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来源:爱go旅游网
课堂教学 军刀巾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军刀掠 汪利颖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艺术被抽象化,似乎与 语文教学没有任何关系,被遗忘在角落里,无人问 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钟 声敲响后,人们才如梦初醒。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初中语文教材中70%左右的文学作品是艺术杰 作,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用艺术的手段再现 艺术之杰作,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获得知识,增长 才智,不难想象这对新一代人的培养、对人类文明 诗歌《华南虎》”。导语虽然简单,但“被困且受 了伤”几个字扣住了学生的心。老虎为什么会 被困且受伤?伤势重不重?作者为什么要写一 只被困且受了伤的老虎?被困且受了伤的老虎 能活下去吗?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构成悬念, 引人人胜的目的就达到了。 2.常用设疑排难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多用设疑排难法, 的促进、对社会的贡献都是不可估量的。 那么如何将教学艺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 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 做法和看法,供专家批评指正。 一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揣摩与思考,由 此调动起学生的智能,解决文中的重点或难点。 例如《华南虎》一文中,作者两次描写老虎“火 焰似的眼睛”,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中也 多次写到贝多芬的眼睛,教师不应直接道出作 者的写作意图,而是设疑,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 学生自己解决这一重点。教师可问:“作者在 描写眼睛上用了如此多的笔墨,用意何在呢?”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找到了答案——“因为眼 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作者一写再写”。教师 、课堂用语应讲究艺术性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因为具 有情感性,所以用艺术的语言组织教学便显得 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把自身的情感投入于 教学,用丰富的、具有感染力的语言组织教学。 尽最大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当师生两种 情感高度统一时,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也就产 生了。为此,笔者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重视导语的巧用 继续设疑:“那么作者描写眼睛的目的是要向 读者展现什么呢?”学生思考后的回答是“展现 人物或动物的内心世界”。教师应及时肯定并 每学一篇新课,有经验的教师都会用导语 引导学生。导语用得巧,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 加以总结:“对,人物或动物的内心世界是通过 其眼睛展现出来的”。到此,一个重点解决了。 3.多用引导想象法 积极性。例如,学习牛汉的《华南虎》一文,针 对学生都了解并熟悉老虎的特点,导语可这样 设计:“同学们,老虎是我们非常熟悉、喜爱的 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字、词、句,但我们的教 学绝不能停留在这个表面上,而要引导学生穿 透其“表”,学到作品的“质”。为了达到这一目 动物,也许你曾仔细观察过他们,但你是否对一 只被困且受了伤的老虎仔细观察过呢?著名诗 人牛汉就曾观察过一只受了伤的老虎,今天我 的,教师应多用引导想象法,让学生的智慧长出 翅膀来。例如,《海滨仲夏夜》是一篇优美的写 景散文,在课外阅读时,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想 们就来学习他笔下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 U‘32 - 诬丈天J 2014.3 象。教师可以提问:“假如你现在就是作者,傍 晚正漫步在海滨,你处在怎样的一种环境中 呢?”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要进入文章中, 在脑中产生想象,形成一幅画面来。经过议论 学生回答道:“我正站在海滨的沙滩上,面对大 海,细心观看夜景。”教师肯定后再问:“不错, 那么你看到的第一幅图景是怎样的?是静止不 曲”并不占用多少教学时间,反而调动起学生 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笔者认 为塑造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利于课堂教学,是 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手段。 三、用情趣教学来创造意境美 要解决语文教学上的难点,学生想象力、创 造力、表现力的培养,只限于书本教学,是远远 达不到目的。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活动课的情趣 性来弥补书本教学的不足,这样做有时会产生 令人振奋的效果。 动的,还是一幅滚动的画面?”由此步步深入引 导,让学生在想象中自己去感悟作者的心灵,去 体会作品的真谛,沉静在想象的美景中。此时 再用投影机展示几幅图的画面,使学生的“想” 与“看”融为一体。这样学生不再是课堂上的 被动者,而是在思维想象中,主动理解、掌握知 识,并发展想象能力。 由上所述,用艺术性的语言组织教学,是我 们语文教师的重要武器。 二、用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 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艺术的表达 笔者曾设计过这样一堂活动课,是通过小短 剧的形式展现已学过课文中所描写的场面,帮助 学生掌握场面描写这一难点。笔者要求学生在 课前自创剧本、自当编导、自备小道具,课堂由学 生自己担任主持人,以竞赛的形式表演。学生的 热情空前高涨,在情趣中完全投入到了准备之 中。使笔者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不仅完成了所指 定课文小短剧的排练,还增加了其他一些课文的 短剧,学生们在自创的意境中自己感悟到了作品 的精华,这是教师在书本教学中无法达到的效 果。所以笔者认为这种在意境中解决了教学难 点,在情趣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 上,有些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要靠教师的综合 表演力来塑造的,只有让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 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能从中感悟作者描 写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之绝妙。如教《范进中 很有推广的必要性。 举》一文,教师边讲,边模仿范进中举后疯癫之 力的教学方式,事实证明,语文教学不能只限于书本教学, 丑态的动作和语言,一个在封建科举制度奴役 下读书人的悲惨形象就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 应该大胆地“走出”书本,充分利用活动课的情 增长其才干。像上述 来。学生好像走进了小说,看到了范进,这对小 趣性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说主题的理解会有极大的帮助。 此外,教师还不妨让学生自己来塑造人物 这种在情趣中创造了意境美,又在意境中学习、 掌握知识难点的教学方法,的确应该在语文教 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使之成为课堂书本教学的 一的形象。学生长期在教师的影响下,各种能力 都在萌发、增长,应该为他们创造机会,使他们 从枯燥无味的被动学习中走出来,真正成为课 堂上学习的主人。本人就常在语文课堂教学 种辅助手段。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方 中,加入一些小“插曲”——让学生扮演了《威 法多种多样,要做到灵活运用,实则不易。怎样 更好地运用课堂教学艺术,还有待语文教育者 的辛勤努力与不懈探索。笔者愿在今后的教学 尼斯商人》、《变色龙》、《孔乙己》等课文中的人 物。有些学生很能把握人物的性格,模仿得惟 妙惟肖。对其表演的褒贬,是要让学生针对课 文来评价。有的学生不仅能指出其不足,还能 进一步展现自己的理解力和表演力。这种“插 生涯中与广大同行们共同去研究、去实践,为能 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方法,奉 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中学(221421) 33 2014・3珏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