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五项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表
(A级指标5项,B级指标19项,C级指标63项)
A 级 指 标 B 级 指 标 B1 落实《锡山区城乡建设三年实施计划》,积极实施学校建设工程 A1 以推进区域教育优化工程和优质校园创建工作为重点,大力发展高位提升和均衡发展的优质教育 B3 加强优质校(园)创建工作,提升基础教育B2 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振 兴发展职业教育事业 C 级 指 标 C1全面完成易地新建怀仁中学(高中)、东北塘中学(初中和体校)和华夏天一实验幼儿园建设工程。 C2加快完成张泾中学综合楼、甘露学校食堂、仓下中学传统文化基地和港下实验小学、厚桥实验小学、安镇中学等学校的塑胶运动场地建设工程。 C3加强与有关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推进易地新建羊尖初中、荡口实验小学的选址、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 C4尽快完成东北塘中学初职分设和锡山职业教育中心校完全独立设置工作。 C5加紧完善锡山职业教育中心校专业设备设施和运动场地,增添图书资料,积极创造条件,争创省三星级职业学校。 C6鼓励和引导无锡市红豆职业学校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规范教育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C7认真做好云林幼儿园、新光幼儿园和黄土塘幼儿园创建省优质园,金锡幼儿园、桑达幼儿园和东房桥幼儿园创建无锡市一类幼儿园工作。重点做好东北塘严埭、农坝幼儿园,查桥兴塘、白丹山幼儿园等合格园建设工作。在优质园就读幼儿达85%以上。 C8积极推进甘露学校、黄土塘小学和勤新小学创建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认真做好龙齐坝小学创建区现代化规范学校和有关省(市)示范(实验)学校转评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的相关工作。在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就读的小学、初中生分别达60%和80%。 周 勇 孟晓东 姚华芳 办公室 教育科 办公室 校、双语教育示范学校。 C10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安镇中学、厚桥中学档案室创建省一级综合档案室,确保全区中小学档案室100%达到省一级综合档案室水平。 1 - -
责 任 领 导 责任科室 完 成 期 限 丁伯荣 周 勇 孟晓东 计财科 2008.12 丁伯荣 周 勇 孟晓东 陈 钢 教育科 组织人事科 2008.12 办公室 姚华芳 倪世清 教育科 督导科 2008.12 孟晓东 倪世清 教育科 督导科 2008.12 办学水平 C9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年内创建1-2所双语教育实验学2008.12 2008.12 [工作导航]
A 级 指 标 B 级 指 标 B4 加快区域化推进 0~3岁 早期教育 的进程 C 级 指 标 责 任 领 导 责任科室 完 成 期 限 2008.12 A2 以完善早 教网络和 推进成社 B5 教育为延 深化发展伸,加快 社区教育 发展涵盖 一生和人 人享有的 终身教育 B6 围绕“两 个素质提 升工程” 的目标要 求,提高 各类培训 的实效 C11 0~3岁婴幼儿早期受教育和家长受指导率达80%以上,3-6岁幼儿入园率达99.5%以上。进一步狠抓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保教质量。 C12认真做好亲子园登记注册工作,完善亲子园办园条件,姚华芳 规范亲子园管理。建好0~3岁婴幼儿受教育档案。 C13加强托班课程和亲子园课程的研究,切实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能力,保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和3~6岁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C14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队伍优化机制、事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完善联席会议制、联络员会议制、督查管理制、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等制度。 C15认真做好安镇镇、东北塘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的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全区100%成教中心建成市标准化成教中心,进一步加强成教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周 勇 C16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创建10所区合格职工学校,95%的村(居委)创建成区合格社区学校,30%创建成优秀社区学校,社区全员培训率达60%以上。 C17加强社区教育特色建设,积极启动社区教育培训课程化建设工作。各镇(街道)编写1门以上的乡土教材或社区教育培训课程;围绕建立新基地、实施新项目、开设新课程、探索新方法、拓展新领域,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实施水平。 C18切实完善社区教育、现代农民教育和职工教育培训网络体系;积极有效地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两后双百”培训和新市民教育培训等“五大工程”。 周 勇 C19加大成人中专、成人高中、开放教育、自学考试等成人学历教育招生工作力度,提升成人学历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全年自学考试和证书考试总规模超7500人次,其中自学考试规模达5500人次。 教育科 2008.9 2008.12 教育科 2008.12 教育科 招考办 2008.12 A3 C20认真贯彻落实《锡山区中小学全员德育工作意见》,加以全面实施强德育工作方法、技能的研究和培训,强化班主任校本培B7 全员德育和训,启动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完成第二期德育主任研修持续推进课推进全员 班。 程改革为核德育,提 心,深入发展高德育实 C21落实3所试点学校开展全员德育机制体制创新,探索适以立德树人应新时期要求的德育工作方法,推进德育评价机制改革,效 为根本的素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促进德育工作水平提升。 质教育
