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 拟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基础知识应用)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圃(pú) 凹陷(xiàn) ..C .较大(jiǎo) 俄裔(yì) ..
B .纬度(wěi) 实验室(shì) ..D .阶段(jié) 华罗庚(huà) ..
2.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安祥 耸立 倒塌 崇山峻岭 B .热忱 奥密 狼狈 废寝忘食 C .莅临 分歧 恭敬 人迹罕至 D .烂漫 绝别 祷告 自顾不暇 3.下列各组词中感情色彩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 .宠爱/疼爱 妄想/梦想 C .顽强/顽固 教导/教唆
B .纯熟/熟练 严厉/厉害 D .拥戴/爱戴 郑重/庄重
4.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组是(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B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5.下列选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是( ) A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C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二、填空题(共8题;共30分)
1
B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D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1)即使在jú shì(______)越来越yán jùn(______)的情况下,父亲也不想qīng yì(______)离开北京。
(2)替B ō xuē(______)、yā pò(______)人民的人去死,死有余辜;为人民而死,sǐ D é qí suǒ(______)。 7.形近字组词。
淘(______) 萌(______) 墓(______) 拂(______) 诲(______) 掏(______) 盟(______) 幕(______) 佛(______) 悔(______) 8.查字典填空。
“屑”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再查音节______。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碎末。②琐碎。③认为值得(做)。在“不屑”中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在“纸屑”中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恼怒—(_______) 报仇—(_______) 疲倦—(_______) 荒唐—(_______) 监督— (_______) 畏惧—(_______) (2).写反义词。
悲伤—(_______) 光滑— (_______) 熟悉—(_______) 宽阔— (_______) 伟大—(_______) 锋利—(_______) 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司(______)见(______) 追(______)求(______) 无(______)有(______) 见(______)知(______) (______)而不(______) 不(______)思(______) (1)这件事情发展得这么快,简直(______)。
(2)渤海的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______),黄河的生态环境也遭 到了破坏。
(3)我们见非洲人吃蚂蚁,大感惊奇,但导游却说,那在当地是(______)的事。 (4)面对困难我们只有(______)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11.日积月累。
(1)《十五夜望月》中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白
2
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
(2)《长歌行》蕴含___________的哲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这种人生哲理。
(3)《迢迢牵牛星》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寄寓离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食》是_____代______的诗,描写了长安城春天美丽的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全本单元积累的名句,并选择合适的名句填入句中(填序号)。 ①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 ②莫道君行早,________。 ③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 ④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⑤近水知鱼性,_________。
(1)爸爸写的文章常常受人称赞,那是因为他读书肯下功夫,正所谓“______”。 (2)小刚生长在乡村,对花鸟树木十分了解,可谓是“_____”。 13.根据课文内容填。
(1)《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们的依据是一儿认为_______________;一儿认为______________。
(2)《表里的生物》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______,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_________在里面。表现了童年的“我” 对事物有着___________,是个_______,爱________的孩子。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这句话启发我们___________。 (4)《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文中玛琪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三、信息匹配(共2题;共8分) 14.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
A .动作描写 B .语言描写 C .心理描写 D .外貌描写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
3
纹。(______)
(2)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______) (3)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______)
(4)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______) 15.选词填空 发表 发明 发现
(1)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他这才(________)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
(2)波义耳利用石蕊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这一特点,(________) 了酸碱试——石蕊试纸。
(3)小明的作文在《少年报》(________)了,真令人羡慕。 哀求 请求
(1)没有(________),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5)无论小女孩如何(________)他,都不能打动他那颗冷酷无情的心。
四、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 16.按要求写句子。
(1)你这样做怎么能行呢?我不是跟你说过多次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村上死了的人,开个追悼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仿照开头的句式,接着写一写。
4
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话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仿照句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观众们看得__________,直到大幕徐徐拉上,才_____________。
第II卷(阅读理解与写作)
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6分)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8.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观点写的?用“________”画出来。
