一板式塔进行改造,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板间距,则该塔的操作弹性 ; 液泛气速 。

11.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共同点是 ,主要区别是

和 。

12.板式塔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若塔板的开孔率增加,则塔板压降 ,漏液量 。

二、计算题(70分)

1.(15分)图1示,两水池的水位差H=24m,l1=l2=l3=l4=100m,d1=d2=d4=100mm,d3=200mm,沿程阻力系数λ1=λ2=λ4=0.025,λ3=0.02,除阀门外,其他局部阻力忽略。 (1) 当开启阀门时,阀门阻力系数ξ=30,求流量; (2) 当阀门关闭时,λ保持不变,求流量。

2.锅炉的蒸发量为9080kg/h,要求进入锅炉的水温为65℃,但原水温为21℃,故需要一卧式列管换热器将水加热到所需温度,加热蒸汽为108℃的饱和水蒸气,冷凝传热系数为

2

10400kcal/m·h·℃.列管采用φ25×1mm的黄铜管(导热系数为85.48w/m·℃),设水在管内流动,流速为0.3m/s。求: (1) 换热器面积;

(2) 若因空间,管长不能超过25m,换热器如何设置?

3.精馏分离苯-甲苯二元物系,原料液中含苯0.5(摩尔分数,下同),泡点进料,要求塔顶流出液中含苯0.95。塔顶用一部分冷凝器何一全冷凝器,见附图。饱和液体回流,测得塔顶回流中含苯0.88,离开塔顶第一块板液体中含苯0.79,求: (1) 操作条件下平均相对挥发度; (2) 操作回流比; (3) 最小回流比。

4.一逆流操作填料吸收塔,20℃,常压下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组分A,混合气的体积流量为2000m/h,操作条件下矮的平衡关系为

3

,混合气含A8%(V%),要求吸收率达

2

到98%,清水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设操作条件下气相总传质系数Ky=0.45kmol/m·h·△

23

y,塔径1.2m,填料有效比表面积200m/m,可视为低浓度吸收,试计算: (1) 所需填料层高度;

(2) 其它条件不变,吸收济改用含组分A0.1%(mol%)的水溶液时,达到上述吸收任

务所需填料层的高度为多少?

5.某板状物料的干燥速率与所含水分成比例,可用下式表示: (X为干基含水

量),设某一干燥条件下,30分钟内此物料从初重60kg降到50kg,需要多长时间?并说明此物料处于何种干燥阶段,为什么?设此物料的绝干重量为40kg.

6.气流干燥器干燥某物料后,用标准旋风分离器分离气固混合物,现发现分离器效率太低,怀疑是混合气体在分离器中的切向速度太小,请提出测定和计算气体在分离器中切向速度原理、需要哪些仪表,画出示意图。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填空

1.流量计安装时,孔板流量计可以在( )方向安装;转子流量计( )方向安装,流体流动方向应取( )。

2.图示,流体在圆管中自上而下流动,通过l段的摩擦阻力损失为hfab,压强差为△pab,指示液高度为R1;若流量及其他条件都不变,使流体自上而下流动通过该l段,则改变流动方向厚的阻力损失hfba与改变前的hfab的关系为( ),改变后的压强差△pba与改变前的△pab的关系为( ),改变前的R1与改变后的R2( )。

3.当流体的温度升高时,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流量不变,当吸入管的管径减少时,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

4.固体颗粒在一长方形的沉降室中沉降,沉降过程符合stocks定律;气体的处理量不变,若在降尘室的1/2高度处加一与沉降面积相同的隔板,此时该沉降室能沉降的最小颗粒的直径是原来( )倍。

5.一台转筒真空过滤机,其它条件不变, 提高真空度,不利于提高生产能力( );

提高悬浮液的温度,有利于提高生产能力( ); 增加浸没度,有利于提高生产能力。 6.为了减少保温瓶的若损失,

在瓶胆的夹层抽真空是为了减少( )形式的热损失; 在瓶胆的夹层镀水银是为了减少( )形式的热损失.

