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的创新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的创新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的创新研究

严 忠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传统的税收筹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大数据背景下的税收筹划工作进行不断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的税收环境特征,接着指出了企业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的创新建议,包括加强思想认识、风险管控、人员优化和大数据信息系统创新。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税收筹划;创新

范企业行为[1]。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

1.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存在误区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一些企业管理者的涉税意识薄弱,无法准确认识税收筹划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认为税收筹划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使企业少缴纳税款,甚至利用不合法的手段偷税,这说明对税收筹划的内涵理解并不深刻;还有一些企业认为税收筹划重点在于财务指标的管理,这样的理解同样不够全面,不利于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缺乏对税收筹划内涵和外延的深入认识,则企业自然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2]。

2.对税收筹划风险认识不够深入

一方面,税收筹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间涉及诸多内容和环节,因此需要对相关风险有深入的认识。但是,很多企业只是按部就班地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并未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导致企业缺乏设立专门的税收筹划部门或相应岗位,进而造成企业也未能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另一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涉税数据具有透明化、公开化的特点,因此除了常规风险,税收筹划工作还要面临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数据安全等方面风险,这主要是由大数据技术本身的风险特征决定的。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影响,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进一步增大。

3.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

税收筹划工作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企业税务,而且还在于实现企业税收利润、价值的最大化,内涵十分丰富。因此,需要专业素质强、技能水平高的人员负责相关工作的开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税收筹划人员只是具备基本的财务、税务知识,缺乏数据敏感度和大数据理念,对大数据技术的掌握非常有限,缺乏运用现代化的数据分析工具来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从而不利于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推进[3]。

4.税收筹划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问题

一方面,部分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对税收筹划大数据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有限。对于企业来说,更多的是追求利润的增加,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控制成本。而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前期投入一般比较大,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则会缩减投入,从而不利于系统的建设和优化。另一方面,税收筹划大数据信息系统创新不足。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快,相关的信息系统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满足相关需求。但是,税收筹划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创新动力不足,不利于创新水平的提升。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的创新建议

1.加强认识,提高税收筹划的战略性高度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只单一追求经济

随着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改革方案》的出台,我国逐步推进税收改革。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则对税收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有利于促进税务部门简政放权,也有利于提升服务水平。在此背景下,企业则需要对现有税收筹划方案进行优化,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不断创新筹划方式,在合法性原则下为企业创造更多发展动力。本文对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的创新研究,不仅理论意义深远,而且对于企业来说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税收环境特征

1.互联网技术全面应用于税务系统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为涉税数据的采集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提高了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一方面税务部门可以更加快速便捷地开展涉税数据的采集工作,另一方面还能对涉税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利用。特别是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税务系统后,税务环境更加透明化和人性化,大数据技术也提高了涉税数据的分析水平。这样,税收信息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税务系统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可以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快速锁定可疑企业,这为税收稽查工作的精准开展也奠定了良好基础。

2.实现税收数据从点到网的飞跃传统的税收环境下,涉税数据基本呈现点状分布特点,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不利于税收工作的全面展开。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税务系统后,涉税数据实现了从点到线、再到网的飞跃,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共享性进一步增强。通过大数据技术及时采集涉税数据,可以迅速发现相关风险并进行控制,有利于税务系统的优化和创新。税收数据连接成网后,有利于提升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关联性。

3.实现纳税信用和社会信用的融合

大数据背景下,纳税信息评价方式和指标进一步得到完善,纳税信用体系进一步优化,并且通过信息采集、级别评定、结果公布等环节,实现了与社会信用体系的结合。这样,违法纳税人的纳税信用评价结果也会影响社会信用评价结果,从而需要承担更加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在处理税务违法案件时,对当事人采取一系列严厉惩戒措施,包括阻止其出境、担任相关职务、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等。纳税信用和社会信用的融合有利于我国信用体系的完善和统一,并且会增加企业的信用违约成本,有利于规

11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财经研究

2020年06期 (2月下旬)

效益,而应当注重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断加强对税收筹划的认识,不能将税收筹划仅仅等同于税负的降低,还要关注自身税后价值和利润的提升,将税收筹划上升到战略高度。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重点关注国家出台的相关税收优惠,实现“合理避税”,并根据筹划方案开展相关工作,从而保证税收筹划效果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加强对税收筹划风险的管控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首先要组织设立专门的税收筹划部门或相应岗位,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相关内容和环节的风险管控,制定出一套可以应对税收筹划风险的方案。特别对于税收筹划人员来说,应当重视相关风险的管控,对于不同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此外,在大数据背景下,其本身的安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例如涉税数据安全等问题,企业都应当予以关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应对。

3.组建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员队伍

要保证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就应当组建一支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员队伍,税收筹划人员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是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基础。因此,税收筹划人员不仅要对会计专业知识、税收知识等熟练掌握,还要对大数据技术有深刻的认知,并且熟悉大数据信息系统的使用,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熟悉国家频繁变化的税收,从而进行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优化。企业需要的是专业素质过硬、综合水平高的税收筹划人员队伍。

4.推动税收筹划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创新化发展

企业应当不断加大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包括资金

投入和技术投入,建立一套完善的税收筹划大数据信息系统。只有前期进行一定的投入,后期才能取得理想的税收筹划效果。同时,企业还应当注重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创新,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同时推动税收筹划工作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税收筹划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对传统的税收模式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必须与时俱进,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不断创新税收筹划方式,不断加强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将税收筹划上升到战略高度;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提高风险意识,不断加强对相关内容和环节的风险管控;并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综合水平高的税收筹划人员队伍;另一方面企业还要不断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税收筹划大数据信息系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制定规划出一套完善的税收筹划方案,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税收筹划风险,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参考文献:

[1]丁强.论企业税收筹划与风险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8(21).[2]钱益琴.浅析大数据时代税收筹划[J].纳税,2017(34).

[3]姚林香,余文韬.大数据时代下税收筹划的优化[J].注册税务师,2016(12). 作者简介:严 忠(1966—),女,江苏人,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财税研究。

(上接115页)

础业务的服务更加具有实质性意义。

4.创新对企业人才的培养方式

企业的审计人员首先需要抓住内部审计的目标,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制定出合理的审计建设布局计划,再进一步将企业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设置,有效提升内审增值服务。这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是一个艰难且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难免会产生懈怠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这时企业就应该通过创新对人才的培养方式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逐渐提升其水平。首先要建立起有效的培训模式,由企业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审计人员”来进行自我控制及内部监督,以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并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其次,对于审计部门实行“组长负责制”,鼓励业务精英发挥其作用与能力,并实行淘汰与奖励制度;最后,在提升审计人员的同时,要推行审计部门后备军的建设,通过专业培训、专业指导新生力量来及时补充审计部门空缺。这样既能够保证工作效率,又能够提升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三、结语

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只会越来越复杂,这就对企业领导决策层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在日常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改进措施、优化制度,还需要他们在进行重大决策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以及风险评估、经营管理的方式来进行决策,促使企业能够更高水平、高质量地发展。提升企业内审增值服务有效地拓展了内部审计的基础工作,加强企业决策者对自身企业的了解,并对其运行情况、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只有内审增值服务逐渐提升起来,企业价值提升的速度才会越来越快。■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前瞻:国企内审新时代——部分央企内审负责人“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创新时代内部审计发展新局面”主题座谈会综述[J].中国内部审计,2018(1).

[2]孙亮.内部审计如何促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18(9).

[3]卞琴.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体系优化研究——以H集团公司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7.

[4]郭骏超.国有企业审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6.作者简介:唐 坚(1971—),男,广西玉林人,中级审计师,本科,主要从事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研究。

11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