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方应用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地方应用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瞄技喇业

地方应用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胡晓兰叶慧

(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摘要:高校教育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分析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与改革困境,从个性化课程设置体系、多层次培养结构及构建个性化专业教育平台3个方面,提 出了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7. 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 issn. 1672-2272. 2018. 05. 006

能培养,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培训或者资金支持等形式 培养学生成为企业创业者。这种CEO培养模式教育 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同时为创业教育储备了 一定的人才。后者定位则是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素质 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技能。 这种教育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培养对创业的兴趣与意 识,但是过于空泛化。创业教育相比素质教育而言,对 于素质培养的内容更为明确。

在经济结构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传统创业教 育的发展历程,创新创业被赋予了新的定位,即符合经 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 驱动的第一资源。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 求,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 的

此 , 新 态 下 方

高 校 创 新 创 业

教育应当定位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并将其作为教育的 基本职能,旨在通过高等教育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冲击 传统经济结构。

〇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 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提高创新创 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有效途径。创 新创业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解决就业问题。 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个性化的教 育方式,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地方应用型高校 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阵地,承载着高新技术研 究与社会服务的功能,且更注重人才的实践技能培养, 并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使命。

1创新创业教育定位

*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

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改革是实现我国高质 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供给侧改革不仅推动经济发 展同时为高校教育提供了新理论视角。要实现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创新。创新驱动是影响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的最根本因素,创新助推知识型创业,进而 注入到经济发动机中。人力资本的创新又是创新驱动 的动力源泉,同时产生知识溢出。高校作为人力资本 的输出源,承担着人力资源匹配经济发展的重大要务, 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改革实现的有 效途径。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 角色定位。

创新创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相比发达国家还 处于摸索阶段。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借鉴 国外的创业教育模式,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倾向“窄 化”和“泛化”。前者定位注重的是学生创业知识和技

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整体呈现较好趋

势发展,但存在不足。首先,创新创业课程虽然形式多 样化,但主要以融入式课程为主,缺乏针对创新创业专 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国内应用型高校对创新创业专业 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高校虽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 育融合,却没有设置创业型专业。当前,全面掌握创新 创业基本知识、技能,熟悉创新创业方法技巧与理论的 人才较少,难以胜任现代企业技术管理与创新工作需 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专门人才;其次,

作者简介:胡晓兰(1976-),女,博士,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叶慧(1986-),女,博士,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 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收稿日期:018-03-06

22 科技创业月刊2018年第5期

地方应用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创新创业论坛

大学生创业教育相比其他教育最大的特性在于其突出 其实践性,尽管当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具 有一定的实践性,但是不够系统与深人,理论与实践的 融合度不够。因此,实践性内容仍然是未来创业教育 课程发展的方向标与关键点。此外,目前各高校的专 任教师仍然较少,因此往往是以兼职为主。

为了进一步适应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为经济体系 改革增加自主创新力量。因此,推进应用型高校创新 创业教育的第一步是分析和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多困 境。2.1

政策困境

创新创业政策主要是为了促进初创企业成长,为 有创业意识的人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以激励形式尽 可能降低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与运行成本,削弱竞 争壁垒给创业者带来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股 新生力量,在资源和经验上尚有欠缺,因此会遇到各种 挑战。为了提高创业成功率,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帮助, 提供多种条件。政府的政策支持,银行的资金支持,企 业的风险保障制度等都是大学生创业的有力保障。良 好的创业环境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这样才 能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向高新产业、高附加值或技 术制约比较强的产业进军。

近年来,国家与地方政府均出台了各种大学生自 主创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鼓励和帮扶大学生创业。 例如,武汉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从快 落户、好安居、易创业等几个方面提供保障。虽然如 此,但看似完善的举措在实际执行中缺乏硬约朿和可 行性。再者,各政策缺乏具体任务分解及具体的落实 单位,也没有硬性的执行日期,因此在落实中就会被拖 延或敷衍。

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基本属于不独立或者半独立状 态,因此在创业过程中更需要大量资金的投人,这样就 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解决资金限制成为大学生迈出创 业的第一道门槛,为了降低资本投人,只好缩小创业规 模甚至放弃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政府与高校,渠道相对比较狭窄,社会与民间参与度不 高,而且在资金审批流程和周期性方面又导致资金支 持力度不足,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步伐。2.2现实困境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结构是高校开 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依托,是实现创新创业 教育的关键。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 境是课程开设率不高,覆盖面窄。

