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规定:HGJ 203---83)
第一章:透平—压缩机基础尺寸及位置的允许偏差。
透平—压缩机基础尺寸及位置的允许偏差(单位:mm) 项次 项 目 名 称 1 2 3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基础上平面的水平面(包括地坪上需安装设备的部份) 每米 全长 竖向偏差:每米 全高 预埋地脚螺栓:标高(顶端)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 预留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 深度 孔壁的铅垂度(全深) 带锚板的预埋活动地脚螺栓: 标高 中心位置 水平度(带槽的锚板) 水平度(带螺纹孔的锚板) 允许偏差 ± 20 +0 -20 ±20 -20 +20 5 10 5 20 +20/-0 ±2 ±10 +20/-0 ±10 +20/-0 ±5 5 2 4 5 6 7 8 9 第三章:机器安装 第一节:有垫铁安装。
1. 垫铁组布置的原则为:在地脚螺栓两侧各放置一组,应尽量使垫铁靠近地脚螺栓,当地脚螺栓
间距小于300mm时,可在各地脚螺栓同一侧放置一组垫铁,对于带锚板的地脚螺栓两侧的垫铁组,应放置在预留孔的两侧。
相邻两垫铁组的间距,可根据压缩机的重量、底座的结构形式以及负荷分布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500mm左右。
2. 单块垫铁的最小面积,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A 3 (Q1+Q2) R
式中:A-——单块垫铁的最小面积,平方厘米(布置于地脚螺栓两侧的每组垫铁承压面积) Q1——由于压缩机的重量加在该垫铁组上的负荷。Kgf 。 Q1=G n1 G——压缩机重量。Kgf 。 n1——垫铁组数。
1/17
Q2——由于地脚螺栓拧紧后,分布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 Q2= F n2
F—— —根 地脚螺栓拧紧后所产生的轴向力。Kgf n2—— 一根地脚螺栓两侧的垫铁组数(一般为2)
R——基础混凝土或混凝土的单位面积抗压强度(可采用混凝土设计标
A值计算出后,可在表中选用比计算A值大的垫铁(当垫铁承载能力有余,而长度不够时,可选较大规格的垫铁。
常用垫铁规格(单位:mm) 斜垫铁 代号 斜一 斜二 斜三 斜四 斜五 L 100 120 140 160 200 b 50 60 70 80 100 c 5 5 5 5 a 4 6 8 8 材料 普通碳钢 平垫铁 代号 平一 平二 平三 平四 L 100 120 140 160 b 50 60 70 80 垫铁面积cm² 材料 A 普通50 碳钢 72 98 129 200 8 200 100 平五 5 注:(1)垫铁厚度h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底层平垫铁的厚度一般不小于10 mm。 (2)表中的斜垫铁可与同号或者大一号的平垫铁搭配使用。 (3)为防止敲击时出现卷边,应预先将端面的上下两边倒角。 (4)垫铁简图。
3 h h L L
b b
斜垫铁 平垫铁
3.垫铁表面应平整,无飞边、氧化皮等,斜垫铁的斜面光洁度不得低于 3,斜度一般为1/20--1/10,对于重心较高或振动较大的压缩机采用1/20的斜度为宜。
4.斜垫铁应配对使用,与平垫铁组成垫铁组时,一般为三层,而不超过四层,薄垫铁应放在斜垫铁与厚平垫铁之间,垫铁组的高度一般为30.-70mm。 5.永久垫铁安装方法:
方法一:垫铁直接放置在基础上,与基础接触应均匀,其接触面积不小于50%。平垫铁顶面水平面的
允许偏差为2mm/m。各垫铁组顶面的标高应与压缩机底面实际安装标高相符,
方法二:若采用压浆法放置垫铁。见如下介绍:
第一种方法:用几组临时垫铁支承机器并经找平、找正合格后,再对地脚螺栓预留孔进行灌浆,等混凝
2/17