7.在大容器内饱和液体沸腾时,影响沸腾状态的主要因素是( );工业生产中一般总是设法将液体沸腾控制在( )状态下操作。

8.一理想物系,平衡测得的气相组成是液相组成的两倍,若将含轻组分50%的该物系进行平衡蒸馏分离,控制液化率50%,分离后馏出物轻组分浓度是原料含轻组分浓度的( )倍。

9.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 )不同特性实现分离的。精馏是通过多次的( )和( )的过程分离混合物。

10.吸收操作时,吸收塔总压增加一倍,相平衡常数m( )倍,增加压力对吸收操作( );吸收塔温度增加,相平衡常数m( )。增加温度对吸收操作( )。 11.假定吸收系统的相平衡常数m为零,填料高度及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加气体流量,吸收率将变( )。 12.影响恒速干燥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

影响降速干燥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

13.恒速干燥过程中,如果其它条件不变,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加,干燥速率将( );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饱和,干燥速率将为( ),写出作为以上依据的表达式。

二、有一输水系统如图所示,管子规格为φ48×4,

已知管路阻力(直管和局部阻力)损失为 ,试求:

(1) 该体系的流量;

(2) 若欲使流量增大20%,水箱的高度应增加多少米?(设摩擦阻力系数不变) 三、已知泵的特性方程为

(其中V---体积流量,m3/min),单泵的流量为1

m3/min,两敞口容器的液面高度差为10m,试问当流量为1.5 m3/min时,采用两泵串联还是并联操作,才能满足输送要求?设阻力系数为常数。 四、有一转筒过滤机,转速为2分钟转一周,生产能力为4m3/h,现将生产能力增大到5m3/h,试问转速应增加到多少?滤饼厚度为原来的多少倍?

五、一列管式换热器,壳程120℃的蒸气冷凝放热,将管中20℃的空气加热到80℃,若将该换热器改为双管程,其它条件不变,设空气作完全湍流,物性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此时空气的出口温度为多少?

六、一常压操作的精馏塔用来分离苯和甲苯的混合物。已知进料中含苯0.5(摩尔分率,下同),泡点进料,塔顶产品组成为0.9,塔底产品组成为0.03,塔顶为一个分凝器和一全凝器,泡点回流,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2倍。试求: (1)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2) 离开塔顶第一块理论板的上升蒸汽组成。

七、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混合进料时氨的浓度Y1=0.01(摩尔比),吸收率90%,操作压力760mmHg,溶液为稀溶液,系统的平衡关系符合拉乌尔定律,操作温度下,氨在水溶液的饱和蒸汽压力为684mmHg,传质单元高度为0.5米。试求:

(1) 最小单位吸收剂用量;

(2) 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2倍时,填料层的高度为多少米? (3) 出口液体的浓度。

八、已知一个干燥系统的操作示意图如下:

(1)在I-H图中画出过程示意图; (2)求循环空气量L。 九、料组成xF=0.2,以饱和蒸汽状态自精馏塔底部进料,塔底不再设再沸器,xD=0.95,xW=0.11,平均相对挥发度为0.25。试求: (1) 操作线方程;

(2) 若离开第一块板的实际液相组成为0.85,则塔顶第一块板以气相表示的单板效率

为多少?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30)

1、流体流动的速度分布方程:urp(R2r2)的使用条件是:( );4L( );( )。

2、流体在管内的流动状态属于完全湍流,若某流速下通过长为l的直管阻力损失为100J/kg,其他条件不变流量提高一倍,则阻力损失为( )。 3、对于如图的泵送系统,系统在原流量下,泵的扬H1,当关小阀门使扬程升高到H2时,流量的改变使的能量损失为( )。

4、球形颗粒在20ºC空气中沉降,当空气温度上升时,速度将 (设沉降过程符合stocks定律); 颗粒在20ºC水中沉降,沉降速度将 ,当水升时,沉降速度将 。

5、用压滤机分离悬浮物,忽略过滤介质阻力,滤饼 不可压缩,其他条件不变。提高悬浮液温度,单位过滤时间所得滤液量将( );提高悬浮液的固体含量,单位过滤时间所得滤液量将 ( )

6、消除列管换热器温度应力的三种方法是:1) , 2) , 3) 。

7、当参加换热的两种流体,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远大于另一侧。则在换热器的计算中总传热系数可近似取 。

8、当总压增大时,相对挥发度 ; 平衡时气相与液相摩尔浓度的差 。

9、逆流操作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A,若塔板为无穷多,入塔Yb=8%,平衡关系为Y=2X,问 (1)若液气比为2.5时,吸收率 。 (2)若液气比为1.5时,吸收率 。

