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政法院校“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

对政法院校“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

来源:爱go旅游网
:l¨ 0 高教研究 【摘要】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政法院校如何发挥自身的 些探讨,为政法院校“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一些 优势培养“法商结合”的人才是新时代赋予其的重要责任。本文 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就工商管理类专业如何实现“法商结合”进行了阐述,并就此提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突显“法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 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养特色 【关键词】 工商管理类专业法商结合模式构建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计划。围绕着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对 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这一目标,“法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该 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背景转向了复合型、应 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组 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 织,也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 人才。“法商结合”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基 市场经济使法制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当代社会,具有单一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 商学或者法学专业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练,从而到达具有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因此,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讲,其必须将既懂经济、又懂管理 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宽口径、重交叉,管理学、 和法学作为培养的目标。这一点不仅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得到了 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的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应该 体现,同时也是美、英等经济发达国家工高管理类专业的发展 实行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三大模块的教学方案,可以确定“三 方向,即将工商管理类专业与法律专业的结合作为主流,如美 面六点”的“法商结合”专业特色建设立体框架(见图1)。 国斯坦福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法商 结合”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另外,根据有关工商管理类专业毕 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层次 不明确以及知识面不够广等问题,被排在我国十大就业难专业 中,这也严重影响了政法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为了实现政法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又好又快发展, 利用政法类院校的优势学科一“法学”的支撑作用,在政法类 院校实施“法高结合”势在必行。 国内对“法商结合”的研究进展不是很多,基本上局限于一 些政法院校和商学院,如湖南商学院刘梦兰(2004)首先考虑了 法学专业的“法商结合”问题,提出要对法学专业学生加强商学 类课程,使法学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法律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 图1“法商结合”模式结构图 龚志军(2008,2009)对就业角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了 而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可以设置以下专业,如法务会计、金 论述,指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要法商结合;曾荇(2008)从法 融市场运作与管理、国际贸易与WTO、市场营销与市场法律制 商结合的课程设置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法学专业课程设 度、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律制度、经济犯罪侦查等。 置中尽量体现法商结合;胡艳香、陈蓉(2010)基于商科院校法学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 本科专业的法商结合针对商法学课程体系设计作了探讨。但是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基本上来自于 通过目前仅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对“法商结合”的本质以及如 西方国家大学,可以说,它一方面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企 何实现“法商结合”还没有形成共同的观点,故此,本文就政法 业管理效益、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从某 院校如何实现“法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一 种程度上来讲又脱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 98《当代经济》2o1o年10月(上)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存在着“本土化”的要求,否则,培养 出来的学生就不可能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此,在相关课程的 教学内容上,应以“法商结合”为目标,以教材建设为核心,对课 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新教材的建设。 而考虑到法商结合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在教材建设中 到广大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良好。 (2)实验室教学。建设“商务实验实训中心”和“法律实验实 训中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功 能,通过较全的实验教学用资料,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进行课 内实验,使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了所学知识 主要要考虑各专业核心课程的法商结合,比如:对企业管理专 的实际操作技能。 (3)第二课堂教学。丰富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可以邀请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 业的核心课程——现代企业制度,就可以和公司法的内容结合 起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和劳动、社会保障法结合,技术创新管 理和知识产权法结合,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法律结合等等。 三、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1、围绕“法商结合”专业建设目标和任务 第一,可以进行相关教师到企业中去兼职从事相关管理工 作并实行轮岗制度,扩大专业教师的企业认知度,从而丰富其 教学内容,增加本土化案例教学;第二,聘任企业家在“法商结 合”专业做兼职教授,或定期邀请企业家为学生讲授经济管理 方面的实践内容;第三,鼓励相关教师兼修或者进修法学方面 的课程,使教师队伍首先实现法商结合。 2、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青年教师去国内外进修、企事业单 位参加生产实习,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同时给每 位助教确定一名教授或副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建立“一帮一”的 机制,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 的科研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鼓励教师参加诸如人力资 源师资格、注册会计师、物流 币、报关员资格等各种资格证的认 证,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3、建立企业服务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发挥双师型教学团队的优势,建立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开 展工作,从企业的设立、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管理流程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和战略的制定、营销策划、企业形象设计、企 业项目论证以及税收筹划等各方面人手,全方位地服务于地方 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尤其是要对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出现的 各种涉及法和商的问题及时研究,并对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 处理意见,真正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应用性人才 “法商结合”类专业的实践性极强,实践性教学是“法商结 合”类专业教学的生命线,因此,实现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法商 结合”类专业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方面。故此,法商结 合的教学团队必须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以校内实践性教学为 主、校外实践性教学为辅;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性教学为 辅,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三动能力。 结合政法类院校的实际情况,政法类院校可以构建“校内 实践性教学(课堂案例教学+实验室教学+第二课堂教育+论 文撰写)+校外实践性教学(课程企业实习+暑期专业实践+ 毕业实习)”的“法商结合”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1、校内实践性教学 (1)案例教学。该方法的运用主要是以经济管理类专业所 开设的课程为主。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式教学法、互 动式案例教学法来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该方法简单实 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得 者、企业家和司法工作者来校举办专业前沿理论知识的讲座或 经济管理、司法实践的报告会。同时,结合学生专业技能的培 养,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大学生法律知识竞 赛”等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效果将会非常显著。 (4)撰写论文。主要开展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两种形式。这 种实践教学方式在训练学生获取知识、选择信息能力、锻炼和 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非常有效。 2、校外实践性教学 (1)相关企业实习。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概 论》、《物流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 管理》、《财务分析》、《项目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通过任课 教师带队,到相关企业进行短期的企业实际感受,使学生对相 关企业管理环节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 趣和感知度。 (2)暑期专业实践。这是一种利用假期让学生通过打工、调 查等方式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3)毕业实习。可以采取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 模式,充5-)- ̄挥专业实习基地的作用和功能。 综上所述,对政法类院校来讲,“法商结合”人才培养势在 必行,也是大势所趋。政法类院校可以通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以及改革实践性教 学环节等方面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从而发挥政法类 院校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龚志军:商科院校“法商结合”特色与法律专业就业形成机制 研究U]_网络财富,2008(6). f2】胡艳香、陈蓉:商科院校法学本科商法学课程体系的个性设 计Ⅱ].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 【3】刘梦兰:商学院法学专业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研究IJ].当 代教育论坛,2004(12). 【4】龚志军:构建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教育报,2009一 O1-09. 【5】曾荇:商科院校法学本科课程体系设置探讨Ⅱ】.湖南人文科 技学院学报.2008(12). (责任编辑:胡婉君) 《当 ̄ ̄)2OlO年10月(上)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