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小学语文生本教学的研究”是宣武区“十五”规划课题,又是北京市“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变革”的子课题。自2002年初开始筹备运行,2005年按计划在2005年底结题。
课题负责人为北京小学副校长李明新。课题组聘请北京教育学院杨文荣教授、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李春旺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朱京羲博士等做课题组顾问。参加课题研究的有本校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 一、实验过程 (一)准备阶段:
2002年2月----5月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目前忽视“学生发展”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教师理论培训 主要活动:
①课题负责人深入研究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整理设计实验思路。
②对课题组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学习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语文课程改革理论。
③确定实验目标、具体实验内容和实施方案。
④进一步通过资料检索、访问座谈等方式了解当前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 报告经专家评审通过,被批准为我区“九五”规划课题。 (二)实验阶段:
1.时间:2002年6月----2004年9月分专题进行实践研究、总结阶段性经验、撰写专题论文。
2.主要活动:
(1)在教学实践中,对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2)以研究课的形式从实践上探索转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方法。 (3)初步研究了影响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相关因素。
(4)参加了区级、市级、全国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并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观点。(5)对全校教师进行生本教学的理论讲座与经验介绍,推广研究成果。 (6)参加教学交流。
负责人主要的研究课活动:
2002年10月为全国语文骨干培训班做研究课《赤壁之战》一节。
2002年12月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组织的两岸四地语文观摩会上做研究课一节。
2003年3月在教育部教科所组织的全国课改研讨会上做观摩课一节。
2004年5月在全国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和区教育委员会组织的“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研讨会上做公开课一节。
另外,参加课题研究的其他成员也分别在学校、市区范围做研究课。 (7)对课题组实验教师不断进行理论培训。
(8)总结经验,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及相关论文。 (9)在实践研究编写专著。
在进行实践研究过程中,2003年4月---7月,由于发生非典疫情,使研究计划受到影响,进行了计划调整。
(三)总结阶段:
1、时间:2004年10月-2005年2月 2.主要工作:
(1)参加学校的市课题组的结题工作,并在学校结题中反思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从理论和实践上,对2年多的实验工作进行总结。
(3)在总结的同时在学校以外的一定范围推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听取多方意见。 二、实验成效
1.通过研究,增强了教师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使语文教学改革更具有针对性,把研究的视角落到了学生的个体发展上。 2.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了“我要学---我会学----我善学----我乐学”的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
3.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变革,增强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
4.通过研究,形成的实与活的语文教学思想,总结了语文阅读教学“用教材教”的基本模式---建构了导学语文的思路,带动了学校语文课程的改革,受到专家的好评,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认为实与活的语文教学思想回归生本,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 5.促进了本校课题组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6.出版了《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专著,并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首届科研成果二等奖”;主编了《语文教学活力说》;进一步提出了在网络背景下,语文教学要“走出一本书的时代”的新的教学思想。 三、自我评价
1.本研究的理论专著《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得到语文界专家的高度评价,并被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评为“首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本课题研究提出的语文教学要追求实与活的教学思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学校和一些地区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日常的教学价值追求,它成为“生本”理念生成的语文教学思想。
2.本课题研究中总结的“用教材教”的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导学语文思路,具有切实的实践指导意义。“生本”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生动。
3、在新课改中,本课题研究的观点坚持了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因而正确处理了发展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使理论能结合本校实际转化实践。
四、主要体会
1.坚持“实践是第一权威”的认识是课题研究坚定推进的思想保证;
2.坚持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转变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语文观等教育观念,才能真正使生本理念落到课堂教学中。
3.坚持运用辩证法指导教学改革的是使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保证实效的方。 五、改进问题
由于研究课题组教师工作变动大的原因,使课题研究主要局限在阅读教学领域,作文教学领域涉及较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重视作文领域的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