10、一定湿度的空气,总压升高,露点温度 ;而当空气的温度升高时,露点温度 。

二、选择(20)

沉降若该温上程为管路

1、 流体通过孔板流量计的压强损失ΔPf与孔板流量计的压差计测得的压强差ΔP的关系是

( )

A,ΔPf=ΔP B,ΔPf>ΔP C,不确定 D,ΔPf<ΔP

2、 蒸汽输送管外有两层保温层,为了使得保温效果更好,应将导热系数高的置于

( ) A、外层B、内层C、无关

3、某二组分混合物,组分A为易挥发组分,其液相组成为xA=0.6,相应的泡点为t1;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为yA=0.7,相应的露点为t2。则( )

(A) t1t2 (D) 无法判断

4、用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其他条件不变,当气体的流率增加一倍,则总传质系数是原来的 ( )

(A)1倍 (B) 2倍 (C) 20.8倍 (D)不确定 5、泵送含晶体10%的悬浮液宜选用( ) (A) 螺杆泵 (B) 往复泵 (C) 齿轮泵 (D)离心泵 6、降尘室的生产能力( )

(A)与沉降面积A和沉降速度ut有关 (B) 与沉降面积A、 沉降速度ut和沉降室高度H 有关 (C) 只与沉降面积有关 (D)只与沉降速度ut有关 7、忽略介质阻力,回转真空过滤机的( ) (A)每周期的滤液体积V与转速的1/2次方成正比 (B)每周期的滤液体积V与转速的1次方成正比 (C) 生产能力与转速的1/2次方成正比 (D) 生产能力与转速的1次方成正比

8、浮阀塔、泡罩塔及筛板塔三种板式塔的板效率比较( ) (A) 浮阀塔>泡罩塔>筛板塔 (B) 浮阀塔<泡罩塔<筛板塔 (C) 浮阀塔>泡罩塔=筛板塔 (D) 阀塔> 筛板塔>泡罩塔

9、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湿度越大,湿球温度就( ) (A) 越低 (B)越高 (C) 不变 (D)不确定 10、调节离心泵出口阀的开度时( )

(A)不会改变管路性能曲线 (B) 不会改变工作点 (C) 不会改变泵的性能曲线 (D) 不会改变管路所需的压头

三、 (17分)用管子从高度为H的高位槽放水,为增大放水量,拟提出如下两种方案: 1) 并联一根结构和直径相同的管子;2)将原管子换成一根直径为原管径两倍 的管子。试定量比较两种方案水量增大的结果(设忽略摩擦系数的变化)。

四、(15分)用高2m,宽2m,长5m的降尘室分离高温含尘气体中的尘粒,

气体的流量为6.94m3/s, 密度为0.6Kg/m3, 粘度为3.010Pa.s,尘粒的密度为4500Kg/m3 ,此条件下所能除去的最小尘粒直径为92.1μm, 若把上述降尘室用隔板等分隔成10层(板厚不计),求:

当需除去的尘粒直径不变,则处理量为多大? (2) 反之,当维持生产能力不变,

则除去尘粒的最小颗粒直径多大? (沉降过程符合stokes定律)

五、(18分)有一列管式换热器,由100根252.5mm钢管组成,空气走管 程被加热,并作湍流流动,对流传热系数为空;水蒸气在壳程冷凝,放出冷凝热,冷凝对流传热系数为水气。管壁和污垢热阻不计,在此工况下, 1)试证明列管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约为多大?2)其他条件不变,只将该换热器改成2管程,此时总传热系数K增大多少?3)其他条件不变,只将原换热器管子的直径减小一倍,总传热系数K增大多少?

5六、(20分)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二元理想溶液,其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进料为汽-液混合物进料,液相分率为0.5,进料中易挥发的平均组成为xf=0.35,。要求塔顶中易挥发的组成为0.93(以上均为摩尔分率),料液中易挥发组分的96%进入馏出液中。取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242倍。试计算:(1)塔底产品组成;(2)写出精馏段方程;(3)写出提馏段方程;(4)假定各板

效率为0.5,从塔底数起的第一块板上,上升蒸汽的组成为多少?

