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机械振动实验指导书

机械振动实验指导书

来源:爱go旅游网


《机械振动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二自由度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共振动法确定二自由度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型; 2、观察二自由度系统的各阶振型;

3、将实验所测得的各阶固有频率、振型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二、实验装置

图2-1表示实验装置框图:

(1)SJF-3型激振信号源的使用方法

SJF-3型激振信号源是配有功率放大后的正弦激振信号源,用以推动JZ-1型电动式激振器或JZF-1型磁电式非接触激振器。

①技术指标:频率范围10~1000Hz;最大输出功率 5W。

②使用方法:先将输出调节旋钮左旋到最小位置,把激振器与输出接线端相连,打开电源开关,频率计和数字电流表均发光,频率计显示值即为激振动信号源输出频率值。调节频率选择开关以选定频率测程,旋转频率调节电位器到所需值;调节输出电位器,使数字电流表指示值到所期望电流值后,仪器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JZF-1型磁电式非接触激振器的作用方法

①技术指标:激振频率范围10~1000Hz;最大激振力50g;可调初始间隙 1~10mm。 ②使用方法:做二自由度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测量时,将激振安装在磁力表座上,根据被测激振件的刚度大小调节初始间隙。在做实验时,还应根据各阶固有频率的高低随时调节激振器与被测激振件的间隙,使激振器与被测激振件互相不发生碰撞。启动激振信号源,即可实现对试件的激振。

图2-1 实验装置框图

三、实验原理

mB二自由度系统的力学模型如图2-2所示。把两个钢质量块mA、(集中质量mA=mB=m)固定在钢丝绳上,钢丝绳张力T用不同重量的重锤来调节,从而构成一弦上有集中质量的横振动系统。忽略钢丝绳的质量,便得到一个二自由度无阻尼系统模型,如图2-2示。

1

图2-2 二自由度系统力学模型

这样一个二自由度系统具有两个固有频率。当给系统一个激振力时,系统会发生振动,该振动是两个主振型的叠加。当激振频度等于某一阶固有频率时,系统的振动就是这一阶固有频率的主振型,而另一阶振型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测定系统的固有频率时,需要连续调整激振频率,使系统出现某阶振型且振幅达到最大,此时的激振频率即是该阶固有频率。

由振动理论知:

d2xKx0 (2-1) Mdt2m0式中: 质量矩阵 M

0m6T/L3T/LT63 刚度矩阵:K

3T/L6T/L36Lx1 位移矩阵:X

x2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为:

1.732T3T f1 (2-2)

2mLmL3T9T2二阶固有频率:2 f2 (2-3)

2mLmL式中:弦上集中质量: m0.0045kg;

一阶固有频率:12 弦丝张力: T=( )N 弦丝长度: L=0.625m;

,2)可进一步计算出各阶主振型A(i),(i1: A(1) A(2)各阶主振型如图2-3示:

111 (2-4) 1

一阶主振型 二阶主振型

图2-2 二自由度系统的主振型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将非接触激振器接入激振信号源输出端,把激振器对准钢质量A或B,保持一定的初始间隙(约8-10mm),使振动时激振器不碰撞质量块;

2、用1kg或2kg的重锤调整所需张力T,张力T不同,测得的固有频率不同; 3、开启激振信号源的电源开关,对系统施加交变正弦激振力,使系统产生振动,调整

2

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便可改变振幅大小。调整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时,注意不要过载;

4、激振频率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当观察到系统出现如图2-3所示的第一阶振型且振幅最大时,激振信号源显示的频率就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f1。依此下去,可得到如图2-3所示的第二阶振型及二阶固有频率f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不同张力下各阶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

表2-1

弦丝张力T(N) 固有频率(Hz) 理论计算值(Hz) 实测值(Hz) T=1×9.8 ƒ1 ƒ2 ƒ1 T=2×9.8 ƒ2

2、绘出观察到的二自由度系统振型曲线。

3、将理论计算出的各阶固有频率、理论振型与实测固有频率、实测振型相比较,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实验二 拍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拍振现象,建立拍振的概念; 2、 了解如何消除或减弱拍振的现象。

二、实验装置

图3-1表示实验装置框图。

图3-1 实验装置图

3

三、实验原理

当结构振动时,有时会产生所谓拍的现象。如对简支梁系统施加两个频率接近、振幅不等的激振力,使系统产生振动,用测振仪测得系统的横向水平振动波形如图3-2所示,其振幅是周期变化的,这种现象就称为“拍”。总的来讲,两个频率接近、振幅不等的振动迭加就能形成“拍”。

图3-2 拍振现象

根据“拍”振理论,设两个频率接近、振幅不等的振动为:

y1A1sin1ty2A2sin2t合振动为:

(3-1)

yy1y2Asin(122t) (3-2)

式中:A-合振动振幅;-初相角。

2AA12A22A1A2cos(21)t A1A222tgt) (3-3)

A1A22合振动y的波形如图3-2所示,合振动y的频率及周期为:

ff2f合12124 (3-4)

14T合f12合振动的振幅随时间在最大振幅Amax与最小振幅Amin间作周期变化,就形成了“拍”,

tg1(如图3-2图中虚线所示,其中: 最大振幅:AmaxA1A2

最小振幅:AminA1A2

在拍振图形上,有最大振幅的一段叫拍的“腹”,有最小振幅的一段叫拍的“腰”,“腰”和“腹”总是间隔地出现,在单位时间内“腰”和“腹”出现的次数叫拍的频率f拍,振幅大小改变一次的时间叫拍的周期T拍,且有:

4

212 (3-5)

12T拍f拍21f拍f2f1从(3-5)式可知,两个分振动的频率相差越小,拍振动的周期就越大。

四、实验方法

1、 将传感器置于简支梁上,用来测量简支梁振幅A;

2、 用调速电机对简支梁施加频率为f1的激振力,使产生振幅为A1的分振动,用虚拟

式FFT分析测量出频率f1,记下f1、A1、调压器刻度。关掉调压器。

3、 用电动式激振器对简支梁施加频率为f2的激振力,使产生振幅为A2的分振动。调

整激振频率和幅值一,使满足f1f2,A1A2。记下f2、A2值。

4、 分振动频率、幅值不变,用调速电机和电动式激振器同时对简支梁激振。传感器测

得的振动经测振仪变换成位移信号后输入示波器显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实验数据 2、

表3-1 项目 频率(Hz) ƒ1= 幅值(um) A1=

3、 绘出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拍振波形。

4、 根据表3-1数据计算Amax、Amin、f合、f拍、T拍。

5、 如稍微改变激振器频率f2或f1,则拍振频率f拍和其波形的变化会怎么样? 6、 对结构来讲,拍是不利的现象,如果拍的最大振幅大于允许值,则必须消除或减弱

拍的现象。你用什么方法来减弱拍振呢?

分振动y1 ƒ1= A2= 分振动y2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