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宋王朝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认识

唐宋王朝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认识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38卷第1期 2017年1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ei) VoI_38No.1 Jan.2017 唐宋王朝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认识 程前 671003)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摘 要:唐宋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主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统治的地域辽阔,境内的少数民族众多。唐朝的盛世加速了民族的融合,两宋通过对辽、金和西夏的战 和,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关键词:唐朝时期;两宋时期;民族 中图分类号:K242 一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1—0026~03 立唐王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隶属关系 也 可以变相的认为羁縻州府是唐王朝的特殊从属国。 羁縻的领导者由少数民族或部落首领担任.世 、唐的民族 唐朝时期国力雄厚,土地广阔,民族融合达到 高峰,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唐王朝主要以赏赐、赋税 优惠、羁縻统治、和亲以及必要的战时平叛、征战等 等,总的来说是以怀柔为主,征战为辅的民族。 这些民族既是对之前民族的继承和发展, 也是为今后的民族提供了借鉴,这些民族 使唐王朝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着和 谐的关系。 唐朝时期,有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其周边,唐 朝初期,唐高祖李渊基本统一全国,但是对唐朝统 治威胁最大的就是突厥。突厥时北方的游牧民族, 常年出兵南下骚扰,解决突厥问题成为当时的主要 民族问题.这关系到唐朝政权的存亡和国家的统 到了唐太宗时期,突厥大军攻打到了长安城,唐 一 代传袭,享受朝廷固定的俸禄。羁縻府州内的居民 不直接向纳税.户籍的管理也不需向汇 报,其领导者定期向朝廷进献方物.并向呈交一定 的贡纳。羁縻府州还可以拥有本部兵马,守卫疆土, 但要接受或高一层领导的节制和调遣。羁縻府 州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较大的自治权,这不 仅是保留了各民族和部落原有的统治机构、政治制 度和军事制度,而且还不改变各民族和部落原有的 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这也是平衡各少 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式,给予少数民族一定 程度的自主自治权利。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各个首领 间的相互获得利益的一种共赢的。从长远看 来.一方面节省唐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所需的人 力物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唐王朝的包容性。对 少数民族的宽容管理促使各国使节前来发展,为唐 王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和亲 历代王朝,不同民族之间的联姻通婚,也是社 会开放和民族昌盛的标志。但是在民族下的联 姻通婚就带有很强的政治性。简单的归纳联姻的目 的,基本都是为了边疆的稳定,增进与少数民族的 情感认同。 唐朝时期的联姻是为了加强和巩固与各 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唐朝的联姻多数是以公主 嫁入少数民族地区,或者少数民族的首领请求迎娶 唐朝公主的形式。一方面体现出唐王朝的强大,另 方面唐王朝嫁出去的公主大多数都受到了很高 的待遇.并且能发展很多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 一太宗根据当时突厥和唐朝的形式,认为不打为上 策,于是加强部署,让突厥人求和,结果,突厥 人间唐军士气充足.只好议。公元630年,唐大败突 厥,吉利可汗也成为了唐的阶下囚。 随着少数民族不断向唐王朝靠拢.民族间的问 题也产生了.这时如何处理各少数民族间和唐王朝 与各少数民族间的问题就显得极其重要。唐朝对待 少数民族采取以怀柔为主.征战为辅来处理民族关 系的民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羁縻 在唐朝时期,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是对 少数民族治理的主要方式。唐王朝属于多民族混 合,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怀柔远人,义 在羁縻”的治理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羁縻 府州,可以促使唐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 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羁縻府州的设置,也能够确 收稿日期:2016—11—21 基金项目:大理大学《历史文化唐宋民族研究》(IJTC2332) 一26一 唐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联姻共计23次。这其中拉 拢的很多少数民族的关系同时也非常隐晦的促使 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使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相互 消耗实力,降低对唐王朝的影响。 (三)以怀柔为主,以武力为辅的民族 唐朝在对待少数民族时,采取以怀柔为主,以 武力为辅的,不轻易对少数民族用兵。以怀柔 为主,征战为辅来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主要包 括以下内容:一是以宽容为主,战争为辅。