七、(15分) 某一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气,已知塔底气体进塔浓度为0.026(摩尔比,下同),塔顶气相浓度为0.0026,填料层高度为1.2m,塔内径为0.2m,吸收过程中亨利系数为0.5atm,,操作压力0.95atm,平衡关系和操作关系(以比摩尔浓度表示)均为直线关系。水用量为0.1m3/h,混合气中空气量为100m3/h(标准状态下),试求:

(1)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 (2)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 (3)由于法定排放浓度必须小于0.001,所以拟将填料层加高;若液气比不变,问填料层应加高多少;

八、(15分)在常压绝热干燥器内干燥某湿物料,湿物料的流量为600kg/h,从含水量20%干燥至2%(均为湿基含水量)。温度为20℃,湿度为0.013kg水/kg绝干气的新鲜空气经预热器升温至100℃后进入干燥器,空气出干燥器的温度为60℃。

(1) 完成上述任务需要多少kg绝干空气/h? (2) 空气经预热器获得了多少热量?

(3) 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该物料测得干燥速率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恒速干燥段

时间为1小时,求降速阶段所用的时间。 干燥速率,U 0.01 0.10 0.25 X, kg水/kg绝干物料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概念题(50分)

1、流体在管内作完全湍流流动,其他不变,当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倍时,阻力损失是原来的( )倍;若为层流流动,其他不变,当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倍时,阻力损失是原来的( )倍。

2、LZB-40l转子流量计其转子为不锈钢(比重:7.92),刻度标值以水为基准,量程范围为0.25~2.5m/h,若用此转子流量计来测量酒精(比重:0.8)的流量,则酒精的实际流量值要比刻度值( ) ,校正系数为( ),测量酒精时,此流量计的最大流量值为( )。

3、孔板流量计是利用( )的方法来测量的;毕托管是利用( )来测量点速度的。

4、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离心泵会发生( )现象。

5、一离心泵在一管路系统中工作,要求流量输送能力为Qm/h,阀门全开时管路所需扬程为He m,而在泵的性能曲线上与Q对应的扬程为Hm,效率为η,则阀门关小损失的功率为 ( )

占泵的轴功率的( )

6、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则沉降时间( ),气流速度 ( ),生产能力( )。

7、当介质阻力不计时回转真空过滤机的生产能力与转速的( )次方成正比。

8、牛顿冷却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33 );

)。

斯蒂芬-波尔茨曼(Stefan-Boltzmann)定律数学表达式(

9、干燥器内部无补充加热的情况下,进干燥器的气体状态一定,干燥任务一定,则气体离开干燥器的温度越 ,干燥器的热效率越 ; 气体离开干燥器的湿度H2越 ,干燥器的热效率越 。

一定湿度H的气体,总压P加大时, 露点温度td ;而当气体温度t升高而H保持不变时,则td 。

10、有一列管式蒸气加热器。热方:饱和蒸气冷凝为饱和液体;冷方:生垢液体升温。控制热阻为 ;管程宜走 ;其理由

为 ;

在测试过程,若维持流体的温度和传热面积不变,发现蒸气冷凝量在换热器清洗前后之比为1:2,清洗前,污垢热阻约为该时总热阻的百分数 。

11、精馏操作线方程建立过程中,恒摩尔流假设存在的条件是 ( )

12、吸收操作的依据是( ):塔高和处理对象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吸收效果的途径有

13、根据双膜理论,水吸收空气中氨的过程属( )控制过程;水吸收空气中CO2的过程属( )控制过程;上述两种气体中,( )采用化学吸收,可显著提高吸收速率。

14、试解释为什么在处理对象、操作条件和分离要求相同的情况下,全回流所需的理论塔板数最少?

15、试解释为什么相对挥发度α=1时,溶液中各组分无法用精馏的方法分离?

二、(20分)一敞口高位水槽A中水流经一喉径为14mm的文丘里管,将浓碱液槽B中

的碱液(密度为1400 kg/m3)抽吸入管内混合成稀碱液送入C槽,各部分标高如附图所示;输水管规格为φ57×3mm,自A至文丘里喉部M处管路总长(包括所有局部阻力损失的当量长度在内)为20m,摩擦系数可取0.025。

(1) 当水流量为8m3/h时,试计算文丘里喉部M处的真空度为多少mmHg;

(2) 判断槽的浓碱液能否被抽吸入文丘里内(说明判断依据)。如果能被吸入,吸入量的大

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A

8m M 1.51m B C 三、(13分)用叶滤机在等压条件下过滤某悬浮液,过滤开始后10分钟和20分钟,获

得累积滤液量分别为1.327m³/m²和1.882m³/m²,所得滤饼须用1/5滤液体积的清水在相同压差下洗涤(洗涤水粘度与滤液粘度相同),每操作一个周期的辅助时间为15min,问: (1) 过滤常数K=?m/s