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用水冲净放置正式垫铁组位置的基础表面,并清除积水,根据需要,在此位置堆积一定量的水泥沙浆。把搭配好的垫铁组放在砂浆上,然后,内外同时推进斜垫铁,挤出沙浆。垫铁四周的砂浆抹成45°的光坡后进行养护。当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拆出临时垫铁,用正式垫铁来调整。复查机器原安装精度,同时打紧垫铁,拧紧地脚螺栓,。
第二种方法:机器就位之前,先用水冲净放置垫铁组位置的基础表面,并清除积水,堆放沙浆。然后放
上垫铁组,使其顶面8水平度的允许差为2mm/m,顶面标高与机器底面实际安装标高相符,允许偏差为2mm/m,将垫铁四周的沙浆抹成45°的光坡后进行养护。当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再将机器就位。并用垫铁组调平。
压浆法放置垫铁的优点是:垫铁与基础的接触面积可达100%,压强小,稳定性高,操作简单。
6.压缩机找平后,垫铁组应露出底座10-30 mm。地脚螺栓两侧的垫铁组,每块垫铁伸入压缩机底座底平面的长度。均应超过地脚螺栓,且应保证机器的底座受力均衡,若机器底座的底面与垫铁接触宽度不够时,垫铁组放置的位置应保证底座坐落在垫铁组承压面的中部。 7.配对斜垫铁的搭接长度不小于全长3/4,其相间的偏斜角不大于3°。
3°
安装时其偏斜角不能大于3°
8.压缩机垫铁找平、找正后,用0.25或0.5公斤重的手锤敲击检查垫铁组的松紧程度,应无松动现象,用0.05毫米的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底面之间的间隙,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从两侧塞入的计划调节总和,不超过垫铁长度1/3,检查合格后用电焊在垫铁组的两侧进行层间点焊固定,垫铁与机器底座之间不得焊接。
第二节:无垫铁安装。
1. 无垫铁安装的形式、方法及适用范围参见如下介绍:
压缩机的自重及地脚螺栓的拧紧力均由二次灌浆层来承担的安装方法,称为无垫铁安装。 此法是利用安装用的小型千斤顶或临时垫铁或机装上已有的安装用顶丝来找平安装。用微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沙浆)灌注并随时捣实二次灌浆层。待二次灌浆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取出千斤顶或临时垫铁填补空洞。或者松掉顶丝,并复测水平度。
无垫铁安装有调整方便、稳定性好及没有垫铁腐蚀等优点,但二次灌浆工作较烦琐。
无垫铁安装适用于底座底面较平整的机器。对于转速较高、负荷较大的机器在,二次灌浆层部份宜采用浆的方法。对于一般机器宜采用捣灌注的方法。
采用小型千斤顶或临时垫铁调整时,其布置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机器的重量、底座的结构等具体情况而定。
如机器底座上设有安装顶丝,则支持顶丝用的钢垫板放置后,其顶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2毫米/米。
3/17
2.采用小型千斤顶或临时垫铁进行调整时,其布置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机器的重量、底座的结构等很具体情况而定。
3.若机器底座上没有安装用顶丝,则支持顶丝用的钢垫板放置后,其顶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2mm/m。
4.待二次灌浆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允许松掉顶丝或取出临时支撑件,同时复制机器的水平度,并将空洞填实。
5. 二次灌浆用的微胀混凝土及无收缩水泥砂浆的推荐配比,参见 第三节:地脚螺栓
1.地脚螺栓的光杆部份应无油污和氧化皮,螺纹部份应涂上少量油脂。 2.螺栓应垂直无歪斜。
3.地脚螺栓不应碰孔底,螺栓上的任一部位离孔壁的距离不得小于15mm。 4. 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露出螺母1.5~3个螺距。 5.螺母与垫圈、垫圈与底座间的接触均应良好。
6.拧紧地脚螺栓应在预留孔内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进行,拧紧力应均匀,拧紧力矩数值参见下表