唐王朝对 待民族问题和纠纷都以相对宽容的态度去解决问 题,既避免了发生更为剧烈的冲突和经济方面的损 伤.同时也加深了少数民族对唐王朝的归附,维护 了社会安定,政治和睦的局面。二是积极开展与少 数民族的经济交流。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以及其 他经济繁荣的城市,商贾云集,外国人、少数民族居 民与汉族齐聚一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从 而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 这些民族的实施都为唐王朝在中原的稳 定统治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大一统的盛世。贞观之 治和开元盛世是唐王朝实行开明的民族的重 要体现,为以后民族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二、两宋的民族 两宋时期主要指的是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 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宋朝始祖赵匡胤 在陈桥兵变后,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宋太祖时期 采取了重文抑武的,这也是后来两宋与周边少 数民族不断和解的重要原因。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 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高的时期,许多发明 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两宋时期,无论是北宋与辽、夏之间的关系,还是 南宋与金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以战争和议和为主。 北宋统一南方后,先后两次对辽用兵.但是均 以失败告终,并且由战转为防守.确立了“守内虚 外”的,北宋停止对辽的讨伐后,辽屡次南下, 威胁北宋的安全。澶渊之盟以后.宋在已经战胜的 情况下,与辽议和,并且每年给辽“岁币”,宋辽对峙 以此形成,维持了接近一个世纪的和平,双方交流 密切,促进了民族融合。但是宋给予辽的“岁币”.使 得北宋人不敷出,对人民的收刮加剧,使得宋朝负 载累累。 北宋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吴.在1038年 脱离北宋统治,去宋封号,建立西夏。元吴称帝后. 与北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惨重。第一次宋夏之战 中的三次战役,宋军均已失败告终。庆历四年.北宋 与西夏议和。和约规定:西夏向宋称臣并取消帝号。 元吴接受宋的封号,称夏国主等要求,宋仁宗同意 了元昊所提出的要求,宋夏正式达成和议。史称“庆 历和议”。宋夏议和后,在边境设置了贸易市场,恢 复了贸易往来。双方在边境地区经行贸易.经济文 化交流十分密切。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 个世纪的和平。宋夏之间共进行了五次战争,随着 宋朝国力的衰退,加之皇帝不喜政务,最终灭亡。 1 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 宋。南宋时期主要的民族问题产生于金。这一时期 出现了抗金英雄岳飞等人。南宋与金于1141年议 和,订立“绍兴和议”,主要是:南宋皇帝向金称臣, 与金划定边界,每年向金纳“岁币”。这加重了南宋 人民的负担,但是减少了战争,为双方的经济发展 和交流提供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局面。 宋王朝统治时期,对于少数民族实施的羁縻政 策其实际是利用各少数民族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互 相攻伐和互相牵制来缓解和控制部分边疆地区的 紧张局势。宋朝的羁縻是以保证各地区承认以 宋王朝为统治的前提,对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的 领导者进行册封,授予一定的官爵。另一方面宋王 朝看到了少数民族的领导者在仅有的虚衔并不满 足.还需要予以大量的经济实惠,才能使其效忠于 宋王朝的统治。并且对很多少数民族实行贸易 开放的,使其发展各自的社会经济。宋王朝在 管理多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时.多数是以各少数民族 政权相互攻伐的。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君臣关 系,各个臣子相互矛盾相互消耗,而君王居中调解。 宋王朝促使各民族互相消耗也能降低边疆地区对 宋王朝的威胁。总的来说,宋王朝的羁縻和唐 王朝的羁縻基本相似,但是唐王朝本身是以自 身强大为前提。各个少数民族政权均是主动向唐王 朝靠拢。而宋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就缺少唐王朝 的这种前提,相比之下很多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实 力甚至要超过宋王朝。这也使宋王朝不得不以安抚 的形式来进行羁縻的管理。 综上来看两宋时期的民族,主要是两宋与 少数民族的议和,从宋太祖时期的被拥立为帝.到 南宋的灭亡,我们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皇帝大多 数不喜朝政,统治者在与辽。西夏.金和三次议和中 接受了屈辱的条件,向少数民族政权交纳“岁币”。 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换取了较长时间相 对安定的局面,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发展和往来。 三、唐宋比较及认识 根据唐朝和两宋时期不同的民族,我们可 以看出,不同的统治者所思所想的不同。 唐朝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帝王 将相在制定民族的时候都是有着雄厚的野心 和上进心的,然而两宋时期则不同,赵匡胤黄袍加 身也是被迫无奈,在他登上帝位时.他没有唯贤而 用,而是把酒释兵权,将认为能够威胁自己皇位的 人解除兵权,这就造成了日后的边疆无人,奸臣当 道等堕落的现象出现。 在面对少数民族的时候.唐朝采取的是以怀柔 为主,战争为辅的,这是因为在当时.唐朝的综 合国力相对较高,经济实力丰厚。唐王朝时期,因为 一27— 推行的,使得一些少数民族主动臣服于唐王朝 的统治下,唐王朝对它们实行的是羁縻,使得 他们自身的权利得意保存,唐王朝与各周边的少数 民族的关系是宗主国与君臣的关系。