2

(2)当量滤液量qe=? m/ m

(3)叶滤机所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

四、(9分)化工过程,回收苯和氮气混合气体中的苯。在30oC和1atm时混合气体相对湿度=60%。将该气体冷却到-11.5oC(此时苯已处于饱和状态),已知苯在-11.5oC和30oC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10mmHg和118mmHg,苯和氮的分子量分别为78和28,试求苯的回收率。

五、(23分)用一套管换热器将2000kg/h的甲苯饱和蒸气(110oC)冷凝为饱和液体,甲苯的气化热为363KJ/kg。冷却水于16 oC及5000kg/h的流量进入套管内管(内径50mm)作强制湍流流动,其传热膜系数为1740w/(m 2 K)。水的比热可取为4.19KJ/(kg oC),假设甲苯侧热阻和管壁热阻远小于水侧热阻。

(1)求冷却水的出口温度及套管管长。

(2)由于气候变化,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升高到25 oC,试计算换热器的热负荷变化(以%表示)。忽略物性参数的变化。

(3)冷却水温度升高后,有人建议将冷却水流率加倍,问此时的热负荷及冷却水出 口温度与未升高时相比如何,计算出热负荷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数。

32

六、(20分)在一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二元理想溶液,料液浓度xF=40%,进料为气

液混合物,其摩尔比为气∶液=2∶3,要求塔顶产品中含轻组分xD=97%,釜液浓度xW=2%,(以上浓度均为摩尔百分数),该系统的相对挥发度为α=2.0,回流比R=1.8Rmin。试求:1)塔顶轻组分的回收率;2)最小回流比;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七(15分)在100 kN/m2和30oC下,用水吸收混合气中氨。该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E=134kN/m2,稳定操作条件下,吸收塔中某一位置的气相摩尔分率为y=0.1, 液相摩尔分率为x=0.05,气相对流传质系数和液相对流传质系数分别为

ky3.84104kmol/m2.s.y和

kx1.02102kmol/m2.s.x,试求:

1)气相总传质系数Ky?kmol/m2.s.y?

2)用计算结果说明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过程还是液膜控制过程? 3)题中所示的塔位置处气液界面浓度为多少?

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填空题(50分)

1、流体在等径管中作稳定水平流动,流体由于流动而有摩擦损失,流体的压强沿管长( ),流速(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定 2、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Co,当Re数增大时,其值( )。

A)总在增大, B)先减小,当Re数增大到一定值时,Co保持为某定值;

C)总是减小; D)不定。

3、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生( )。 A)气缚现象 B)汽蚀现象 C)汽化现象 D)冷凝现象

4、有一套管换热器,在内管中空气从20C被加热到50C,环隙内有119.6C的水蒸汽冷凝,管壁温度接近( )C。

A)35

B)119.6

C)77.3 D) 无法判断

5、提高进入干燥器空气的温度,空气的湿含量H( ),相对湿度( ),焓(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不确定

6、 干燥器进口温度计最小分度是0.1OC,下面是同一温度时的几种记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75 oC B)75.0 oC C)75.014 oC D) 75.97oC

7、某低浓度逆流吸收塔在正常操作一段时间后,发现气体出口含量y2增大,原因可能是( )。

A)气体进口含量y1下降 B)吸收剂温度降低 C)入塔的吸收剂量减少 D)前述三个原因都有

8、某精馏塔设计时,进料量qn,F、进料浓度xF、进料热状况q、塔顶产品qn,D、塔顶产品浓度xD以及回流比R一定,若将塔釜间接蒸气加热改为直接蒸气加热,则( )。

A)塔底产品减少 B)塔底产品浓度降低 C)塔板数量减少 D)提馏段液气比增加。

9、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试判断下列参数的变化:吸收推动力Δy( ),回收率η( );当温度下降而其他条件不变时,吸收推动力Δy( ),回收率η( )。

A)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10、在房间中利用火炉取暖时,其传热方式为:( )

A)传导和对流 B)传导和辐射 C)对流和辐射 D传导、对流和辐射 11、某液体在内径为d0的水平管路中稳定层流流动,其平均流速为 流量通过等长的内径为d2(d2原来的( )倍。

