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

1.行政职能 答:行政职能是指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为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 会各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是相关的政治权力主体按照一定规则,经由一 定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国家行政机关在 广泛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

2.行政裁决 答:行政裁决是司法行政之一,亦称行政仲裁,是国家行政机关受理各别具体案例的行为, 一般表现为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向法定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由仲裁机构了解情况后根据有 关规定作出裁决。

3.行政决策 答:行政决策可以表述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目标 而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对所 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作出决定的过程。 4.行政监察 答:行政监察是政府自我制约的一种监督机制。这种监督是政府系统专门机关(监察机关) 对其他行政机关进行的专门监督,主要通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由行政机关任命的 其他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查处其违纪违法问题等活动来实现。

二、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 行政职能的特征

(参考答案)答:行政职能具有如下特征: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1、行政职能具有执行性。从行政与立法的关系看,行政职能是一种执行性职能。行政职能 的行使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2、行政职能具有多样性。由于行政管理活动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行政 管理职能具有多样性。 3、行政职能具有动态性。行政职能随着国家社会生活及星恒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发生 变迁,行政职能的范围、内容、主次关系、作用、对象等也必然发生变化。

2. 领导活动要素的内容

(参考答案)答: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具体表现方式,领导活动的要素包括领导者、被领 导者和客观环境三个方面。 领导者是领导过程中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是领导活动三要素的关键。被领导者是相 对于领导者而言的,在领导活动中居于被动一方,接受领导者领导从事组织活动的成员。领 导者与被领导者处于组织系统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一方面,领导者通过对组织活 动的领导,代表和反映被领导者的利益;另一方面,被领导者通过实践领导者的决策意图, 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从事各类具体工作。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组织内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两种力 量,是组织有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任何领导活动都不可能摆脱客观环境的制 约,领导者只有在正确认识客观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领导活动才能促 进组织的发展,实现组织的目标。

三、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20 分)

1.试述领导理论中领导素质理论和领导方式理论所关注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领导素质理论由心里学家研究并创立,主要研究领导者个人素质与领导成败的 关系。领导素质理论视图通过分析对比探寻出领导者素质与领导效果之间的规律,用以解

1 / 3

决 领导者的选拔、培养、评价和任用问题。即随机设定不同领导者样板空间,对其领导效果进 行评价,然后归纳出不同领导者在个人素质方面的差异,由此确定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 些素质,进而再根据成功领导者的素质,总结和归纳出合格领导者的一般标准。 领导行为理论是围绕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应采用何种领导行为方式而构建其研究视角,以期寻 求最佳的领导行为模式的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创建的目的在于提高对各种具体领导行为的预 见性和控制力,从而通过理性的方式改进和增强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效果。研究的侧重 点在于确定领导者应具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以及哪一种领导行为的效果最好。领导行为理论 侧重分析领导者的领导行为、领导风格对其组织成员和领导有效性的影响,希望从中找出领 导行为方式与领导效果之间的必然联系。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

1. 案例:下水道堵塞问题的解决 某县印刷厂附近的下水道堵塞,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附近1000 多户居民深受其害, 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某报记者对此作了专门的采访,并在该报 的监督专栏里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终于促使有关部门马上采取措施。在不到一 周的时间内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

(1) 请从行政监督的角度看,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何种监督?

答: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 视等传媒工具,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而实施的监督。

(2) 这种监督具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答:(1)广泛性。舆论监督是社会各方面都能普遍运用的监督方式,它是以 社会所有阶级、阶层、组织、利益集团及全体公民为主体的一种社会性监督; (2)公开性。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介实施。监督的内容与对象一开始就摆在社会公众 面前,形成一个开放的监督过程; (3)及时性。舆论监督依靠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地、直接地把这些问题反映出来,形 成舆论压力,及时产生效应; (4)评价性。舆论监督总是以拥护或反对、赞扬或谴责的方式对被监督对象的行为作 出公开评价,表达民意,对被监督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政治压力,从而达到监督效果。 舆论监督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和各 种不当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及时的、公开的揭露、批评,可以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影响, 有效地改善和加强政府的工作。

2. 案例:事与愿违

某地级市在1988 年以前,城市建设工作任务分别由城市建设委员会和城建局负责,多年来, 该市的城市建设工作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基本上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随着 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涉及面也越来越广,城市建设委员和城建局 在旧房拆迁、道路扩宽、环境绿化以及其他市政建设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增多,而且呈尖锐 化趋势。两个机构时常处于相互扯皮、互相推委、争功倭过的矛盾和冲突之中,严重影响 了该市的城市建设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通过调查摸底、多方征求意见、与有关单位协商,决定增设城市建设办公室,其职责任务是:做好城市建设委员会与城建局之间的沟通联络工作,促使他们在各项工作中协调一致。市委、市政府要求城市建设委员 会、城建局和城市建设办公室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以城市建设工作大局为重,齐心 协力、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令人遗憾的是,城市建设办公室成立以后,该市的城市建设 工作中由原来两个机构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三个机构之间的矛盾,矛盾更多也更为复杂,城 市建设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效果还不如以前。 案例思考: 试用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分析该市政府

2 / 3

在机构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实现行政组织的科学化必须遵循完整统一的原则,首先是行政组织的职能目标要完整统一。这就是说,行政组织建设时要实行目标归类,同类行政目标应归同一个行政机构承担。 某市在设置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时,恰恰违背了完整统一原则。同一城市建设职能目标设置了二个(三个)机构分别承担,相互扯皮、争功倭过在所难免。原本是想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结果事与愿违。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该市为了协调矛盾双方的关系而增设专门的城市建设办公室是错上加 错,不仅不能消除矛盾,而且使矛盾更多更复杂。 解决的办法就是成立统一的城市建设管理机构。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