地脚螺栓的拧紧力矩及轴向拉力参考数值 螺栓螺纹直径(mm) 12 16 20 力距(kgf-m) 轴向拉力(kgf) 2.5~3 6~7 13~14 900 1500 2500 4/17
螺栓螺纹直径(m m) 36 42 48 力距(kgf-m) 轴向拉力(kgf) 80~82 120~130 190~195 8500 11500 16000 24 27 30 23~24 34~35 45~47 3500 4800 5500 56 300~310 440~460 25000 30000
注:表中数值只适用于材料为A3钢的地脚螺栓,其它材料的地脚螺栓,可根据材料的许用应力计
算拧紧力矩及轴向拉力值。
7.放置带锚板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脚螺栓的光杆部份及锚板,应刷防锈漆。
(2)用螺母托着的钢制锚板,锚板与螺母之间应点焊固定。
(3)当锚板直接焊在地脚螺栓上时,其角焊缝高度应不小于螺杆直径的1/2. 第四节:就位、找平及找正
1. 机器上作为定位基准的面、线和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允许偏差,一般应符合下
表的规定。
定位基准的面、线、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允许偏差 (mm) 项目 与其他设备无机械联系时 与其他设备有机械联系时 允许偏差 平面位置 标高 5 5 2 1 2.机器找平时,安装基准的选择和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专项规范”或机器技术的规定。一般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1 mm m。安装基准部位的纵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05 mm m 。不得用松紧地脚螺栓的办法调整找水平及找正值。
3.机器找平及找正时,安装基准测量点一般应在下列部位中选择: (1)机体的加工平面。
(2)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
(3)转动部件的轴颈或外露轴的表面。 (4)联轴器的端面及外圆周面。 (5)机器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
4.采用拉钢丝法找正机器或部件时,若钢丝处于水平位置,则由于钢丝自重而产生的挠度值以及钢丝直径与重锤重量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钢丝挠度数据表(1 100 mm ) 从测量点到较近线架间距离(m) 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两线架间的长度(m) 4.0 4 4.6 5.2 5.8 6.4 7 7.4 7.8 8.2 4.5 5.5 6.4 7.3 8.2 9.1 10 10.8 11.6 12.4 5 7 8.2 9.4 10.6 11.8 13 14.2 15.4 16.6 5.5 8.5 10 11.5 13 14.5 16 17.3 18.6 19.9 6.0 10 11.8 13.6 15.4 17.2 19 20.4 21.8 23.2 6.5 11 13 15 17 19 21 22.5 24 25.5 5/17
7.0 12 14.2 16.4 18.6 20.8 23 24.6 26.2 27.8 7.5 13 15.3 17.9 19.9 22.2 24.5 26.3 28.1 29.9 8.0 14 16.4 18.8 21.2 23.6 26 28 30 32 8.5 14.5 17 19.5 22 24.5 27 29.2 31.4 33.6 9.0 15 9.5 15.5 10 16 18.8 21.6 24.4 27.2 30 32.5 35.2 37.8 17.6 18.2 20.2 20.9 22.8 23.6 25.4 29.3 28 29 30.4 31.5 32.8 34 35.2 36.5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8.6 9 9.2 9.4 9.6 9.8 10 13.2 14 14.5 