12、离心泵通过给定的管路,将河水送到固定高度的储罐。当冬天河水水位下降时,泵的输水能力( );为了保持原来的输送能力,可以采用( )的方法调到原来的流量。 13、板式塔是根据塔板上的气液接触元件来分类,请列举三种板式塔1):( );2):( ); 3):( )。

14、为了获得管内流体的速度分布,可以采用( )进行测量。

15、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降尘室的( )和( )有关,而与( )无关。

16、对恒压过滤,如滤饼不可压缩,介质阻力可以忽略时:(1)过滤量增大一倍,则过滤速率为原来的( );(2)当过滤面积增大一倍时,则过滤速率增大为原来的( )倍。 17、(1)纯蒸气冷凝时,热阻由( )决定;

u0 ,当它以相同的体积

d0/2)的管子时,则其流速为原来的( )倍,压降△P是

(2)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气冷凝时,热阻由( )决定。

18、为了提高恒速干燥过程的速率,可以采取( )措施实现;对于降速干燥阶段,为了提高其干燥过程速率,可以采取( )措施实现。

19、满足恒摩尔流的条件为(1)( ), (2)( ),(3)( )。 20、连续精馏操作,原为泡点进料,现因故导致料液温度下降。若进料浓度、回流比、塔顶采出率以及进料位置均保持不变,则塔釜加热量将( ),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将( )。

二、计算题(共100分)

1、(10分)某化工过程,为回收苯,先将苯蒸发到干燥的空气中形成混合气体,在30oC和1atm(绝压)下的相对湿度为60%,然后使混合气体冷却到-11.5oC,苯在30oC和-11.5oC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118mmHg和10mmHg,求苯的回收率。苯和空气的分子量分别取78和29。

2、(10分)一板框式过滤机,过滤面积为2m2,在 1.5kgf/cm2(表压)下恒压过滤操作2h,得滤液36m3,装卸时间为0.5h,滤饼不可压缩,忽略介质阻力。 试求:

(1)过滤常数K(m

2

/s)和2h时的过滤速率(m3/s)?

3

(2)若过滤2h后,以5m3水洗涤饼,洗涤时间(h)及生产能力又为多少(m/h)?

3、(20分) 流量为9.17kg/s和温度为20℃的水在面积50m2列管换热器中逆流将110℃的醋酸冷却到40℃,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为45℃。但换热器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冷、热流体的流量和进口温度均不变,但测得冷却水的出口温度降为38℃,求(1)前后总传热系数改变多少?(2)换热器的污垢热阻为多少?(3)若冷、热流体的对流传热分系数的比值为1:3 ,为了提高传热总系数,你认为提高哪一种流体的传热分系数更有效,为什么?

4、(20分)一常压连续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液,已知塔顶为泡点回流,进料为饱和液

体,其组成为0.46(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该系统的相对挥发度为α=2.5。测得精馏段第n块塔板的汽、液相组成分别为

yn0.83,xn0.70,相邻上层塔板的液相组成为

xn10.77,相邻下层塔板的汽相组成为yn10.78,试求:

(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2)最小回流比;

(3)精馏段第n块塔板的气相默弗里(Murphree)板效率Emv,n;

5、(20分)、图示离心泵管路系统,将水从低位槽送往高位槽,吸入管(泵前)直径d1=80mm,长l1=6m,摩擦系数λ1=0.02。排出管(泵后)直径d2=60mm,长l2=13m, 摩擦系数λ2=0.03,在排出管C处装有阀门,其局部阻力系数ζ=6.4,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各有一个90º弯头,ζ=0.75。管路两端水面高度差H=10m,泵进口高于水面2m,管内水流量为12L/s。试求: (1)每kg流体需从泵获得多少机械能(泵的有效功W=?J/kg)? (2) 泵进、出口断面的压强PA和PB各为多少(N/m2)?

(3) 如果是高位槽中的水沿同样管路向下(低位槽)流出,管内流量不变,问是否需要安装离心泵?

