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的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地理新课程也明确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努力创建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乡土地理教学也随之成为了实施地理新课标理念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乡土地理教育具有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几十年来乡土地理教学中的教材编写、实践活动、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横纵向发展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各个阶段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对策,以进一步深化我国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研究,为基础教育服务。
关键词:新课程 素质教育 乡土地理教学 发展对策 1 前言
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是实现全民族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着眼于长远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地理能力、思想道德水平为宗旨。而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乡土地理教学中对本地区自然条件、人文社会景观等内容的传播在提高中学生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现今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乡土地理研究本地区地理的特点以及乡土地理本身教学内容具有的实践性和时代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通过对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对祖国、对家乡有更深切的感受,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2]。
虽然目前已有大量关于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问世,但大部分都是集中于对乡土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而对于乡土地理教学的起源、演变以及发展对策思考却很少见到。而这种纵向思考却是对于乡土地理教学能否在未来以系统化形式发展极具重要意义的一面,也是未来中学素质教育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载体。本文立足于对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内容,包括教材编写、实践活动、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动态系统的研究,明确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历程中的变化特点,以进一步深化乡土地理教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研究,最终科学的开展日常中学乡土地理教学。
2 国内外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现状
国外非常重视中学乡土地理教学,许多国家已经把中学乡土地理纳入中学地理教学的必修课程,并列为成绩考核项目。目前对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课程的安排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单独设置乡土地理内容,如英国、日本等国家;另外一种是把乡土地理内容讲授穿插到本国和本省地理教学内容中,如澳大利亚。而美国的乡土地理教育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演示获得和课外获得,如调查文化景观的外方法,从而提供学生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我国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编写了乡土地理教科书,如《天津地理》[3]、《上海地理》[4]、《重庆地理》[5]等。有些省市还形成了互相衔接配套的教材,编制了乡土地理地图册,开展了以幻灯片、乡土地理影像片段、乡土地理课外读物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许多学者也深入开展了对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如《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6]以及焦洪霞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大量的研究性成果从乡土地理教学的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案例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实践活动等方面在理论性和实践性上极大地丰富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
3 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材编写和实践活动两方面。
3.1教材编写
我国对于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乡土地理教材在内容结构上主要以地理要素并列式类型为主;内容选择紧紧停留在乡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简单介绍;在图像类型上数量偏低,文字篇幅比重占有较大,图像的类型较为单一;栏目设置主要以作业练习达到回顾知识的目的,教学功能低下。90年代后,乡土地理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侧重各要素素材并加以提炼;内容选择上增加了旅游和环境保护等知识性内容;增加了图像数量并扩大了图像呈现方式,例如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表格等类型 [7]。2000年以后,乡土地理教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编排体系发生了重大改变,既有地理要素并列式,也有地理特征标题式,甚至还有混合式类型;内容选择上力求简洁和突出乡土区域特征,反应乡土时代鲜明特点和发展情况;图像数量和图幅密度也有较大提升,图像类型和图文的配置也逐渐趋于合理,生动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呈现。
3.2实践活动
伴随着地理教材编写的开展,在20世纪80年代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了要注意指导和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8]。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少量条件较好的学校,其他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仍然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演示。进入90年代后,在实践内容上较为丰富起来,增加了家乡知识、实习基地等内容,在乡土人文地理方面也有所提高。21世纪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显著的新变化。各个学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地理实践活动,如调查型、观察型、填表型、论文型、分析和讨论型等实践活动类型。此外,还开展了展览演示、演讲比赛、论文征文、地理晚会等活动。而在内容上不仅有乡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并且还结合了地理学科和乡土地理的特点,侧重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和想象能力。
3.3 教学研究
同样,在19世纪80年代,关于乡土地理教学研究处于起步和探索期,主要
集中研究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和指导地理活动的开展。进入90年代,地理工作者对乡土地理教材的研究,不管是教材编写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还是内容的编排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的变化,提高了乡土地理教材的质量,此时还融入了对实践活动的研究。进入21世纪新时期,乡土地理研究以对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为侧重点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身边环境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5 结语
乡土地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地理新课程理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国近几十年来的乡土地理教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比剖析,概括了我国各个阶段乡土地理教学的变化特征,并适当地提出了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今后的发展对策,以及提出了一些易操作的教学模式,可供广大地理教师在进行乡土教学时参考。
参考文献:
[1]付贺梅,王立红.乡土地理新课程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J].成都教育学院报.2004,(11).
[2]赵国军.重庆乡土地理教学发展变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3]仲小敏,李兆江.天津地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乡土地理[M].1984.
[5]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重庆地理[M].2011.
[6]杨慎德.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M],1992.
[7]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
[8]陈尔寿.加强乡土地理教学,为家乡建设服务[J].课程.教材.教法,1989(4):94-95.
[9]郑耀星.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张君政.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87.
[11]古伟侨.浅谈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771.
[12]郭卫红.对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方案的探讨[J].甘肃教育,2009,(1).
[13]罗莉.研究性学习在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9,(12).
[14]方刚,王川石,陈建永.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探讨[J].宿
州学院学报,2002(1):118-119,136.
[15]董瑞霞.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乡土地理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111.
[16]黄贵贤.关于中学开展乡土地理教育的几点探讨[J].华章, 2010(12): 120.
[17]金明玉.乡土地理的有效运用策略[J].中国新产品新技术,2009(23):230.
[18]张伟未.论高师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的编写[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4):46.
[19]张扬.乡土地理素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12):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