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管理

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管理

来源:爱go旅游网
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管理

作者:张天山 孙杭明

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21期

张天山1 孙杭明2

(1.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20)

摘 要:建设工程投资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管理任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水利工程投资控制往往存在失控的现象,造成工程质量不高、工程投资失控、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这就要求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的投资控制和管理:以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为基础,精确做好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在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投资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达到节约建设成本、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顺利实现项目建设任务的目标,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 全过程 投资控制 投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TV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126-02

工程投资控制与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三大核心管理任务之一。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全过程,要想全面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及时纠正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投资控制的偏差、取得社会效益与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对影响工程投资的三个重要阶段实施全过程的控制。投资估算是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投资决策的成果,也是设计概算编制的参考和依据[1];设计概算是初步设计阶段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静态)的最高限额;而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可以有效节约项目的建设成本,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

本文的研究主要在现有的政策法规的框架和价值规律的条件下,探索如何遵循市场经济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构成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修订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建立起政府宏观控制为主导的投资控制和管理体制。从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投资全过程负责、强化施工承包企业经营和成本管理的意识、改变第三方造价审查的方式和思路等三方面的考虑出发,通过有效的投资控制和管理,顺利实现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达到可观的投资回报。

1 当前工程投资控制与管理的现状

1.1 参建各方目标不统一

投资方或建设单位都想在充分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施工承包方在承接项目后都想尽可能通过最少的成本投入来换取赢利的最大化;页第三方(监理、审计等)普遍把控制工程投资控制的主要精力放在造价的预、决算和造价资料的审查、核定上。各方综合作用的结果往往是造价控制的核心目标无法达成,造成超概算现象频繁发生。

1.2 项目立项预期和实际存在偏差

个别地方政府或部门为了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的补助,往往通过各种手段促成项目立项建设。未按工程实际规模和标准进行充分的审查和评估,匆忙提出设计方案,搞上马概算和钓鱼工程,刻意在项目申报方案中降低工程造价等[3]。一旦工程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即随意扩大建设

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附带和附属项目,致使工程造价完全突破概算甚至估算,加之部分地方财政配套跟不上,造成资金链断裂,增加工程的投资管理难度。

1.3 项目前期设计工作不够重视

水利工程的前期设计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很多水利工程基础资料的搜集不主动、数据整理不齐全,没有推行限额设计,加上设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往往导致选定的设计方案质量不高、深度不够[3]。而现有水利工程监理只注重对施工阶段的全过程监理,对设计阶段的监理鲜有涉及。

1.4 工程建设管理及施工过程混乱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造价的政策法规调整不断,物价指数飞涨等原因。部分工程建设管理中未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致使合同不规范,投资风险得不到保证,甚至发生参建各方恶意串通和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等事件。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现场签证频繁,恶性和循环最后导致豆腐渣工程、投资失控、国家资产流失等现象。

2 如何有效控制和管理工程投资

2.1 抓住对策、突出重点

要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工程造价,就要从源头上抓起,谨慎做好工程的前期规划工作,提高设计深度和质量,从源头上主动控制和管理工程投资。

2.2 规范管理、防微杜渐

严格按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办事,加强建设管理和监督,把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人为因素降至最小[4]。大力推行限额设计,对工程投资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并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和审查制度,杜绝上马概算和钓鱼工程,严厉禁止包装项目的产生。

2.3 严格执法、完善机制

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完善工程投资的调差机制,严禁借鸡生蛋和恶意套用国家资金。完善项目建设期造价管理体制,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大执行力度。

3 全过程的投资控制与管理

3.1 项目决策阶段

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阶段是工程投资决策控制的重要阶段,设计单位应对拟建项目的各个建设方案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并在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确定高质量的投资估算,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在各阶段总投资控制的依据[5]。合理地选取建设地点,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选择合适的工艺设备,充分做好投资估算的审查工作,对其完整性、准确性、可行性等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

