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及答案(使用)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及答案(使用)

来源:爱go旅游网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8O年代小说历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个发展阶段。

2、《创业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林道静是小说《_____________》里的主要人物,此书作者是_____________。

3、所谓“三突出”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想录》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文化苦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回答》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5、谢惠敏是小说《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绿原的《重读<圣经>》 B、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C、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公刘的《哎,大森林》 2、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 A、杨朔 B、秦牧 C、史铁生 D、周涛

3、《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这主要说明了他( )。

A、自信 B、能力强

C、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4、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 )。

A、冰糖葫芦式 B、一人一事式 C、人像展览式 D、锁闭式 5、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

A、新写实小说 B、寻根小说 C、新历史小说 D、先锋小说 三、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三红一青

3、朦胧诗

4、文化散文

四、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 1、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简述寻根小说的寻根指向和寻根意识。

3、简析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五、 论述题(22分)

巴金《随想录》中真实性的艺术特色。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伤痕小说 反思小说 改革小说 寻根小说 通俗(或大众)小说 现代派(或先锋、新潮)小说 新写实小说。 2、柳青 《青春之歌》 杨沫。

3、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4、巴金;余秋雨;北岛;舒婷。 5、《班主任》;《爸爸爸》;《烦恼人生》。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B 2、B 3、C 4、C 5、D 三、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来源于苏联。1953 年9月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将其确定为我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2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二是艺术描写地真实性;三是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3 分)

2、三红一青是指《红日》《红岩》《红旗谱》及《青春之歌》这四部作品。(2 分)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以191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且在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这段历史“本质规律”的规范性理论指导下,按照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规范叙述这段历史生活的。(2 分)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形态特征——革命史诗性,并呈现出高度同一性的审美形态。(1 分)

3、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1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2 分)

4、文化散文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形成并逐渐成熟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是代写论文90年代“散文热”中最重要的表现领域。(1 分)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写作时采用一种文化视角,“以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最新成果为观察工具,避免先贤们的偏颇,文化批判鞭辟入里”,使散文写作“攀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2 分)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2 分), 四、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

1、《茶馆》是老舍1957年创作的话剧杰作。(1 分)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1898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5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3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3 分)《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2 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分) 2、从寻根文学作品和理论中可以发现,文化寻根有两种指向:一是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4 分)而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肯定性的文化价值(如阿城的《棋王》);二是发掘当代社会心理中存在的传统文化积淀,批判其否定性的传统文化因素(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三是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想象历史或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力的精神源泉(如郑万隆的《老棒子酒馆》)。(6 分)

3、新写实小说的代写论文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4 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3 分)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

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3分) 五、论述题(20分)

【评分标准】 A、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B、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E、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论述范例】

《随想录》是一部真诚自审的忏悔录,充满了作家的自我反省意识。巴金赤裸裸地掏出自己燃烧的心,写下了一篇篇动人的散文,表现出一位老作家坦率真诚的崇高人格。

散文应力求做到生活与思想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散文的生命。在《随想录》中,真实性的艺术特色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第一,回忆故人,倾注了真情。巴金抒写了与妻子萧珊患难与共的深情,记叙了与老舍、靳以、冯雪峰、胡风、黎烈文、方之等友人以及与法国、日本友人的友谊。行文的字里行间无不倾注着无限的深情。

第二,反思历史,讲出了真话。《随想录》的核心内容是对“文化大革命”所做的回顾和批判,巴金义愤填膺地控诉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犯下的祸国殃民的罪行。在历史的反思中,道出了真话。

第三,解剖自己,表达了真诚。巴金直面“文革”,正视个人在历史非常时期的复杂体验,无情地解剖自己。他那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他那满腔的真诚,征服了千千万万的读者的心。

晚年的巴金以他伟大的人格弹奏出了一曲生命的绝响。《随想录》的每一篇文章,情感和内容都是真实的、深刻的。这种真实性的特色是《随想录》突出的艺术成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