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五个民

我国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五个民

来源:爱go旅游网
【问题探讨】

我国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

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基于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经验数据

潘明清1,李文启2

(1.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四川绵阳621000;2.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学界对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意见不一。以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1978—2012年的数据为例,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抑制了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每提升一个单位,会降低经济增长0.2201个单位,这与民族自治区的金融体系不完善、服务功能较弱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民族自治区之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民族自治区文章编号:1003-4625(2015)09-0056-05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

目前经济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议题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个热点不仅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金融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对经济社会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弄明白二者之间的互相关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重大,可以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显示,1990年我国的M2/GDP(该指标的含义为金融深化程度,学界采用该指标来度量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显然,该指标越大,表明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低)为0.819,2012年的M2/GDP比值为1.8777,后者是前者的2.29倍,这期间金融发展水平年均增长3.95%。由此可见,1990年至2012年间我国金融深化呈现不断加深的趋势,这也表明整体上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速度较快,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见图1)。

然而,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来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差距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同时我国金融发展在区域间也呈现失衡现象。具体来讲,东部省份地区的金融业发展水平

收稿日期:2015-07-12

作者简介:潘明清(1973—),男,河南信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消费经济与金融;李文启(1983—),男,河南泌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微观计量与公司金融。

金融理论与实践

最高,中部地区的次之,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最

低。造成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优先发展东部等政策的导向,也有区位优势、自然禀赋、人力资源的区域差异。我国民族自治区位于偏远地带,人力资源匮乏。特别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偏远地区的金融业发展滞后,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人才稀缺,这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进一步地看,研究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结论不一:有的得出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有的得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正向相关关系,有的得出二者为负向相关关系;还有的文献证实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区域差异性。这些文献为本文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然而这类文献仅仅笼统地将我国区域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忽略了省份间的差异性,也没有考察经济体之间的差异。

事实上,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相继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五个民族自治区,国家采取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对这五个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强力的支持。改革开放尤其是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始终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

56

2015年第9期(总第434期)

【问题探讨】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此外,还采取组织对口支援、增加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等民族繁荣政策,大力支持牧区、边疆地区建设,促进协调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对民族地区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进步。那么,具体地,对于五个民族自治区而言,国家在金融领域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在推动当地金融发展的同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目前中央政府的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政策的效果如何,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理解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特征,而且能够为评价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效果提供依据;更为重要的是,从一个特殊的研究样本为考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提供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

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3]。Rousseau和Wacthtel(1998)利用美国、加拿大等五个国家1870—192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4]。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中外学界的频繁交流,国内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仔细阅读文献,可以简要地将这类文献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国家层面开展的实证研究,比如谈儒勇(1999),陈伟国、张红伟(2008),武志(2010)等,这些文献大都采用国家某一时间段的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等相关宏观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等分析方式,得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基本结论,然而对于二者因果性上意见不一[5-6]。第二类是基于区域视角展开的研究,如周立、王子明(2002),王景武(2005),冉光和等(2006),这类文献大都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将我国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他们发现区域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然而这种关系在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显著性[7-8]。第三类是选取某一个区域、某一个特定群体来开展研究,如丁业现、彭克强(2011)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他们发现银行贷款是西藏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9];王敏芳(2012)以我国西部地区为例,考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实证结果显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整体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正向作用,但金融发展各要素对城乡经济的拉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0];黄雷(2013)研究了广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也发现了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本文选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的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等相关宏观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相关系。实证结论显示,对于民族自治区而言,并未发现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证据,相反,金融发展抑制着经济增长;进一步地,分别对五个自治区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后发现,在民族自治区之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三、理论基础和实证模型(一)理论基础

通过McKinnon和Shaw(1973)、King和Levine(1993)等学者建立的金融发展理论得知,金融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潜在的重要源泉,其能够将资源配置到生产性投资上,进而推动经济发展;一国经济发

金融理论与实践

图11990—2012年我国M2/GDP的变化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二、文献评述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金融总量上的变化,而且还表现在金融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Goldsmith,

[1]

1969)。检索已有文献看出,西方学者对金融发展的研究已经十分全面,现已形成内容丰富的金融发展理论。Goldsmith奠定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他提出了采用金融相关比率来度量金融发展水平,该指标随后被学界广泛接受并积极采用。McK-innon和Shaw(1973)提出了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国的金融资源的过多和过少均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会抑制经济增长;此外,一国政府不当的金融干预政策,比如限定信贷额度、限制外源融资等,也会抑制经济增长。这一发现对后来研究启示性较大[2]。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学派的研究观点表明了金融中介推动了经济的长期增长,一国的金融体系越发达,

2015年第9期(总第434期)

57

【问题探讨】

展阶段越高,金融的促进作用就越大[2-3]。基于此,这里采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将金融发展这一变量引入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与技术、资本、劳动力一起来解释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建立如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模型:Y=Af(K,L,F)(1),在(1)中Y为国民总产出,A代表技术进步,K表示资本存量,L表示劳动力,F为金融发展水平。