唐王朝时期, 各民族、各国家的使臣齐聚长安,形成了民族的高 度融合。各国家派来遣唐使,来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然而两宋时期。无论北宋还是南宋时期,周边各 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的关系是并立的,而非君臣的 关系,宋朝在制定民族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和 平为主,这就是和唐朝有很大区别的地方,在以和平 为前提的下.两宋还会在赢了战争的时候。主动 要求和周边少数民族求和,还会给所谓的赔款。这让 本不富裕的丽宋更是负债累累,民不聊生。 在面对和亲的时候,唐王朝的态度一直是积极 的,因为其自身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所以周边 少数民族是主动和要求和亲,据统计.唐王朝与周 边少数民族姻盟共23次 唐王朝的联姻不仅拉拢 各民族上层人物,“固结邻好,安危共体”,还可离间 蕃部,使各少数民族部落在相互攻伐中消耗实力, 削弱对唐王朝政权的冲击力。然而宋朝则认为与少 数民族的和亲是一种屈辱的事情,他们拒绝与周边 少数民族和亲 唐宋两个朝代都是我国民族融合较为发展的 时期。在这两个朝代中,无论是唐朝的盛世,还是宋 朝的议和,都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一是在对少数民 族的态度上。唐朝国力强盛,少数民族纷纷聚于长 安城下,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合同为一家。唐太 宗时期,各少数民族尊其位“天可汗”。可见,唐朝盛 世时,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联系是极其紧密的. 少数民族不仅学习和吸收中原的先进文化.同时也 向唐朝求亲,以促进与唐朝的关系。而宋人认为与 少数民族和亲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虽然在签订协 议后,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联系加强,经济也得到 了发展.但是相较于唐朝还是无法相提并论。二是 少数民族对唐宋的态度。唐朝时期,少数民族与唐 朝时“和同为一家”的局面,各少数民族争相到长 安,进献“方物”,并接受唐王的赏赐,长安城下少数 民族和国外友人与汉族间和平相处,创造了唐朝的 盛世。到了两宋时期,宋朝签订了合约均带有“丧权 辱国”的意味。每年要供给少数民族“岁币”,还要收 刮民脂民膏.使得百姓民不聊生,虽然有着民族间 的交往和融合.但是国力日渐消退。 如今的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唐宋王朝时期的 羁縻的发展成果,是进一步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给予少数民族在其地域内权利,使其在自己的 辖区内实行区域自治。这极大的丰富了少数民族的活 跃性,同时也为我国的边疆带来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波澜,敏生兰,黄丽.唐、宋民族一羁縻问 题之比较研究[71.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在羁縻方面,唐宋统治者也有着不意义样 的处理方法。在实的范围来说,唐朝由于国力强盛, 其统治的疆域也比较大,主要是以武力讨伐为主, 比较有粗放性,在对待少数民族的上有开创 性。相比较于唐朝,宋朝的国力较弱,处理好与北方 少数民族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以夷制 夷”的羁糜就成为宋朝统治者解决少数民族问 题的主要方针。在实行手段方面,宋代的羁糜州制 比唐严密。宋朝的羁糜实施的更具体,这使得 宋朝统治势力及管理模式深入的渗透到少数民族 内部 在管理方式方面,唐代任用的都督、刺史都由 本土、本族人担任,也就是还由原来的领导人领导, 这显然不利于封建王朝的统治。到了宋代,为 了防止地方少数民族势力的膨胀,削弱少数民族势 力,往往将少数民族首领调离,使其失去依恃。而 且,宋朝还不许土官自置职名。 [2]姚兆余.论北宋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U]. 甘肃社会科学,1993(3). (3]高小强.试论宋代西南民族边区羁縻的特 点【lj.大连大学学报,2013(8). f4]林文勋.宋王朝边疆民族的创新及其历史 地位m.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4). [5]胡安微.唐代武陵民族地区水陆交通初探卟徐 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责任编辑孙) On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National Problems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Cheng Qian (School of M甜xtsm,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671003) Abstract: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ere the main periods of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our country. During this period,the social economy was relatively developed,the political situation was relatively stable, the area of the rule was vast and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territory were numerous.The prosperity of the Tang Dynasty accelerate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ation.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and the Western Xia Dynasty promote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nationalities. Keywords:Tang Dynasties;Song Dynasties;National policy 一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