15 15.5 16 16.5 17.8 19 19.8 20.6 21.4 22.2 23 23.2 23.4 23.6 23.8 24 21.2 22.5 23.6 24.7 25.8 26.9 28 28.6 29.2 29.8 30.4 31 24.6 26 27.4 28.8 30.3 31.6 33 34 35 36 37 38 38.4 38.5 39.2 39.6 40 27 28.5 30.1 31.7 33.3 34.9 36.5 37.7 38.9 40.1 41.3 42.5 43.3 44.1 44.9 45.7 46.5 29.4 31 32.8 34.6 36.4 38.2 40 41.4 42.8 44.2 45.6 47 48.2 49.4 50.6 51.8 53 53.4 53.8 .2 .6 55 31.7 33.5 35.4 37.3 39.2 41.1 43 44.5 46 47.5 49 50 51.9 53.3 .7 56.1 57.5 58.3 59.1 59.9 60.7 61.5 34 36 38 40 42 44 46 47.6 49.2 50.8 52.4 55.6 57.2 58.8 60.4 62 63.2 ,4 65.6 66.8 68 68.4 68.8 69.2 69.6 70 35.8 38 40.1 42.2 44.3 46.4 48.5 50.3 52.1 53,9 55.7 57.5 59.2 60.9 62.6 .3 66 67.3 68.6 69.6 71.2 72.5 73.3 74.1 74.9 75.7 76.5 37.6 39 40 42 41.5 43.8 40.4 43 45.4 47.8 50.2 52.6 55 57.2 59.4 61.5 63.8 66 68 70 72 74 76 77.8 79.6 81.4 83.2 85 86.6 88.2 .8 91.4 93 94 95 96 97 98 98.4 98.8 99.2 99.6 100 44.4 46.1 46.6 48.4 48.8 50.7 51 53 55 57 59 61 53 55.1 57.2 59.3 61.4 63.5 62.8 65.4 .6 67.3 66.4 69.2 68.2 71.1 70 73 71.4 74.6 72.8 76.2 74.2 77.8 75.6 79.4 77 81 78.2 82.4 79.4 83.8 80.6 85.2 81.8 86.6 83 88 83.6 88.8 84.2 .6 84.8 90.4 85.4 91.2 86 92
5.采用胶带或链条等传动的机器,胶带带轮或链条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两轮的轮宽中心平面应在同一平面上,两平面相对轴向位移量a为:平胶带带轮不大于1.5mm ,三角胶带带轮和链条不大于1 mm 。
(2).两轴平行(指沿轴长方向)度的允许偏差为0.5 mm/m 。(即tg 。
6/17
A 皮带轮位置偏差示意图
6.采用联轴器传动的机器,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及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应符合机器的技术文件要求。
7/17
透平——压缩机的找正;
找正联轴器时,可能有如下四种情况:
(1). s1= s2, a1= a2,如下图。两半联轴节是处于平行和同心的正确位置。两轴线位于一轴
线上。s1= s2, a1= a2表示在联轴器耻方0和下方180两个 位置上的轴向和径向间隙。
s1 a1 s2 a2
(2)s1= s2, a1 a2,两半联轴节虽然平行,但不同心。两轴中心线有平行的径向位移,其
偏心距为e=(a2-a1)÷2
s1 a1 s2 a2
(3)s1 s2, a1= a2,两半联轴节虽然同心,但不平行。这里两轴中心线有倾斜的
角位移(倾斜角为)。
8/17
s1 a1 s2 a2
(4)s1 s2, a1 a2,两半联轴节既不同心,也不平行。这里两轴中心线既有径向位移,也有倾斜的角位移(倾斜角为)。
s1 a1 s2 a2
找正测量方法:
1. 利用直角尺测量联轴器的同轴度,利用平面规和楔形间隙规测量联轴器的平行度。 2. 利用中心卡和塞尺测量联轴器的同轴度和平行度。 3. 利用中心卡和百分表测量联轴器的同轴度和平行度。 找正计算和调整: 举例:
400mm
L1=500mm L2= 3000 mm
0.04(0) 0.1(0)
0 (270) R 0.48(90) 0.26(270) A 0.26(90)
(180)
0.44 0.42 (180)
联轴器在0和180两个位置上的轴向间隙s1=0.1 s2=0.42,径向间隙, a1=0.04
9/17
a2=0.44,表明两半联轴器既不平行,又不同心。
s1 a1 s2 a2
第一步, 使两半联轴器平行。
由于s1=0.1 s2=0.42,故b= s2- s1=0.42-0.1=0.32,所以,为了使两半联轴器平行,必须从压缩机支脚2下减去厚度X mm的垫片。X值 由下式计算;
X=(b÷D)×L2=(0.32÷400)×3000=2.4mm,
但是,这时主动机轴上的半联轴器中心却被抬高了ymm,y值可由下式计算: y= (X÷L2)×L1=(2.4÷3000)×500=0.4 mm
3000 500 x y
e=( a2- a1)÷2 第二步:使两半联轴器同心。
由于 a1< a2,故原有的径向位移量(偏心距)为: e =( a2- a1)÷2=( 0.44-0.04)÷2 =0.2mm
所以,为了要使两半联轴器同心,必须从支脚1和支脚2下同时减去厚度为
(y+e)=0.40+0.20=0.60mm垫片。
由此可见,为了两半联轴器既平行,又同心。必须在支脚1下同时减去厚度为
(y+e)=0.60mm垫片。在支脚2下减去厚度为(x+y+e)=2.4+0.4+0.2=3.0mm垫片。 垂直方向调整完毕后,调整水平方向的偏差。以同样方法计算出压缩机水平方向计算出
压缩机水平方向上的偏移量。 四、两种找正法。
1. 单表找正法
单表找正法是利用百分表支架和一块百分表,交替地安装在相邻两半联轴节上,转动两轴分别测出对应联轴节上的径向位移偏差(或用两组百分表支架同时得出两组读数)。得出两组实际的百分表读数。根据读数,可计算法或作图法,确定被调整轴各支座的调整量和调整方向。通过调整,使机组达到对中要求。见图G1、图G2。
10/17
百分表 百分表支架子
联轴节
图G1 单表法对中示意图
百分表 百分表支架子
联轴节
图G4 用双百分表支架单表法对中示意图
单表找正步骤:
(1) 将相邻两个半联轴节沿圆周划出四等分标记。
(2) 把百分表支架装在汽轮机轴的半联轴节上,装上百分表,使测量头与压缩机轴端的半联轴节外
圆相接触,并使表的测量头对准标记a1的位置。见图G3。
支架表 支架 A B 压缩机轴 汽轮轴端
b1 a1
b 4 R b2 a4 R a2
b3 a3
汽轮机侧找正读数 压缩机侧找正读数 图G3 对中示意图
(3) 按转动方向旋转汽轮机轴(或同时旋转两轴)。记录百分表在压缩机半联轴节上测出的a1、a2、
a3、a4四个读数。检查读数应使 a1 + a3 = a2 + a4(偏差应小于0.02mm)。若不等,查明
11/17
原因后重新测量。百分表读数是对中时进行调整的依据,因此,要求百分表读数应准确无误。还应注意数值的“正”或“负”。
(4) 把百分表支架换装在压缩机轴端的半联轴节上,用同样方法测出b1、b2、b3、b4四个读数。 (5) 确定调整量和调整方向。
压缩机在垂直方向上两支座的调整量及水平位置的左右移动量作图法来确定。
(6) 垂直方向调整量作图步骤:
a.画出机组运转时的热态线,见图G4,根据机组各轴向尺寸,标出各相应位置。 b.画出安装曲线。
在热态线上,通过各支座点、轴承点等分别作热态线的垂直线,按比例将制造厂提供的或计算出的轴中心在各处所要求的预留膨胀量数值标注在各自的垂直线上。
图G4 透平—压缩机安装曲线
1#支座 2#支座 723 2857 325 457 168 2842 6 0.15 0.12 0.29 0.336 B4 B3 B2 B1 A1 0.16 0.18 A2 A3 A4
例如裂解气压缩机级的汽轮机在前后轴承处轴中心的膨胀量,按照机体受热膨胀计算公式计算后分别为0.29mm和0.336mm(环境温度为10°C)。制造厂技术文件给出压缩机低压缸支座处轴中心位移数值分别为0.15mm和0.12mm。在热态线的相应垂直线上按比例画出上述各值(膨胀量向下,收缩量向上),得出A1、A2、B1、B2四点。连接A1、A2和B1、B2,延长两直线,分别与各自联轴节处的垂直线交于A3和B1点,此A1A3和B1B3线即是汽轮机和压缩机轴线在冷态时所要求的安装曲线,称为冷态线。
c.确定找正时百分表要求读数值。
