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深厚渊源和当代发展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g年9月 宁夏党校学报 Journal of Ningxia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Sep.2018 第20卷第5期 V01.20 No.5 中国共产党初心 使命的深厚渊源和当代发展 金民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100731)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 政治立场和政治理想,即彻底的人民立场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现实展开;它是近代以来中国 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进行不懈奋斗的历史延伸,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性;它深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重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追求,以及根植“以百姓 之心为核心”的治国理政智慧。新时代历史方位中,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 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初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8)05—005—008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宣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初 心使命的高度自觉,对完成自身初心使命的坚定信心。对于这个宣示,广大党员干 部和人民群众都表示高度认同和坚决完成,但是也有一些人表示怀疑,仅仅把它看 作是执政党动员群众的一种“策略”或“计谋”,而某些国外力量又把它看作是当 代中国的一种“野心”或“挑战”。那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究竟是基于中 国共产党自身立场和性质的本质追求,还是一种仅仅为了赢得民众支持的策略,究 竟是深植于民族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临时性的口号,究竟是源自中华 民族的发展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长期夙愿,还是一个政党的意志,究竟是为人类文明 作出贡献,还是要对人类发展进行挑战,究竟是停留在观念层面上的主观愿望,还 是不断走向客观实在的实践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基础、历史依据、文化渊 源、当代发展等不同层面上进行深入分析。 一、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和政治理想的现实展开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最深刻的思想本源就在 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政治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坚定地站在彻底的人民立场 上,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两个必然”的总趋势,特别是资本主义社 会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矛盾,提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及其实现路径,展示了实现人 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就是最彻底的人民立场,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立 场。马克思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宏大志向,在中学毕业论文 中提出: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 美。” 在博士论文中表示,愿做普罗米修斯式的人物,为了让全人类得到自由、解 放、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单靠个人力量是不够 作者简介:金民卿(1967一),男,河南洛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 长,研究员,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毛泽东生平与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 宁夏党校学报·名家论坛 的,单靠理论力量是不够的,要靠以先进理论武 发展的条件。” 《哥达纲领批判》进一步对 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这就是共产党。 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相对完整的描述: “在共产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鲜明地提 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追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 出,共产党是由“最先进和最坚决的”分子组成 的情形已经消失,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 的全世界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先锋队, 也随之消失之后;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 它始终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为根本 段,而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 追求和历史使命,始终代表整个工人阶级和全人 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 类的利益, “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 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 的利益”,在理论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 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 一 最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在实践上始 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终是走在人类解放运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前 按需分配!” 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共产主义就 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无阶级社会,就是人类摆 列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就是马 脱了自然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而获得彻底解放的 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性质,即阶级性、人民性、 状态。实现共产主义是所有马克思主义者共同的 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马克思主 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 义政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 命的理论前提和逻辑依据。 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在全人类利益和各民族利益、国 的人民立场和政治性质,坚定维护和发展广大人 际合作和民族国家独立自主的问题上,坚持彻底 006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的唯物辩证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代表全人类 2018.5 使命。 的利益,高度重视工人阶级政党的国际合作,提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就是要通过无产阶 出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 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发展公有 制,最后达到无阶级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 主义,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马克 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问题做了全面 论述。《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共产主义是一 首要条件之一” 。 。另一方面,这种国际合作 必须建立在主权国家独立和民族自主发展的基础 之上,只有每一个民族国家都获得了独立自主, 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都处于平等地位,国际工 人阶级的联合、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合作才能 种个人自由得到全面发展的真正共同体, “在真 真正成为现实。1892年,恩格斯指出: “欧洲各 正的共同体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通过 民族真诚的国际合作,只有当每个民族自己完全 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共产主义原 当家作主的时候才能实现。”1893年,他再次讲 理》提出: “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 到: “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那就既不 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 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 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 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 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 作。” 一 这个观点是每一个国家的工人阶级 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 及其共产党独立自主地领导本国革命和建设的理 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 论基础。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先锋队的中国 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 共产党,毫无疑问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 能得到全面发展。” ㈣。 《共产党宣言》系统阐 己,首要的任务和使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 述了共产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明确提出共产主 要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作出自己的贡献。 义社会的本质性内涵: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 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 政治理想和民族解放思想,根据中国具体实际和 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 时代特征,形成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宁夏党校学报·名家论坛 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 献。但是,当18世纪中叶西方开始掀起工业革命 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1920年,上海共产 之际,中国却依然抱着天朝大国的心态,在自然 主义小组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提出: “要 经济、农业文明的道路上慢行甚至停滞,逐步产 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 即“创造共产主义的社会”。 一生了同西方文明的距离。