(二)实证模型

1.金融发展的度量指标

众多学者提出了度量金融发展的多种指标,其中较为著名的、同时也是被采纳最为广泛的两个指标是:一是Goldsmith在1969年建立的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InterrelationsRatio,FIR),实证分析中采用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来衡量;二是McKinnon在1973年创建的金融深化指标,实践中采用M2/GDP来度量。由于我国现阶段金融机构的一大特征是以银行为主,银行业的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的比重超过90%,因而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下文实证分析时采用五个自治区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与GDP之比来度量金融发展水平。

2.数据来源

下文实证分析中所采用的西藏、新疆、内蒙古、广西、宁夏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经济增长、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及金融发展水平等宏观数据来自历年各个自治区的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金融年鉴》,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78—2012年。

3.实证模型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考察西藏、新疆、内蒙古、广西、宁夏五个自治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这里采用计量经济学的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由于上述五个地区在较长时间内有一些不随时间改变的、观察不到的但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个体性因素,比如文化习俗、地理位置、工作方式等,这些因素在实证分析时均需要加以控制。为此,本文建立如下的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

Log(Gdpit)=α0+β1log(Financeit)+β2log(Capitalit)+β3log(Laborit)+εit

入,用来控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上述变量在实证分析时均采用其对数值形式。α0是面板数据模型的固定效应,用来控制那些不随时间变化但是

εit为残差项。i的取影响经济增长的个体性因素;

值范围为西藏、新疆、内蒙古、广西、宁夏五个自治

区,t的取值范围是1978—2012年。下文实证分析时,选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对GDP进行物价处理,将经济增长折算成1978年的真实值;采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将固定资产投资折算为1978年的真实值。

4.统计描述

表1是实证分析中各个变量的统计描述。通过分析各个变量统计描述值中的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看出,经济增长、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在自治区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显著的,比如经济增长这一变量,其最小值为1.9021,最大值为9.6728,后者是前者的五倍多,二者相差巨大。

金融发展水平这一变量在自治区之间的差异尽管不是十分显著,然而也较大,1978—2012年间五个地区的均值为0.5284,其最小值为-0.1663,最大值为1.2294,从绝对值来看,后者是前者的7.39倍;进一步地,通过分析五个地区各自的数据可以看出,1978—2012年间,新疆的金融发展水平的均值为0.6235,宁夏的为0.7034,广西的为0.3709,西藏的为0.6171,内蒙古为0.3252,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五个自治区之间的金融发展的差异性较大。

表1变量的统计描述变量lgdpllaborlcapitallfinance含义观测值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经济增长1755.80741.90661.90219.6728劳动力投入1757.03711.06295.18738.4947资本投入17514.07672.18439.409118.5925金融发展1730.52800.3357-0.16631.2294(1)

注:(1)表中的数据均为其对数值形式;(2)数据

来源:笔者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计算得出。

(三)实证分析1.相关性分析

表2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变量lgdpllaborlcapitallfinance

lgdp1.00000.66600.6808-0.1473

llabor1.00000.33070.2174

lcapital

lfinance

在(1)中Gdpit是地区i在年份t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时采用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来度量;Financeit是地区i在年份t的金融发展水平,下文分析中采用各个地区每年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之和除以地区的GDP来度量;Capitalit是一个控制变量,是地区i在年份t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用来控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Laborit是笔者选用的另外一个控制变量,是地区i在年份t的劳动力投

金融理论与实践

1.0000

0.2648

1.0000

58

注:(1)表中的数据均为其对数值形式;(2)数据来源:由笔者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计算得出。

在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STATA估计模型

2015年第9期(总第434期)

【问题探讨】

(1)之前,这里采用Pearsoncorrelationcoefficient分析方法来对经济增长与三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结果表明,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等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均为正,且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相对较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为负的0.1473,这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负向的相关关系,下文将会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来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2.估计结果表3估计结果

解释变量lfinancellaborlcapital常数项观测值全部样本-0.2201**(-2.26)1.7122***(6.56)0.7004***(43.35)分自治区估计内蒙古-0.0377(-0.15)3.9872***(3.35)0.6345***(16.62)新疆0.3505**(2.33)1.8523**(2.20)0.6429***(7.01)广西宁夏西藏0.1521(0.70)3.9332***(3.64)0.3703***(4.04)-0.8079***-1.0275***(-2.80)(-8.24)2.8624***(4.26)0.7233***(22.65)5.7335***(9.91)0.4771***(12.66)-15.9842***-33.4384***-17.0828***-27.4952**-36.3432***-22.1540***(-9.64)(-3.90)(-3.45)(-5.03)(-11.85)(-4.59)1733535343534注:(1)“***”、“**”、“*”分别表示估计系数在1%、5%、10%水平下显著;(2)小括号中的数据为相应的t统计量。