把A1A3和B1B3直线再延长到相邻联轴节处的垂线上,得A4B4两点,按座标图纸比例测出A3、B4为0.16mm。A4B3为0.18mm。分别为汽轮机和压缩机在两个半联轴节处轴中心应有的相对偏差值。百分表读数应为轴中心偏差值的两倍。见下图
b1(0) a1(0)
b 4(0.16) R b2(0.16) a4(-0.18) R a2(-0.18)
b3(0.32) a3(-0.36) 汽轮机侧找正读数 压缩机侧找正读数
12/17
将 图G5 百分表要求的读数
找正读数的正负值,由两轴的相互位置决定(表针顺时针转为证)。
d.画出找正时各轴的实际位置曲线
汽轮机和压缩机在对中找正调整前,应先测出联轴节处的实际偏差数据,算出轴中心的偏差,汽轮机轴中心偏差等于b=(b3- b1)÷2,压缩机轴中心偏差等于联轴节a=(a3 - a1)÷2。
把各轴中心偏差值分别标在画有安装曲线的座标纸上,得出C、D两点,见图G 6。
图G6 透平—压缩机调整前实际位置线
1#支座 2#支座 723 2857 325 457 168 2842 6 透平均数 压缩机 B1 C D E b=(b3- b1)÷2 B2 F B3 L1 L2 A1 A2 A3 a=(a3 - a1)÷2 A4
C、D两点连成一直线,并向压缩机侧延长,与D E F线即为压缩机轴中心调整前实际所处的位置线。
e.确定支座处调整量
在画有安装曲线的图上画出压缩机的实际位置曲线后,两曲线在压缩机支座处的偏差量L1和L2,即是支座处的垫片调整量。经对中找正后的最终实际曲线应与安装曲线基本重合,两线的最大偏差值应小于0.04mm。
水平位置的调整可以用同样方法进行。每一对联轴节对中调整时,一般先将水平方向调整好以后再调整垂直方向,这样调整方便,误差小。
低压缸调整完毕后,以低压缸为基准继续调整中压缸,最后调整高压缸。其它压缩机的找正均以汽轮机为基准调整压缩机。
30万吨/年乙烯装置压缩机,在环境温度20°C时联轴节对中找正值见
(对中时,一般是先固定一根轴的位置,调整另一根轴,以达到对中,若规定在被调整轴上取得读数,用a表示,而在基准轴上取得读数计,用b表示。并且还规定,是指垂直面内的对中情况。)
13/17
透平--压缩机 单表找正法示意图 A B A B
b1 a1
b 4 R b2 a4 R a2
b3 a3
b = b3 - b1 mm a = a3 - a1 mm
4. 表座标图找正法
(1).制定透平---压缩机的预找正曲线座标图。
mm
0.2 1450 610 1502
0.1 1320 210 59 213 990 140 0 轴承 轴承 轴承 支点 支点 轴承 -0.1 0.215 0.155 0.3 0.22 -0.2 0.063 冷态找正 0.063 -0.3 冷态找正 -0.4
14/17
0 0
-6.3 R -6.3 6.3 R 6.3
-12.6 允许3 12.6 透平找正数据库 透平找正数据
(2)确定压缩机支点调整量:
mm
0.2 1450 610 1502
0.1 1320 210 59 213 990 140 0 轴承 轴承 轴承 支点 支点 轴承 -0.1 0.215 0.155 0.3 0.22 -0.2 L1 F L2 -0.3 a=(a3-a1)2 b=(b3-b1)2 E -0.4 D 实际位置线
C
0 (b1) 0(a1)
(b4)-25.3 R -25.3(b2 ) (a4)20 R 20(a2)
-50.6(b3) 允许3 40(a3)
查座标图得:L1=0.12 mm L2=0.07 mm
15/17
2. 三表找正法
透平 e
C 压缩机
透平--压缩机 单表找正法示意图:
B A R
R—轴向两块百分表的距离。 b11
b23 a1
b14 b22 A b24 b12 a2 R a4
b21 a3 b13
a = a3 - a1 mm
b =(b21 + b13)÷ 2 - (b23 + b11)÷ 2 mm 压缩机轴偏移量:e = a mm 压缩机轴偏移量: tg = b ÷ R mm
透平 e
C 压缩机
C---两轴端距离。 e --- 轴偏移量 ----轴线交角
16/17
b1 a1
b 4 R b2 a4 R a2
b3 a3
b = b3 - b1 mm a = a3 - a1 mm
压缩机轴偏移量:压缩机轴偏移量:
e = a mm
tg = (|a|+|b|)÷(2 × C) 17/17
m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