2 - -
姚华芳 教育科 2008.12 [工作导航]
A 级 指 标 B 级 指 标 B7 推进全 员德育, 提高德 育实效 C 级 指 标 责 任 领 导 责任科室 完 成 期 限 2008.12 2008.12 C22 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科研建设,指导17所学校用好学生心理档案软件,加强姚华芳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C23创建10-12所“廉洁文化进校园”达标学校。 C24大力开展以教学案例解读、课型教学研讨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力争在现代教学特色、课程特色方面有新的探索与突破,编辑出版“好课、好案例、好课型”专辑。 C25实施小学和初中教学研究联动和互动策略,围绕教学课型、教学特色、教学风格等扎实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和校际教学交流活动。 C26大力推进社区(村)小学的体育、艺术和科技特色建设,完成本年度申报特色创建学校的有关指导工作,努力提高社区(村)小学课程建设水平,促进办学品位的整体提升。 C27落实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加大对教学质量过程监控,促进全区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均衡提升,小学各学科质量抽测成绩稳步提高,中考六科一次性合格率达85%以上,高考万人本科进线率位居无锡市前列。 C28规范“十一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滚动立项课题各研究阶段的工作,完成三分之一立项课题的中期评估工作,强化课题研究的总结和提炼,积极推广我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C29深化“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的相关研究工作,整合全区中小学校现代学校建设相关课题,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辑出版局总课题研究成果专集,为课题中期评估作充分的准备。 C30评定首批教育科研示范学校,通过先进教育科研集体的示范、带动,推广教育科研的成功经验,努力实现教科研工作的优质化提升。 C3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大课间活动、校园集体舞和阳光体育运动,统筹安排好区运动会、体育节、小学棒球联赛、体育中考等活动,促进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不断增强学生体质。 陈 钢 周 勇 孟晓东 教育科 监察室 教研室 2008.10 B8 推进课 程改革, 提高教 学质量 A3 以全面实施 全员德育和 持续推进课 程改革为核 心,深入发 展以立德树 人为根本的 素质教育 B9 推进教 育科研, 优化教 育实践 孟晓东 教育科 教研室 2008.12 周 勇 孟晓东 教研室 2008.12 2008.12 孟晓东 储建明 教研室 2008.10 2008.12 B10 切实加强体卫艺科技国防人防教育,C32 认真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加强艺术教全面提精心组织开展各类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高学生育教学改革,综合素术素养,活跃和丰富校园文化。 质 3 - -
孟晓东 教育科 2008.12 [工作导航]
A 级 指 标 B 级 指 标 C 级 指 标 C33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履行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认真做好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和检测工作。 C34按照“六有”的要求,认真做好各类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抓实开展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大力推进“合格医务室(卫生站)”、“健康教育促进学校”、“青春期教育规范学校”和“红字字工作规范学校”等创建。 责 任 领 导 责任科室 完 成 期 限 B10 切实加强体卫艺科技国防人孟晓东 教育科 2008.12 陈 钢 防教育,C35整合国防、人防教育,指导做好高一新生军训和少姚华芳 全面提年军校工作,扎实开展防化、防灾、防火等演练活动,高学生不断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A3 综合素C36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广泛开展 质 科技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深化科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全面实施 大力推进并精心指导科技特色学校创建,整体提高学生全员德育和 科学文化素养。 持续推进课 C37全区中学和中心小学有2/3以上班级实现“班班通”,程改革为核 实现“一网新三机”进教室,再有2-3所学校建成数字心,深入发 化校园;各社区(村)小学和幼儿园在全面完成ADSL展以立德树 宽带接入的基础上,实现公文传输网络化。 人为根本的 B11 C38切实规范和完善数字化校园和“班班通”的建设和素质教育 加大数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监控等方面逐步向字化校数字化过渡。 园创建C39完成区资源中心资源库平台和数字图书馆选型、购周 勇 力度,推买和使用,年内区资源中心资源库容量达300G;以《锡进教育山教育信息网》为依托,各校校园网站为基础,完善满信息化 足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与管理、网络化教研、信息交流等需要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平台和资源群。 C40制定出台《无锡市锡山区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指导意见》,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开展学科教学的教师达到80%,信息技术应用的课时覆盖率达到30% C41坚持以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切实将师德要求内化为A4 教师的自觉行动。 以加强师德 建设和专业 B12 C42组织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和“身边的案例”建设为抓手, 加强师大讨论活动,让教师在总结、反思、碰撞中,明确新时陈 钢 创新发展更 德师风期师德的新内涵、新要求。 加注重自主 发展和自我 发展教师教育