表3中第二列是对模型(1)估计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首先,表中金融发展水平lfinance的估计系数为-0.2201,并且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这就表明了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起到负向作用,金融发展每提升一个单位,会降低经济增长0.2201个单位。这一重要结论的一个合理解释是:其一,作为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其地理位置均较偏远,与东中部的省份相比,这些区域的金融体系不够健全,金融结构不够完善,金融人才储备相对较少,推动经济发展的金融要素相对不够完备。其二,尽管中央政府采取了诸如加大扶持力度、对口支援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繁荣政策,然而个别优惠政策并未得到充分落实,缺乏政策连贯性;特别是金融业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基础并未形成,甚至政府的过度干预政策反而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而阻碍了经济发展,也就不利于经济增长。其三,国家货币政策采取“一刀切”,信贷权限的上收,弱化了民族地区的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民族地区而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并非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反而起到消极作用,在

2015年第9期(总第434期)

59

某种程度上而言,金融发展抑制了经济增长。本文

的发现与唐永新(2012)等人的观点基本一致。

其次,控制变量劳动力投入llabor的估计系数为1.7122,并且在1%显著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对于五个民族自治区而言,劳动力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会提升经济增长1.7122个单位;资本投入lcapital的估计系数为正的0.7004,并且在1%显著水平上显著,其含义是,资本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促进民族自治区经济增长0.7004个单位。由此可以看出,资本、劳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源泉,在这里也发现了这样的事实。

为了对比分析五个自治区之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这里分别对五个民族自治区的时间序列进行模型估计(笔者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分别对五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劳动力投入及资本投入等变量,按照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的步骤,分别进行单整、协整检验,最终得出协整结果。检验结果是西藏、新疆、宁夏、广西四个自治区的相关数据均可以进行一阶协整分析,内蒙古的无法建立协整方程,表中也列出了该估计方程。这里省略时间序列的检验步骤),得出的估计结果如表3中后半部分所示。从中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的自治区为内蒙古、广西和宁夏,然而内蒙古的估计系数不显著,且该方程为伪回归;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显著作用的自治区是新疆;西藏的估计系数为正的0.1521,尽管其不显著,然而其符号为正的逻辑意义在于,对于西藏地区而言,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潜在积极因素。由此可以得出,对于五个自治区而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差异性,有的呈现正向相关关系,有的是负向相关关系。这表明,即使同为民族自治区,由于自治区的个体差异,仍然会使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进一步地分析这些协整方程看出,对于五个民族自治区而言,劳动力、资本投入等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实证结果和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1978—2012年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等数据,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抑制着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每提升一个单位,会降低经济增长0.2201个单位;进一步地,分别对五个自治区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后发现,在民族自治区之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金融理论与实践

【问题探讨】

文章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目前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金融体系相对不够健全,金融无法有效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无法展现出来,这对认识目前我国自治区金融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与研究我国整体、区域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不同,这里的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抑制了”经济增长,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持续实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不断加大对民族自治区的金融财政扶持力度,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本文的结论表明,一味地向民族自治区简单地提供资金并不是长久之计,应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有助于地区自我发展的政策,从经济发展的地区内部因素着手,不断促进有利于民族自治区经济、金融发展的社会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比如可以为这些地区输入金融系统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当地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并扎根这里,不断提升人才的素质,逐步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再次,五个民族自治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性,这就意味着五个自治区的个体差异性较为显著,这就要求政策制定部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不应“一刀切”,应结合各个自治区的现实情况,出台具有针对性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该地区的金融发展,完善金融结构,强化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民族自治区的金融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重点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作为支持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一贯政策,国家一直采用多种途径来发展当地的金融业。为进一步提升金融发展水平,中央政府应审时度势,彻底改变财政金融的支援政策,从一味地提供资金支持转向帮扶自治区建立适应当地情况的金融体系,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推动金融结构的优化,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二是各个自治区应在当地金融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任何外部援助也无法代替自身积极努力,自治区政府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研判自身具备的优势及不足的基础上,在依靠外部支持弥补自身发展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不足外,应持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内外联动,协同

发展,不断推动当地的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优化自治区的金融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密切结合各个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特点、资源禀赋,不断优化现有的金融结构,采取多种途径来拓宽融资渠道。应加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自治区的支行建设,着重发挥农村信用社在自治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积极利用资本市场,为自治区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平台,促进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均衡发展,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完善的融资体系。

参考文献:

[1]GoldsmithRaymond.FinancialStructureandDevelopment[M].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69.

[2]Mckinnon,RonaldI.MoneyandCapitalinEco-nomicDevelopment[M].Washington:BrookingsInstitu-tion,1973.

[3]KingRG,RLevine.Finance,Entrepreneur-ship,andGrowth:TheoryandEvidence[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93(32):513-542.

[4]Rousseau,PeterLandPaulWachtel.FinancialIntermediationandEconomicPerformance:HistoricalEvidencefromFiveIndustrialCountries[J].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1998(30):657-678.

[5]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6]陈伟国,张红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1952—2007年中国数据的再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08,(3):49-56.

[7]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10):23-26.

[8]冉光和,李敬,熊德平,温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东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和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2):102-110.

[9]丁业现,彭克强.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藏研究,2011,(4):38-50.

[10]王敏芳.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经济增长:基于1979—2010的经验数据[J].统计与决策,2012,(2):133-136.

(责任编辑:王淑云)

60

2015年第9期(总第43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