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欧洲一体化有利于美国对其加强控制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冷战”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2.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技成就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生产推广A—B年差 B—C年差 A—C年差 年代(A) 年代(B) 年代(C)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3.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自言,自己的创作深受《聊斋志异》的影响。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创作中
A.正面描绘中国商人的形象 B.以山东方言表故国之思 C.刻画青年男女的叛逆性格 D.借鬼魅世界写人间好恶 4.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墨子
5.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这个流派是指 ( )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试卷第1页,总8页
„„„线„„„„○„„„„
6.科学成就的有效性需要事实来证明,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是
A.自由落体实验 B.海王星的发现 C.天文望远镜的制造 D.蒸汽机的应用
7.在“新航路的开辟”地图中,开辟线路1和线路2的航海家分别是 ( )
„„„线„„„„○„„„„ A.达·伽马、哥伦布 B.麦哲伦、哥伦布 C.迪亚士、麦哲伦 D.哥伦布、麦哲伦
8.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之一,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不断深入,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正确的是 ( )。 A.陆路→海路 B.地中海→大西洋沿岸 C.南欧→北欧 D.波罗的海→大西洋沿岸
9.19世纪中期,英俄对外扩张的方式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 A 对外扩张的目的不同 B 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 C 两国社会性质不同 D 两国地理环境的差异
10.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挑战并引起各国军事界震动的局部战争是 A.越南战争 B.第二次中东战争 C.两伊战争 D.海湾战争 11.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许多问题 ②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④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12.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
A. 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1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定废除农奴制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 农奴制导致俄国长期落后于西方 C. 农奴制经历着空前危机 D. 欧洲大陆已兴起改革浪潮 14.从下图教皇的装饰可以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教皇有对各地主教的任免权 B.中世纪欧洲国王的权力自教皇 C.天主教会有严格的上下等级制度
试卷第2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D.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
15.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二战的结束 B.杜鲁门主义的推出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16.《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于是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政策。这表明
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政府鼓励富豪专营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17.罗马法规定,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凡遗嘱有效时,就不适用法定继承。只有在死者生前没有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不合法律规定,或者遗嘱上所指定的继承人已经先于遗嘱人死亡或拒绝继承时,才可按法定继承办理。这一规定( )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A.有效地维护了私有财产 B.完善了遗产继承的制度 C.带有一定的习惯法痕迹 D.体现了遗嘱继承的优越性
18.2008年1月中旬到2月初,我国南方雪灾期间,温总理三次南下指挥抗灾工作(如图)时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此语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19.图片是较为直观的历史素材之一,对下列图片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 爱迪生的老灯泡 图1 图2 图3 A.图1使人类获得了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巨大动力 B.图2的成功研制运用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C.图3的发明表明使用煤气灯的时代已经过去 D.图1和图2分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20.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得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21.《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国家?
试卷第3页,总8页
„„„线„„„„○„„„„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22.两次工业革命相比,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是
①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②在很多国家和几乎所有工业领域同时展开
③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 ④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有学者说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建立与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权 C.提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 D.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24.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说的“民主政体”可能是指( ) „„„线„„„„○„„„„ A.西周分封制 B.秦朝中央集权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宋代二府三司制 25.“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反映了
A、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关系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 D、民族关系
26.在《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是( ) A. B. C. D.
27.祠堂是古代供奉祖先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存在。后世天子、诸侯的祖庙为“宗庙”,士大夫的祖庙为“家庙”。与此现象最相关的观念是( ) A.万物有灵与皇权至上 B. 血族宗亲与君主专制 C.敬宗收族与尊卑有序 D. 图腾崇拜与家族伦理 28.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利于政令传达的是 ①统一度量衡②统一货币③统一文字④修筑驰道
A.①②④ B.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9.不同于苏联史学界,在西方学术界,使用Modern Times(现代) 时,一般泛指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历史概念,它包括了中国学术界现在习惯采用的“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间段。有时,西方学术界也特以 late modern Time(后现代)或Contemporary Time(当代)来表征当代(当前)时期,需要指出的它从属于Modern Times的长时段。
A.文明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社会史观 D.全球史观 30.张艺谋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有关于农村小学的场景,在“现实”中,教室黑板上方悬挂的是国旗,在“回忆”(文革时期)中,教室黑板上方悬挂的应该是( ) A.马克思像 B.五星红旗 C.毛泽东像 D.孔子像 31.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32.“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你认为下列对其评价最准确的是( )。
试卷第4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A.抨击、批判奴隶制度 B.提倡解放奴隶
C.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 D.强调了天赋人权的人文思想
33.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这一发展趋势主要得益于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
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 B.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34.中国古代地名的由来多种多样,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朝廷将明州改称宁波,下列哪个选项最可能是宁波得名的原因?