6、(20分)在一填料塔中,用含苯0.00015(摩尔分数,下同)的洗油逆流吸收混合气体中的苯。混合气的处理量为73.6kmol/h,进塔气体中含苯0.03,要求苯的回收率为90%,操作在101.3kPa、25℃下进行,塔径0.8m,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26X,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3倍,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ya=0.045kmol/(m3·s), 苯的分子量为78.1,洗油的分子量为170。 试求:

(1) 每小时所需吸收剂用量以及苯的回收量(kg/h); (2) 所需的填料层高度(m);

(3) 其他条件不变,改用性能更好的填料,分析该措施是如何影响回收率的。

×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50分)填空和选择题

1、流体在等径水平直管的流动系统中,层流区:压强降与速度( )成正比。极度湍动区;压强降与速度( )成正比。

2、U形管差压计用水作指示液,测量气体管道的压降,若指示液读数R=20㎜,则表示压压降为( )Pa,,为使R读数增大,而△P值不变,应更换一种密度比水( )的指示液。

3、某转子流量计,其转子材料为不锈钢,测量密度为1.2kg/m3的空气时,最大流量为400 m3/h。现用来测量密度为0.8kg/ m3氨气时,其最大流量为( )m3/h。

4、离心泵的工作点是( )曲线与( )曲线的交点。列举三种改变工作点的方法( ),( ),( )。

5、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离心泵会发生( )现象。用离心泵输送接近沸点的液体时,该泵应安装与被输送液体液面的( )方。 6、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理论依据是:( ) 7、三种传热方式的基本定律:热传导( );

热对流( ); 热辐射( )。

8、在包有两层相同厚度但热传导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的圆形管道上,应该将( )材料包在内层,其原因是( )。

9、流体沸腾根据温度差大小可分为( )、( )、 ( )、三个阶段,操作应控制在( ) 10、将单程列管式换热器改为双程的作用是( ),但这将使( )减小,( )增大。

11、列管换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空气走管内,蒸气走管间,则管壁温度接近( )的温度,总传热系数接近( )的对流传热系数。

12、图示为一异径管段,从A段流向B段,测得U形压差计的读数为R=R1,从B段流向A段测得U形压差计读数为R=R2,若两种情况下的水流量相同,则 ①R1R2       ②R1=R2 ③R1R2 ④R2-R1

B

A

R

13、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Co,当Re数增大时,其值 。 (A)总在增大;(B)先减小,当Re数增大到一定值时,Co保持为某定值;

(C)总是减小;(D)不定

14、碳钢的导热系数为_____;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为_____;铜的导热系数为_____,常压常温空气的导热系数为_____;常温水的导热系数为_____。

(A)17 W/(mC) (B)380W/(mC) (C)45 W/(mC) (D)16 W/(mC) (E)0.62 W/(mC) 15、翅片管加热器一般用于___________。 (A)两侧均为液体

,(B)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C)一侧为气体,一侧为蒸气冷凝,(D)

一侧为液体沸腾,一侧为高温液体

16、操作中的精馏塔,若维持F、xF、q、D、R不变(F、xF、q、D、R分别为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热状况参数、塔顶产品量和回流比),将加料口由原来的最佳进料位置向下移动几块塔板,则会导致塔顶产品浓度xD和塔低产品浓度xW发生以下变化( ) (A) xD变小,xW变大 (B) xD变小,xW变小 (C) xD变大,xW变大 (D) xD变大,xW变小

17、已知某一气液平衡物系符合亨利定律,由此可作出以下判断:该平衡物系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浓度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的差值为( )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D) 不确定

18、在恒定干燥实验中,其他实验条件不变,仅降低进入干燥设备的热空气的湿度,则下列推论中,合理的是( )

(A) 湿物料的临界水分将降低,恒速干燥段时间缩短 (B) 湿物料的临界水分将降低,恒速干燥段时间延长 (C) 湿物料的临界水分将提高,恒速干燥段时间延长 (D) 湿物料的临界水分将提高,恒速干燥段时间缩短 19、影响塔设备操作弹性的因素有( ) ①物系性质,②塔的结构,③气液负荷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①、②和③

20、根据有效膜模型(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吸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时,气相总传质系数Ky( )

(A) 大于气相对流传质系数ky (B) 大于液相对流传质系数kx (C) 近似等于气相对流传质系数ky (D) 近似等于液相对流传质系数kx

21、在板式塔塔板结构设计中,当哪些因素考虑不周时,将可能引起降液管液泛,请列举其中三个考虑不周的因素:① 、② 、③ 。

22、在干燥操作中,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经预热器加热后,其湿度 、相对湿度 。 23、在吸收操作中,压力 和温度 ,可使平衡常数 ,这有利于吸收操作。

