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遇到了新的挑战。高职的职业教学特色性促使各院校积极改变传统课堂,解决课堂缺乏互动,不善于利用电子设备抓住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翻转课堂为适应混合教学模式的需求应运而生,通过改变学生与教师课堂地位,改变课程环节时间设置,以及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帮助高职院校实现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资源共享;混合教学;翻转课堂近年来互联网与信息共享技术迎来井喷式的大发展,中国也逐渐步入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时代

[1]

为了能应对学生需求改变对传统课堂的冲击,各高职院校一直都在努力寻求课程改革新模式。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对职业节能培育的特色需求,高职院校倾向于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类与线上自由学习模块,但是这种模式也并不完美。满足学生课堂互动发挥积极性的同时,课堂丧失了一部分对学生进行学习质量与学习进度管控的能力。教师的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没有了发挥的舞台,也不能面对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直接评估。师生的交流变少,会导致学生的学习问题积压,长久以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兴趣。

二、翻转课堂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课堂出现的问题,教育工作者们贴合高等教育需求,结合互联网发展的新机遇,创造性的提出了“混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网络课程与线下师生见面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给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带来勃勃生机

[5]

。如何在这个知识经济爆发的新

时期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高职院校把握住技术革新与时代发展的大浪潮。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尝试运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将创新的教育模式融入教学过程。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向传输式教学,以老师的讲授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能完全满足现在学生要求思维创新,扩大知识涵盖量,成为课堂主动者的新要求。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灌输,需要发挥自己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素养的特点。这就更要求高职院校进行课堂改革,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的日常,努力将资源共享与互联网技术教学模式,尝试开展“翻转课堂”

融入教学模式改革当中,对高职院校教学提供助力

一、高职院校传统教学问题(一)电子产品冲击传统课堂

现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都会遇到一个共性问题,现在的学生从小生活成长在电子产品与互联网的环境当中,对于电子产品与互联网的依赖已经远远超出以往,不仅是网络手机游戏,更或者是移动支付,互联网已经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工作者忧愁电子游戏占用学生太多注意力的同时,作为教师不能只看到信息时代带来的问题,更应该看到信息共享带来的机遇

[3]

[2]

。。混合

教学模式不是单纯的传统教师讲授课堂与线上学生自学的简单组合,而是要用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与考核体系,将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师管控,将学生自由学习的动力与见面课程沟通交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有机融合,达到最优的虚席效果,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热爱学习的原动力,让学生能够更深入掌握相关学习技能。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是指用课堂讨论等活动代替传统单向课堂讲解时间,将课堂讲解以视频或者其他媒体形式安排学生课外完成。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进入高职院校的课堂中,由于其独有的激动灵活性与课堂的自由热烈氛围,受到了学生的喜爱。翻转课堂逐渐被高职院校所接受也成为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与发展方向。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对比

统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分为两步,知识的讲授与学生的理解巩固。知识的讲授主要依靠教师单向的将所需要了解或掌握的内容通过传统课堂教学传达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客体主要承担的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在第二步学生理解巩固的阶段,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课后作业,课程考试等方式敦促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这种两步走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欲望与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是枯燥难熬的学习过程。翻转课堂的出现颠覆了过去旧有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尝试着将课堂更多的交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翻转课堂依托于互联网与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基础性知识制作成线上教学资源,让学生有机会在课程开始前就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这种资源共享的形式将传统的知识讲授转变

。电子产品会导

致学生在传统课堂注意力下降,影响教学效果,同样也可以因势利导发挥电子产品便携、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优势,化解其带给传统课堂的冲击。将学生手中的手机、电脑,平板利用起来,通过线上课程与网络海量资源,让学生能不受地域、时间、场所的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需求汲取更多扩展知识。

(二)传统课堂模式缺乏互动

传统课堂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旧有模式,这种课堂教学由教师全程掌握课堂节奏与课程内容,需要兼顾全体学生。好的方面是传统课堂能够掌握教学进度与计划,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有引导的进行逐项学习。但是当代学生们的自我个性逐渐凸显,要求能够主动参与进入课堂,更多的在课堂上与老师与其他学生达成互动。这种学生新需求就对传统课堂发起了挑战,迫切要求现有的传统课堂改变其灌输式教学,更多的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课堂

[4]

(三)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作者简介:邵帅(1988.06—),女,汉族,河南郑州,硕士研究生,助教,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教学研究。