A. 年号 B. 方位 C. 避讳 D. 特产 35.《春天的故事》中唱到“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该“诗篇”的主题是阐述了
A.中国特色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6.《元史》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曹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不能说明元朝 A.中央掌管行省官员的任职与调动 B.中央在各省设置丞相以制约官员 C.行省官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D.最初由中央官员代执各省事务
3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率先进行了改革。随后在农村中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齐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下列对民谣解读有误的是 A.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高兴心情 B.农民获得了自主分配农产品的权利 C.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D.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8.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 人,都认为只 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39.该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此漫画实际上反映了( )
试卷第5页,总8页
„„„线„„„„○„„„„
A.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 B.欧洲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美欧建立起了反伊拉克同盟 40.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
„„„线„„„„○„„„„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 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土担任。这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42.梭伦在他的诗中曾写道,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利,不使他们失去尊严,也
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收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
( )
①着眼点在于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 ③没有触动贵族的利益 ④梭伦过多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43.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东欧国家支持中国 B.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C.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 D.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
44.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间发表的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将结束大家都了解的那种福利。我将一劳永逸地抹掉福利的恶劣名声。”克林顿这里所说的“那种福利”制度( ) A.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 B.与罗斯福新政密切相关 C.是亚当·斯密思想的实践 D.有助于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45.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超过了物质生产部门,下列不属于其意义的是 A、有利于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 B、是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促进经济竞争力 D、能够拓展经济活动领域
试卷第6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46.新中国成立后直接起到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作用的措施是 A、发动“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B、发动抗美援朝运动
C、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D、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47.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它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B. 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C. 介绍从1789年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D. 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48.吴倩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 49.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利克里所说的公民,主要是指
A.希腊城邦成年男性公民 B.希腊城邦所有成年贵族 C.住在雅典城内成年男性 D.雅典城邦成年男性公民
试卷第7页,总8页
„„„线„„„„○„„„„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题型注释)
„„„线„„„„○„„„„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四、连线题(题型注释)
五、综合题(题型注释)
六、简答题(题型注释)
试卷第8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欧洲走向联合原因主要是欧洲实力衰落,为了摆脱美国控制和苏联威胁,故B说法不正确;“冷战”形成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故D说法不正确;C项不能说明美国支持“共同市场”的实质。美国支持“共同市场”是从其自身利益考虑,故A正确。 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数据表格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分析理解的能力,由表格中“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判断出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分别展示了三次科技革命在研究年限、生产推广年限上的差别,反映了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B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 3.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聊斋志异》主要描写的是鬼神的世界,但是却讽刺的是当时的世界。因此其特点是借鬼魅世界写人间好恶。故选D。A项应该是在三言二拍中;B项体现不出《聊斋志异》的主要内容;C项是《西厢记》等言情小说的风格。 考点:古代的文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明清之际的文学,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讽刺社会现实的内容的作品,《聊斋志异》即是这样内容的反映。文学的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 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并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乘物游心”出于《庄子》,“乘物”与“游心”是两个词,“乘物”指万物皆平等,此为“老庄”核心思想之一,“游心”指如若能达到“乘物”境界,即可以悠然忘我、神游物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指精神在天地万物之间无拘无束的漫游。所以C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庄子 5.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说明该流派具有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根据所学即可说明是现实主义。
考点: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文学的主要成就•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后) 6.B
【解析】海王星就是根据万有引力理论,众多科学家进行大量计算的结果,它的发现是对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有效证明。 7.D
【解析】线路1是到达美洲的航路,应该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线路2是全球航行,应是麦哲伦完成了全球航行 【答案】B
答案第1页,总7页
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对商业贸易中心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新航路开辟前世界贸易中心在地中海,而新航路开辟后,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9.B
【解析】以上四项都是造成它们扩张方式不同的原因,但一定要理解,更重要的还是它们的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它们不同的需求,从而决定它们不同的扩张方式。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加强了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而还处于农奴制的俄国仍然执著于对领土的扩张,所以英国用商品和炮舰打开别国的大门,而俄国仍然是用武力蚕食周围国家的领土。 10.D
【解析】略 11.C 【解析】 试题分析:①项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许多问题的是毛泽东思想;②项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是邓小平理论,因此排除AB项;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回答了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因此③④正确,故选C。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内涵。 12.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说明工业革命向外主要是寻求海外市场,拓展殖民地,故A项符合题意;B材料中没有提及;C属于新航路开辟影响;D说法不符合史实。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13.A
【解析】略 1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画材料信息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天主教会是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代表,有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由材料可知,天主教会有严格的上下等级制度,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合题意;故选C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宗教改革·天主教会 15.D
【解析】略 16.A 【解析】