3.2 设计阶段

采用推限额设计、优化设计、经济设计,以降低工程造价,对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审查设计概算。是否在经批准的投资估算内?如发现超出估算,应找出具体原因,及时修改设计,并调整概算,确保经济合理。推行设计费的收取与工程设计成本节约挂钩,制定奖惩制度,对节约成本的设计给予奖励,在一定程度上积极鼓励寻求最佳设计方案,防止不顾工程造价成本、随意加大安全系数现象。(2)落实设计项目招标,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通过竞标,优选出具有经济、实用、美观、安全、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为了避免一些设计人员的粗心计算,随意增大概算基数,增加投资,在方案设计阶段通过招标完成后,对后期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落实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招投标,使每个设计阶段均通过竞争完成,并对每个阶段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经济核算。(3)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有效避免投资失控的方法。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应充分掌握本项目的设计任务、设计原则、经济指标,通过方案的比选,把初步设计造价严格控制在限额内。后期的施工图设计应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其限额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的控制上,将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专业,再分解到各单位工及分部工程上。所有设计人员必须加强经济观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经常检查本专业的工程费用是否超限,切实做好造价控制工作。

3.3 招、投标阶段

水利工程通过招投标进行定价的程序是法定的一种定价方式,是一种由招标人提出招标要求,投标人通过报价竞争,中标后与招标人签订合同,以签订的合同价格作为建设工程价格的定价方式,这种定价方式属于市场调节价,也是企业自主定价。因此,严格衡量和审定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是招标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也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在本阶段建设方必须确保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格条件,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和侧面了解,熟悉和分析投标人工程投标报价的形成和计算方法,防止施工质量差、财务状况差、信誉差的施工单位参加竞标。(2)对工程项目设置的合理的标底,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标。(3)合同签订时,条款格式要规范、文字要严谨,避免留下似是而非的活口,造成日后的扯皮和索赔,以利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和管理。

3.4 施工阶段

工程投资控制和管理的实现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建设方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除了加强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外,重点应加强设计、监理和施工的现场管理,以杜绝投资浪费。

(1)重点关注设计变更和索赔管理。

在造价控制方面重点具体应放在设计变更和索赔管理上,关于设计变更重点审查是否按照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等。索赔产生主要是因一方违约、干扰事件、造成对方实际发生损失[6]。

(2)运用价值管理进行决策。

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用价值管理进行决策。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各参建方的积极性,群策群力,科学决策,从而达到实施中减少变更与返工。

(3)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工程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主要采用风险转移与风险自留措施,如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投保,主要是工程一切险与第三方责任险。也可通过合同将部分保险转移给设计、承包人等。对于一部分不可预测风险与发生概率非常小的风险建议采用风险自留。

(4)主要材料调差。

对工程中涉及主要材料的调差问题,建议委托人参照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要求:在合同执行期间,主要材料价格(指水泥、钢筋、砂、碎石、柴油)上下浮动超过一定浮度时应进行价格调整。调价周期以一个季度为宜,以投标期基价与施工期地区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价(政府指导价)对照计算,对其上下超过一定浮度进行调整(含税)。

(5)严格工程计量和签证。

工程现场计量与质量监理紧密配合,由监理检验合格后按合同规定予以计量。而对施工图纸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的发生的实际工作,由监理确认其工程行为的发生与数量,按合同及项目的有关规定是否予以计量与支付[7]。第三方审计单位则应当在审查相关材料真实性、完备性的同时,重点核查工程量的计量和签证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规定,是否按合同的有关约定进行约定。

4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建设各方要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进行控制,避免造价控制目标发生偏差,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规范和落实招投标制度,重视合同管理,加强对工程全过程造价的主动控制。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自身的变革,水利行业也不例外。继续沿用老一套的造价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搞好工程投资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同时,应主动加强与国外相关行业的沟通与联系,逐步实现由定额法向实物量法的过度,与国际接轨。通过不断探索,谋求改革与发展,以适应水利建设事业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喜军,王孟钧,陈辉华.政府投资项目决策体系及决策机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7):107-109.

[2] 吴勇志,傅国平,郑芝.政府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项目管理技术,2009(S1):87-90.

[3] 吴亚平.政府工程投资控制中的六大主要问题[J].中国投资,2009(12):94-95.

[4] 刘秀军,徐虎城,纪凤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08(29):121-122.

[5] 陈俊凯.浅谈水利施工成本的控制[J].中国西部科技,2009(2):59-61.

[6] 刘建国.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1(10):174.

[7] 任远.工程签证管理及其在代建投资控制中的作用[J].项目管理技术,2009(9):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