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II(2007年春季学期)
期中考试2(A卷答案)
(2007/5/14)
注意:请全部用中文回答(留学生可用英文)。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并标明A、B卷,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试题纸和答题册一并上交。
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用图形。每题4分,共28分。)
1. 一国生产其所需要的全部产品而不从事国际贸易,能够使得该国的经济更快地增长。 错误。国际贸易使得该国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交换中获益,并没有减少该国的总产出。相反,国际贸易带来经济增长,这与技术进步的影响类似。 2. A higher rate of saving leads to higher growth indefinitely.
False. A higher rate of saving leads to higher growth temporarily but not indefinitely. Since capital is subject to diminishing returns, as the higher saving rate allows more capital to be accumulated, the benefits from additional capital become smaller over time, and so growth slows down.
3. From 1950 to 2000,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employment in the
U.S. economy fell significantly. At the same time, manufacturing output experienced slightly more rapid than the overall economy. Policy makers should concern about the decline in the share of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False. If manufacturing output is rising and the number of workers is declining, then output per worker, or labor productivity, must be rising, and this is beneficial to the economy. After all, the reduction in manufacturing jobs will allow labor resources to move to other industries, increasing total output in the economy.
4. You use your $200 paycheck to buy bond in AT&T. This situation represents investment as
defined by a macroeconomist. 错误。这代表着一种储蓄,购买债券的个人是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者。资金的需求者(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得到资金用以购买机器设备等的行为才是投资。
5. 清华大学决定对已婚的教师提供廉价的租住房屋,而对未婚者则没有类似的福利。这减
少了未婚者的数量,但降低了婚姻的质量。
正确。可以把婚姻看成是一个男女匹配有“摩擦”的“市场”,未婚相当于劳动市场上的“摩擦性失业”。而学校的政策相当于提供就业补贴(等价的,减少失业补贴)。这减少了未婚者数量(失业人数),但降低了婚姻(雇主雇员匹配)的质量。
6. The theory of efficiency wages suggests that a firm might increase its profits by raising its
wages it pay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efficiency wages, There are four reasons that firms might find it profitable to pay higher wages: (1) to ensure that workers are in better health so they will be more productive; (2) to reduce worker turnover because it is costly to hire new workers; (3) to make workers eager to keep their jobs, thus discouraging them from shirking; and (4) to attract a better pool of workers. (Note: A careful explanation of any of these four ideas can get whole points.) 7. 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量,从而使得经济整体上更加富有了。
错误。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确实增加了货币量,但没有使得经济整体上更富有,因为得到额外货币的人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净财富没有改变。但货币创造使得经济流动性增强了。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姓名 学号 班级 (A卷)
1. 研究者观察到某一个时点上大量工人的数据时,发现高个子工人往往赚钱更多。已知营
养的改善可以增加身高,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你认为研究者观察到的数据更有可能说明了:
A. 营养改善提高了生产率,从而增加了收入 B. 高收入改善了营养,从而增加了身高
C. 或者营养改善提高了生产率,或者高收入改善了营养 D. 什么也说明不了
2. In the countries of South Asia in 1992, only 56 young women were enrolled in secondary
school per every 100 young men. What are the ways in which greate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young women could lead to faster economic growth in these countries? A. Increased human capital would increase their productivity.
B. Increase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them may lower the population growth.
C. Increase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them may increase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D. All of the above
3. Over the past decade, new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enabled firms to reduce substantially the
amount of inventories they hold for each dollar of sales. Expenditures on inventories are a type of investment. Other things equal, this change will investment in factories and equipment, and private savings. A. increase; increase B. increase; decrease C. decrease; increase D. decrease; decrease
4. Suppose GDP is $8 trillion, taxes are $1.5 trillion, private savings is $0.5 trillion, and public
saving is $0.2 trillion. Assuming this economy is closed, then consumption is , government purchases are , national savings are , and investment is . A. 6, 1.3, 0.7, 0.7 B. 6.5, 1.5, 0.7, 0.7 C. 6, 1.3, 0.5, 0.5 D. 6, 1.3, 0.7, 0.5
5. 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空缺的职位,也存在着失业的工人。能够最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的理论是: A. 效率工资 B. 最低工资法 C. 摩擦性失业
D. 所述现象即不是劳动力的过剩也不是短缺;不能用失业的任何理论解释
6. A plastic credit card cannot be looked as money, mostly because it cannot serve as a(an): A. medium of exchange B. unit of account
2
姓名 学号 班级 (A卷)
C. store of value D. All of the above
7. 你的叔叔通过开出他在第十国民银行支票帐户上的一张100美元的支票偿还了他在该
银行的100美元贷款。假设所有银行均按照10%的准备金率提取准备金。则你叔叔这一行为的最终影响是: ..A. B. C. D. 8.
