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2期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igher Education Study Edition) 、,O1.27 No.2 2006年6月 Jun.2006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邸晓松 (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的更新,改变着人类社会 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这无疑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 任务和要求,使得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 革和创新。 [关键词] 艺术设计;设计教育;工作室制;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彻底 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存方式。 作为培养高级艺术设计人才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 将受到巨大的影响,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就艺术教育现状而言,针对我国普遍存在的应 试教育现状,艺术教育更应强调个性教育,我们更需 要的是创新精神、探索精神,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创 造,创造始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 向 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 的 高等院校的设计教育应当是一种有利于社会 的、合理的、健康发展的创造力的发掘与培养,设计 能力包括理解能力、研究能力、构思能力、表现能力、 创造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而设计意识则是一 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对实际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中 的艺术设计专业能否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具 备良好设计思维与技术素质的人才,是目前面临的 首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更新艺术设计 种精神现象,是一根统帅设计能力的主线。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的就是培养 学生的设计能力与设计意识,艺术设计教育属于美 术教育的一个分支,扎实的写实能力是艺术设计的 基础之一,但并不是设计基础的全部。设计是创造、 是创新,是“有中生无”,更是“无中生有”。设计师不 是再现生活中已有的产品,而是设计出生活中没有 教育观念,建立新形势下以多种基本语言为基础,以 强化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主导,以培 养形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体系。 20世纪以来,包豪斯几乎成了现代艺术设计教 育成功的代名词。包豪斯的实际影响,以及它所具 有的广泛积极指导意义,早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工 作效果和教育成就。那么是什么使包豪斯能够取得 如此之大的成就呢?简而言之,就是思维方式的根 本转变。 的、不存在的全新的产品。这种创造能力对设计师 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教学重点的改革要由 技术和知识的传授,转向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引导与 启发上去。也就是设计意识的培养。 设计意识教育是应当贯穿于四年教学的一根无 形的主线。一根能让一把加工完美的提琴最终发出 美妙音响的主弦,设计教育应当将设计意识教育的 有效确立作为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目标。 包豪斯以前的设计学校,偏重于艺术技能的传 授,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前身——设计学校,设有形 态、色彩和装饰三类课程,培养出的大多数是艺术家 而极少数是艺术型的设计师。包豪斯则十分注重对 学生综合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育,为了适应现代社 [作者简介]邸晓松(1968一),男,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7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他们建立了“艺术与技术统一” 才,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 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 性。 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开创类似三大构成的基础课、 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及与建筑相关的工 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培养出大批既有艺术修 艺术设计专业课的设置,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 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 养,又有应用技术知识的现代设计师。实用的技艺 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与工业生产的联系,三者的 紧密结合,使包豪斯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技术” 的设计风格,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 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 图灵活多样。 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 充实教学内容。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 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 工程设计中的作用,建设计算机设计中心,通过计算 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改革与创新的方向也应如 此,我们培养的是设计人才而不是工匠,是新一代的 设计师。所以无论从课程的设置,还是实际教学都 应从这一方向出发,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出合 格的艺术设计师。 第三,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改革都要与实验 课、实践课教学改革紧密衔接相互渗透。在“初步实 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 模式中,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 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 学中,通过实验课、习题课、课程设计和现场教学等 形式,采用讲、做(操作)结合,在做(操作)中强化对 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 渗透。 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是技术与 艺术的结合,技术是要付诸于实践的。因此拘泥于 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使专业必 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内 容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刚刚从传统的美术中分 离出来,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尽快适应新 形势下社会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要求。纵观我国艺术 设计专业的现状,其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从基础课教学改革人手,基础课教学强调 适应性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我们先要纠正过去 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课 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基础课教学要为专 业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 修课在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在企 业中进行,让学生以工程技术人员的身份到设计单 位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以实际工程成果来 完成毕业实践、毕业设计。在毕业答辩时既能见到 学生的实际设计作品,又能见到设计产品。这样不 仅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 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为了纠 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要将素描课变 为设计素描;色彩课变为设计色彩、装饰色彩,并加 大室外写生的训练。充分考虑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 课内容,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培养 学生视觉反应能力,增强学生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 即感悟能力。(2)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和 力的培养,而且为学生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总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要从培养 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出发,要适应学生的需要,以 人为本,把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教 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 大批高素质的中高级艺术设计人才。 对新事物的探索及创新能力。(3)培养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使基础 课教学适应专业课教学的需要,并为专业课教学打 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专业课教学的改革要强调实用性,要从经 济建设的需要出发。专业理论教学只有应用于实践 才能充分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 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应 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 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艺术设计人 参考文献: [1]王琴.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3,(3). [2]陆少游.回避误区展望辉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试析[J].常 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3). ・--——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