4 - -
教研室 办公室 2008.12 2008.12 2008.6 教育工会 建设 C43构建和完善师德评价机制,运用学生评议教师、社会评议教师等手段,定期考评教师的师德行为表现,努力提高师德建设成效。 2008.12 [工作导航]
A 级 指 标 B 级 指 标 C 级 指 标 C44抓实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研修培训,不断促进学校领导干部理论素养与领导水平的提高。 C45 强化对幼儿园园长和中小学校长的教育培训,组织幼儿园园长到南师大教科院学前教育系参加研修学习,组织好中小学校长的读书活动和“当好副校长”系列教育活动。 C46组织区第三批优秀校长的评选和合格校长的认定工作,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中层干部轮训、带教、换岗、交流、挂职等形式提升综合素养。 C47召开第三届教师教育工作会议,组织优秀教师培养和优秀教师成才经验交流,汇编《锡山区优秀教师成长之路推介》。 C48组织好新教师培训、教师全员培训和学历进修工作,抓实校本培训。 C49 开展校本(园本)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建立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的教学研究共同体;进一步创设师生共同成长、师师共同成长、教学科研人员和教师共同成长的良好环境;启动区域性网上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C50启动品牌教师群体形成的实践工作,确定品牌教师培养对象,建立档案、明确职责、搭建平台、展开研训。 C51以实施《劳动合同法》为契机,认真做好宣传、督促和服务工作,努力规范学校用工行为。 C52 在总结2007年考核录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规范实施2008年考核录用教师工作。 C53启动义务教育阶段骨干教师区内支教活动,组织小学阶段教学能手以上、初中阶段教学新秀以上骨干教师跨校支教,做好与徐州丰县12所学校、延安一高及其他地区的支教工作。 C54加大对各镇(街道)和区政府相关部门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责任的督查力度。高质量完成省、市对区政府教育工作及教育附加征管用的专项督查工作。 责 任 领 导 责任科室 完 成 期 限 B13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2008.12 丁伯荣 陈 钢 组织人事科 2008.11 A4 以加强师德建设和专业 建设为抓手,创新发展更加注 重自主发展 和自我发展 的教师教育 B14 加强教师专业建设 2008.9 教研室 储建明 组织人事科 2008.12 丁伯荣 陈 钢 组织人事科 孟晓东 陈 钢 B15 加强用人制度改革 2008.8 2008.12 A5 以加强教育 督导推进依 法治教为保 障,优化发 B16 强化督周 勇 倪世清 政,深化C55完善落实教育管理规范督查方法,切实加强对日常展与和谐文 督学 收费管理和自主办学行为的督查,进一步提高依法办学明新锡山建 水平。启动新一轮三年发展性规划学校的评估方案。 设相适应的 公平教育
5 - -
督导科 2008.12 [工作导航]
A 级 指 标 B 级 指 标 B16 强化督政,深化督学 C 级 指 标 C56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整改的跟踪督查建议函制度,强化对办学(园)点安全工作的监管。区“平安校园”达90%以上。完成3-5个农村校(园)示范食堂创建工作。 C57坚持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B17完善学校制度建A5 以加强教育 督导推进依 法治教为保 障,优化发 展与和谐文 明新锡山建 B18关设相适应的 注弱势公平教育 护教育公平 设,加快依法治校进程 原则对校规校纪进行梳理,逐步完善学校制度建设。 C58切实加强教代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督促学校每年应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并切实规范议题和议程,健全提案征集处理制度,真正发挥教代会在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作用。 C59召开全区创建依法治校合格(示范)校推进会,表彰创建典型,推广先进经验,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加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C60完善外来民工子女预报名登记制度,加大外来人口子女就学工作力度,认真做好接纳外来民工子女入学(园)的相关工作。 C61 加大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与监管力度,探索孟晓东 教育科 2008.12 弟学校的办学水平。 C62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工作体系,扩大助学覆盖面,努力将幼儿阶段、有居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帮困助学范畴。 B19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能
C63进一步实行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牵头、逐项分解、经常督查、定期交流、严格考核、强化奖惩等一系列制度,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动力和机制,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丁伯荣 办公室 2008.12 2008.9 丁伯荣 办公室(行政服务科) 2008.10 陈 钢 教育工会 2008.12 丁伯荣 办公室(行政服务科) 2008.12 责 任 领 导 责任科室 完 成 期 限 群体,维建立以奖代补(扶)的考核管理机制,提高外来民工子
6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