24、设计精馏塔时,若进料量F、进料组成xF、塔顶、塔底馏出液组成xD、xW和回流比R一定,提高进料温度,则理论板数将 ,冷凝器负荷 ,再沸器热负荷 。 25、简单蒸馏用于分离 的均相混合物。在简单蒸馏操作中,随着蒸馏的进行,蒸馏釜内的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 ,釜内溶液沸点逐渐 。

二、(20分)在附图所示的管路系统中,有一直径为382.5mm、长为30m的水平直管段AB,在其中间装有孔径为16.4mm的标准孔板流量计来测量流量,孔流系数Co为0.63,流体流经孔

(F)0.025W/(mC)

板的永久压降为6104Pa,AB段摩擦系数取为0.022,试计算: (1) (2)

流体流经AB段的压强差;

若泵的轴功率为800W,效率为62%,求AB管段所消耗的功率为泵的有效功率的百

分率。已知:操作条件下流体的密度为870kg/m3,U形管中的指示液为汞,其密度为13600 kg/ m3。 (3) 若输送流量提高到原流量的1.8倍,用计算结果说明该泵是否仍能满足要求?(设摩擦阻

力系数不变)。

三、(20分)某酒精精馏厂,塔顶馏出液冷凝器中有25×2.5的管50根,长2m,管内通冷却水,流速为1.0m/s,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40℃,管外为饱和蒸气冷凝,试求: (1) (2) (3)

管壁对冷却水的对流传热系数hi。

该厂仓库有一台与上述传热面积相同,管径相同,但管数为60根的换热器拟作备用品,若不合用,为完成原来的冷凝任务,试说明用该备用换热器如何调整操作条件使之满

若保持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不变,问该备用品是否合用(用计算等说明)? 足生产要求?

水物性数据可取为:Cp=4.174kJ/(kg·K),ρ=995.7kg/m3;λ=0.617W/(m·K),μ=0.8cp

四、(20分) 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内,用20℃的清水吸收氨气-空气混合气中的氨气,已知混合气流量为0m3/h(标准状态下),塔底气体进塔浓度为0.06(摩尔分率),要求氨的回收率为99%,已知塔内径(直径)为0.8m,清水用量为1.1m3/h,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0.9X,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ya=107kmol/m3.h,20℃水的密度为998.2kg/m3。试求: (1)吸收液的出口浓度X1(摩尔比);

(2)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及所需的填料层高度Z;

(3)若混合气流量(标准状态下)增加20%,维持操作压强和用水量不变,要达到原来的回收率,填料层高度至少应调整为多少?(已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Kya与气体流速的0.8次方成正比)。

五、(20分)在一常压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分离某双组分混合液,已知该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3.2。进料量为1000kmol/h,饱和蒸气进料,进料中易挥发物的组成xf=0.4。要求塔顶产品中易挥发组成xD=0.9(以上均为摩尔分率),料液中易挥发组分的90%由塔顶馏出。取回流比为3.5。塔釜采用间接加热,塔顶采用全凝器。试计算: (1)精馏段和提馏段上升的蒸气量;

(2)从塔顶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上升的蒸气组成为多少;

(3)现因结垢导致再沸器换热能力下降,若维持原来的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热状况和塔顶产品量不变,分析塔顶产品浓度和塔底产品浓度将如何变化?

六、(10分)用一过滤面积为0.05m2的板框过滤机过滤某悬浮液,操作压强为399 kN/m2,过滤300s所得到的滤液量为0.025m3,再过滤300s时再得到0.015m3的滤液量,此时板框已充满滤饼,试求:

(1)过滤常数K(m2/s)和当量滤液量Vm(m3)? (2)过滤终了时的过滤速率?

七、(10分) 在常压(101.33kPa)绝热干燥器内用热空气干燥某湿物料,湿物料从含水量为35%干燥至5%(均为湿基含水量),产品产量为450kg/h。空气初始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35%,经预热器加热至90℃后进入干燥器,离开干燥器时空气的温度为45℃。(已知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84kPa)。试求: (1)干燥器除去的水量(kg/h);

(2)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湿度(kg水/kg绝干空气); (3)绝干空气的消耗量(kg绝干空气/h)。 空气的焓可由下式计算:

I(1.011.88H)t2490H(kJ/k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