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平舆县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化学

平舆县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化学

来源:爱go旅游网
平舆县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3mo1A和1molB,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衡时,C 的浓度仍然为w mol·L-1的是

A.6molA +2molB B.1.5molA-0.5molB+1molC+0.5molD C.3molA+1molB+2molC+1molD D.1molB+2molC+1molD

2. 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 C.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2v逆(Z) D.平衡常数K值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

3.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 A.+3 B.+4

C.+5

D.+6

2HI(g)△H=-14.9kJ·mol-1。某温度下,在体积均为2.0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

-1

2C(g) +D(g),

达平衡时,测得C 的浓度为w mol·L-1,若保持容器中容积和温度不变,重新按下列配比作起始物质,达到平

2Z(g)+W(s)

4. 已知: H2(g)+I2(g)判断正确的是( ) 起始物质的量 甲 乙 L。下列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其起始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0.008mol·

n(H2)/mol 0.02 0.04 n(I2)/mol 0.02 0.04 n(HI)/mol 0 0

A. 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是甲中的2倍 B. 平衡时,甲中混合物的颜色比乙中深 C. 平衡时,甲、乙中热量的变化值相等 D.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5. 【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对下列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4H8,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B.分子式为C8H10的二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C.分子式为C4H8Cl2,只有一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第 1 页,共 10 页

D.分子式为C5H10O2,只有一个官能团,且能溶于水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6.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

。按

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

,其反应为: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该反应的

C. 平衡常数: D. 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7.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Cl-、SO42-、HCO3-、Na+、K+、Mg2+,所含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为了确认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OH)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88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 关于原溶液组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存在SO42-、HCO3-、Mg2+,至少存在Na+、K+中的一种 B.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l-,可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C.c(HCO3-)=0.05mol/L D.4.88g沉淀中含有3种成分

8. 【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 现有一组有机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部分反应物和产物省略,涉及的化学反应均源于教材。 甲

已知甲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Mr(己)-Mr(戊)=28,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10 页

A.上述有机物的组成元素相同 B.甲、乙、丁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戊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己

D.除去己中少量杂质戊的方法:加入NaOH溶液,蒸馏

10.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将9.0gA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g和13.2g。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且2分子A之间脱水可生成六元环化合物。有关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是C3H8O3

B.A催化氧化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0.1molA与足量Na反应产生2.24L H2(标准状况) D.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是11.下列气体溶解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l2溶解于水 12.

B.SO3溶解于水 C.SO2溶解于水 D.CO2溶解于水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

转化率的是

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13.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7的溶液 B. c(H+)=1.0×10-7mol·L-1的溶液

C. c(H+)=c(OH-)的溶液 D. 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14.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必须在①②间添加吸收HCl的装置

B.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 C.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

第 3 页,共 10 页

D.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

15.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已知:在溶液中.FeSO4+NO

[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

B.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 C.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D.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 16.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由甲可知: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 B. 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

C. 由丙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HA溶液比HB溶液酸性强

D. 由丁可知:将℃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时,A与B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1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A点为平衡状态

第 4 页,共 10 页

B. 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 C.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程度较为完全 D. 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低温处

18.【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年高三二诊】下列有机反应:①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②乙醛制乙酸 ③乙烯使溴水褪色 ④乙醇制乙烯 ⑤乙醛制乙醇 ⑥乙酸制乙酸乙酯 ⑦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 ⑧液态植物油制人造脂肪 ⑨乙烯制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⑤的反应类型相同 B.⑥⑦的反应类型不同 C.④与其他8个反应的类型都不同 D.①③⑧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 19.下列有关图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装置中阴极处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B. ②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C. ③装置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

D. 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

20.约翰·芬恩(John fenn)等三位科学家因在蛋白质等大分子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必需和非必需之分。

C.浓硝酸溅在皮肤上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

二、填空题

21.完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相关问题: I.配平下面的氧化还原方程式:_______

___ Na2SO3+____ KIO3+____ H2SO4 =____ Na2SO4+____ K2SO4+____ I2+____ H2O II.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

(浓)

(1)请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用双线桥表示)_______________。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第 5 页,共 10 页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若标准状况下产生4.48L Cl2,则参加反应的KClO3的质量为_______g,被氧化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_倍。(提示:ClO2与Cl2消毒时氯元素都被还原为最低价) 22.科学家积极探索新技术对CO2进行综合利用。 Ⅰ.CO2 可用来合成低碳烯烃。2CO2(g) +6H2(g)请回答:

(1)已知:H2 和CH2=CH 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 和1411.0 kJ/mol,且H2O(g)((1) △H= -44.0 kJ /mol,则a=________kJ/mol。

(2)上述由CO2 合成CH2=CH2的反应在________下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

(3)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l H2和1mol CO2,测得温度对CO2 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H2O

CH2=CH2(g)+4H2O(g) △H=a kJ/mol

A.平衡常数大小:KM< KN

B.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点M1 C.图1中M点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

D.当压强或n( H2)/n(CO2 )不变时均可证明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4)保持温度不变,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容器中以n(H2)∶n(CO2)=3∶1的投料比加入反应物,t0时达到化学平衡。请在图2 中作出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_____

Ⅱ.利用“Na-CO2”电池将CO2 变废为宝。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总反应为4Na+3CO2所示:

2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3

第 6 页,共 10 页

(5)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生成的Na2CO3和C全部沉积在正极表面,当转移0.2 mol e-时,正极增加的质量为_______g。 (7)选用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做电解液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混合溶液的pH ① ② ③ 0.1 c 0.2 0.1 0.2 0.1 pH=9 pH=7 pH<7 请根据要求回答: (1)②组情况表明,c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2。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HA的电离程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aA的水解程度,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__mol·L-1。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结果(不能作近似计算)。c(Na+)-c(A-)=________mol·L-1; c(OH-)-c(HA)=________mol·L

-1。

24.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

(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5)已知I﹣、Fe、SO2、Cl﹣、

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SO2>I﹣>H2O2>Fe2+>Cl﹣,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42﹣+4H+

第 7 页,共 10 页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3++2I﹣=2Fe2++I2.

第 8 页,共 10 页

平舆县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A 2 D 12 B 3 D 13 C 4 D 14 A 5 B 15 D 6 D 16 B 7 B 17 B 8 B 18 C 9 A 19 D 10 C 20 A 二、填空题 21.5 2 1 5 1 1 1 ② 49 0.4 0.4 2.63

22.-127.8 低温 C

【作图要求:O点坐标(0,12.5),t0平衡时在12.5到20

之间。】 3CO2+4Na++4e-= 2Na2CO3+ C 11.2 导电性好、与金属钠不反应、难挥发等特点

23.大于 c(A-)=c(Na+) 大于 c(A-)>c(Na+)>c(H+)>c(OH-) 10−5 10−5-10−9 10−9 24.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H2O2 .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H2CrO4 → Cr(OH)3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3O2↑+2H2O =2Cr(OH)

2+

(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3.36L .(5)已知I﹣、Fe、SO2、

Cl﹣、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SO2>I﹣>H2O2>Fe2+>Cl﹣,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C

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第 9 页,共 10 页

D.2Fe3++2I﹣=2Fe2++I2.

第 10 页,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