减少你叔叔的货币量100美元,经济整体的货币量没有改变 减少你叔叔的货币量100美元,经济整体的货币量下降相同数量 你叔叔的货币量和经济整体的货币量都没有改变
减少了你叔叔的货币量100美元,经济整体的货币量减少1,000美元
一伙盗匪从一家银行仓库里偷走了100万现钞,并将其挥霍一空。银行和普通公众都没有发觉,因此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这一事件导致的后果是: 物价水平上升,盗匪受益,其他人受损,经济整体福利不变 物价水平不变,盗匪受益,其他人受损,经济整体福利不变 物价水平上升,盗匪受益,其他人不受影响,经济整体福利增加 物价水平不变,盗匪受益,其他人不受影响,经济整体福利增加
A. B. C. D.
9. 很多国家都实行一种称为“夏令时”的法定时间,即在夏季把该国的时间往前拨1小时。
根据“古典二分法”,这一做法的后果是:
A. 人们将作息时间提前1小时,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
B. 人们将夏令时命名的作息时间推迟1小时,从而不改变实际的作息时间,最终无法达到节电目的
C. 人们会将作息时间提早不足1小时,部分达到节电目的 D. 无法预计人们是否改变作息时间
10. 随着借记卡和信用卡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在银行当中的存款进行市场交易。在许
多国家,银行存款是有利息的(或者与有利息的储蓄帐户挂钩)。这一事件最有可能减少了通货膨胀的哪一成本? A. 皮鞋成本 B. 菜单成本 C. 税收扭曲
D. 任意的财富分配
11、如果利息税的税率是25%,银行规定的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2%,通货膨胀率是1%,则该项存款的税前实际利率等于 , 税后实际利率等于 。 A 1%,0.75% B 1%,0.5% C 1.5%,1.5% D 2%,1%
三、问答题(共3题,39分)
1、 利率控制、储蓄与投资(10分)
在可贷资金市场上,利率(r)调节,使得储蓄(S)等于投资(I)。现在,将可贷资金
3
姓名 学号 班级 (A卷)
市场具体化为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这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银行通过赚取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率差来维持经营。
(1) 假定一个竞争性的银行体系的利率差为d。画出考虑这一利率差下的可贷资金市场
供求图形,标出均衡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均衡的存款、贷款数量。银行收取利率差带来了可贷资金市场的短缺或者过剩吗?(提示:银行利率差类似税收的影响)。(2分)
如下图,贷款利率rI,存款利率rS。存、贷款数量均为Q*,没有资金的短缺或过剩,市场供求平衡。
利率
S
rI
d rS
I
Q*
(2)
数量
,对其贷款规定了最低利率(rh)。且中国政府对银行的存款规定了最高利率(rl)....
有rh>rl。在什么情况下,这种规定是没有限制性的?(1分) 当rl>rS,rh 限,满足:rh-rl>d。在这一规定下,市场能够实现的最大的储蓄和投资量是大于还... 是小于没有政府利率控制时(即第(1)问时)的相应数量?(1分) 此时,市场能够实现的最大数量就是给定利率差为rh-rl,且允许市场自由调节利率时的数量。它小于没有政府利率控制时的数量(类似于一个更高的税率)。 现在假定政府无意维护银行的高利润。特别的,它规定的利率满足市场要求的利率差,即满足:rh-rl = d。但是,它规定的最高存款利率低于了市场自发形成的存款利率。在图形上表示出此时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储蓄量和投资量,政府的这一政策带来可贷资金市场的短缺或者过剩吗?其结果类似于一个单纯的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2分) 如图,存款利率为rl,贷款利率为rh。储蓄量为Qs,投资量为QI。投资量大于储蓄量,存在短缺。其结果类似于单纯的价格上限。(注:下图画法使得贷款利率未低于供求交点;类似可以画出存款利率足够低,使得贷款利率低于供求交点。结论不变。) (4) 4 姓名 学号 班级 (A卷) 利率 S rh d rl 短缺 IQs (5) QI 数量 仍然假定政府的利率控制满足:rh-rl = d。但是,它规定的最低贷款利率高于了市场自发形成的贷款利率。在图形上表示出此时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储蓄量和投资量,政府的这一政策带来可贷资金市场的短缺或者过剩吗?其结果类似于一个单纯的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2分) 如图,存款利率为rl,贷款利率为rh。储蓄量为Qs,投资量为QI。储蓄量大于投资量,存在过剩。其结果类似于单纯的价格下限。(注:下图画法使得存款利率未高于供求交点;类似可以画出贷款利率足够高,使得存款利率高于供求交点。