特别是在鸦片战争后, ,1921年,中共 中国日益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 大明确提出:党的纲领就是“以无产阶级革命 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 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 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 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 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 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1922年,中共二 大将中国革命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建立联合战线 并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步是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革命,从而“渐次 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㈥。之后,中国共产 党人多次谈到未来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把解放 中国人民、复兴中华民族作为自己的根本追求。 1925年,毛泽东讲到为什么革命时明确指出“为 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 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中国共产党把人 民立场凝练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转化为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作风,始终坚持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 众;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引领群 众,服务群众;广大人民群众相信党,依赖党, 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 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把人的全面发 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奋斗目标,使中国共产党 的初心使命更具有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 二、历史依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追求 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并不是现在才提 出来的,而是从党成立之时就已经确立下来的,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必然结果,具有 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解 放、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辛曲折的不懈奋斗。中华 民族以其独特的深邃智慧和创造能力,创造了源 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发展作出了杰出贡 之中。 中华民族并不甘于自身落后和外敌入侵,为 改变历史命运、实现救亡图存、复兴中华民族, 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一 次次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林则徐虎门硝烟,力图 抵挡住摧毁中华民族身体和精神的鸦片,驱逐入 侵之敌于国门之外,但是没有成功。洪秀全发动 太平天国起义,试图在中华大地上建立一个太平 天国,但是在内外力量夹击下,天国梦最终失 败。洋务派人士为谋求新的复兴之路,试图引进 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先进技术,实现所谓的“中 兴”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甲午战争彻 底摧毁了洋务梦。康有为、梁启超等举起维新大 旗,发动戊戌变法,试图把西方的君主立宪制 度、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同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体 制结合起来,在中国建构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 但最终以六君子血洒菜市口而宣告失败。孙中山 高举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经过了长时间努力, 辛亥起义取得胜利,但是被孙中山直接移植到中 国的共和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的经济 基础、社会组织基础、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 军阀力量,因而也就不可能取得真正成功。正因 为如此,辛亥革命后不久,在民国初年就发生了 袁氏复辟和张勋复辟两次帝制复辟运动,使民主 共和从建立之日起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中华民 族重新振兴的梦想依然在遥远的路上。 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 的曙光。就在中国人彷徨无奈之际,列宁领导俄 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伟大胜利,创建了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 元。中国人从十月革命里看到了民族解放、民族 振兴的希望和出路。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 东,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迅速把目光 转向俄国。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 比较观》一文,阐述了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本质 …… 宁夏党校学报·名家论坛 和世界历史意义: “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 对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解放有着无比坚定 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 的执着。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 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彩色者也”;强调要迎 义无反顾地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肩负起实现中 接十月革命带来的革命曙光: “吾人对于俄罗斯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 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 命,前赴后继,不懈奋斗,为国家谋富强、为民 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 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嘲㈣ 同 民历经千难万险,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 .: 年11月,他又发表《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 胜利》,提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 的先声”16]……, “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是“马 客士(Marx)的功业。” …1920年9月,毛泽 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列宁之以百万党员,建 平民革命的空前大业,扫荡反革命党,洗刷上中 阶级,有主义(布尔失委克斯姆),有时机(俄 国战败),有预备,有真正可靠的党众,一呼而 起,下令于流水之原,不崇朝而占全国人数十分 之八九的劳农阶级,如响斯应。俄国革命的成 功,全在这些处所。”盯 ㈣ 从党的领导、指导思 想、客观条件、工农阶级支持等几个方面,找到 了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同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相比,中国人从鸦片 战争到太平天国,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 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都没有成功的原因至少有 四方面:没有找到一个科学的理论,没有组建一 个先进的政党,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没有 建立一个先进的制度,从而也就不能凝聚起各族 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夙 愿难以成为现实。这是近代以来的80年留给中国 人的教训,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正在于有了主 义、有了政党、有了道路、有了制度,有了领袖。 两个相比较之下。中国人开始向俄国人、向 列宁学习。“走俄国人的路”,成为当时最先 进、最觉悟的中国先进分子的集体选择。毛泽东 曾经讲过: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 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 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 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 于是,这批最 先进的中国人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 神,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有着高 度自信,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有着深刻体会, 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 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不断实现 伟大的历史跨越。 在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开辟了一条具 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 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历史和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 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 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 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又在“从古未 有的极其伟大的斗争” ㈣, 中,开辟了一条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革命道路,完成对生 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 变革,在此基础上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 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 ,开始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当代 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 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 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 来,在领导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过程中,成 功开创并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日益把 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迎来了中国人民从站 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明前景。 如今,中国共产党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导 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 业、实现伟大梦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正日益 走向现实,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不断从梦想和 宁夏党校学报·名家论坛 愿望转化为客观实在。 