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助力国家供给侧改革

来源:爱go旅游网
经济瞭望与纵览区域治理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助力国家供给侧改革

徐世恩

上海农商银行静安支行,上海 200070

摘要: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形势下,国家根据当前经济结构,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国家供给侧改革形势下银行的助力要求进行了探讨。其次,分析了商业银行针对服务实体经济风险防控的措施。最后,研究了银行自身转型的信贷风险防控措施。

关键词:服务实体经济;信贷风险;供给侧改革

本文展开对服务实体经济防控信贷风险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明确当前国家供给侧改革形势下,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助力现状及相关措施。供给端主要是指生产领域,致力于从生产领域角度,重视优质的材料供给,从而减少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从根本上提高要素生产率。在供给侧改革环境下,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面临着一定的风险,而商业银行是降低实体经济信贷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某种角度而言,商业银行通过对国家供给侧改革现状的分析,可以从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选择与评估担保方式、加强对不良贷款处置等,有效助力服务实体经济并加强对信贷风险的防控。可见,本文展开对商业银行助力国家供给侧改革相关内容的探究,具有实践性价值。

应结合供给侧改革情况,重视统筹的协调性和方法[1]。一般来说,供给侧改革是有一定的原则与目标的。商业银行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时,要深入分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结合市场经济实际发展环境,实现统筹性、协调性发展。此外,商业银行在重视责任意识的基础上,要了解和熟悉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方针,通过立足实际,展开对实体经济的分类性、针对性帮扶与支持。由此,使商业银行能够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形势下,符合其对实体经济的助力要求,且发挥重要价值。

1.2商业银行应积极调整内部信贷结构就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来说,若要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形势下给予实体经济帮扶,商业银行就需要积极调整其内部信贷结构。首先,要减少“无效”的贷款。目前,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产能过剩及空转套利的企业较多。产能过剩企业往往呈现出资金周转相对缓慢、负债过多的特点,而空转套利企业更是通过构造形式贸易从而套取银行授信。商业银行对此类行业进行借贷,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信贷风险。因此,结合国家供给侧改革形势,商业银行需要从安全性、流动性及效益性角度出发,逐渐退出产能过剩的行业并拒绝对空转套利企业授信。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各企业的信用风险考察,坚决退出亏损时间较长的企业。其次,重视产业重组与升级[2]。对于采用兼并重组有望重新获得竞争力或强强联合效能升级的企业,商业银行可以促使资源整合,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比如,为过剩产能行业选择较为合理的并购重组方案,对信贷存量进行盘活。由此,使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改善其内部信贷结构。最后,高度重

视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针对信息化发展形势,国家开始重视绿色低碳和环保型产业,此类产业将是日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基于此,商业银行也应顺应国家的重视方向,深入市场对其服务方式和营销模式进行研究,加强对清洁环保、绿色生物产品和人工智能科技等领域的考察和跟踪,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风险防控的措施分析

2.1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持差异化信贷政策

从某种角度而言,商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持差异化信贷政策也是十分重要的举措。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方面,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供给侧改革形势下过剩产业去产能的现状及各类风险情况的掌握,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可能呈现的风险,都覆盖在全面风险管理范围之内。商业银行相关管理人员要明确全面风险管理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实际上观察到的服务实体经济风险、表内和表外等风险、业务前台和后台等风险。同时,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制过程中,商业银行管理者要将风险管理的责任下达到个人,重视风险管理责任主体,重新规划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通过清晰的职责分工,实现对实体经济风险管理职责边界的梳理。由此,使商业银行能够形成相对统一和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坚持差异化信贷政策方面,商业银行需要时刻掌握国家出台的信贷政策,结合宏观调控信贷政策的变化,针对差异化信贷要求和客户、地区的不同等,实施针对性的差异化信贷策略。

一、国家供给侧改革形势下银行的助力要求

1.1商业银行应提高的责任意识与担当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新环境中,对于实体经济信贷风险的防控,商业银行应积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第一,商业银行应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思想和意识。从某种角度而言,实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导性作用。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发现其涉及到的领域相对较多,改革的出发点也是针对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以促进产业升级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为主的。所以,商业银行要认识到其在供给侧改革形势下的重要性,明确自身责任和担当,主动参与到实体经济结构优化中。第二,商业银行