19.按照课文内容把“_____”处补充完整。填写的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意思是_________。这是利用_________的方法来说明观点的。 A .举例子 B .引用 C .对比
20.这段话第三句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说明观点。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哭着 笑着)从街上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 坚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5
21.在文中的□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2.用“√”画出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23.片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一家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4.片段中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舅老爷、妈妈和我的悲痛 ( ) A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B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C .动作描写 肖像描写 25.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之后,年幼的妹妹又会怎样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妹妹当时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6.弈秋的棋艺高超,从“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27.一人的专心致志表现在:_______。(用原文填空) 28.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果让你劝说不用心学下棋的人,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B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D .有志者事竟成。
七、诗词曲鉴赏(共1题;共5分)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30.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通过_______赞美,表达了作者对 ________。
6
3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碧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丝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理解填空。
“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用了的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绿丝绦。这样比的原因是:①它们的颜色相似:绿丝绦是绿色的,也是绿色的。②它们的形状相似:柳条细长的形状。答案选择(_____) 33.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诵读这首诗,想象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在春风中袅娜多姿的情景,融进自己对诗句和春天的感受,写一个情景交融的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书面表达(共1题;共20分) 35.习作与表达。 题目:难忘的
我们就要离开母校,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们和同学们。临近毕业,大家心中一定荡漾着许多美好的回忆。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通过亲身经历的一两件事写一篇习作,以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深深的情谊。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表达真情实感。 7
8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B
6.局势 严峻 轻易 剥削 压迫 死得其所
7.淘气 萌发 坟墓 拂晓 教诲 掏钱 联盟 幕布 佛祖 后悔
8.尸 7 X xiè ③ ①
9.愤怒 报复 疲惫 荒谬 监视 恐惧 开心 粗糙 陌生 狭小 渺小 和缓
10.空 惯 根 源 独 偶 微 著 锲 舍 可 议 不可思议 无独有偶 司空见惯 锲而不舍
11.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惜时奋进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12.读书须用意 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 路遥知马力 近山识鸟音 ① ⑤
13.早晨太阳离人近,中午太阳离人远 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中午时离人近 生物 小蝎子 强烈的好奇心 善于观察 思考 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不断思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才有可能发现真理 天真可爱 富有好奇心 很有主见 14.D A B C
15.发现 发明 发表 请求 哀求
16.你这样做不行,我跟你说过多次了。 他的脸。 我们在取得成绩的时候,要冷静,要善于总结经验,要制定更高的目标。 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
17.和煦的春风 能够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 明亮的灯塔 能够为我们照
9
亮求知的征途 如醉如痴 报以热烈的掌声
18.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人本来就是要死的,但有的人死的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确实死的比鸿毛还轻。 B
20.举例子
21.: “ ? , 。 ” 22.哭着 勉强
23. 爸爸遇害后我们的反应 痛苦 24.B
25.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之后,对这个家如同晴天霹雳,妹妹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吃着蚂蚁爬过的西瓜……
26.通国之善弈者也 27.惟弈秋之为听
28.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不用心学下棋的人)的棋艺不如前者(专心致志学下棋的人)好。 29.C
30. 贺知章 柳树 春天的无限热爱 31. 绿色的宝石 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32. 比喻 柳条 ②
3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色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根像绿色丝带的柳丝一样。 34.春风不说话,只用那轻柔的手,弹拔掉月光上挂着的冰凌;春雨不说话,只用那温柔的手,洗去阳光披裹着的积雪;春光不说话,只用那灵巧的手,牵来一道彩
10
虹,绿了草,红了花……啊,着春风,这春雨,这春光,令人永远地陶醉。 35.范文:
难忘的母校
眨眼间,6年过去了,在这里我就要在这里和我的“战友”离别了,我们再回眸一下这热闹的大家庭!忘不了你啊!母校!
我忘不了这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同学,忘不了这里如母亲的老师,忘不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忘不了这里的欢笑和泪水……我走在1年级的走廊里,仿佛我就在教室里坐着,看着这新课本欣喜万分,来到2年级走廊学习了A oe、123……来到3年级的走廊我们学习了A B C ……和乘除,来到4年级学习了英语课文、学会写日记和写作文……来到5年级这时已经要为6年级做准备,又来到6年级这时没有办法像1年级一样洒脱,要为考试做准备,在这6年里我忘不了!
我忘不了这里的春天,我们迎着春风在教室里学习,在夏天,我们的汗水已经渗入了土壤里,在秋天里,我们都享受着这凉爽的秋风,在冬天,我们都顶着寒风复习知识准备面临残酷的考试。这4个季节我忘不了!
在这六年有欢笑,有激动的泪水,有委屈的泪,有劳动的汗水,如今我们从小草长成了大树,老师也像蜡烛一样慢慢融化自己用微弱的光引着我们走向人生辉煌之路,梁老师、王老师、孙老师、秋老师、马老师、母校,我都忘不了你们!!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