三、文化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 转化 命的精神基因。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继承和提升对初心高 度重视、对使命牢记不忘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追 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 求。 “初心”这个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 们首先是中国人,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浸润着 中华民族的思想滋养,传承着着中华优秀文化的 已经出现。魏晋时期的《搜神记》讲道: “若不 契初心,则此生永诀。”在这里,初心就是一个 精神基因,这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深厚文化 人在做某项重大事情、作出某项重大选择之时确 渊源。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忠诚继承 者。1938年10月,毛泽东在首次系统阐述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问题时就突出强调:学习和继承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共产党人的 一项重要任务: “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 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 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 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 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 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 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 1943年5月 26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 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明确指 出: “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 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 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 扬光大。……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 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 国文化相结合起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进一 步提出: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 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 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 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 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 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 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 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使 定的认知、愿望、理想和信念,在同他人的交往 过程中,如果认识不一致、愿望相违背、理想不 契合,那就无法形成思想共识和行动一致,就只 能分道扬镳。可见,初心在个人的行动中具有决 定性的意义。青年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就体现得 非常突出,他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同萧子升交往甚 密,但毛泽东选择马克思主义之后,萧子升依然 坚守改良主义理想,二人关于改造中国的指导思 想、道路选择、社会理想发生了严重分歧,初心 不契而从此诀别。*讲的“不忘初心,方得 始终”一语,来自中国佛教经典《华严经》。讲 的是一个人只有坚守自己的信念,按照自己的理 想坚定不移向下走,最终才能修道成功、人生圆 满;而一旦离开了初心、离开了理想,就不可能 走向圆满境界。一个人是如此,一个组织、一个 政党也是如此,都不应该离开自己追求的奋斗目 标和远大理想。*强调共产党人要“牢记使 命”, “使命”的原意就是一个人出使的时候所 肩负的重大任务。 “苏武牧羊”就是中国古人牢 记使命的典范。苏武被汉朝皇帝派往匈奴出使, 承担着沟通两个国家的使命,到匈奴后因为匈奴 发生内乱,不仅无法完成使命,还驱逐到北海牧 羊长达四十年之久;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 出发时国家所赋予他的使命,几十年以后,匈奴 内乱平息,他毅然决然履行自己的使命。这种优 秀传统和价值追求,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到了 传承,但不是一般的继承,而是创造性地结合时 代要求加以提升和转化,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 容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时代要求结合起 来,赋予了传统优秀思想以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 意蕴,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吸收和升华了中国古 代“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源远流长 的“民本”思想传统,留下了“民为邦本,本固 宁夏党校学报·名家论坛 邦宁”的古训,明确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基 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 牢固国家才能安宁。商朝时期出现了“重我民” 发点。” 新时代,*提醒全党:“我们一 的思想萌芽,周朝时期的统治者强调“保民”的 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 重要性,采取了保民、惠民的政策。春秋战国时 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 期,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孔子提出“仁 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就是中 者,爱人”“修己以安百姓”;孟子提出“不仁 国共产党人所秉持的“以百姓心为心”,就是中 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 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苟子强调 的初心使命。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水可 四、当代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 覆舟。”这些论述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先贤对人 命的实现路径 民地位的重视,意识到百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坚守人民立 地位,国家兴亡与百姓生活状况密切相关,人心 场,坚定政治理想,传承民族精神,肩负历史重 向背关乎国家命运和王朝更替。中国共产党克服 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 了古代“民本”思想中特定的剥削阶级价值观, 族谋复兴。经过长期不懈的革命、建设、改革, 把这个思想进行现代性转化,用党的政治立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发展处在 根本宗旨加以改造提升,形成了人民至上的价值 了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 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幸福的 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 初心使命。 标。新的历史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伟 Q:!Q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提升和创新性发展了 大使命,这就是要在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基础 · “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治国理政智慧。《老子》 上,进一步推进伟大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建 四十九章写道: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不)善之:德善 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不)信之:德信 但是,越是接近于实现目标,越是需要倍加 也。”意思是说:圣人没有自己特定的意愿,而 清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一件轻松可 是把百姓的意愿作为自己的意愿。2014年9月3O 得的事情,前进路上必须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 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 力。在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 上,*讲道: “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 出,社会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 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 相当艰巨,多重矛盾交织叠加,特殊情况下甚至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 会激化,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社会治理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 面临诸多挑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等 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段话就充分体现了当 等。在党内,影响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长期存 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创造性提 在,思想、组织和作风不纯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 升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科 决, “四大考验”长期复杂,“四种风险”尖锐 学阐释。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 严峻,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纵深发展,自我革命必 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想 须深入推进。在国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 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 发展、社会主义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极 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使人民群众真正得 大地阻止了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 到实惠、使人民生活真正得到改善。战争年代, 些西方国家则不断加强对中国攻击和遏制,从经 毛泽东明确提出: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 济、军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围攻,实施 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 重返亚太战略、开展中美贸易战等,尤其是加大 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 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攻击力度,企图通过“没有硝烟 宁夏党校学报·名家论坛 的战争”达到“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目的。 