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 背诵“单元导语”。
2、 初读本单元4篇课文,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
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重点 3、 学习写景的多种写作手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吟诵写景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红。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二、 导入新课
教师深情背诵本单元“单元导语”: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远广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看单元导语,谁发现了,刚才老师说的那段话出现在哪里?
三、 师生合作诵读和背诵
教师读总起句,学生读分句;学生承接往下背诵;用“减词对比读”的方法,品析用语之美妙;最后,限时背诵,老师
用了三分钟将这段话背了下来,谁能挑战老师,用2分钟将它背下来,我来计时,开始! 四、 读一读
1、提示阅读方向和方法‘“单元导语”为我们指出了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和用不同的写作手法表达作者是怎样抒发情意的。 2、出示自学导航
(1)默读《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用“波纹线“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用”·“标明其中的重点词。
(2)思考:比较三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并找出重点词句体
会。
课文标题 比较写作手法 相关词句 《桂林山水》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七月的天山》 五、 说一说
自学后,围绕“自学导航”的问题分组合作学习,学生交流心得后,出示课件:
课文标题 比较写作手法 相关词句 运用排比、比喻修漓江的水真……那《桂林山水》 辞手法 游览顺序 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一路迎着小溪—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 进入天山—再往里 移步换景 走—走进天山深处 《七月的天山》
六、 这三篇课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爱之情。这些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让你想到了曾经见到过的那些景物?围绕本单元相同的写景方法对某一处景物写一个片段。 出示例文:
1、在那高大的群山深处,不时会有一口泉眼将自己饱含眷念的深情吐露,化作一条条小溪从山石上一跃而下,形成一片片清秀的瀑布,一条条飞跃的俊龙,它们向下面的山岩深情地拥抱着,身后是一片片飞舞的水雾,在山间勾勒出一弯弯绚
丽的鸿弧。看到这秀美而又壮丽的景色,谁又不为之而鼓舞、喝彩?
2、太阳渐渐收起了微笑,羞红了脸,好像也急着回家,挥手再见,一不小心把晚霞洒满了半空。道路两旁整齐的稻田,黄绿相间,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条厚厚的地毯,黄澄澄的稻穗半弯着腰,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分外耀眼。 七、 部署单元学习计划
1、本单元要背诵的诗文:单元导语;《桂林山水》;诗歌《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浓碧》,语文园地一的“日积月累“;片段《记金华双龙洞》5、6自然段背诵。
2、下发单元基础知识自测题。
3、展示分享课要展示的主要内容:学生收集到的我国无数名山,江河湖泊等著名景物等相关资料。(学生定向选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