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海伦.凯勒说课稿

来源:爱go旅游网


《海伦·凯勒》说课稿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海伦·凯勒》。接下来,我将从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内容分析

《海伦·凯勒》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有志竟成”-------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的。《海伦凯勒》是一篇人物传记。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爸爸、妈妈、沙利文老师以及周围人们对海伦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她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文章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爱心教育的好教材。同时也能让学生领悟到“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这一方法将有效指导学生写作。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容易产生共鸣。

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多媒体比较感兴趣,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大多只停

留于了解故事内容,而忽略对语句的深刻解读,因此,我以多媒体为辅助引领学生细细品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

2.结合语言环境,运用微课教学,了解文中引号的用法。

3.通过品读、运用多媒体等手段,体会海伦·凯勒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4.通过精彩片段引读,激发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有关著作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感悟学习海伦面对不幸遭遇时与命运抗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五、教学策略分析

依据上述表述,教学本课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我感到难以让学生与海伦“将心比心”,真正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进而影响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影响学生理解的深度。然而,通过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祖国有声有色的秀美风光与让学生体验蒙眼塞耳的黑暗沉寂世

界的强烈对比,能让学生与海伦之间架起一道心灵的桥梁。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感情,在读中受到熏陶。”教学中我紧扣“不屈不挠”一词,先让学生运用“默读—批注”法进行学习,再适时将现代教育技术适时适当地介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品味具体语言材料,领会文章的意境,充分感受海伦凯勒热爱生活、不屈不挠的精神。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人对本课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教学手段的选择,我将分五点简述我的教学过程。

1.体验不幸,铺垫情感

通过作者的评价“不屈不挠”,引出小海伦的不幸并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词句,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体会。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感受海伦.凯勒的不幸,我在本环节教学中先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有声有色的美好世界,做蒙眼塞耳的游戏,形成鲜明的对比,体验海伦了无声无色的世界,加深学生对海伦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再让学生找到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自己的感受,配上一段低沉哀伤的音乐一齐读这段话,引导学生体会海伦悲愤欲绝的心情。

2. 紧扣主题,重点突破。

a. 摸盲文,拼单词。

学生默读并找出表现海伦不屈不挠的语句做随文批注的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

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找关键句,抓住“不分昼夜”“拼命”“不停地”“如饥似渴”“以至”“摸出了血”等关键词语感受海伦不屈不挠奋斗精神。文中出现的盲文学生比较陌生,展示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有了最为直观的认识。播放《奇迹的缔造者》影片中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经典片段,使学生眼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起来。最后在音乐声中,通过师生情景互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b. 生自学,“学说话”

何炳章老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学。在教学生学习上部分的基础上,我出示了学法(抓住关键语句,品味重点词语,体会海伦·凯勒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朗读。)请学生自学课文6、7自然段。

海伦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是非常艰难的,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看多媒体图片体验、想象这种艰难程度(萨勒发音时,要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想象海伦在坚持反复练习高声朗读时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口干舌燥、喉咙沙哑、头昏脑涨,这样的生活经历能帮助学生产生移情体验,更好地理解什么叫“不屈不挠”。在学生说话训练

3.体味情感,升华主题。

生找出文中表现海伦心情变化的语句,在课文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海伦的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老师相机出示名言及老师的话,激发学生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挑战,有机渗透人文教育,给予学生深刻的思想启迪。

4.精心设置,优化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布置作业前,配乐朗读海伦.凯勒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海伦.凯勒的代表作品的兴趣,能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主人公,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微课《引号的用法》 ,完成课后习题第4题。

5. 板书总结,凸显中心。

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是一节课的生命线。为了突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并结合结束语进行情感的升华,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板书设计:

海伦·凯勒

双目失明 用手指“说话”

不屈不挠 创造奇迹

双耳失聪 靠触觉学会说话

七、教学反思

小学高年级的课文篇幅相对比较长,因此我在教学中并没有过多的去抓细节,追求面面俱到。教学中,我紧扣主题,抓住我们的学生的生活境遇跟海伦有着明显的区别,加之

他们的生活经历有限,可能无法真正从心灵上受到震撼的现实,立足语文学科的根本,大胆地让电影、音乐、画面走进课堂,扩大学生的知识库,丰富学生对海伦的认识。我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朗读说话、感悟体验,从字里行间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会她对生活无比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