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如期 正是基于此,*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明确 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党的十九大到 提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要带领 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进行具有 人民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社会 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要坚决反对 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 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局,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 的言行;自觉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 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 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自觉投身改革创新 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自觉维护国 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 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自觉 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 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推 进伟大事业,就是要全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 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 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 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和创新社 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 国。建设伟大工程,就是要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 的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 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时 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 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 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 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 领导核心。“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 相辅相成,伟大梦想是奋斗目标,伟大斗争是实 现途经,伟大事业是发展主题,伟大工程是根本 保证。其中,党的领导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必须 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 设的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领导贯穿 在国家事业的全部工作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提供根本保证。 肩负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当代中国共产党 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下,科学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征程,全面制定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部署。 合发展等重大战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 “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 个百年奋斗目标。 牢牢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 汇期,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效衔 接。抓住从十九大到二十大这五年间的一系列重 大历史节点,找准工作坐标,大力推进全面深化 改革,把当代中国发展得更为繁荣昌盛,把党建 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 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 奋斗目标进军。 新的历史征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分阶 段来进行。党的十九大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把新征程分为两个阶 段进行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 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 础上再奋斗1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重大战略安排,把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问提前了15年,从原 来的本世纪中叶提到了2035年,反映了以* 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 命担当;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调整为“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进一步强调了中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全面总体性,表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是高层次的、更加全面的社会主义,突 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奋斗目标和 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整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提出中国要成为 “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表明了 中国一定要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 ~…‘ 01 2 2018.5 宁夏党校学报·名家论坛 史跨越,社会主义中国不仅内部发展得很好,而 社.2008:456. 且在世界上有更强大的影响力,能够在当代世界 [8】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为全球治理和全人类发展 1991:1471. 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 [9】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79. 世界民族之林。 【10】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302. 参考文献: 【1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g【M】.北京:人民出版 1991:533. 社.1995:459. [1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g【M】.北京:人民出版 党校出版社,1992:41. 社。2009. 【13】*.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lg[M].北京:人民出版 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 社.2009. 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9-25.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g[M】.北京:人民出版 【1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 社.2009:435-436. 文献出版社2016:81. [5]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 [1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校出版社.1989. 1991:1095. [6】 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6】*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7】 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 2014·05 The Profound origin and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the Original Mission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Jin Minqing (Academy of Marxism,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ring 100731) Abstract:The original miss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is to seek happiness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rejuvenation for the Chinese nation.It is the political standpoint and oplitical ideal of Marxism.That is the complet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stand and the reality of the great ideal of communism.The original miss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is a historical extens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unremitting struggl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national prosperity,national liberation and people’S happiness in modern times,with historical and logical necessity.It is deeply rooted in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value pursuit of remaining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keep our mission firmly in mind.It is also rooted in the wisdom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with“the hean of the people as the core”.In the historical direction of the new era.to realize the great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Chinese people must carry out great struggles,build rgeat projeets,advance rgeat undertakings, SO as to see China becomes a great modern socilaist countyr that is prosperous,strong,democratic,culturlaly advanced,harmonious,and beautifu1. Keywords:communist pany of China;oriignal aspiration;socila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r a new era 责任编辑:任德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