应用型高校虽然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摆在第一 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在人 才培养计划中没有体现。在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方面, 与国家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

课程现状是没有专门开设相关课程,如开设了也是作 为一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因为缺乏创新创业的文化 积淀,课程授课学时与内容受到了限制,学生无法全面 掌握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及创业的科学方法,对 学生的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危机处理能力都 有影响。选修课更多的是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 生,覆盖率比较低,无法把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内涵 在教学 程

及。

高校 在

专业的创新创业导师队 是

的普遍问题。导师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 更多的是起到启迪思维、激发热情、引导实践的作用。 现有师资结构更多的是从校外聘请的创业成功人士, 或者由行政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创业成功人士经验具 备不可复制性,行政人员缺乏相关经历与行业知识,不 能够对创业过程中的风险防控给予专业的指导。偏重 理论性教学与学生实务指导的需求形成突显矛盾。

3

3.1

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应用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

去同质化,结合学生自身特色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创 新创业能力,构建个性化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 生整体适应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体系结构的发展的能

相比传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培养模 式更注重采用个性化教育的手段,追求高素质创新创 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 式主要还是依托高校教育,结合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特 点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从而挖掘每个学 生的个性潜能优势,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社 会实践能力,更好地匹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宗旨。 突出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更好的实 践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追求懂技术、善于发现商 机、具备创新、组织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输出。3.2

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国外发达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备丰富的经 验。创业教学课程或者依据创业项目的侧重点不同而 开设,或者按照不同的学历层次进行开设。应用型高 校个性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开设应当以人为本,结 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求,开设不同层次的创新 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包括创业意识、创业通识与创 业职业3个层面。每一个层面侧重不同的教学目标, 比如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的社会 化( 高学

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创业通识则是将学生作为 未来企业家进行培养,侧重企业管理的思维习惯、企业

23

3.2! 课程体系个性化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NO. 5 2018

PIOMPPRIM^ \\A/ITU QriPMPP JJ, TEPUMni

瞄技喇业营」

MOMTUI V _

地方应用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结合专业特色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将创新创业的基 础理论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中,让不同学生更精准地选 择自己所需的理论知识,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 新创业的热情。平台的第三方对接企业,为学生提供 最直接的实践机会和交流机会,通过和创业成功人士 沟通让学生更深地体会企业的运营过程。

家的视野开拓、提高个人眼界方面;创业职业则是针对 更具备创业潜质的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经营管理培养方案。

3.2.2 多层次人才培养结构

应用型高校教育不是为了造就“同质化”人才,因 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采用多层次、多类型的方式,按 照不同的人才类型“定制”不同的培养目标,包括应用 型技术人才、技艺技能型人才、工程型技术人才。通过 结合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色,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强 调学生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能力。

型技术人

才I

H4结语

高校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在认知世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分认识自我,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 重在培训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动性,从而提高整体的创 新创业素质。实现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 仅需要高校在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师结构 上有所改进,更需要政策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

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後选择& J '教育 探索,2015(11):63-66.

技艺

技能型人■才应用

型技术人

才I

个溫业

图1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2 魏银霞,黄可,郭庆.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 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 (4-17.

3.2. 3 构建个性化专业教育平台

个性化专业教育平台是知识共享平台,是进行创 新创业教育理论辅导和创业实践指导的专业平台,同 时也是人才供需平台。

通过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沟通平台,提供个性化的 辅导,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培养。主要是针对不同 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块,

3 宁德鹏.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长春:吉 林大学,2017.

)黄晓玫,李鸿飞,黄涛.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 探索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

5 王利芬,李吉明,王文先.大学生实践平台建设探析[J]教育 理论与实践,2014(18) (2-23.

(责任编辑要毅)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dividualiz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in 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HU Xiaolan YEHu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Wuhan 430400 ?China)

Abstract : Higher education

analyzes the current model from three

situation

is the key to cultivating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for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in applied

of innovation and

and the predicament of reform. It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ersonalized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aspects : individualized curriculum setting

system, multi-level

personalize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latform.

training structure,a

Key words: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l

24 科技创业月刊2018年第5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