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学案

学案编制:曹雅丽 审核:马新宇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学习重点:】 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习难点:】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自主学习】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1.概念:由___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__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3.类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物质:______ 、_____和无机盐 能量:热能、阳光 (2)生产者 主要代表: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费者 主要代表:动物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解者 主要代表: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形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因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基本模式:生产者及各类 者,其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为第三营养级。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 (“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3)环节: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2、食物网: 3、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_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

【合作探究】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思考:生态系统与种群、群落有什么关系?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包括哪些成分?这些组成成分可分为几大类?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各自作用分析:生产者=绿色植物吗?消费者=动物吗?分解者=微生物吗? 3、为什么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为什么说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

4、 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哪些成分是必须具备的?

5、 尝试画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提示:模仿内环境三者之间关系图来画)

提醒: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的特例与错误说法 错误说法 细菌都是分解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特例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费者 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食动物属于分解者 生产者是绿色植物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例1、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光合细菌、酵母菌 B 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C乳酸菌、酵母菌 D硝化细菌、乳酸菌 例2、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根据课本P91图5-4写出图中的食物链及营养级

食物链: 营养级: 生态系统的成分

这条食物链共有 个环节,即共有 个营养级,其中生产者是第 营养级,青蛙是第 营养级,在食物链中是 者。据图5-4可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能通过 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 【思考题】

① 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 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为什么?

③ 食物链的起点有什么特点?终点有什么特点?

④食物链中有没有分解者?

(2)食物网:

据上图回答:

① 图中有几条食物链

② 鹰是第几营养级?

③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有哪些生物?

④ 鹰和蛇是什么关系?

总结:食物网形成原因:

a。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

b。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功能: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c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3)食物链和食物网反应出的各种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什么?

3.生态系统中因某种生物的减少而致使其他物种变动情况的分析与判断:

(1)在某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该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将______。 (2)若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会因此而______。

但是这种增加不是无限的,随着种群密度的加大,种内竞争______并且由于缺少“天敌”其自身素质______,最终造成种群密度______,直至相对稳定。

例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

【牛刀小试】

1.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 ) A.蝗虫 B.蚯蚓 C.蜘蛛 D.蛇

2.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三级消费者 D.生产者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分别属于 ( ) A.生产者、消费者 B.生产者、分解者 C.分解者、消费者 D.消费者、分解者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

6.“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该诗句中的青蛙所属生态系统成分应该为 (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第一营养级 D.第二营养级 7.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D.食物链和食物网

8.下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如果大量捕杀青蛙,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

水稻→害虫→ 青蛙 → 蛇 老鼠 A.蛇的数量大量增加 B.虫害严重,水稻减产

C.老鼠大量增加,危害粮食 D.青蛙减少,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高考连接】

〖例1〗(2006年高考上海卷)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