试题分析:自春秋战国时期起,铁制工具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故出现了炼铁行业的富豪且日渐增多。所以,本题应选A 项;封建社会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B、 C、D 三项的表述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春秋时期至汉朝的冶铁业 17.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罗马法对财产继承的规定有两种: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题干中罗马法的规定体现了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且遗嘱继承的规定带有随意性,这体现了习惯法的痕迹,故C项正确;ABD项在材料
答案第2页,总7页
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 18.B
【解析】略 19.C 【解析】
试题分析: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开始告别油灯照明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气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主要发明:火车、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和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主要发明:汽车、飞机、电灯、电话等。白炽灯的发明虽然大大提高了照明,但当时煤气灯的使用关没有马上停止,只能表明煤气灯的时代即将过去,而不是已经过去,故C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成就。
点评:工业革命本质上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考对其考查非常密集:(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和贫富分化的加剧。近几年高考试题要求考生能够辩证的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2)从全球的角度,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步伐。高考试题要求考生辩证地分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影响。 20.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只涉及到专利问题,并不能说明有了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所以A错误,依据材料专利最高期限为五年,并不是针对官营企业而言的,所以C错误,D项中的完全过于绝对,材料体现专利最高期限为5年并拒绝了周的三十年的申请,有利于防止垄断,所以选B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动·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21.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道。1511年8月24日,马六甲被葡萄牙征服,并成为葡萄牙人在东印度群岛扩张的战略基地。1511-1641 葡萄牙人占领,1641-1824 荷兰人占领,1824-1957 英国人占领,因此选择A。西班牙主要向西扩张,排除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葡萄牙的殖民扩张 22.A
【解析】略 23.D 【解析】 2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古代并无真正的民主制度,但是却有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即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A项错误,是地方政治体制;B、D项体现的是专制主义。故应选C。
答案第3页,总7页
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2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出自于《诗经》的《风》。《诗经》记载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作品,而这段时间相当于中国的奴隶社会,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矛盾。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诗经》 26.A
【解析】A项巨额的赔款使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而列强又趁此以控制中国海关权等为条件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列强由此就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B项割地损害的是领土完整。C项设厂便利了列强进行经济侵略,损害的是民族资本主义。D项开放通商口岸使列强
27.C
【解析】略 28.C
【解析】略 29.B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史观的了解和运用。材料中核心词语:近代、现代、当代,故此判断为B.近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现代化史观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史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30.C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在文革时期毛泽东当时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悬挂的是他的像,C正确,BDA错误。 31.D 【解析】
答案第4页,总7页
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试题分析:从材料“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学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可以看出傅斯年的观点是:各地各时的直接资料和其他学科作为研究工具,可以增加历史研究的客观性,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推断,D 项最全面;A、B 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历史学不一定涵盖各种学科,C 项错误。 考点:史学研究:史料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史学研究和史料的相关知识。史学研究需要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历史进行全方位的把握。而史料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 32.D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表明,奴隶和其他人一样具有“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因此,他们的权利也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所以,这句话强调了天赋人权的思想。故选D。AB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不是启蒙思想家宣传的重点,启蒙思想家不是就奴隶制度本身加以反对,而是从理论上说明奴隶制度的不合理。 考点:启蒙思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倡导人人平等。反对奴隶制度是启蒙思想家宣传的内容之一。 33.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提供的时间信息,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大大加快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根据图表的“1946-1960年”可以排除掉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世界经济的制度化和体系化 34.C
【解析】略 35.C
【解析】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阐明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市场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36. 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行中书省”可以看出是元朝的行省制。从材料“因事设官”(中央根据具体事情设立官职)可知A项正确;从材料“无不领之”(权力很大)可以看出C项正确;从材料“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中央派人管辖某地)可知D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
点评:关于行省制,还可以考查他的影响:当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后世(历代沿袭直至今日);另外行省作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经常和郡县制一起考查,都是中央为加强对地方控制所采取的措施。 3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农民只是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A项中“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解读有
答案第5页,总7页
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误,故A项正确;从题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的信息可以看出BCD三项解读正确,故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角度:美国的意图。题干反映美国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使中美开始走向正常化,A项正确;B项题干没有涉及或体现;C项是从中国角度的认识,不符合题意;D项题干未涉及,排除D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 39.C 【解析】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40.C
【解析】略 4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主要表现了民主党派和党外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所以答案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42.D
【解析】该题考查了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中庸,他充分的照顾双方的利益,不偏不倚,最终调节双方的矛盾,故答案为D。 43.D 【解析】
仔细解读材料,材料表明美国无力阻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 44. B 【解析】略 45.D
【解析】略 46.A
【解析】要民心安定,社会稳定就要保证关乎国计民生的各产业的稳定,建国初期中央政府为稳定全国物价而发动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保证了人民币的顺利流通,通过统一调运粮食和棉纱在各大城市抛售的手段,使市场物资饱和,物价接连下降。避免了民心恐慌和社会混乱。 47.D
【解析】此段材料主要叙述在19世纪初期欧洲两大国家英法的实力对比情况,并不是单独说明某一国家的情况,故选D
答案第6页,总7页
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48.B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画又称“国画”, 按其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A项人物画以人物形象为主题;C花鸟画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D项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点评: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珍宝。 49.D
【解析】略
答案第7页,总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