结论不变。) 利率 S rh d rl 过剩IQI (6) QS 数量 政府认为:“市场不可能出现短缺或者过剩。假如有过剩——储蓄大于投资,则银行可以降低存款利率到政府规定的最高利率之下以遏制储蓄。假如有短缺——投资大于储蓄,则可以提高贷款利率到规定的最低利率之上以遏制投资。”你认为政 5 姓名 学号 班级 (A卷) 府的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提示:竞争的银行体系倾向于降低利率差)(2分) 错误。政府的这一说法均要求银行扩大利率差。尽管银行可能希望这样做,但竞争性的银行体系却限制了银行扩大利率差的倾向,均衡的利率差只能维持在一定水平(d)上。(话说回来,即使政府所说正确,但正如第(3)问所分析的,过高的利率差对经济也有不利影响——降低了储蓄和投资。) 2、中国的货币乘数(12分) 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的中央银行)公布的2006年年末统计数据中,可以找到如下(简化)的中央银行和银行各自的T形帐户(银行的准备金按要求存入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单位:亿元) 资产 资产 75,000 负债 流通中现金 27,000 银行准备金 银行(单位:亿元) 资产 准备金 贷款 负债 活期存款 100,000 其他存款 220,000 (1)完成银行T形帐户中的三个数字空格。(1分) 银行准备金(即准备金)=48,000;贷款=220,000+100,000-48,000=272,000(单位均为亿元)。 (2)利用上面的数字求出中国的货币总量M0(即流通中现金)、M1和M2。(2分) M0=27,000;M1=27,000+100,000=127,000;M2=127,000+220,000=347,000。 (3)银行提取的包括所有存款在内的准备金率是多少?(1分) 48,000/(100,000+220,000)*100%=15%。 (4)实际上,中国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率为9%。你认为银行是否留有超额准备金?(1分) 是。 (5)普通居民将自己的货币通过现金和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两种方式持有。根据上面的数字,你估计民众选择持有的现金占其货币总持有量(M2)的比例是多大?(1分) 27,000/347,000=7.8%。 (6)货币乘数是中央银行每发行1元现金,最终能在经济中产生的货币量。根据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你认为最大可能的货币乘数应该是多大?(1分) 1/(9%)=11.1。 (7)根据上面的数据,现实当中的货币乘数为多大(货币总量以M2衡量)?(2分) 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量为流通中现金加上银行准备金(称为“高能货币”)。因此,实际的货币乘数等于: 347,000/ (27,000+48,000) =4.6。 (8)现实的货币乘数是否小于理论的最大可能值?并结合上面的分析解释原因。(2分) 是。主要是两个原因:普通居民选择持有部分现金(这里约为7.8%)而不是将其全部变成存款;银行选择持有超额准备金(高出央行要求约6个百分点)。 (9)中国的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小幅度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来减少货币的供给。根据你刚才的分析,这一政策会有理想的效果吗?解释之。(1分) 不会。因为银行已经持有了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不具有限制性。 6 姓名 学号 班级 (A卷) 3、效率工资与失业(17分) 劳动市场上有两类工人(劳动供给者):高能力工人和低能力工人。低能力工人相对于高能力工人而言,愿意在较低的工资下就业。 (1) 哪一类工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弹性更大,低能力工人还是高能力工人?分别画出这两 类工人的劳动供给曲线。(1分) 高能力工人劳动供给弹性更大。劳动供给曲线如下图: 工资 工资 就业量 高能力工人 劳动供给曲线 低能力工人 就业量 (2) 一般来说,哪一类工人的边际产值更高?在同一图形中,画出两类工人的边际产值 曲线(也就是劳动需求曲线),假定边际产值递减。(1分) 高能力工人边际产值更高。边际产值(劳动需求曲线)如图: 边际产值, 工资 高能力工人 低能力工人 就业量 边际产值(劳动需求)曲线 (3) 如果劳动力市场上两类工人很容易被企业区分开。你认为均衡的劳动力市场上,两 类工人的工资通常会相同吗?劳动力市场上会存在失业吗?如果存在失业,是高能 7 姓名 学号 班级 (A卷) 力工人、低能力工人还是两种工人都存在失业?用图形说明。(2分) 两类工人分别处于不同的市场上。各自的均衡工资很可能不相同;但供求均是平衡的,不存在失业。两个市场各自的供求均衡图形如下: 工资 Sh wh 工资 Sl wl Dh Lh 高能力工人 就业量 Ll 低能力工人 对称信息下的劳动市场 Dl 就业量 (4) 现在假设两类工人无法被企业区分开。