· 121 ·

区域治理

在差异化信贷策略中,要采用分层次的管理方式,明确信贷风险的薄弱环节,从而针对薄弱环节作出合理精准的信贷服务,有效实现信贷风险的防控。

2.2重视担保方式的选择与评估,密切关注风险隐患客户

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对其的助力通常是从信贷方面体现出来的。在实体经济借贷发展时,商业银行要结合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重视对担保方式特别是抵押物的选择与评估。组织专门的抵押物评估小组,对借款人所提供的抵押物,进行内部价值审核与评估。通过专业性的价值评估,给出抵押物合理的价值,减少对抵押物不合理高估的现象。同时,商业银行要对抵押物进行动态性的管理,定期检查抵押物的完好情况,及时的反映出抵押物品的价值。此外,商业银行要定期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情况。在掌握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基础上,实现对抵押物的积极探索,提高融资的效率。商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风险防控时,也要密切关注风险隐患客户。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较多的过剩行业在去产能期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现金流紧张问题,极大程度上加剧了信贷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时,要高度重视此类风险隐患客户,主动对信贷客户尽心考察和评价,针对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从而实现对实体经济信贷风险的防控。

2.3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国家供给侧改革环境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良贷款现象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通常情况下,不良贷款会导致银行资金回流缓慢,无法实现对其他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对于不良贷款现象,商业银行应从全方位的角度出发,提高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其一,创新不良贷款的解决方法。在供给侧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市场需求环境及政策的变化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实现对不良贷款的创新性解决。比如,借助不良资产证券化和债转股等方式,加快对不良贷款的处置进度,提高不良贷款的处置效率。其二,就不良贷款的本身形式而言,其具有一种能够被交

122 ·

易的资产,蕴含相应的价值。为此,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贷款时,可以加强不良贷款市场处置的公开性,通过公开的方式吸引更多市场主体,使各市场主体参与到不良贷款的竞争中,从而及时发现不良贷款的价值,为实体经济信贷风险的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三、国家供给侧改革形势下银行自身转型的信贷风险防控措施研究

3.1重视业务创新与客户合作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银行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形势下,从其自身转型的角度上分析信贷风险防控措施,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来说,商业银行不仅要重视对业务的创新,同时也要重视与客户的合作。在业务创新方面,商业银行应结合供给侧改革环境,市场客户对信贷的需求情况,实现对银行内部业务的创新。成立专门的信贷小组,对新形势下客户需求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度挖掘,掌握客户对商业银行信贷的需求现状,根据银行自身的信贷发展状况,创新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业务创新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始终坚持统一化、标准化的原则,使创新的金融业务突出个性化与差异化,从而使商业银行能够起到引领的作用,为实体经济创造具有针对性的供给。在客户合作方面,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前新时代下的营销模式,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利用新时代下的经营理念,转变传统营销模式,结合商业银行依据业务讨论业务的现状,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导向出发,为客户提供更多合理的选择。通过对市场的深入探索和客户的细分,为客户提供更多超出客户预期的服务与选择,从而增强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合作水平,降低信贷风险发生率。可见,供给侧改革形势下的商业银行,重视业务创新与客户合作,是防控信贷风险的重要举措。

3.2重视内部管理与金融服务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新环境中,银行需要从重视内部管理与金融服务角度,实现对自身的转型,防控信贷风险。在重视内部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的重视。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银行的工作人员始终是内

经济瞭望与纵览

部管理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商业银行应积极招贤纳士,聘用具有信贷专业知识和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在应聘期间可以从笔试和面试的层面,实现对银行员工应聘者的综合考察。同时,商业银行管理者要根据银行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定期为其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应包括信贷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从整体上提升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此外,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对先进媒体技术的应用,搭建与现代市场需求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构架,实现对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在金融服务方面,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各个行业的共同合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此阶段的商业银行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与信托金融行业、证券金融行业等进行合作,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上实现对资金来源的深度发掘,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信贷风险的防控提供保障。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侧改革将会促使市场机制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工作中,需要通过积极应对、调整结构等,符合新形势下银行的助力要求。针对当前商业银行对供给侧改革的助力现状,本文主要从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重视担保方式的选择与评估、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等方面,重点分析商业银行针对服务实体经济风险防控的措施。此外,通过重视业务创新、客户合作、内部管理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研究银行自身转型的信贷风险防控措施。期望通过本文关于银行对供给侧改革助力的相关研究,可以为日后促进实体经济的的稳定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徐盼.以差异化信贷政策强化风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J].上海农村金融,2017,02(4):10-16.

[2]江国珍,李雅林.贷款风险不应成为银行支持工业发展的障碍——对上饶市工业贷款风险的分析及建议[J].金融与经济,2017,02(9):93-9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