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来源:爱go旅游网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以利于患儿尽快康复。方法:将94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有侧重地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复发率、体温降低时间、家属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90.0%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平均抽搐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减轻患儿因缺氧导致的脑组织损伤,预防高热惊厥的反复发作,有利于患儿康复。

标签:小;高热惊厥;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发热是小儿临床常见症状,而且突然的高热,往往引起患儿高热惊厥。高热惊厥是指高热(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突发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儿童发病率比成人高10-15倍。若患儿长时间反复性发作,能够造成其脑部的损害,病情严重可造成患儿残疾,甚至危及其生命。由此,临床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以及时控制病情、改善预后、降低复发为主要目的。我院儿科对高热惊厥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9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0.5~4.0(1.53±0.58)岁;原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1例,肺炎11例,支气管炎8例,腹泻7例;患儿入院时体温38~40.5(39.32±0.41)℃。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0.6~4.2(1.58±0.61)岁;原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9例,肺炎13例,支气管炎10例,腹泻5例;患儿入院时体温38.2~40.2(39.34±0.38)℃。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退热、止惊、控制感染、吸氧等对症治疗,对较高体温患儿予苯巴比妥治疗;对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患儿静滴地塞米松或甘露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常规护理,清理患儿呼吸道内污物,监测体温与病情发展。研究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

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但应避免对流过强,室温保持在25℃左右。室内光线要柔和,避免强烈的直射光线。病房内保持适度的安静,避免大声谈话,减少其他噪声来源。患儿发热时如果汗出较多应及时更换衣物和被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要密切观察并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配合医师进行处

理[1]。

高热护理,给予患儿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后,需密切观察其温度的变化情况,及时测量呼吸、脉搏、体温,注意面色与神志的变化情况,若有异常要立即汇报医生,并做好救治的准备。患儿退热时常常会大量的出汗,及时给予患儿更换衣被,擦拭汗液,避免着凉。当患儿的机体处于高热状态时,其唾液的分泌减少,口腔与舌黏膜较干燥,致使口腔内食物的残渣发酵,细菌大量繁殖,易引发齿龈炎、舌炎等,此时要加强口腔护理,使口腔保持清洁。

惊厥发作时护理,患儿出现惊厥症状时,要立即给予抢救处理,急救的关键在于使患儿短时间内减少或停止抽搐,反复或长时间惊厥会损伤其脑部细胞,所以应给予针刺或按压合谷穴、人中穴等。此时不要搬动患儿,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因刺激患儿抽搐再次发作,同时要让患儿取平卧位,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呕吐物与分泌物,及时给予吸痰,防止出现误吸。

饮食护理,患儿高热一般会导致食欲不振,应给予患儿高能量、蛋白、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燕麦片、鸡蛋等,并指导家长合理搭配食物,以供给患儿充足的营养,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加速患儿体能恢复,督促患儿多饮水,防治脱水的发生。

安全保护,惊阙患儿意识常不清,要对患儿进行安全防护例如对于防止舌咬伤,一般采取纱布包裹舌板放置于口内设立床旁的防护栏,防止患儿抽搐跌落对病情较重或抽搐易反复患儿应设立专人陪护。物理降温用冰块时应将冰袋用毛巾包裹,以防患儿局部冻伤。家中要常备有预防感染与退热的药品,加强患儿营养,按时预防接种,督促患儿进行体育锻炼,减少感染概率[2]。

2.结果

2组患儿住院期间高热惊厥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复发率为6%(3/47),对照组为21%(10/4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度比较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优秀+良好)高于对照组(P=0.0308),见表 1。

3.讨论

高热惊厥是儿科一种常见疾病,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发生过1次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可使儿童在成长期大脑发育不完善,鉴别能力差,强烈刺激易导致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造成形成一系列病变。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护理人员临床护理理念的不断提升,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高热惊厥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热厥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让患儿家长可以从多环节,多渠道的获取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明显提高家长的健康教育知识程度和预防保健意识,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3]。

小儿高热惊厥大多在患儿体温突然严重升高时发生,是小儿常见急症,如果救治不及时,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高热惊厥发作时呈全身性的阵发强直性痉挛,是由于小儿大脑皮质发育未完善,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所致。因此,控制高热惊厥的复发频率对于改善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护理干预是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各项护理措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行为影响及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认知和行为干预等,以帮助患者康复的方法,属于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护理干预提倡以疾病特点为依据,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有计划、有规范、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是高热惊厥患儿得到有效治疗的关键。使用阶段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真正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避免再次发生时的手足无措。经过阶段性护理干预,患儿家属能够明确发热时如何照顾患儿,结合护士的临床工作,给予患儿更多更优质的护理。经过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惊厥复发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十分明显(P<0.05)。而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也有助于护理内容的连续性。总之,实施阶段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预防高热惊厥的反复发作。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了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儿体温,预防惊厥的发生,在救治过程中保持其呼吸道的畅通,以科学护理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彭玉彬.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2(14):166 -168

[2]林伟平.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J].当代护士,2009(9):34-35

[3]单淑艳,宋利萃,全姬淑,等.72 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1):104-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