这使得两类工人处于同一劳动市场上。根据 两类工人的劳动供给弹性的差别,当这一市场上的工资水平不断上升时,在找工作的工人中,高能力工人所占的比例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1分) 增加了。 (5) 考虑这一市场上企业的劳动需求。当工资水平足够高时,劳动需求是多少?(1分) 零(或接近零)。 (6) 考虑随着工资水平的降低,劳动需求的变化。在劳动市场上高能力和低能力工人比 例给定的情况下,工资下降使得劳动需求量增加还是减少?这种变化是沿着劳动需..求(边际产值)曲线移动还是曲线本身的移动?下面把这种效应称为数量效应。数量效应使得工资下降增加还是减少了企业的福利?(1分) 增加。沿着劳动需求曲线(向下)移动。增加了企业的福利。 (7) 根据刚才(第(4)问)的分析,工资下降会使得找工作的工人中高能力和低能力工 人的比例变化。假定企业虽然不知道每个找工作工人的能力,但能够准确地预计在不同工资水平下,找工作工人中高能力工人的比例,从而决定自己的劳动需求量。工资下降带来的这一比例变化使得劳动需求量增加还是减少?这种变化是沿着劳动需求曲线移动还是曲线本身的移动?下面把这种效应称为质量效应。质量效应使得工资下降增加还是减少了企业的福利?(1分) 减少。劳动需求曲线本身的(向左或向下)移动。减少了企业的福利。 (8) 假设随着工资水平从足够高处下降时,一开始数量效应起主导作用。当工资下降到 某一水平w*时,质量效应起主导作用。满足这一条件的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是怎样的?画图表示。(1分) 劳动需求量随工资下降先上升后下降,呈现为弯曲的劳动需求曲线。工资水平w*对应一个最大的劳动需求量L*。如下图: 8 姓名 学号 班级 (A卷) 工资 D w* 就业量 L* 不对称信息下的劳动需求曲线 (9) 现在考虑这一市场上工人的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应该是怎样的?(1分) 劳动供给曲线是两类工人劳动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10) 考虑劳动供给足够小,但与上述的劳动需求曲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在这一交点处, 企业提高工资会对自己有利吗?降低工资呢?由此你认为这一交点是市场均衡的结果吗?如果是,请在图形上标出。如果不是,在图形上标出你认为的市场均衡结果。(提示:在市场均衡结果下,单独一个企业没有激励改变工资水平)。在市场均衡的结果下,存在失业吗?如果存在失业,是高能力工人、低能力工人还是两种工人都存在失业? (2分) 工资 D wE w* ES 就业量 LE 不对称信息下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失业 9 姓名 学号 班级 (A卷) 在交点(E)处,企业没有激励提高工资(因为此时起主导作用的是数量效应,提高工资只能减少企业福利);也没有激励降低工资(这样它将失去全部工人)。因此,这一交点是市场均衡的结果(图形如上)。 此时不存在任何的失业。 (11) 考虑劳动供给足够大,但仍然与劳动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交点是市场均衡的 结果吗?并解释之。如果是,请在图形上标出。如果不是,在图形上标出真正的市场均衡结果。在市场均衡的结果下,存在失业吗?如果存在失业,是高能力工人、低能力工人还是两种工人都存在失业?(3分) 不是,因为此时单独一个企业有提高工资的激励。 真正的市场均衡结果是均衡工资为w*,均衡就业为对应的需求量L*,此时企业没有改变工资(特别是提高工资)的激励(图形如下)。 此时两种类型工人的失业都存在。 工资 D S w* E失业就业量 L*Ls 不对称信息下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失业 (12) 紧接上一问。假定劳动市场上“假文凭”泛滥,减少了工人追求高能力的激励,使 得低能力工人的比例增加。这会如何影响劳动需求曲线?假定劳动供给曲线不变,失业的状况会如何变化?用图形解释。(1分) 劳动需求曲线向内移动,w*上升,L*下降(因为质量效应增强了);失业人数会上升。(如下图,阴影代表原劳动需求曲线) 10 姓名 学号 班级 (A卷) 工资 D S w*’ 失业就业量 L*’Ls’ (13) 紧接第(10)问。假设政府采取减少失业补贴的政策,试图增加就业。假定这没有改变找工作者的整体质量(高能力者的比例)。你预计政府的政策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吗?失业的状况会如何变化?(1分) 政府的这一政策使得劳动供给曲线右移。但不能增加就业量(仍然等于L*)。失业人数上升。 工资 D S w* 不对称信息下的劳动力市场:质量变坏失业就业量 L* Ls” 不对称信息下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增加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