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学ⅰ人教新课标3.1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2

化学ⅰ人教新课标3.1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2

来源:爱go旅游网
化学ⅰ人教新课标3

课 题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1) 学科 化学 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了解金属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知识与技能 的生成物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变化情形及其缘故。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点拨法与实验探究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化学实验的操作和杰出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精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钠及铝与氧气的反应原理 明白得不同条件下钠与空气反应的产物的不同和铝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说明。 演绎对比法、实验探究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 、实验仪器 教师活动 新课引入: 图片展现介绍金属进展史及金属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引入新课 新课讲解 阅读教学目标 处理预习学案 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那些化学反应?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感受生活 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产生答案 提出共性问题 学生观看 教学意图 为新课作预备,激发学习爱好,为后续做铺垫 紧扣生活,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入手,形成对比。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教 学 过 程 {共性问题}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那些化学反应?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画出 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 [实验探究1]: 实验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看实验现象. 板 书 设 计 总结 摸索与[板书]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常温 4Na+O2=2Na2O (白色) 学生实验探究 实验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上,加热,有何现象发生? [巡视并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观看 实验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 [指导]:请各组派一位代表汇报本 组实验情形并将本组通过实验得到 的金属进行总结。 △ [板书]2Na + O2==Na2O2 动手实验 学生探究实验 2 学生相互交流 §3.1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2金属的化学性质 汇报成果 小组代表归纳总结出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质软,是电、热的良导体,密度比煤油大 每六人一组,动手实验,并认真观看实验现象。 汇报实验结果 4Na + O2 == 2NaO (常温钠 △ 2Na + O2 == NaO(加热下) 点燃 铝 4Al + 3O == 2Al2O3 学生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小结 学生自我检测 学生独立做题 下)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看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体验钠的性质的研究过程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2力2 , 体验钠的性质的研究过程。 学以致用 当堂把握知识

铝与氧气反应 4Al+3O==2AlO [板书]23教师点拨 金属单质 + 氧气 → 金属氧化物 教师引导小结 当堂训练 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要求“依照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的要紧性质。”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的基础。而初中化学中介绍了的金属的物理通性,化学性质介绍镁、铝、铁、铜与氧的反应,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本节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因此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为第一投影有关图片复习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然后以钠为代表采纳实验探究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习钠与氧气的反应、铝箔在空气中加热,最后学生总结金属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化学的隐秘,激发探究性学习的爱好,获得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主动意识,严谨求学,努力探究等的优良品质。通过介绍不同金属形成的氧化膜差异,培养通过现象挖掘本质的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观看、记录、科学概括,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摸索与交流中多给学生小组内交流时刻,充分表达学生自主学习理念,体会新课改精神,以后教学中要不断改进。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的“渗透”与“融合”,使学生的情感和爱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结合本节课显现的化学反应及时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整节课表达“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课堂双边活动较为明显,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