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历史上册第四、五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惨烈,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你们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 ) A.8月5日B.8月10日C.8月12日D.8月15日 2.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迹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3.“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4.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今天的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这是为了纪念在哪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1860年抗击英法联军进攻北京 B.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侵略北京 C.1931年抗击日军侵略东北 D.1937年抗击日军侵略北平 6.“……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 A.东北 B.北京 C.上海 D.南京 7.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了一首歌词。词中写道:“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 A.贺胜桥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8.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 ) A.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军队 B.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的美军 C.国民党军队 D.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 9.下列战役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

A.汀泗桥战役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辽沈战役 10.三大战役中,邓小平曾亲自参与指挥了: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1.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

12.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13.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14.出现右图的场面是因为( ) A.百团大战振奋了人心 B.台儿庄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C.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平津沦陷 ②国民政府迁都 ③卢沟桥事变 ④八一三事变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16.自2009年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络绎不绝。为了吸引大陆观光客,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设计制作了右图——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公仔。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成果是( )

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建立了新中国

17.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8.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哪一解放区,全国性的内战从此开始?( )

A.山东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 19.右图情景发生在下列哪次重大战役中?.( ) A.渡江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平津战役 20.右图中的建筑物是东北解放纪念碑,它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碑文记载了东北三省军民浴血奋战解放全东北的业绩。下列与东北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 淮海战役② 平津战役③ 辽沈战役④ 渡江战役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22.解放战争中,以徐州为中心,包括连云港市在内,规模空前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4.抗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渡江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平型关大捷

25.既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又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王若飞 D、朱德 26.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 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其中辽沈战役胜利的主要意义是( ) A.解放了东北全境 B.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C.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28.学完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准备看一部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你认为下列哪部作品可以推荐给他们?( )A.《秋收起义》 B.《西安事变》 C.《小兵张嘎》 D.《大决战》

29. 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进攻的指挥员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刘伯承、邓小平 C、彭德怀、贺龙 D、朱德、陈毅 30. 和平解放北平,功劳最大的国民党将领是( ) A、蒋介石 B、傅作义 C、李宗仁 D、汤恩伯 二、非选择题

31.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则消息,请回答:

①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②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③中国共产党解决此事件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④此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重大意义?

32.阅读下列材料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 回答: (1)《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什么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2)会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33.2008年05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禄口机场,在机场发表讲话时说,希望两岸在“九二共识”下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创造双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回首国共曾经走过的坎坷路:

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三封电报:毛泽东先生勋鉴:……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是利赖之。……毛泽东同志给蒋介石的第三封复电:蒋介石先生勋鉴:……鄙人亟愿与先生会面,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材料三:“台独”主张伤害两岸人民情感,不利台湾与大陆发展正常的互利合作关系,更严重破坏台海及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双方对任何推动“正名”.“公投制宪”等破坏台海现状的“台独”活动,均坚决反对。希望台湾当局领导人切实履行二月二十四日重申的“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和不通过“宪改”进行“台湾法理独立”的承诺。只要台湾没有朝向“台独”发展的任何可能性,才能有效避免台海军事冲突。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谈公报》 材料四:

请回答:

(1)西安事变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发动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为什么他还要接连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呢?

(3)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呢?这次谈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

(4)内战的最终结果如何?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

(5)材料三.四中,台湾有关政党领导人访问大陆并与胡锦涛总书记进行会谈有何意义?

(6)通过以上资料和问题的解决,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什么认识?

34.1945年9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社论中说:“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

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概述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为什么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35. 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拥有的军队 双方的武器装备 拥有的人口 拥有的地区 国民党 430万人 接收了100万日军的装备,还取得了美国的大量武器装备 3亿多 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共产党 130万人 基本上是步枪 1亿多 小城镇、乡村和偏远地区 请简要回答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三年内就打败国民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