29

成自学,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而线下见面课程将学生课后自己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了师生见面的课堂上,由教师监督引导,学生互助交流,事半功倍的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三)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改变教师中心地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定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与工作中心,在翻转课堂的新模式下,首要改变的就是教师的中心地位,要将课程中心地位交给学生。教师要转变工作重心由知识的主要输出者角色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学生自学的引导者,学生知识内化的监督者。翻转课堂中,要明确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要求他们自觉完成线上课程的相关自学工作,并尝试着独立进行知识体系构建。在下线翻转见面课时,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理解度与问题来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尝试着用新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查缺补漏,完善知识体系,通过实践巩固知识掌握度。常用的翻转课堂形式是分组讨论学习,这种方法能很好的让学生表达自我,展示所学的同时暴漏问题,也给与学生足够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探讨学习的机会。教师作为监督引导者,应该通过观察学生的小组汇报讨论状况,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与合作沟通能力。并在分组实践教学的最后由教师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学习方式与补足的知识欠缺点,并给与重点重申与难点讲解,用以保证学生的线上课学习质量与效率。

2.教学环节时间再分配

翻转课堂的实施要重新进行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让教师的讲授时间缩短,给学生自主学习与自由互动的时间让位。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要重新进行构架,首先要将课前线上学生自学时间最大化,依靠信息共享技术让学生能够对教学资源反复学、深入学,给学生足够的留白时间让他们能够自我思考与总结,形成初步的知识认知体系,发现疑惑的问题与知识重难点。其次,要合理安排线下见面翻转课堂的时间安排,提高教师指导效率降低教师指导时间,需求一种画龙点睛式的面对面教学指导模式。最重要的还是翻转课堂中学生时间的占比一定要有大幅度的提高,这种颠覆性的调整能更多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以90分钟两小节课程的翻转课堂为例,前10到15分钟可以作为教师回溯线上课程主要内容与重点的时间,用以唤起学生记忆与知识构架。课堂主体的70分钟时间,应该主要运用在学生身上,让学生交流分享,展示所学提出问题,集思广益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解决线上课程遗留问题。最后十分钟将课堂还给教师,进行客观的学生评价与教师点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与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的最重要特色便是凸显学生的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有技巧的运用互联网平台,将网络课程共享资源推给学生,并有效的使用网络课程平台的相关辅助功能,例如提问与讨论板块,教师在线解答功能等,丰富学生在线上学习时可以选择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同时可以通过高效便捷的网络工具与教学辅助软件,实时的监控学生学习进度,学习质量。所有的线上教学工作都不能脱开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为学生做辅助服务,为学生做学习引导为核心,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学习。对于线下课堂的翻转

30

课堂,更要把握好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关系,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不能完全的放任自流。学生独立学习,互相分享,但是并不是一直盲人摸象式学习,需要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给予足够的学习指导。一个好的翻转课堂,不仅要学生高度参与,更要教师主动参与。学生将旧有的被动的被传输者地位进行变革,成为主动研究,主动展示分享。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客观评价学生学习质量与效果的同时也要做到将自己的学习观点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比自己的掌握与理解,和教师也达到一种学术互动,让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4.采用适合翻转课堂的考核方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为其线上线下课程的特殊性,必须要改革旧有的课程考核模式,使其能够跟完整的反应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完成程度。新的考核模式必须要达到线上课程与下线课堂的双轨反馈。不仅要有见面课堂的打分机制,更要有线上课程学习程度评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将考核机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线上内容考核成绩,第二部分为见面课评分。在第一部分当中,可以依托网络软件的相关功能对学生网络课程视频的学习量与学习进度进行评估,给出分数,并可以通过课程平台推送课程配套习题与小测试,让学生能在自主学习的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检测,并且将日常线上测试成绩记录在案。综合形成线上课学习成绩。第二部分主要依托教师主观评价与学生互评。让学生通过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与扩展资源的自学程度有一个总体把握,给出一个中肯的成绩评定,同事下放一定小比例的评分权,交给学生互评打分,让学生自己学会评判其学习成果,能对自己与同学有一个客观评价,也更利于学生互相交流。最后的考核评价指标,应该结合这两部分,按照合适比例分摊形成课程总成绩,用以反应学生的最终成绩与学习效果。这种混合式成绩评价模式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线下自学状况,也能实现学生课堂表现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全方位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这个考核方式也并不完美,还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考核,还需要逐步引入新的评价指标,实现混合教学模式的全面管控。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教高[2018]1058号)、郑州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郑教明电[2018]815号)建设的阶段成果。参考文献:1]孙娜,刘永良,孙向南.“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混合形态教学模式构建[

J].计算机教育,2009(3):102-106.2]常海波,崔丽影,李明堂,等.“互联网+”时代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161-162.3]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026.

4]方昕.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开展混合教学的策略探索[J].微型电脑应用,2017,3(8):29-32.

5]

王佳利,李斌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校本混合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

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3):101-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